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兰州市地理位置优势

兰州市地理位置优势

发布时间: 2021-03-14 05:41:05

Ⅰ 兰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地理、气候
兰州市处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4°,东经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气温9.1℃。
区域人口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市树:国槐;市花:玫瑰。
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和黄河风情旅游线综合开发工程,把黄河市区段40公里两岸道路桥梁建设、河堤修砌加固、航运河道疏浚、旅游景点开发、城市建筑风格以及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集其中。
黄河不仅养育了兰州人民,也给这里带来丰富的特产,白兰瓜、软儿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使兰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城。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Ⅱ 试分析兰州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条件

近年来,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兰州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规模、物流质量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企业对交通的重视和开发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交通密切相关的物流企业本身也处于物流低级水平,对现代物流要达到的效率与效益的“双赢”效果还有较大距离。发挥兰州铁路枢纽的区位与交通优势,构建以兰州铁路枢纽为核心的区域物流市场群落,是加快兰州交通和物流业发展,提升兰州区域水平,规范兰州的交通和物流市场的有效途径。
兰州自古就是中国东西交流的中转站。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兰州成为国内外客商西进东出的桥头堡。1994年被国家确定为第一个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兰州市已形成了以4个功能区、10大区域性批发市场、8个繁华商业中心、4条商业街和遍布全市的居民购物中心为重点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贸易辐射陕、宁、青、新、藏等省区,去年,分布在四个功能区内的16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到130.4亿元。兰州居于西陇海兰新兰青经济带中段的中心,又处于该带与兰青一包兰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西北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节点和西部开发的关键地之一。同时以兰州为中心的都市圈是西北整个发展带的中心支点。兰州市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基本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民航和黄河水运综合发展的对外交通体系。处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心位置的兰州,在陆桥上位于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之处,“东接陕西,北通宁夏,西到青海、新疆、西藏,将西北六省区联为一体,有利的时机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兰州铁路枢纽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兰州市现有干线公路和县乡道路58条,总里程1952公里。其中国道6条,分别为109、212、213、309、312、和316,总长604.51公里,公路网密度14.64公里/百平方公里。
兰州中川的二级民用机场是我国西北重要的航空港之一,200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231万人,完成货邮吞吐量15010吨,成为西北地区第二航空运输枢纽。兰州市黄河航运初具雏形,现有渡口两处,各类机动船舶73艘,其航道和基础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七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建设两条国际运输线路,此举意味着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将通过路网建设打通连接国际的通道。兰州地区具有“亚欧大陆桥”的天然优势,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交通运输网络,亚洲第一长隧道乌梢岭隧道的贯通,使亚欧大陆桥上的最后一个障碍已不复存在。青藏铁路也于2006年7月顺利通车。如此规模的交通建设,使得省会兰州市形成了对甘、宁、青、新、藏快速辐射及经济带动的基本有利条件。兰州在经济、地理、交通枢纽等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这些优势资源强联合,建立能够迎头赶上东部发达地区、带动西部甘、宁、青、新、藏经济发展,辐射华中、西南等地区的大型信息化管理的区域物流市场群落将更加强化兰州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并将会带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运输、仓储、工业产品、商业贸易等等巨大的市场,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Ⅲ 甘肃省的地理位置这么好,为什么经济一直发

甘肃地处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核心地段,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回深厚,地理答位置也不是太好,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有很多。自然因素:
(1)地形地貌:甘肃绝大多数地级城市都是处于两山夹一川的河谷地形,经济腹地不广阔,省城兰州更是如此,兰州新区更是如此,远离兰州主城区38多公里的秦王川盆地地区,经济联系不紧密!而兰州以东地区更是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劣,河西走廊地区虽说发展不错,但是甘肃的人口大多集中在陇东南,陇东南经济不起来,甘肃经济也就起不来!?
(2)地形版图破碎:甘肃东西长1600多公里,省城兰州地处中部,与陇东南以及河西地区联系不紧密,陇东南除天水之外与兰州交通更是不便,平庆两市更是与西安联系紧密!所以省城兰州没有辐射带动作用!经济自然发展不起来!
人文:

(3)思想观念: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甘肃思想普遍来说比较保守,没有形成开放的心态,办事困难!
(4)交通条件:甘肃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尤其是陇东南平庆两市作为人口大市的地级市,却没有火车连接省城,现有的也是鸡肋!

Ⅳ 兰州所处的地理位置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

总的说来,兰州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温差大、降水量少的特点。

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市树:国槐;市花:玫瑰。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兰州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

兰州市 面积13271平方千米,人口309万人(2004年)。
城关区 面积 220平方千米,人口88万。邮政编码730030。
七里河区 面积 397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30050。
西固区 面积 38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730060。
安宁区 面积 8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30070。
红古区 面积 575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730080。
永登县 面积6090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730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皋兰县 面积2556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730200。县人民政府驻石洞镇。
榆中县 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730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至于楼主问的“为什么要处在此位置”
我只知道“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Ⅳ 兰州的地理位置

甘肃

Ⅵ 兰州的地理概况

兰州,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地理气候
兰州市[1]位于北纬36°03′,东经 103°40′,中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称为中国“陆都”,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特点明显,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0.3℃。年温差、日温差均较大,夏季稍热,最高温约30℃左右,冬季寒冷但并不奇冷,最低温约-1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自然资源
目前兰州境内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05亿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满足兰州的近期要求,水电资源,黄河上游甘肃段积石峡至黑山峡有8个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开发。

新落成的金城皇冠假日酒店
兰州市域内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且水量稳定,各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可满足城市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测全市每年地下水9.6亿立方米。
全市有林业用地182550公顷,占总面积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顷,进一步植树造林潜力较大。天然草场面积为77万公顷。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亦较丰富。野生植物总数约600种,有明显经济利用价值的种类占总数的40%,饮誉全国的甘肃特产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等中药材,在兰州地区均有布。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全市土地面积为135.3万公顷。其中,耕地21.9万公顷,林地7.6万公顷,牧草地76.5万公顷,未利用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近23.5万公顷。土地资源可分3个类型,即:中低山林牧区,位于兰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区,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阶地;低山丘陵粮油区,分布于榆中北山,皋兰县西北部,永登县秦正川等地带。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5业开发潜力较大。

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的省会,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具有“座中连六”的独特位置,辐射陕、甘、宁、青、新、藏等省区,区域优势明显,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便利条件得天独厚。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体现了西北边关的浑壮雄阔。
兰州,是黄河上游经济区经济中心之一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兰州、徐州、郑州、西安、乌鲁木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陇海、兰新、青兰、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干燥,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0.3℃,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西北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兰州的定位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011年,兰州市生产总值达1360.03亿元,增长15%,按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汇率计算,兰州人均GDP为5989美元,2011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97.25亿元,增长1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0.57亿元,增长57.21%,增速位列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第一位。2011年,兰洲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7亿元,增长17.4%;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350.63亿元,增长17.26%。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6.49亿元,增长27.84%。

2010年,兰州被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兰州拉面之乡”称号。中国烹饪协会于2010年6月28日~7月1日,派出专家组前往兰州市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专家建议,中国烹饪协会研究决定,命名甘肃省兰州市为“兰州拉面之乡”。兰州市人民政府拥有这一称号的使用权和管理权。
兰州人口
据《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3616163人,2010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11236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8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49809人,占51.15 %;女性人口为1766354人,占48.85%。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为104.72 。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05月31日,兰州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
兰州市 面积132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61.61万人(2010年11月六普数据)。
城关区面积 220平方千米,人口127.87万,大部分省级和市级行政单位机关均在城关区,是全省和全市的首善之区,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七里河区面积 397平方千米,人口56.10万。老国有企业众多,商贸发达,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西固区面积 385平方千米,人口36.40万。中西部最大的石化企业中石油兰州石化所在地,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安宁区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28.85万。是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区内高校云集,是兰州的科教区,未来兰州市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红古区面积 575平方千米,人口13.61万。白银区单独划出成立白银市之后成为兰州仅剩唯一的远郊区。
永登县面积6090平方千米,人口50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境内的秦王川是“兰州新区”的主战场,发展前景巨大。
皋兰县面积2556平方千米,人口13.18万。县人民政府驻石洞镇。兰白都市圈和兰白经济区兰州白银两城市的衔接地带。
榆中县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43.71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兰州市的东大门,国家级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高原夏菜是榆中的招牌和特色产业。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7年12月;面积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10年11月,数据来自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区域人口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2万,常住人口361.18万人,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人,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全市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侗族、布依族、土族、满族、哈尼族、等36个民族,(除回族外)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Ⅶ 兰州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地位评价

兰州地理位置:兰州市处在我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4°,东经 103°40’。距西内北其他四省容(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

地貌特点: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地位评价: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Ⅷ 兰州饭店的区位优势

兰州饭店所处的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 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市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兰州是中国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中国18个铁路局之引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兰州饭店位于兰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地处兰州、白银、西宁区域经济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置,在西北五省区具有“坐中四连”的区位优势,距兰州市60公里、白银市80公里、西宁市195公里,可谓占尽地利。
中川机场和高速公路是兰州饭店对外交通的主要依托。中川机场已开辟30多条通往国内外的空中航线,使产业基地具备甘肃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航空交通条件。同时对外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基地毗邻机场高速公路、省道201线、龙泉至中川县级公路,基地快速干道网与现有公路有机结合,形成了通往兰州、西安、白银、新疆、西宁等地的快速交通系统。

Ⅸ 兰州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哪些请从历史、政治、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作答

兰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古称"金城为固若金汤之意"。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古代兰州,是中国人民与亚、非、欧三大洲人民友好往来的交通要道,是长安进入西域的黄河三渡口之一,也是河西走廊的起点。古“丝绸之路”,唐僧玄奘(见西安大雁塔玄奘介绍)西去印度,马可·波罗探险游历,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兰州都是必经之路。
兰州现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固区五区,及皋兰、榆中、永登三县,总面积13,086平方公里,有人口283万,其中城市人口148万。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兰州盛产瓜果,有“瓜果城”之称,鲜桃、白兰瓜、黄河密瓜、麻皮醉瓜、籽瓜等二十多种瓜果都久负盛名。
兰州市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旅游的热点城市,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各异。市内有黄河穿境而过,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并参观白塔山、中山铁桥、省博物馆、五泉山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等景点。游客可以在兰州当地参观游览,也可从这里中转到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旅游。

Ⅹ 兰州新区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区位优势方面。秦王川盆地位于兰州、白银两市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在秦王川盆地建设兰州新区,不仅有利于加快推进“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兰州乃至全省对外交流与合作。

土地资源方面。秦王川盆地是兰州市周边最大的一块高原盆地,空间开阔、地势平坦,非常适宜发展非农产业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时,该区域内和周边地区低海拔荒山丘陵的较多,可以通过移山造地和未利用地开发,为生态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大面积的后备土地资源,有500平方千米的面积可供开发。

水利资源方面。秦王川水资源比较充裕,有引大入秦工程提灌的优质水。按照引大入秦工程的设计能力,年引水量共有4.43亿方,目前,实际利用的不到2亿方,还有2亿多方尚未利用。并且已经建成了石门沟和尖山庙两座过千立方米的水库,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兰州新区未来的建设需求。加之引大入秦水的灌溉,补给了秦王川地区的地下水,使地下水在海拔相对较低地段回灌至地面,在盆地南部已形成23平方千米的湿地资源。

交通方面。新区既有兰州中川机场,也有国道312线、109线、省道201线以及连霍高速、京藏高速等多条公路交通干线和高速公路与之相连,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即将开工建设的兰新铁路三四线、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以及兰州老城区通往中川的快速通道,将进一步加强该区域与老城区及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同时,随着中川机场改扩建工程和航空口岸建设,中川机场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国际机场,吞吐能力和门户地位将大幅度提升,并与公路、铁路等形成四通八达、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出行将更加方便,对外经济联系将更加便捷。

产业布局方面。秦王川盆地自引大入秦工程发挥效益以来,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生产基地,使兰州新区在空间上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和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心发展区(其中包括产业聚集区、综合服务区、空港保税加工物流区)、生态休闲商住区和荒山丘陵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4个区域。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也相继落户兰州新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