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南唐地理位置在哪里

南唐地理位置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1-03-14 22:23:10

❶ 古代时的南唐现在在哪里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仅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 【历史】 南唐的成立可以追溯到吴国权臣徐温的身上。徐温原本是吴国(南吴)的开国功臣,后来他渐渐掌握了吴国的实权。他年老的时候,信任养子徐知诰,也渐给与他继承人的地位。 徐知诰本姓李,小名彭奴,徐州人,据说是唐代皇室的后裔。后被徐温收为养子。公元908年,徐温击杀张颢,拥戴杨渭(一名隆演)为吴主。从此,徐氏便掌管了吴国的大权。不过,徐温并未取代吴国,反而一直保持着吴国的天下。他只是派其子徐知训驻广陵,处理日常政务;派其养子徐知诰驻润州,以为呼应。大事则由徐温在金陵亲自决断。及后徐知训骄横无知,被吴王杨渭的舅舅朱瑾所杀。此时徐知诰乘机到了广陵,安定秩序,并代徐知训执政。徐知诰精明,既对徐温以孝著称,又颇得民心。927年,徐温死,徐知诰囚禁了徐温的儿子徐知询,自代徐温执政。他拥护杨溥为吴国皇帝,但自居金陵;并派自己的儿子景通、景迁先后驻广陵,一如徐温旧例。935年,吴封徐知诰为齐王,以升、润、宣、池、歙、常、江、饶、信、海十州为齐国。不久,又改金陵为西都、广陵为东都,为齐王加九锡,建天子旌旗。937年,徐知诰受吴国“禅让”,废吴帝杨溥,自称皇帝,国号大齐,年号昪元。次年,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见南唐前主李昪)。升元七年(943年)李昪因服丹药,中毒而死,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宗,陵曰永陵。 根据《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唐书》、《十国春秋》等史籍记载,徐知诰篡夺政权所建国号为大齐,史家称之为徐齐。939年,徐知诰回复原来的李姓,并改名李昪时,为了附会已灭亡的唐朝,把国号改为大唐,是为南唐。不过,《资治通鉴》却记载937年徐知诰即帝位时,即以大唐为国号,并不认为徐齐曾经存在过。 先主李昪称帝时期是南唐的盛世,保境安民,不轻用兵。在相对安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商人以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海上与契丹贸易。与同时割据诸国相比,南唐地大力强;由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也比别国昌盛。

❷ 南唐地理简介。

南唐(937年-975年)时期西藏一带正处在贝考赞被杀后的战乱时期

贝考赞923年被杀后.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卓萨廓琼。 吉德尼玛衮和卓萨廓琼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贝吉衮,次子扎西衮,幼子祖德衮。吉德尼玛衮临死之前,将自己的国土分成为三个部分,分别留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子分到了“被湖泊围绕的地方”——芒域,就是今天克什米尔地区的南部,史称拉达克王国。次子分到了“雪山围绕的地方”——布让,史称布让王国,幼子分到了“岩石围绕的地区”——象雄,史称古格王国。这就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三衮占三围。

南唐国的疆域经过两次变动,分为三个时期。杨吴地图
第一个时期,从南唐昪元元年(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至保大三年(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这一时期,南唐保持原杨吴的疆域。(见右图)
南唐中期、后期地图第二个时期,疆界开拓。李璟继位不久,闽、楚发生内乱,南唐有开始作扩展疆土的努力。保大二年(后晋开运元年,公944元年)十二月,南唐将查文徽出兵闽国建州,保大三年(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攻破建州,汀、泉、漳诸州归附。南唐于建州设永安节度使,又于延平、建浦、富沙三县设剑州。次年,改漳州为南州。闽亡国后,其土地分入南唐、吴越,南唐疆域扩展至汀、剑、建、泉、南五州。保大五年(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南唐兵败福州,泉州将留从效趁机逐走唐军,拥兵在泉、南二州自立。南唐虽于泉州设有清源节度使,而其在当地的统治名存实亡。(见左图)
第三个时期,剩下江南一隅。交泰年间,南唐在淮南败于周,李璟尽献江北土地,南唐从此与中原政权以长江为界,疆土仅剩江南半壁江山,这一疆域维持到南唐亡国。

❸ 南唐二陵的地理位置在哪

钦、顺二陵紧连在一起,相距仅50米,坐落在南京之南的江宁县牛首山祖堂山。这个位置,三面抱山,形似“太师椅”。正面对远处的云台山峰,背后又有牛首山双峰相托,历史上称“背倚双阙,面矗云台”。

❹ 熟知南唐历史及地理的进~

南唐(937年-975年)时期西藏一带正处在贝考赞被杀后的战乱时期

贝考赞923年被杀后.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卓萨廓琼。 吉德尼玛衮和卓萨廓琼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贝吉衮,次子扎西衮,幼子祖德衮。吉德尼玛衮临死之前,将自己的国土分成为三个部分,分别留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子分到了“被湖泊围绕的地方”——芒域,就是今天克什米尔地区的南部,史称拉达克王国。次子分到了“雪山围绕的地方”——布让,史称布让王国,幼子分到了“岩石围绕的地区”——象雄,史称古格王国。这就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三衮占三围。

❺ 五代十国的(南唐)在今天我国的什么位置谢谢!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五百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国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但因资料和遗迹极少,并未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南唐国的疆域经过两次变动,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南唐昪元元年(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至保大三年(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这一时期,南唐保持原杨吴的疆域。(见右图)
第二个时期,疆界开拓。李璟继位不久,闽、楚发生内乱,南唐有开始作扩展疆土的努力。保大二年(后晋开运元年,公944元年)十二月,南唐将查文徽出兵闽国建州,保大三年(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攻破建州,汀、泉、漳诸州归附。南唐于建州设永安节度使,又于延平、建浦、富沙三县设剑州。次年,改漳州为南州。闽亡国后,其土地分入南唐、吴越,南唐疆域扩展至汀、剑、建、泉、南五州。保大五年(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南唐兵败福州,泉州将留从效趁机逐走唐军,拥兵在泉、南二州自立。南唐虽于泉州设有清源节度使,而其在当地的统治名存实亡。(见左图)
第三个时期,剩下江南一隅。交泰年间,南唐在淮南败于周,李璟尽献江北土地,南唐从此与中原政权以长江为界,疆土仅剩江南半壁江山,这一疆域维持到南唐亡国。

❻ 五代十国的吴国(南唐)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LZ您好

您说错了!南唐有在正面战场打败后梁,甚至直到后汉,北方都没在南吴南唐身上捞到好处。(反而是北方契丹攻入之前及之时,大批文人武将南逃归降南唐)

真正打败南唐的是柴荣和赵匡胤两代。

除开上面那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是“唐朝最好的地理位置”

然而唐朝国家最强的兵源根本就不是南吴南唐,而是北方河朔三镇,西北等。

南吴南唐优势是产粮生钱,然而!结果浙东居然是独立的吴越还挖去一块!

所以可以说,南吴南唐有非常多的瑕疵。

当然,以上瑕疵都不是其最后败因。归纳起来还有……

  1. 能力强的杨行密死于中年,没能在国家最为强盛之时成功吞并吴越。

  2. 南吴军队绝对弱项是骑兵

  3. 南吴的继任者先是一个熊孩子,接着是傀儡。于是GDP明明可以在国内数一数二结果最先成为政局最不稳的国家。(政局第二不稳的是后唐,所以后唐灭了前蜀后本来想打南吴的结果就没有结果了。)

  4. 南唐的第二任国君李璟宠信“五鬼”,于是在这五鬼的怂恿下,他父亲交代他北方有变应及时入主中原的方针抛之脑后,转过来袭击内乱中的闽和楚国,结果灭闽和灭楚两仗打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白白损耗国力还什么都没捞到。最关键的就是让后汉后周站稳脚跟。

  5. 周唐淮南之战,南唐一路下臭棋,继续在军中安插五鬼的亲信,结果招致大败,尽失江北(产盐赋税来源),水军全灭,至此,南唐直接从一流变为末流国家,最后唐后主李煜就算开挂也回天乏术了(于是李煜把开挂的能力点到写诗作词上了……)

总的来看,北方胜过南方是军队实力,战略部署上的胜利。南吴南唐在具有先天瑕疵的情况下还不断放大自身弱点,最终连南北长期对峙都做不到,等待它的只有亡国。

❼ 南唐故址具体在现在南京市的哪块

城市:明孝陵南京夫子庙玄武湖总统博物馆莫愁湖鸡鸣寺南京梅花山大屠杀纪念馆秦淮寺庙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海底世界燕子矶雨花台风景区明古城墙灵谷寺湖中山纪念堂菊花展白鹭静海寺鼓南唐二苓梅园新村纪念馆音乐台美龄宫南京长江大桥Wang岳飞庙觉得这样抗金基地武义项折嗯明故宫遗址墓道口战役胜利纪念碑红山森林动物园

郊区:阳山崂山采石场山国家森林公园种子石柱林植物园温泉唐山古老的洞穴牛首山栖霞山栖霞寺千佛岩珍珠泉

中国从易车内容

❽ 南唐定都在哪里呀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割据于江南,定都金陵(南京),历经三帝,享国三十八年

❾ 南唐国都在哪

作为一个立志继承唐风的当时富国,南唐在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文风最盛的国度,但其穷兵黩武的行为却让这个仅仅存在了38年的小朝廷,在历史上毁誉参半,并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据南昌地方志专家考证,南唐曾经将都城定在了洪州府(即今南昌),皇宫便在今皇殿侧附近,这样的发现让很多人感到兴奋和新奇的同时,也使他们心存疑虑,南唐为何将都城定在并非政治中心的南昌?

小地名尘封大历史

经常逛街的人会发现,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附近有个很有意思的地名,叫皇殿侧,事实上,皇殿侧这个地名包含三条小巷,三条小巷分别从八一大道、中山路、民德路向上营坊社区延伸,并在上营坊社区广场交会,好像严密保护着什么东西一样。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另一个方向紧临着皇殿侧的其实是南昌市保育院。那么,南昌市保育院为何会受到如此严密的保护呢?

作为一个已存在上千年的地名,皇殿侧“保护”的当然不会是仅有数十年历史的南昌市保育院了。湾里区政府顾问、南昌市地方志专家张启予经过研究发现,皇殿侧这个地名原来是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而来,南唐皇城大体上位于中山路东段,东至八一大道西侧,西至东湖,南至中山路,北至上营坊,而南昌市保育院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皇宫长春殿所在地。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方重要割据政权,存在于937年至975年,地域所辖最广时拥有今天的江苏、安徽、福建大部、江西全境,湖南、湖北一小部分。很多人都对南唐知之甚少,但提到南唐后主李煜,却大都知道,中学课本上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便是他的词作,他也被誉为一代词宗,实在是唐宋间辞赋传承和光大的重要人物。那么,南唐又是如何将都城定在了南昌?南唐又与南昌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洪崖徐氏养子建南唐

让我们先从南唐建国说起。据徐孺子研究文化会会长徐杰介绍,根据史书和族谱记载,南唐与南昌徐氏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是建国者为徐知诰,为洪崖徐氏后人徐温的养子,其次洪崖徐氏后人在南唐整个兴亡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徐州高士大成谱》介绍,吴国权臣徐温就是南昌市湾里区洪崖徐氏的后人。

徐温原本是吴国(南吴)的开国功臣,后来他渐渐掌握了吴国的实权,徐知诰是其养子,徐知诰本姓李,徐州人。根据《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唐书》、《十国春秋》等史籍记载,徐知诰篡夺政权所建国号为大齐,史家称之为徐齐。939年,徐知诰恢复原来的李姓,并改名李升时,为了附会已灭亡的唐朝,把国号改为大唐,是为南唐。不过,《资治通鉴》却记载937年徐知诰即帝位时,即以大唐为国号,并不认为徐齐曾经存在过。从李升跟徐温姓了三十左右的徐姓,到其称帝改姓这一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李对李唐的眷恋之情有多深,看来他还是把复唐定为己任。在当时的诸国中,南唐是最提倡唐风,继承唐风的国家,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唐包括茶文化在内的很多传统文化都在南唐得以继承和发扬。

李升称帝时期是南唐的盛世。有野心一统天下的李升即位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奉行韬光养晦的策略,保境安民,不轻用兵。在相对安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商人以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海上与契丹贸易。与同时代的割据诸国相比,南唐地大力强;由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也比别国昌盛。可惜的是,943年李升就死了,子李璟继位,李璟和儿子一样,在辞赋方面都有很强的造诣,却都不是聪明皇帝。李璟即位后,连年征战,初期还是非常顺利的,如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南唐乘闽内乱,出兵灭闽,俘王延政。当时,吴越出兵与南唐争地,战争的结局是:南唐得建(今福建建瓯)、汀(今福建长汀)、漳(今属福建)三州;吴越得福州(今属福建);闽旧将刘从效得泉州,南唐授刘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承认其割据。然而南唐的战线拉得过长,损耗了大量的国力,又威胁到了中原政权的利益,危机开始逼近南唐。

南唐中主李璟移都南昌

自955年到958年间,后周世宗柴荣进攻南唐,南唐连续兵败,李璟被迫献江以北、淮以南十四州,被迫将长江以北十四州割让给后周,并且称臣,去帝号改称江南国主,也就是中主。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李璟向后周称臣后,以劳军的名义,向柴荣送上银、绢、钱、茶、谷共百万。这样的朝贡每年都要进行,进一步消耗了南唐的有生国力。

此时,金陵作为国都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了,与敌国仅隔一江之距,虽然加强了城防,但后周的强大还是让李璟寝食难安,如坐针毡。守江必守淮,现在淮南丢了,说不定哪天北军就打了过来,皇帝当到这份上已是相当可悲了,无奈之下李璟决议迁都洪州府,洪州位于南唐腹地,立城悠久,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城市,且位处盛产粮食的江西,从防务和后勤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张启予说,当李璟把迁都之事在朝堂上提出来后,招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金陵经过南吴、南唐统治者几十年的经营建设,早已成为繁华冠于当时的大都市,这些达官贵族们的家族产业早已根植于此,令人难以割舍。群臣中只有一个枢密使唐镐表示赞同。李璟此时早已有了决定,“朕已决定以南昌为南都,望中书省速做准备,最迟来年春间启銮”。说干就干,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十一月,李璟升洪州州治南昌为南昌府,定为南都,立马派人大兴土木在南都构建宫殿。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初,南唐尚书右仆射严续奏,南昌建都诸事俱已齐备,李璟便招来吴王从嘉(即李煜),对他说:“吾已决定日内迁都南昌,立汝为太子,留在金陵监国,以严续和殷崇义为汝辅佐,朝中大事申奏南都,日常政事就由汝裁决!”当年2月,李璟率文武百官逆长江而上,水陆并进,前往南昌。

❿ 南唐二陵的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二陵。这两座陵墓是指李异的钦陵和李的顺陵,1950年春发现,1950年10月开始发掘,1951年1月结束。钦、顺二陵紧连在一起,相距仅50米,坐落在南京之南的江宁县牛首山祖堂山。这个位置,三面抱山,形似“太师椅”。正面对远处的云台山峰,背后又有牛首山双峰相托,历史上称“背倚双阙,面矗云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