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试

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试

发布时间: 2021-01-23 00:44:05

A. 高二文科地理期末考试快速复习

1、用地图学地理法:大家都知道,学地理时,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许多地理属性、特征、特点以及与其他
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涵规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来。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
度某大陆西岸。这样,我们就容易一下子推断出:它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没有长久的冰冻,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春季景色
最美,宜于游览等等。

上述是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谈谈地图运用的效能。地图对学好地理的作用当然不局限于此。有人曾说:离开地图,便不是 地理课。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 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运用好地图的另一个做法是要把《中国地图

册》、《世界地图册》和教科书中的插图,作为自己学习上得心应手的辅助工具。“两图”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与教材紧密配合的。而且色调鲜艳悦目,内容

生动活泼。如《中国地图册》中《地球》一图,只要看一眼,便会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结论,而且会掌握大陆分布的基本形势。《地球五带》一图,作者更是用心巧

妙,用冷暖颜色显示地带温差,配合以动植物画面,十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带的特点。运用好地图的最后一个做法是不要忽视地理作业填充图的作用,一定要按
教师的要求和布置认真做好填充图作业。

2、字头记忆法: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例1、有关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省市名称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识,地名数据多,硬记有困难,可用字头法编成顺口溜:
两湖两江两海安,川西云流六千三;
流域超过百八万,宜昌湖口各拉段。
第一句及第二句的“川西云”是字头,指明长江流经的十省市名称,“六千三”(百公里)是长江全长,“百八(十)万”(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面积,第四句“宜昌”和“湖口”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点,“各拉段”与“各拉丹”音近似,很容易联想到长江的发源地“各拉丹冬”。

例2、记忆世界煤炭储量丰富的七个国家,可以这样记忆:俄巴中澳印加美。中亚五国,哈吉塔土乌。

3、综合法: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下面结合北美简易图像,说明如何分析它的气候特征。并介绍综合法的一般步骤。
图中哪种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的问题。
(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气候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气压及风带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由上图可知,纬度、西风和地形的特点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4)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述因素中,纬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在北温带,并处在西风控制范围,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碍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这反映了北美纬度、西风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4、谐音记忆法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例3、下列几个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低点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儿);
(2)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米(加大马力压那海狗,它只摇摇动双耳)。这是利用汉字谐音来换字,一语双关,生动有趣,易于记忆。
例4、地壳的物质组成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5、识图记忆法: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例5、我国地形特征之一是:地势西高东低,有明显的三大阶梯。这一特征在地图上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最高一段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

储色:由此往北往东就变成深黄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属第二段;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往东直到海滨,是绿色或深黄色相
同的地区,就是平原和丘陵了。通过识图,即可记得一清二楚。其次,要养成看图用图习惯,日积月累,方可熟能生巧。

6、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例6、长江水系简图:长江干流犹如“L”和“w”两个英文字母连接而成。从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到宜昌(B)的“L”形河道为上游,谷深水急,虎跃峡

(A)、三峡地段,长江干流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葛洲坝就建在宜昌市以西的三峡东端处。“w”河道则为长江中下游。“w”两端分别是宜昌(B)和南水北调

东线的江都(F)水利枢纽,中点武汉市(D)则有长江最大支流双江汇人。“w”下方两处转折点是我国两大淡水湖——洞庭湖(C)和鄱阳湖(E)、BE河段
为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

7、归类记忆法: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例7、以半岛为例,主要半岛我国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亚洲有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欧洲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非洲有索马里半岛;北美洲有拉布拉多半岛。

8、串珠成线法:在一定范畴内,许多地理概念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当思考某一地理概念时,应该放到与其他地理概念相互联系的整体上去认识。联系的方法

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串珠成线法是联系法的一种,是根据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将零星的地理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它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分散的地理概念之
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认识地理事象的广度与深度。
例8、用铁路、河流把铁路枢纽和城市连接记忆。

9、比较法: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地理课的特点所决定的。运用比较法就是把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地的乡

土地理事物同其他地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现在,比较法不仅在教学、总复习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各级各类命题考试中也常出
现。
在地理学习中,以选择同类地理事物的相似特征作比较最为常见,目的是有利于减少头绪,减轻学生负担。如常常把亚马孙河与刚果河(扎伊尔河),喜马拉雅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海河治理与淮河治理进行比较。
作为比较的对象应该是已知的,不能选择那些尚未学过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

B. 高二文科地理学必修几

按照大纲规定高二上学期学习必修三,下学期学习选修课本。
但是各地会有灵活安排,有的上学期必修三和中国或者世界地理,下学期选修和世界或者中国地理。也有学习上学期学完必修三和选修,下学期复习中国个世界地理。

C. 我现在是高二文科生,地理学得最差,平时考试都是30~40分,我总觉得地理好难,做题目时,基本上没多少道题会做

呵呵,其实来学习都是有窍门的。自

我的初高中地理成绩没低过90分,说实话地理很简单。

学习自然地理,重在理解,要建立在书本上。简单的说,就是把书本多看几遍,读透吃透知识点。同时,脑子要转起来,想办法让自己兴奋起来,这样学起来就有劲了。

要搭配一些练习,要有正确答案的。慢慢做,不要浮躁。把涉及到的不会的知识点记在纸上,重点攻克。做完后对答案,找出薄弱的知识点,再钻研。

学习人文地理,重在记忆。不要偷懒,该背的要全背下来。

另外,任何一门学科都可联系生活,建议你买一些有彩图的地理杂志,这里推荐《中国国家地理》。通过看杂志培养兴趣,将知识点和地理实际相联系起来,你会发现,自己爱上了地理,兴趣油然而生,学习更不是问题了。

我也是选地理的,现在读高三,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再问我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学习地理有所帮助。

D. 如果选文科,高二地理好学吗

高二地理很好学,基本上多看地图,再联系地图记忆很容易的。但是高三就不太版好学了,权我高二地理没低于90过但高三第一次月考才30几分,但是高考还不错啦。
你有觉悟的话就学吧,高二的是很容易的,高三的话关键是建立知识体系,努力的话分数会提高的。

E. 高中文科地理最重要的十大知识点是哪十个

高中,文科的地理知识点有哪一些高中地理可不止10个知识点呀。

F. 高二文科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一、区域地理识记方法
1、 区域地理识记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项是地理识记能力。地理识记能力是指:(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2)识记重要地理数据;(3)
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例如: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等自然地理事物,国际组织、国家、政区、城市交通线、人口等人文地
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等的名称、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地理数据分绝对数据(面积、长度、人口数量等)、比例数据即两种或多种地理事物
间的对比关系的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矿产的品位、能源消费构成等)、顺序数据即同类地理事物的排序数据(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
世界第一等)。主要见诸重要报纸,具有全国或世界意义,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现象等。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例1 下列各组港口,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一组是
A、圣弗朗西斯科、 孟买、横滨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
C、新加坡、落杉矶、巴拿马城 D、开普敦、里约热内卢、波士顿
例2 在我国既不临海、又不与陆上邻国接壤的省中,相邻省级单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A、陇和宁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
例3 人口超亿的亚洲国家共有
A、6个 B、5个 C、7个 D、4个
例4 摩洛哥、几内亚、博茨瓦纳、赞比亚、南非五国的最主要出口矿产依次是
A、 磷酸盐、铝土矿、黄金、铜、金刚石 B、 磷酸盐、铝土矿、金刚石、铜、黄金
C、、铝土矿磷酸盐、黄金、铜、金刚石 D、 磷酸盐、铝土矿、铜、金刚石、黄金
例5、1996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人口分别为2。7亿、1。5亿和1。6亿,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为
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
3、识记方法
考查区域记忆能力的试题多为选择题,难度不大,记忆的内容多是感性知识,如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演变等,故必须熟记,但不能只采取“背”的简单方法,对感性知识记忆可参考下面几种方法:分类记忆;排序记忆;类比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等。

二、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方法
1、区域地理考查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项是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2)掌握考试内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区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还有对其的解释。区域地理的中心课题是人地关系。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例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例7、欧洲西部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A、冰川地貌分布较为广泛 B、气候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不明显
C、河网密布,水量充沛且稳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例8、读图,填下表

北美、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共同特点 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 主要原因

3、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主要采取综合的方法与比较的方法。
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认识和分析该区域地理突出特征。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故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方
面来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区的其他自然(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等)和人文
(无常住居民)。
比较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多采取列表法。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比较
主要地形区 冬季气温 年降水 温度带 干湿区 植被 耕地性质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是综合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结合、配合使用。
4、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注意:
(1) 首先弄清区域范围和位置,这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重要成因。
(2) 充分利用地图,树立明确的空间观念,利于区域特征的掌握和成因分析。
(3) 学会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G.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快速提分

对于文科生来说,地理是高考文科综合中最偏近于理科的学科。那么,高二文科生怎么提高地理成绩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怎么提高地理成绩

1.重视课本

每一个文综老师都会对学生说课本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我知道大多数小伙伴可能和我一样会有眼高手低的毛病,过于着急的做题,甚至上手就做高考题。我们应该明白,高考题是考察综合能力的,每一道题可能都涉及了诸多知识点,忽视知识点的掌握直接做题是没有效果的,简单的知识点在做错了之后再去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

不要觉得课本很简单就忽略它,每一次读课本都应该认真,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小重点,每一遍读都是对基础的夯实。当然,相对于政治历史而言,地理的课本内容较少,必要的时候可以阅读参考书中基础知识讲解的部分。从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抓起,在真正理解了每一个概念后,做题你会觉得得心应手。

2.记忆,理解与总结

高中地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

高一我们首先学习的自然地理可能打击了很多刚进入高中同学们的自信心,因为它涉及的部分是偏理性的,只记忆对提分没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在高考复习中你会发现,自然地理是整个地理学科的基础,综合题不会单独考察自然地理部分,但多以它作为背景,所以学好这一部分是必要的。

同样,你也会发现,自然地理是稳定的得分来源,只要你理解了,做题中不粗心,分数一定能拿到手。当时我也在自然地理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好这一部分重要的是理解,认真读课本,参考书,将书上的图多在草稿本上画几遍,直到烂熟于心。

下面我们来说人文地理,这一部分主要是多总结。例如水库的作用,某一种农业类型的优点等等,每遇到一道可能在其他题中遇到的主观题,就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除特别记忆外平常做题前多看看,会有效提高主观大题的得分率。

3.规范程度

认真的人更容易成功,对于文综而言书写要整齐,要点要分开作答,卷面要干净整洁,把每一个小细节做到,老师会感动于你的认真,你的分数会比乱七八糟的卷面高很多。

2高二怎么学习地理

1、要学会浏览地理教科书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浏览,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的地方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必须在教员的引导下认真浏览,积极思考。上课时间有教员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分外是进进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体系化,更加复杂,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出的范围愈来愈广,学习地理必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肯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2、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把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重要脑筋、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应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3、学会浏览和使用地图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浏览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紧张工具,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

4、学习时应当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夸大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道理、地理规律的应用,接洽实际分析解决题目。平时还应多做练习,器重解题思路,分外要多画图,以加深巩固。

5、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器重概念的学习,要对全部的地理概念逐一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定、推理题目才能精确无误。要把那些分外轻易混淆的概念摆列出来,逐一对比其差异。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过程中进行从基础知识抓起,扎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道理"关。

H. 高二文科文科,历史,地理,政治,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历史除了古代史和文革,其他全是重点,历史最拿分的和需要练的就是材料分析,专多看看材料分析题的答案~~
地理属最后一册可以只看一遍,关于第一册的地球运动,要是能做到脑子里有一个在动的太阳系,那就不会丢分了,要多做题多看题,大题分条答点,我那会一般几分的题答几条,能写上什么就写什么,高中地理所有考试没有低过95,吼吼吼。。。
政治经济和哲学是重点,要做到能默写目录能靠66,再能记每一节的要点能考80;政治记住套话就行了

高考文科的重点当然是要会考试啦~~知识点是基础必须扎实掌握啦~应试技巧在每次考试中自己找自己的方法,考前想好一切不利于分数的可能~

I. 我是高二文科生,考试的时候地理选择题总是错好多啊。这是什么原因啊。平时也做不少地理习题的了。。。

其实我也在上高中,我做地理时一般都很慢我其实并不喜欢做太多的题但是一定要加强对图的理解,可以训练看图后然后从图片中可以得到多少信息

J. 高中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听老师说地理很难,是吗我很纠结

地理 相对于政治是有些难呀 既要记也要推理分析计算,是文科中的理科。

什么才是选择文科理科最重要的因素?

文科理科的选择一直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很多人在一开始就想错了方向。当想到该读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科理科哪个将来的就业前景更好?更有前途?”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不管文科理科,都对应很多专业,都有好专业,也都有相对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理科中的地质考古等,直接把文理科拿来比较毫无意义。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即使是比较差的专业,如果能够学的很好,照样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专业,如果学的一塌糊涂,也不好找工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文科或理科哪个更好,而是我更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在这两个科目上,哪个更能发挥我的优势,哪个我能学习得更好,哪个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适合自己,能学好,有兴趣,将来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进入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就会有更远大的前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离开了这些东西来空谈文理科的优劣,就是纸上谈兵。

我自己在高一面临选择的时候,文科理科的成绩其实都很好。我的班主任老师把我拉到办公室给我做了两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坚决建议我读理科,因为她认为理科更有前途,而且最重要的理由是,选择了理科的学习,将来转学文科很容易。如果选择了文科,将来转学理科就几乎不可能了。但是我仍然坚决的选择了文科,因为我认为我的特长和兴趣都在于此,最后我以江津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在,我对自己当时的选择仍然十分满意。

客观来说,我的班主任说的文理科的差别大部分都是事实。我研究生学的是经济学,这是一门传统的文科专业,但班上有很多同学高中和本科阶段都是学习理科的,有的学的测绘、有的学的勘探,甚至还有人学的飞机制造。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把经济学学的不错。而如果我现在想学习大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则几乎完全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理科确实比文科的选择面更广。

但是不管一个人的选择面怎么广,最后他跟其他人一样,只能选择一条路来发展。我喜欢文科,喜欢经济学,也把它们学的很好,这就足够了,干嘛还要让自己具备学习大学物理的能力呢?我现在从事写作、演讲等等活动,都和我高中、大学的文科功底密不可分,而且这也正是我最感兴趣的东西,我因此感到非常快乐。

如果我当时选择理科,我相信成绩也会不错,但绝对不可能考全市第一。因为文科是我最适合和最喜欢的科目,而理科不是。

理科的优势是选择面广,学习的东西也比较专业,就业的时候方向比较明确,竞争也比较少。如果你学习的是生物工程,那么在这个方向的工作职位上,那些别的专业比如经济学或者桥梁设计、邮电通讯方面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和你竞争。但如果你学习的是市场营销,那么招聘营销人员的岗位,其实学几乎所有文科专业的人都有和你竞争的潜力――虽然你会比较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像生物工程对于桥梁设计那么绝对。

但理科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你的专业会限制你找工作的方向,学生物工程的在除了生物相关的其它方面几乎毫无竞争力。虽然你可以去选择市场营销或者企业管理之类的工作,但这就意味这你高中两年和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几乎完全作废,必须重新做起。而文科的专业,在应对这方面就好得多,比如我本科学习法学,研究生学习经济学,但研究经济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逻辑显然也是很有帮助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也是我在本科时候就认真学习过的。

理科的学习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在某个科目上实在学不好,那么这个科目基本上就算完了,会跟优秀学生拉下惊人的差距。我拿大家熟知的数学来说,优秀的学生数学高考在130分以上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实在学不好数学,那么30分、40分也是很正常的。而在语文、政治这样的科目上,就不会有如此惊人的差距。高考政治、历史、语文都很难考到130分以上,但也不太容易考到80分以下。

所以,如果你理科的科目都不错,而对政治历史毫无兴趣,那么,显然是选择理科。如果情况相反,显然是选择文科。如果你化学物理中有一门觉得实在没有办法,但政治历史也学不好,那么我觉得最好还是选择文科,因为物理化学上一门不好可能就会被别人拉下好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而政治历史只要花功夫去学,怎么着也不会被别人拉下这么大的差距。

至于数学,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如果他在这方面有优势,那么他学习文科就可以保障自己在高考中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了。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到完全无能为力,那么最好也还是选择文科。

真正痛苦的是那些成绩平均,好像什么科目都不是特别突出,但什么科目都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看个人兴趣了。如果你立志从事法律这个专业,那么就应该选择文科,虽然理科生也可以读法律没问题,但高中时候良好的政治历史功底对于你将来学习法律显然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如果你实在对政治历史这些东西不感冒,而喜欢一些更客观更单纯的事物,喜欢数字上的计算,那么就不要勉为其难的选择文科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力量,时间越长越能凸显其威力。违背自己内心的喜好,因为一些别的原因,选择了自己根本没有兴趣的科目,即使一时半刻能够学好,时间长了,总会感到疲倦,感到痛苦,感到摇摆不定。

当你不能确定自己最擅长文科还是理科或者更喜欢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有一个方法,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将来最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科学家,一个经济学家,一个政治家,一个建筑设计师或者别的什么职业。然后问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物,最应该具备的知识是哪些,是偏文还是偏理,这个时候,你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