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节日
❶ 各地春节习俗以及与地理环境的联系,(最好有图)
饮食方面:北方过年吃饺子,南方过年蒸年糕,临海地区如浙江过年捕鱼;娱乐方面:北方如山西有看花灯的习俗,南方如广州过年有逛花街的习俗;
拓展资料
1、饮食方面:北方过年吃饺子,北方种小麦,饺子是面做的,南方过年蒸年糕,年糕是糯米做的。而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而北方是温带季风性气候,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旱的小麦生长,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❷ 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
3.12植树节
6.5世界环境日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3月9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 (始于2002年专)
3月22日 世界水属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 中国土地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26日 环卫工人节
10月14日 国际减灾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11月16日控制战争影响环境日
12月5日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愿人员国际日
12月5日,国际志愿人员日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8年 国际海洋年
❸ 哪些节日与地理有关系
节气与地理有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节日与地理有关:冬至和中秋
❹ 国内外关于生态环境的节日有哪些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3月21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3月22日 世界版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4月的某一周 全国权各地的爱鸟周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4日 受 致 戕害无辜儿童国际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 世界防 位哪 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 中国土地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8月9日 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9月16日 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10月4日 国际动物日
10月14日 国际减灾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 根除贫困国际日
10月24—30日 裁军周
11月16日 国际宽容日
11月11—18日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12月29日 生物多样化国际日
❺ 哪些节日与地理有关系
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各种节日,按时节划分,可分为三大类:
1、国际上所确立的或公认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节日,许多都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直接相关。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日,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0月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10月第一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0月11日—世界湿地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节日每年都有新的主题,如2007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历法日
历法是根据天象等来推定年、月、日、时、节气,用以计算较长的时间的方法。主要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历3种。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伊斯兰教历是阴历的一种,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因此,庆祝新年的时间都不同。此外,月相变化、潮汐等所对应的农历日也反应了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用黄经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规定太阳黄经每变花15度叫做一个节气,共有24个节气。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并沿用至今。和节气相关的知识有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的划分、各地气候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等。每一个节气如有地理课都可以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
3、事件纪念日
灾难纪念日,如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纪念日,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纪念日等。
环保大事日,如2005年2月16日为《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日,1987年2月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做出了科学的论述,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
人类成就今年日,如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实现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1911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征服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等等。
❻ 关于和保护环境的节日有哪些
2月20日:国际湿地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世内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容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荒漠化和干旱控制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4日:国际动物日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6)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节日扩展阅读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更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措施。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已有明显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人为等原因,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生态环境建设的力量源泉从来就植根于广大社会公众之中。在依靠政府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的同时,必须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这既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更是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
❼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三个节日及具体日期
三大环保节抄日
世界袭水日:3月22日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保如今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9月第三个周日,世界清洁日;
9月22日,无车日;
10月4日,国际动物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2月29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
在这么多的环保节日中,有三个节日被誉为三大环保节日,它们分别是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的有关环保的节日,我们能做的事也就很多,如在植树节那天和朋友们去种一棵树,在世界无车日那一天走路或骑自行车去上学上班等。当然,节日的作用只是对我们环保意识的一个提醒,当它们逐渐成为我们的习惯的时候,这些节日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❽ 与地理有关的少数民族节日
与地理有关的少数民族节日
1.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也是藏族节日之首,是最隆重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
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由于与农历算法不同,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不完全相同,一般会有四种情况:即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完全重合、相差一天、相差一个月或相差一个月零一天。
根据藏历理论,每32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这样藏历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3年循环”,即头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
藏历新年的起始要从每年藏历的12月中旬开始算起。从这个时刻,人们便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过藏历新年是从藏历12月29日开始的。
藏历新年从藏历元月1日开始,15日结束,持续15天。古时候没有藏历,人们认为桃花一开就算新的一年的开始。现在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此,藏历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浓缩了藏族人民的心理,表达出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年辛劳后收获的喜悦,是对果实的尽情享受,是人的能力与智慧的自豪展示,是藏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一曲赞歌,是藏族人民迈向未来、迈向新生活的集会、誓词和宣言。
(2)泼水节(傣历新年):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
(来源:1.来自互动网络;2.来自网络)
❾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日期节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同分享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80年 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82年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1984年 沙漠化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2001年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2002年 使地球充满生机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2003年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2004年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2005年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❿ 一个宗教的节日风俗与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宗教行为又塑造了地理景观,判断对错
有一些宗教的节日风俗跟地理环境是有关系的,主要体现在很多范围较狭窄专的当地民俗上,但是属很多普遍性宗教诸如圣诞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是全球范围的宗教节日,跟地理环境没有任何关系。而莫高窟、敦煌等地理景观正是因宗教行为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