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书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书

发布时间: 2021-03-15 00:00:05

1. 你读过有关地理知识方面的书吗请举例说说你阅读这一类书的收获30字左右

专业学地理的,读过不知道多少!推荐你读房龙地理,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专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属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业余的就读《中国地理科学杂志》,趣味性比较高!

2. 地理类书籍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图版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著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约翰H.布瑞德雷/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抢救地球资源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学思想史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

王恩涌先生的这本随笔集,共收录随笔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三个方面。全书以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从建筑、饮食等角度,以小见大,阐释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从大的时空尺度上,从人地关系、地缘政治等角度,对文明变迁、大国兴衰,以及文化现象如宗教、语言、习俗等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全书有史有识,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7、《大地记》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记》是一本关于地理学的科普类书籍,由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撰写。全书分25章,讲述了我们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动而又严谨:大到从地球的宏观环境,小到到一块陆地、一条山脉、一处河流海洋,极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统、详致地讲述了相关知识。法布尔的文字历来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对读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大地记》即秉承并凸显了这样的风格,是一部难得的科普佳作。

8、《地理大发现的故事》

【英】约瑟夫雅各布斯

本书中,作者以时间为轴线,从地理知识的发源地开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类通过征服、扩张、贸易和沟通交流对地理知识不断认知的过程。透过地理发现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图和地理知识是如何被人记录下来的。(好书推荐尽在推荐书:www.tuijianshu.net)

9、《地理学发达史》

英]迪金森[英]霍华士

《地理学发达史》分古代文明中的地理学、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托勒密、欧洲地理学上复兴时期的开始、葡萄牙人的海外拓植、德国学派、十九世纪的探险事业和绘画术、洪堡德和李戴尔、自然地理学的发达、人生地理学的发达、生物地理学的发达、区域地理学的概念等20章。

3. 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的材料、样式、饮食习惯和方式,住房的式样与特点等,都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服饰与地理 1、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披挂的树叶、兽皮就成为衣服。后来,人类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纤维与动物皮毛为原料,纺织各种布匹,出现了原始的服装。丝、麻、棉就是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丝的生产逐渐向南方移动。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2、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在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深色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饰的变化与季节更替有关。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换,人们的服饰也随着之变化。特别是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服装。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女性的连衣裙、短裙等,春秋季节的休闲装、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夹克等。 二、饮食与地理 1、菜肴方面。中国的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川、粤、闽、浙、苏、湘、皖等“八大菜肴”。每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方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味偏辣,江浙一带偏甜,北方菜味浓香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菜偏鲜偏淡。饮食和各地方的气候与地形等因素有关,如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更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去湿。 2、主食方面。由于地域差异,水热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菊花茶等,由于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江南一带喝绿茶居多,寒冷地区喝红茶偏多。喝茶受地区的影响特别大,如气候、地理条件、地势差异等。酒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制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起伏与自然灾害的程度。由于地区气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饮酒习惯,酒的品种也不同,如寒冷地区的烈性白酒、少数民族地区的米酒等。 三、住房与地理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根据降雨的特点,北方农村以平房、土房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为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里购买商品房时,更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区的交通、周边的配套设施、环境质量状况、居住区的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隔等因素。 四、出行与地理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用峡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区,人们有时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骆驼成为“沙漠之舟”。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的时间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飞机,可选择乘坐火车;易发泥石流的地方,适逢雨季,就不能到这样的地区去旅游。外出要会阅读地图,通过读图迅速了解与熟悉新的环境,从而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4. 地理方面的书籍推荐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图版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著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约翰H.布瑞德雷/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抢救地球资源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学思想史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
王恩涌先生的这本随笔集,共收录随笔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三个方面。全书以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从建筑、饮食等角度,以小见大,阐释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从大的时空尺度上,从人地关系、地缘政治等角度,对文明变迁、大国兴衰,以及文化现象如宗教、语言、习俗等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全书有史有识,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7、《大地记》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记》是一本关于地理学的科普类书籍,由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撰写。全书分25章,讲述了我们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动而又严谨:大到从地球的宏观环境,小到到一块陆地、一条山脉、一处河流海洋,极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统、详致地讲述了相关知识。法布尔的文字历来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对读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大地记》即秉承并凸显了这样的风格,是一部难得的科普佳作。

5. 学地理知识入门,应该看哪方面的书

呵呵,建议你去看看高中地理书吧。
因为高中地理较为全面:农内业,工业,手工业,交容通,通讯,地球,太空,旅游,海洋,环境等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想全面了解地理知识是个很好的方法。
并且高中地理书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绝对能让人开阔眼界,不要以为书本不好,学的是书呆子,其实不然,高中地理书的知识很全面。
还有就是地图,要开阔眼界地图必不可少。看地图时配合书本,效果很好。地图看的时候要仔细。
还有电视上有的节目和地理有很大联系。比如 长江, 再说长江等,看这些节目你不仅能对长江有很大的了解,还能了解长江沿岸的风光,习俗等。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谢谢。

6.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1.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平时外出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遇到方向上的迷茫,这时地理知识就可以用上了,比如说白天利用太阳,晚上利用月相,还可以根据指南针等等.
2.外出旅游时的应用
我们平时有空闲时间就会去到外面放松下心情,那么就得关心一个问题:去哪里,怎么去,有什么好玩的,这些都是地理方面要应用到的.
3.城市建设的应用
一个城市的建设首先就要有一个规划,那么这个规划就要考虑到交通,河流,气候,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都是地理上要考虑的.
4.工业和农业的应用
工业的分布要看工业的类型,污染重的工业就要考虑到是否位于河流的上游,是否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还要考虑到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等.
农业上要考虑温度,降水,土壤肥力状况,市场等,这些都和地理有关.
5.交通上的应用
事实上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地理密不可分,公路要考虑到是否通过主要居民地,当然,过境干线就不要通过城区,铁路干线建设要考虑是否对沿线的经济带来发展,还有的是专门来运输资源的,如煤,铁等;机场的建设要求就更高了,要与城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噪声污染,场地一定要宽广,平坦,同时要考虑到排水等.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平时多注意观察,就会有不少发现

7.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而且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现仅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加以说明。

1.服饰与地理的关系

服饰的原材料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我国亚热带的浙江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蚕丝的生产基地,人们穿戴的各种丝稠就来源于桑蚕。我国西北内陆的太阳辐射强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钟爱的羊毛衫与皮制衣物,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第二,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在我国东北的鄂伦春、达翰尔、鄂温克等到民族的服饰与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因为气温的不同,在质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温差比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们时常穿一个露胳显臂的“不对称”大袍,也就是穿皮袍仅套一袖,适应青藏高原多变的气候;又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钟情于身着白色宽大松驰的长袍。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紧相关。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区,就有按照季节变化换穿单、夹、棉、皮的习俗,目前,人们一般都要购置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们的连衣裙,春秋季节的休闲装,冬季的滑雪衫、皮夹克和羊毛衫等。然而在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一带,则形成了人们“四季服装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观。

2.膳食结构与地理的关系

由于我国南方水热组合优于北方,南方以水田作业为主,生产水稻,北方以旱地作业为主,主产小麦,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因而人们的膳食的结构迥然有异。在我国享有盛誉的“八大菜谱”烹调技艺各显神通,一直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我国地处暧温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大,在过去少量的蔬菜难以遇越冬季,供不应求,人们为了避免蔬菜的浪费,便用食盐进行腌制,日后在享用,形成了北方以咸为主的口味,而南方夏季雨热同季,冬季低温少雨,蔬菜一年几发,甚是丰厚,加之盛产甘蔗,自然形成以甜食为主。当然,话又说来,并不是北方人不好甜食,只是过去甜食难得,只好以“咸”代“甜了吧。

3.民居与地理的关系

纵观我国传统民居住房的样式,修房造屋材料的选购,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影响深刻。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成有壁炉或火坑,窗户比较小,在冬天积雪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湿热地区性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小,并有完备的排水系统;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为了适应游牧这种特殊生活方式的需要,往往建造一种搭卸十分方便的民居—蒙古包;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在当今商品房的开发热潮中,开发商也在时时考虑很多地理因素,诸如商品房的地理位置是否在黄金地段,人流车流是多是少,商机如何,周边配套设施:学校、医院、商场、交通便捷与否等的空间组合是否优越,周围空气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如何,居住小区内部的绿化环境和休闲娱乐的设计,房屋的朝向是否符合老百姓的传统意愿,采光度是高是低,通风是否优良,楼高是否合理,楼间距是否符合建筑标准等等地理因素都有是开发商首要考虑的问题。

4.出行与地理的关系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密切有关。俗话说:出门看天气,出差或旅游之前,都要了解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这就要于人们能识别天气符号,熟悉冷锋、暖锋、高气压、低气压、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合理选择出行的时间、交通方式和旅游线路以及随身携事物品的多少,做到既经济,又最少的时间,顺利办完事,达到途中观赏的景观最多的理想效果。比如在旅游时,根据地域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在高山峡谷中,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无边,一望无际的沙海里,要选取“沙漠之舟”—骆驼;在风吹草低风见牛养的草原上,选择弛骋如飞的骏马;在我国南方的江南水乡,选择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

8. 生活中有哪些地理知识

地理来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自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的材料、样式,饮食习惯和方式,住房的式样与特点等,都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比方说你外出旅游的时候,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就很重要,尤其是当你身处野外时.还有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住在北半球,夏天昼长夜短,冬天昼短夜长.

9. 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地理知识有哪些

中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和五大棉基地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另记忆法:四江三湖一成松,九大粮地记心中

详细点:江汉平原 三江平原 珠江三角 江淮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太湖平原 成都平原,松嫩平原

商品粮基地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
具备条件:
①粮食生产条件较好,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较大,余粮较多;
②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且投资少而见效快的地区;
③粮食生产集中连片,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类似,便于统一规划、建设和布局生产;
④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用地矛盾不大,交通运输方便。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中南部是一片较平坦的地区,地表广泛发育着黑钙土,有机质含量4-8%,腐殖质组成以胡敏酸为主,代换性盐基离子以钙、镁为主,属盐基饱和土壤,除腐殖质层近于中性外,其他各层为微碱性,PH值8-8.5之间,质地适中,结构良好,是仅次于黑土的宜农土壤,特别适于甜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平原中心地带沉积物厚度达300m,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

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是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位于长江中游。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东迄武汉,北至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介于北纬29°26′~31°10′,东经111°45′~114°16′。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

太湖平原
位于中国江苏省长江以南,是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太湖面积242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1米。其西面有滆湖、长荡湖,东面有阳澄湖、澄湖、淀山湖等,形成以太湖为中心的湖泊群。有鱼类71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40种,主要捕捞对象18种。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又有较好的耕作措施和机械化条件,可发展双季水稻连作的三熟制。防洪排涝是农业上的一大问题。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从气候上看,则大三角洲亦属于热带地区(见竺可桢等《物候学》,1962)。

洞庭湖平原
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两湖平原的南部。又称洞庭盆地。主要由长江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输入的泥沙和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 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湖沼洼地多在南缘地带。洞庭湖产鱼、菱、莲、苇等。平原热量丰富,水域广阔、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较高,为理想的粮、棉、麻、水产和蚕丝的重要基地。

鄱阳湖平原
中国长江和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鄱等水冲积而成的湖滨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地势平缓,海拔多在50米以下 ,边缘部分有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坡状地。河网稠密,小湖泊众多。平原上稻田、菜畦、鱼塘、莲湖纵横交错,是江西省的粮仓和棉花、油料、生猪等生产的重要基地。

江淮平原
位于中国江苏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长江下游一带 。主要由长江、淮河冲积而成。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网交织,湖泊众多。受地质构造和上升运动的影响 ,沿江一带平原形成了2~3级阶地,分布着众多的低山、丘陵和冈地。流水侵蚀切割,多冈、冲相间地貌。滨江和江心发育有面积很大的江心洲和滩地。处在中亚热带区域,水、热资源丰富。

◆中国各区域的地理位置
『经度位置』
◇80°~90°准噶尔盆地
◇90°~100°柴达木盆地
◇100°~110°四川盆地
◇110°~120°长江中下游平原
◇120°~130°东北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130°~135°三江平原
?90°E穿过地区:吐鲁番盆地、拉萨附近
?95°E穿过地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00°E穿过地区:河西走廊、青海湖(37°N)、横断山脉
?105°E穿过地区:四川盆地中部、云南与贵州、云南与广西交界处
?110°E穿过地区:包头、巫山(三峡)、雷州半岛、海南岛
?115°E穿过地区:太行山、武汉附近、深圳附近
?120°E穿过地区:渤海、杭州、台湾海峡、台北(25°N,121.5°E)
『纬度位置』
◇45°~55°滨洲?滨绥线
◇40°京包线
◇35°陇海线
◇35°~45°兰新线
◇30°~25°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昆明(25°N,103°E)
?40°N穿过地区:喀什、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北京、山海关
?30°N穿过地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长江中游,钱塘江杭州湾
?北回归线23°26’N穿过地区:云南西双版纳、珠江干流、广州北部、台湾中部玉山附近
?20°N穿过地区:雷州半岛和海南之间的琼州海峡

◆中国的地形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脉』
◇位于省界处的山脉:
新×藏=昆仑山;甘×青=祁连山;青×藏=唐古拉山;川×藏=横断山;川×陕×甘=秦岭和大巴山(四川盆地北部);晋×冀=太行山;宁×甘=六盘山;宁×内=贺兰山;皖×鄂=大别山;鄂×渝=巫山;赣×闽=武夷山;湘×赣×粤=南岭;
◇位于省内的山脉:
湘~雪峰山;台~台湾山脉;琼~五指山;
◇区域内的山脉:
新疆~三山夹两盆;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几个重要的分水岭:
长江×黄河=秦岭和巴颜喀拉山;长江×淮河=大别山;长江×珠江=南岭;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
?范围: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东部~3000m海拔为界;
?特点:雪山冰川;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均海拔4000m;
②内蒙古高原
?范围:大兴安岭→古长城(基本在内蒙古南部)→祁连山;
?分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锡林郭勒高原→呼伦贝尔高原;
?特点:一马平川:海拔1000??1200米;
③黄土高原
?范围:祁连山→太行山;古长城→秦岭;
?特点:千沟万壑;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海拔1000~1500米;
④云贵高原
?范围:云南、贵州两省;
?特点:西高东低,海拔1500??2000米;多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岩溶地貌;
◇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石油资源储量占我国的1/6,天然气储量占我国的1/4。
②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沙漠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多石油、煤和各种金属矿产;
③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巴颜喀拉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绕,高原盆地,海拔3000米,西部戈壁沙漠,东部沼泽盐湖。
④四川盆地:海拔500m以下,多波状起伏,成都平原地势平坦;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①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均海拔200米以下;黑土地;
?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②华北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沿海;
?也称黄淮海平原;平均海拔50米以下;新生代断陷而接受沉积黄土为主要土壤,是浅色草甸土。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含五大平原:
洞庭湖平原~湖南;江汉平原~湖北;江淮平原~安徽;鄱阳湖平原~江西;太湖平原~江苏;都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④辽东丘陵;
⑤山东丘陵;
⑥东南丘陵 江南丘陵:南岭、巫山、武夷山之间
浙闽丘陵:武夷山以东
两广丘陵:南岭以南

◆中国的气候
『重要分界线』
◇冬季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
◇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温度带和复种制度』
◇寒温带:黑、内蒙古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和马铃薯
◇中温带:东三省、内蒙古和北疆,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轮作
◇暖温带:长城以南、秦淮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玉米和谷子
◇亚热带:秦淮以南、青藏以东,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或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滇、粤、台南部+琼,一年三熟,水稻
『雨季和旱季』
◇五月中旬:夏季风登陆南部沿海,雨带在南部沿海
◇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雨带在长江中下游
◇七月中旬:夏季风北进淮河以北,雨带移至华北,之后移至东北
◇九月上旬:夏季风南撤,雨带移至华南
◇十月:冬季风南下,夏季风消失,雨季结束
◇长江流域的梅雨在六月,伏旱在七、八月
◇华北地区的春旱在四月左右
◇汛期最长的河:珠江
『寒潮不影响的地区』
◇暖地面:华南、四川盆地
◇地形阻挡冬季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长江』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中游荆江段河道曲折形成“地上河”,暴雨集中汛期干流流量大,易出现洪水
◇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①过度放牧和森林砍伐导致植被破坏
②退耕还林还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下游河湖污染和围湖造田
◇长江河口盐度问题
『黄河』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四大水电站(龙李刘青)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①植被破坏、夏季暴雨集中
②小流域综合治理
◇下游形成地上河

◆中国的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70%,横断山区』
『矿产资源』
◇北煤南磷
◇煤:集中在山西,晋陕内蒙古新占我国95%
◇石油:集中在三北,东北西北华北
◇天然气:集中在四川盆地
◇有色金属:集中在云贵高原、湖南和江西
『森林资源最多的地区是东北林区』
『南水北调』
◇三条调水方案
○西线方案:长江上游和雅砻江上游→黄河上游,未开始
○中线方案:三峡→丹江口水库→北京、天津,顺地势水质好,无天然河道工程量大
○东线方案:扬州三江营的长江水→京杭运河→天津,有天然河道工程量小,逆地势,水质差
◇注意的问题
○节水
○污染
『西电东送』
◇北部:山西北部→京津唐
◇中部:三峡、葛洲坝→上海
◇南部:红水河的天生桥→广东
『西气东输』
◇主管道: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
◇意义不仅合理调整了我国的能源分布情况而且: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改变东部能源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煤的污染);
『西南地区与外界的联系』
◇南昆线??湘桂线??黎湛线
◇南昆线??南防线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农业』
◇农作物的分布: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工业』
◇主要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基地
?概况:包括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扬州、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等市,为华东经济区的核心。本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华东地区(沪、苏、浙、皖)的3/4约为全国第二工业基地京津唐基地工业产值的3倍多,是我国工业实力最为雄厚的工业基地。属加工型工业基地。
?优势:
①本基地工业结构的显著特点是轻工业所占比例略大于重工业,结构比较协调。
②工业部门行业齐全,技术水平高,配套协作能力强。
③海陆交通发达,有长江水运,海上运输,京沪线、沪杭线等铁路运输线。上海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南京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
④农业基础好,地处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
?缺点:资源和能源短缺。
?发展:
①把高技术工业放在重要位置,使之成为整个工业的带头产业;
②要加快发展外向型工业和产品,抓住国际市场变化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国际交往;
③要实行外引内联,加速向内地转移,不断调整和更新与国内其他地区分工协作关系;
④要进一步以上海为枢纽,沿着沪宁铁路和沿江,及沪杭铁路和沿海两地带展开。
○京津唐基地
?概况:本基地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市,为华北经济区的核心,是仅次长江三角洲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本基地工业产值为占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西)的一半。重工业所占比重略大于轻工业,工业结构也比较协调。
?优点:
①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丰富:本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开滦)、铁(迁安)、油(渤海石油和来自大庆的输油)、盐(长芦)等,蕴藏丰富,因而采掘业比较发达,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本地资源基础。又近山西能源基地、内蒙古畜产品基地和东北重工业基地。
②农业发达:棉花和农副产品也比较丰富,轻工原料自给率高。
③工业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全国政治中心,内外信息灵通。
④交通运输非常便利。
?缺点:水资源短缺。
?发展:
①本基地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和改善工业布局。在加速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技术工业,迅速形成带头产业的优势。
②在继续发展内销产品,强化区内外流通渠道的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际交往。
③在改善京山(海关)铁路沿线布局的同时,着力开发和建设沿海,特别是塘沽、秦皇岛开发区和唐山新港区。
④加强南水北调,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辽中南基地
?概况:本基地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盘锦、丹东等市,是东北经济区的核心,为我国第三大工业基地。本基地工业产值约占东北地区(辽、吉、黑、蒙东)的三分之一。
?优势:
①农业基础好: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
②资源和能源丰富:本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阜新和抚顺)、铁(鞍山)、油(大庆输油和盘锦的辽河油田)等。
③交通便利:有全国最密集铁路网。大连港为我国最大的货运港。
?缺点:
①水资源不足。
②轻工业比例较小。辽中南是老工业基地,大部分设备老化现象比较突出,集中反映效益欠佳。传统工业不适应市场需求。
?发展:
①当务之急是技术更新改造,进一步发挥重工业基地的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协调轻重关系和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关系。
②作为全国沿海开放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扭转以往封闭状态,外引内联,形成了新的分工协作关系。
③妥善处理改造发展沈大沿线与加快开发丹、大、营、锦沿海地带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珠江三角洲基地
?概况:本基地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等市。本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华南地区(粤、桂、闽、琼)的近1/3 为华南经济区的核心,也是我国近年来工业发展最快的工业基地。
?优势:
①便于引进外资:本基地多为侨乡,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地区。
②交通便利。
③农业基础较好: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
?发展:
①大力发展轻型和加工型工业:本基地除近年来在珠江口外发现有石油资源外,其他重工业资源赋存很少;而发展轻工业的原料资源却非常丰富。适合发展轻工业和加工型工业。
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入国际市场。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对外窗口,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大力推进高技术工业发展。充分体现特区工业的优越性。
③加强与西南地区的联系。通过内联发展基础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主要工业地带:略

10.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500字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的材料、样式、饮食习惯和方式,住房的式样与特点等,都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服饰与地理
1、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披挂的树叶、兽皮就成为衣服。后来,人类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纤维与动物皮毛为原料,纺织各种布匹,出现了原始的服装。丝、麻、棉就是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丝的生产逐渐向南方移动。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2、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在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深色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饰的变化与季节更替有关。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换,人们的服饰也随着之变化。特别是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服装。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女性的连衣裙、短裙等,春秋季节的休闲装、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夹克等。
二、饮食与地理
1、菜肴方面。中国的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川、粤、闽、浙、苏、湘、皖等“八大菜肴”。每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方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味偏辣,江浙一带偏甜,北方菜味浓香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菜偏鲜偏淡。饮食和各地方的气候与地形等因素有关,如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更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去湿。
2、主食方面。由于地域差异,水热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菊花茶等,由于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江南一带喝绿茶居多,寒冷地区喝红茶偏多。喝茶受地区的影响特别大,如气候、地理条件、地势差异等。酒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制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起伏与自然灾害的程度。由于地区气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饮酒习惯,酒的品种也不同,如寒冷地区的烈性白酒、少数民族地区的米酒等。
三、住房与地理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根据降雨的特点,北方农村以平房、土房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为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里购买商品房时,更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区的交通、周边的配套设施、环境质量状况、居住区的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隔等因素。
四、出行与地理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用峡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区,人们有时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骆驼成为“沙漠之舟”。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的时间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飞机,可选择乘坐火车;易发泥石流的地方,适逢雨季,就不能到这样的地区去旅游。外出要会阅读地图,通过读图迅速了解与熟悉新的环境,从而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