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水利

地理信息水利

发布时间: 2021-01-28 18:41:55

A. 谁有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方案以及实例阿

你到时空信步公司的论坛看看:

他们在黄委项目中,就基于skylinesoft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给黄河三维可视化预案系统做了方案

http://www.skysymbol.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6&ID=86&page=1

B. 我本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跨考水利工程,复试提问为什么 选这个专业怎么回答呀。急急急

水利工程关乎国计民生,你有抱负献身于富民强国的实践中;你有地理专业知识,愿意投身于国专家属地理建设中去;水利行业高工资令人羡慕;你在水利行业有亲戚朋友担任高管,以后就业比较好办。。。。。。都可以作为你的理由啊!

C. 水利地理信息系统的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GIS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
1.2.1 GIS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应用
1.2.2 水资源管理
1.2.3 水环境和水土保持
1.2.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
1.3 GIS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
1.3.1 网络GIS(WebGIS)
1.3.2 组件式GIS(ComGIS)
1.3.3 三维GIS和四维GIS
1.3.4 VR-GIS技术
第二章 洪水灾害
2.1 概述
2.2 洪水灾害
2.3 中国洪水灾害剖析
2.3.1 中国洪涝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
2.3.2 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2.3.3 洪涝早灾交替发生
2.3.4 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水利建设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2.3.5 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
2.3.6 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状况
2.4 洪水灾害的研究现状
2.5 RS和GIS技术在洪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章 洪水灾情遥感监测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现代遥感技术的构成及特点
3.3 洪水灾害遥感监测理论
3.4 不同遥感资料在洪灾监测中的作用
3.4.1 航天遥感数据
3.4.2 航天遥感数据
3.5 遥感信息复合分析研究
3.5.1 多波段遥感信息间的复合
3.5.2 多时相遥感信息的复合
3.5.3 多平台遥感信息的复合
3.5.4 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复合
3.5.5 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复合分析
3.6 遥感技术在洪水灾情监测中的应用
3.6.1 利用多种图像资料调查灾情
3.6.2 洪水淹没范围遥感估算方法
第四章 黄河下游河势及洪水遥感监测方法
4.1 概述
4.2 河势变化监测
4.2.1 滩区生产堤调查
4.2.2 2003年汛期遥感监测河势变化
4.3 洪水动态监测
4.3.1 监测范围及目标
4.3.2 监测目标
4.4 技术路线
4.5 2003年汛期遥感监测情况
4.5.1 渭河
4.5.2 伊洛河、沁河
4.5.3 黄河
第五章 黄河陵情遥感监测方法
5.1 监测任务
5.2 黄河凌情概况
5.2.1 宁蒙河段
5.2.2 中游河段
5.2.3 下游河段
5.3 遥感监测冰凌的理论基础
5.3.1 冰雪光谱特征
5.3.2 卫星遥感数据用于冰雪监测
5.4 监测范围及内容
5.4.1 监测范围
5.4.2 监测内容
5.5 技术路线
5.5.1 数据源选择
5.5.2 技术路线
5.6 冰凌监测
5.7 监测结果评价
5.8 2003-2004年黄河主要河段凌汛监测结果
第六章 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河势遥感监测
6.1 前言
6.2 监测范围、目标与内容
6.2.1 监测范围
6.2.2 监测目标
6.2.3 监测内容与任务
6.3 遥感监测的工作步骤与流程
6.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3.2 遥感影像数据采集方案编制与数据采集
6.3.3 遥感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6.3.4 河势分析与成果提交
6.3.5 成果网上发布
6.3.6 野外查勘
6.4 监测成果及意义
6.5 创新点
6.5.1 技术创新点
6.5.2 管理创新
第七章 GIS技术及其在洪水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组成
7.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7.2.2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7.3 GIS数据源及数据标准
7.3.1 信息来源
7.3.2 GIS的数据标准
7.4 空间操作分析
7.5 模型分析
7.6 GIS与RS的集成研究
7.7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建立
7.8 洪水灾害评估决策支持系统
第八章 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在洪灾评估中的应用
8.1 引言
8.2 数字高程模型原始数据采集
8.3 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8.3.1 反距离权插值(IDW)
8.3.2 线性插值
8.3.3 趋势面插值(Trend Surface Interpolation)
8.3.4 克里金(Kriging)插值
8.4 分形理论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8.4.1 分形理论
8.4.2 分形理论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8.5 分形插值
8.6 DEM模型在洪水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第九章 洪水模拟和洪灾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9.1 引言
9.2 二维水流计算数学模型
9.2.1 数学模型
9.2.2 计算方法
9.3 洪水场景模拟
9.4 洪水淹没范围的计算
9.5 洪水损失分类
9.6 洪灾损失评估模型
9.6.1 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9.6.2 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9.7 GIS和二维水流模拟计算集成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第十章 洪水灾害评估信息系统的研制
10.1 数据库的建立
10.1.1 数据库的设计
10.1.2 洪灾数据库概念的设计
10.1.3 洪水灾害评估系统的数据库逻辑设计
10.1.4 软件简介
10.2 模型库系统的建立
10.3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建立
10.3.1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中图层的组织方式
10.3.2 系统组成
10.3.3 应用程序接口
10.3.4 系统建立的步骤
10.3.5 图层(COVERAGE)的设计
10.3.6 图层的建立
10.3.7 图件的编辑和修改
10.3.8 建立拓扑关系和要素属性表
10.3.9 为每个图层加入描述性数据
10.3.10 将COVERAGE由数字化坐标转化为真实世界坐标
10.4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流程与功能设计
10.4.1 基本流程
10.4.2 系统功能设计
10.5 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十一章 洪水灾害评估信息系统的应用
11.1 洪水灾害评估信息系统在荆江分滞洪区的应用
11.1.1 荆江分滞洪区概况
11.1.2 二维水流模型计算
11.2 洪水灾害的遥感监测分析子系统的应用
第十二章 “数字黄河”工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12.1 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分析
12.1.1 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需求
12.1.2 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需求
12.1.3 数据中心和分中心的建设需求
12.1.4 遥感GPS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心建设需求
12.1.5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12.2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框架
12.2.1 “数字黄河工程的总体框架
12.2.2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
12.2.3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体系结构
12.3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专题规划
12.3.1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专题规划
12.3.2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数字黄河中应用总体规划
12.3.3 遥感技术应用专题规划
12.3.4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专题规划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GIS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
1.2.1 GIS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应用
1.2.2 水资源管理
1.2.3 水环境和水土保持
1.2.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
1.3 GIS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
1.3.1 网络GIS(WebGIS)
1.3.2 组件式GIS(ComGIS)
1.3.3 三维GIS和四维GIS
1.3.4 VR-GIS技术
第二章 洪水灾害
2.1 概述
2.2 洪水灾害
2.3 中国洪水灾害剖析
2.3.1 中国洪涝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
2.3.2 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2.3.3 洪涝早灾交替发生
2.3.4 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水利建设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2.3.5 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
2.3.6 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状况
2.4 洪水灾害的研究现状
2.5 RS和GIS技术在洪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章 洪水灾情遥感监测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现代遥感技术的构成及特点
3.3 洪水灾害遥感监测理论
3.4 不同遥感资料在洪灾监测中的作用
3.4.1 航天遥感数据
3.4.2 航天遥感数据
3.5 遥感信息复合分析研究
3.5.1 多波段遥感信息间的复合
3.5.2 多时相遥感信息的复合
3.5.3 多平台遥感信息的复合
3.5.4 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复合
3.5.5 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复合分析
3.6 遥感技术在洪水灾情监测中的应用
3.6.1 利用多种图像资料调查灾情
3.6.2 洪水淹没范围遥感估算方法
第四章 黄河下游河势及洪水遥感监测方法
4.1 概述
4.2 河势变化监测
4.2.1 滩区生产堤调查
4.2.2 2003年汛期遥感监测河势变化
4.3 洪水动态监测
4.3.1 监测范围及目标
4.3.2 监测目标
4.4 技术路线
4.5 2003年汛期遥感监测情况
4.5.1 渭河
4.5.2 伊洛河、沁河
4.5.3 黄河
第五章 黄河陵情遥感监测方法
5.1 监测任务
5.2 黄河凌情概况
5.2.1 宁蒙河段
5.2.2 中游河段
5.2.3 下游河段
5.3 遥感监测冰凌的理论基础
5.3.1 冰雪光谱特征
5.3.2 卫星遥感数据用于冰雪监测
5.4 监测范围及内容
5.4.1 监测范围
5.4.2 监测内容
5.5 技术路线
5.5.1 数据源选择
5.5.2 技术路线
5.6 冰凌监测
5.7 监测结果评价
5.8 2003-2004年黄河主要河段凌汛监测结果
第六章 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河势遥感监测
6.1 前言
6.2 监测范围、目标与内容
6.2.1 监测范围
6.2.2 监测目标
6.2.3 监测内容与任务
6.3 遥感监测的工作步骤与流程
6.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3.2 遥感影像数据采集方案编制与数据采集
6.3.3 遥感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6.3.4 河势分析与成果提交
6.3.5 成果网上发布
6.3.6 野外查勘
6.4 监测成果及意义
6.5 创新点
6.5.1 技术创新点
6.5.2 管理创新
第七章 GIS技术及其在洪水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组成
7.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7.2.2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7.3 GIS数据源及数据标准
7.3.1 信息来源
7.3.2 GIS的数据标准
7.4 空间操作分析
7.5 模型分析
7.6 GIS与RS的集成研究
7.7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建立
7.8 洪水灾害评估决策支持系统
第八章 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在洪灾评估中的应用
8.1 引言
8.2 数字高程模型原始数据采集
8.3 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8.3.1 反距离权插值(IDW)
8.3.2 线性插值
8.3.3 趋势面插值(Trend Surface Interpolation)
8.3.4 克里金(Kriging)插值
8.4 分形理论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8.4.1 分形理论
8.4.2 分形理论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8.5 分形插值
8.6 DEM模型在洪水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第九章 洪水模拟和洪灾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9.1 引言
9.2 二维水流计算数学模型
9.2.1 数学模型
9.2.2 计算方法
9.3 洪水场景模拟
9.4 洪水淹没范围的计算
9.5 洪水损失分类
9.6 洪灾损失评估模型
9.6.1 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9.6.2 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9.7 GIS和二维水流模拟计算集成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第十章 洪水灾害评估信息系统的研制
10.1 数据库的建立
10.1.1 数据库的设计
10.1.2 洪灾数据库概念的设计
10.1.3 洪水灾害评估系统的数据库逻辑设计
10.1.4 软件简介
10.2 模型库系统的建立
10.3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建立
10.3.1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中图层的组织方式
10.3.2 系统组成
10.3.3 应用程序接口
10.3.4 系统建立的步骤
10.3.5 图层(COVERAGE)的设计
10.3.6 图层的建立
10.3.7 图件的编辑和修改
10.3.8 建立拓扑关系和要素属性表
10.3.9 为每个图层加入描述性数据
10.3.10 将COVERAGE由数字化坐标转化为真实世界坐标
10.4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流程与功能设计
10.4.1 基本流程
10.4.2 系统功能设计
10.5 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十一章 洪水灾害评估信息系统的应用
11.1 洪水灾害评估信息系统在荆江分滞洪区的应用
11.1.1 荆江分滞洪区概况
11.1.2 二维水流模型计算
11.2 洪水灾害的遥感监测分析子系统的应用
第十二章 “数字黄河”工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12.1 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分析
12.1.1 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需求
12.1.2 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需求
12.1.3 数据中心和分中心的建设需求
12.1.4 遥感GPS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心建设需求
12.1.5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12.2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框架
12.2.1 “数字黄河工程的总体框架
12.2.2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
12.2.3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体系结构
12.3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专题规划
12.3.1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专题规划
12.3.2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数字黄河中应用总体规划
12.3.3 遥感技术应用专题规划
12.3.4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专题规划
参考文献

D.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怎样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不怎么样啊。在河南地理信息系统好的学校也就是河南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了。

E. 地理信息可以进去水利局吗

应该可以,

F.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怎么样啊

不知道那位说地理信息系统学了基本等于没用的结论是如何得来的,如果是地版信毕业的,我只能说你没有权好好学,要么就是你干测绘了;如果不是地信的,我只能说你对地信专业的了解不够,至少没有走出来看看。华北水院的地信专业毕业后不考研的一般有两个出路:GIS软件开发或者去工地干测绘,每届毕业学生大部分去干了测绘,只有少部分比较刻苦的愿意干软件开发的去做了GIS开发。测绘的我不太清楚,我知道几个做GIS开发的,在北京,一年后工资都在5000+,还有更高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好的待遇,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客观来说,在所有的专业里,至少能排到中上了。还有考研的,如果做的GIS方向比较热门,毕业就拿到年薪10万的也大有人在,当然,也有不太好找工作的,但只要编程能力可以,待遇绝对差不了哪去,我说的这些都是华水地信毕业的,我本人也是华水GIS专业2010级毕业的,这些都是我身边的同学的情况。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将来的师弟师妹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专业,不要妄自菲薄,只要你用功学,我们专业不会比其他专业差什么。

G. 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农业水利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统相比那个专业更好就业

土木要好些,因为学土木的以后不会找不到工作。不论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都专是一个技术与管理综合属的活。城市规划如果没关系进不到政府,那你学了当白学了。后面两个专业都是说得好听,其实很虚,土木工程学好了,另外两个不难。希望能帮助你。

H.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工程有什么区别

前者属于理学,一级学科是地理学
后者属于工学:一级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

工学偏重实际应用,就是跟具体的项目相结合,强调经济效益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工科的GIS要比理科的GIS好很多.
其实,真正就业的时候,单位不会关心你的专业是偏理还是偏工,他们在乎的是你的实际操作能力或者软件开发能力或者工作能力.
只是在培养的过程当中,工科的培养方向更加实际一点而已.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理论 系统科学与工程

I. 现在要建立一个基于B/S的水利方面地理信息系统,都需要哪方面的数据

1、水系图(河流的名字、河宽、流量、水位、码头、水闸、船闸精确位置) ;专
2、沟渠分布图(宽度、深度、闸属门 );
3、地下排水管道分布图;
4、水井分布图(坐标、埋深)灌溉路线图;
5、水库分布图、库容、调度等信息;
5、湖泊分布(名字、面积、储水量);
6、水资源功能区划分图,以及各功能区介绍;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