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试时间
① 高考考一科多长时间
各地高考科目时长均不相同。正常的全国高考卷是语文考三个半小时,数学考两个小时,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三个半小时,外语考两个小时。
其他新高考卷语数外考试时间不变,没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而是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分别是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各考一个半小时,江苏卷例外,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各考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具体时间安排:
一、全国统一高考的科目考试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7月8日)
二、部分省份(北京、天津、浙江、山东、上海、海南)新高考的科目考试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语文09:00-11:30;数学15:00-17:00。6月8日,外语15:00-17:00。6月9日,物理8:00-9:30;政治11:00-12:30;化学15:30-17:00;6月10日,历史8:00-9:30;生物11:00-12:30;地理15:30-17:00。(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7月10日)
三、江苏省新高考的科目考试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语文9:00-11:30(文科生时间增加30分钟);数学15:00-17:00(理科书时间增加30分钟)。6月8日,外语(听力)15:00-17:00。6月9日,物理/历史9:00-10:40;15:00-16:40化学/生物/政治/地理。(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7月9日)
(1)高考地理考试时间扩展阅读:
高考各科答题时间安排:
1、高考语文考试时间安排
语文考试时间是150分钟,在6月7号早上9:00到11:30。同学们注意,从现在开始就合理安排自己语文答题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还要留足够的时间去写作文。写作文的时候先构思好文章的答题框架,再动笔写。语文考试尽量不要有空着的题,不会写的就随便编几句。
2、高考数学考试时间安排
数学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在6月7号下午3:00到5:00。每年高考数学和理综都有同学答不完题。考试要懂得取舍,比如一道选择题2分钟之内还没有头绪的话就立马跳过去做下一道,做完了会的题目以后再回过头来做留下的。千万不能刚开始就死磕。
3、高考文/理综考试时间安排
文/理综考试时间是150分钟,在6月8号上午9:00到11:30,由于文/理综是3科合一,所以考试时间是4场考试里时间最紧迫的。平时做题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以及做题效率,最好是一道题一次性做对,不要来来回回改。
以理综试题为例,生物最简单,化学居中,物理最难。大家可以先做生物,给自己做题的自信。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做选修题的时候,看完题目决定做哪道就做完,不要做了一半发现不会了又反回去做另一道,考试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十分浪费时间的。
4、高考英语考试时间安排
英语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在6月8号下午3:00到5:00,英语应该是高考里面最容易的一场考试了,因为不管学得好不好,最起码时间是足够的都能答完题。
不管是哪场考试,同学们最后一定要留出5到10分钟的考试时间,来检查一下答题卡填涂情况,看是否有错涂、漏涂的现象。
② 想知道2019高考地理的考试范围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自然灾害或者旅游地理。还有中国和世界的区域地理作为考试的载体,也是考试的范围
③ 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各多少分
高考历史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15年1月1日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3)高考地理考试时间扩展阅读:
“3+X”
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
该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0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文科数学或理科数学)
6月8日 0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00—17:00 外语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应用地区:江苏省
经过教育部批准,从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
“3”指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门科目,各科原始满分为100分。
考生需参加未选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5门必修科目,其中信息技术只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按原始得分实行合格与不合格评价,6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
普通类考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须全部达到“合格”,方可参加高考和选修科目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考试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各科原始满分120分。
文科考生必考历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按原始得分排名实行等级计分,分为6个:A+[0%-5%]、A ( 5%-20% ]、B+ ( 20-30% ]、B ( 30%-50% ]、C ( 50%-90% ]、D(90%-100%]。
由于该方案总分偏低,造成分数段扁平密集,且操作复杂,另外物理、化学等科目不计入总分,造成理科人才选拔困难,所以该方案实行至今争议较大。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文科加30分钟)(下午)15:00-17:00 数学(理科加30分钟)
6月8日 (上午) 休考(下午)15:00-17:00 外语
6月9日 (上午) 09:00-10:40 物理/历史 (下午)15:00-16:40 化学/政治/生物/地理
“3+3”(海南)
应用地区:海南省
海南省高考考试共6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为公共科目,文科生单独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单独考物理、化学、生物。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 (下午)15:00-17:00 数学
6月8日 (上午) 09:00-10:30政治/物理 (下午)15:00-17:00 外语(含听力)
6月9日 (上午) 09:00-10:30 历史/化学 (下午)15:00-16:30 地理/生物
国家出台方案后,而且试点省份的试点办法出来之后,新入学的高中生开始实施。
④ 高考地理考试地球不
告诉你明确的:如抄果你是高考新课标卷的文综,那么地球运动这一考点有四年没有考(比如今年文综就没有),原因是时间太紧,地球运动一节过于繁杂。而且现今新课标文综的地理趋势是加强图文的理解,于是比如今年的题除第一个祖题外,其余均是图文理解题,他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另外地球运动一节其实很简单(我上课只听原理与部分有意义的题,次次地球运动考试都是满分。关键是要理解与掌握),但重要平常也要练。至于其他的他会以具体的一个例子来发散考查,讲求综合能力,就比如综合题。自然地理关键是原理贯通化,原理熟练化。
⑤ 高考文综考试:高考考试的时候怎么样合理的安排时间每门科目花多长时间考试选择题花多长时间适合
2010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的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表语言或其它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地理问题。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与下列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自然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 地壳物质循环
(2)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 大气受热过程
(4)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5)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 地理环境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网络一下591论文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希望采纳为最佳答案
祝您好运
⑥ 高考各科时间是多少
高考是每年6月7日、6月8日为考试日,高考各科考试具体时间: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 (下午)15:00-17:00 数学,6月8日 (上午) 0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下午)15:00-17:00 英语 。
我是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也算我们学校的理科状元,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我变成学霸的方法是:学习快速阅读,我们学校有个速读班,通过学习快速阅读提高学习成绩,以我个人的经验,告诉你一个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学习软件,希望对你有用。
1、高效阅读的方法需要训练,是一种眼脑相互协调的高效率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下,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结合记忆训练,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2、由于大家平时对快速阅读接触不多,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去年,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中,以为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会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3、我们班一直学习《精英特快速阅读》到现在,我训练到顶级,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同时通过了香港科技大学面试,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我的成绩。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学校认可的。
⑦ 地理是什么时候成为高考科目的
从科目演变的历史来看,从1950 年的考9 门逐渐分为文理两个科目组。1977 年文革结束后在恢复高考的时候还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这一做法——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试科目为:政治、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78 年《教育部关于 1978 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招生工作的意见》“…… 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 分文理两科考试。文科 (含哲学、外语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外语;理工科(含医农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化学、外语。 外语考试的语种分别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 阿拉伯语,考试成绩,今年暂不记入总分。
1985 年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的试验。会考后高考科目的设置,上海决定语、数、外等各类学校的必考科目,其他六门必修课(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由招生学校(专业),任选一门,形成六个科目组。上海市高考由上海市高教局组织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后来由于高考中生物和地理考试的废止,又减少为四组。
上海市1988 年将在普通中学各学科全面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在普通 高中阶段实行全市统一的全面会考的基础上, 普通高校招生 考试的科目减少为四门,科目设置为六组:(1) 政治、 语文、 数学、外语; (2)语文、数学、外语、历史; (3)语文、数 学、外语、地理; (4)语文、数学、外语、物理; (5)语文、 数学、外语、化学; (6)语文、数学、外语、生物。 [8] ” 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来, 六组分科模式其实就是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分别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 学、生物的组合 。
1989 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中又提出:“在普通高中省级会考的基础上,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考试科目设置:1.必考、选考科目: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 选考科目:政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1990 年,《在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的 意见(试行)》中又规定:高考科目设置第一组:政治、语文、历史、外语;第二组:数学、语文、物理、外语; 第三组: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数学、语文、地理、外语。
2002 年全国普遍实施“3+X”改革方案。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另一类为选考科目,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 理、化学、生物中选 1 至 2 科。
1993 年,教育部考试实行文理两类的“3+2”科目组, 即文科: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理科:语文、数 学、外语+物理、化学。
1999年“3+X”改革方案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 物 3 科;文理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6 科的综合。
2002 年到 2006 年的3+X 高考科目设置模式,几 种类型: 一是3+文综/理综。3 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指的是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理综指的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占大多数。 二是 3+大综合+1。3 仍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大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综合, “1”指学生根据志愿在六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比如河南、 上海、 广东就是采用这种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比较少。
……
⑧ 2017上海高考地理什么时候考
高考没有地理,地理属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1、上海市从2017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回、数学、答外语3门,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其中,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计入高考成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各科目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
⑨ 海南每年文科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每科考试时间是几小时多久考完
语:2小时
数:1.5小时
英:1.5小时
政史地:各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