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发布时间: 2021-02-02 00:17:40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小题1: B
小题2: B

㈡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v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动态平衡的功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的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保持稳定的能力。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意义: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热量和CO2土壤及水圈中的养分和水分,转化成有机物(物质的运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的交换)储存起来。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植物吸收后再次进入大气,重复转化。 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生产功能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案例1:读资料思考藏羚羊的数量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基本稳定?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明显。当食物与水源充足,寒潮少、避风处和含盐土壤足以维持其生长发育时,其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反之存活率下降。如果藏羚羊数量增加,将导致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特别是在寒潮多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下降,数量锐减。但藏羚羊数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因此,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 藏羚羊已经适应了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在无人类干预的前提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通过改变数量

㈢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整

㈣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

1:人类需要水空间空气
等都由自然提供2:可以举水的海陆间循环岩石的循环等3:差异性可举植被的海拔高度差异
植被的距海不同距离的差异
温度等4:人的活动与思考都是主观能动性
可任意举4:排放有毒气体导致酸雨

㈤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存在什么关系

自然地理五大要素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而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关系:

1、总是力求整容体的一致性。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

2、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

3、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其中,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

(5)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扩展阅读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

1、警示

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

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牧过渡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加上地表土层疏松和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㈥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什么性

1、地理环境各来要素相互联源系、制约和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经常由于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因素发生一系列相应改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各要素之间协调合作,可以产生许多新的功能。2、地理环境各要素在不同地区的特点是千差万别的,但可以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又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㈦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整体

对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内土壤等容)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如果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其他的要素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本题叙述正确。

㈧ 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


A.地球大气很复杂,它的产生也伴随着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且使生物从低级专到高级演化.故属正确;
B.生物循环不只存在于有机界,还存在于无机界,故错误;
C.水循环也参与其他物质循环,成为沟通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的纽带.因此水循环不仅仅存在于有机界,故错误;
D.地形不仅影响河流的流向也影响着流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同时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是由于河流流经的地形地势不一样.流速也不一样,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落差大,流速较快,很多的水电站也多见于此.在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较慢.故正确;
故正确答案:AD.

㈨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

B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