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省地理环境简介
网络吧,讲也讲不清
Ⅱ 安徽省的地形及气候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45%。乡镇1850个,省会合肥市。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形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气 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矿产资源: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49种,保有储量居全国10位的矿产有38种。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1.92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等11种矿产保有储量和潜在价格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上年上升0.8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上升0.7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2‰,上升0.08个千分点。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省内民族主要为汉族,汉族人口为5948.4万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37.6万人,占0.63 %。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此外还有满、蒙、壮、畲等52个少数民族。
文化程度 2005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9个,当年招生8198人,在学研究生21505人,毕业生4148人。普通高校81所,当年招生19.9万人,在校生58.9万人,毕业生11.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27.6万人,在校生63.3万人。普通高中760所,招生43.5万人,在校生117万人,毕业生30.1万人。普通初中3188所,招生112万人,在校生344万人,毕业生112.5万人。小学20142所,招生81.5万人,在校生584.1万人,毕业生116.2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7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4%;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4%和0.73%。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数91.9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8.6万人。
Ⅲ 跪求:关于安徽的地理知识!比如气候,地形,资源…之类的!
1.平原、山地、丘陵相间的地形
2.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
淮河以北为温暖带版半湿润气候,淮河以南为权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温和湿润,夏雨集中。
3.横贯东西的长江、淮河。
4.过渡性的植被和土壤。
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淮北地区主要为棕壤,江淮地区为黄棕壤和黄褐土,皖南为黄壤和红壤,此外在江淮和皖南地区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
5.频繁的旱涝灾害。
安徽各种气候灾害中,旱涝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
以淮河流域尤为突出。
6.丰富的煤、铁、铜等矿产资源。
淮北、淮南煤矿;马鞍山铁矿;铜陵铜矿等。
7.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淮河以北以冬小麦为主,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
= =你是高几的啊..这可不就是重点嘛..
Ⅳ 安徽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及名胜古迹
徽商文化,黄山
Ⅳ 急用!!!有关安徽的政治、地理、历史知识
系统的太多了。安徽政治与地理都没什么。
主要是历史还有点可能考。
考的主要版都是晚清和新中国成立权的那段时间了的,那段时间安徽历史还有点考点,像几个大人物(李鸿章、陈独秀、王明等)。
在这里也说不完,你自己在围绕这几方面看看书。
Ⅵ 安徽自然地理的复杂体现在哪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
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
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
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 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 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Ⅶ 安徽地理
安徽省位抄于中国东南部,袭是华东地区跨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境内山河秀丽、人文荟萃、稻香鱼肥、江河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横卧江淮,素为长江下游、淮河两岸的“鱼米之乡” 。 灵秀而繁盛的合肥市
[1]全省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长江流经安徽中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境内全长430公里。 安徽省与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相接,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与丘陵、低山相间排列。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沼洼地占8.0%。
请采纳。
Ⅷ 有关安徽乡土地理的知识
还可加些安徽旅游景点的分布 安徽气候的南北差异 安徽资源的利用开发
Ⅸ 安徽省高一地理知识竞赛
网络文库的专题总结里找,那里面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