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

发布时间: 2021-01-22 21:18:59

A.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jjjj

B. 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复习提纲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 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 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 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 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 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8. 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 ;②咨询有关人士 ;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0. 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1. 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12. 麦哲伦环球游行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13.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14. 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5.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16. 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17. 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18.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19. 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

20.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21. 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22. 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或者称0°经线,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23.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24.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25. 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海洋实际占71%,陆地实际占29%】。

26.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27. 全世界共有7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美南;南极欧大洋】。

28.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9. 各个大洲的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30. 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1. 太平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

32. 大西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33. 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34.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

35.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6. 看图填空:(填写代号及名称)

①赤道穿过的洲有②南美洲、③非洲、⑤亚洲、⑥大洋州

②赤道穿过哪些洲的大陆?②南美洲、③非洲

③太平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⑤亚洲⑥大洋州⑦南极洲

④大西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欧洲⑦南极洲

⑤南极洲被哪些大洋包围?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⑥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

37.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38. 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39.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0.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41.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42.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43.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44. 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称为“泛大陆”。

45. 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6.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47.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碰撞挤压。

48. 板块与板块交接处会产生火山与地震。

49. 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50. 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51.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52.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3. 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如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54.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

55. 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处于负增长。

56.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7.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58.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59. 混血人种是三大人种通婚产生的。

60.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

61. 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62.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3. 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

64.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已经超过4亿。

65. 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

66.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67.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堂是高高耸立的,教徒总数约20亿,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

68.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

69. 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清真寺是祭祀场所,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东南部和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全世界有教徒(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约15亿人。

70.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

71.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是祭祀场所,以亚洲最多,佛教徒现有3亿多人。

72.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73. 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74.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75.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76. 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77. 集镇是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78.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79. 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80.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81.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的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82.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

83.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84. 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85. 对流雨是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是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86. 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87. 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

88.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表格、坐标图、等值线。

89.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等。

90. 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夏至在6月22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

91.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

92. 春分、秋分:太阳与赤道(0°)成垂直角;夏至:太阳与北回归线(23.5°N)成垂直角;冬至:太阳与南回归线(23.5°S)成垂直角。

93. 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94.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是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洲。

95.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96.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97. 地球上的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98. 一般情况下,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99.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即全球气候变暖。

100.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101.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102.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103.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104.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步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105.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06.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107.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108. 温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109.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分步最广泛的气候类型。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110. 目前,全球70多亿人口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1. 世界上最大国家是俄罗斯,国土面积有1709.8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是梵蒂冈,国土面积有0.44平方千米。

112.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其次为印度、美国等。

113. 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都分步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14. 当代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是主要原因。

115. 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16. 联合国(UN)的常任理事国有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行政负责人是联合国秘书长;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到2013年5月,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

117.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重要的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行政负责人是总干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主要职能是:①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②控制和减免关税;③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118.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9. 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人道主义;红十字会的任务是①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②保障人类的尊严;③为预防疾病、增经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红十字会的会旗由瑞士的国旗演变而来。

120. 上海合作组织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C.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测试卷

网页链接

D.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年级前三单元测验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 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
A.十堰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 C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陆地
4. 青藏高原虽纬度低,但气候寒冷,这是因为:( A )
A 受地形因素影响 B 受季风影响 C 受海陆位置影响 D 受纬度位置影响
5.在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区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B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C
A. 哥伦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纳提出的 D. 我们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C
A. 四季如春 B. 终年炎热 C. 暴风骤雨 D. 风调雨顺
8.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B.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
C. 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
D.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9.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 从赤道向两极降水越来越多 B. 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少
C. 山地的背风坡降水比较多
D. 中纬度地区,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10.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D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 昼夜交替
11.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十堰的玲玲感觉 A
A.白天越来越长了 B.黑夜越来越长了
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12.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原因是 B
A.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气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阳辐射加强 D.降水增加
13.十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4、 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A )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16.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 )
A.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污染
C.纬度位置,地形,森林面积减少 D. 海陆位置,地形,大气污染
17.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因为:( A )
A 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B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C 多次地震造成的 D 受高原山地气候影响
18.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D )
A .全年高温炎热,湿润多雨 B .冬冷夏热,降水量均匀
C.冬冷夏热,降水量很少 D . 全年高温炎热,降水量很少
19.既属于低纬度又属于西半球的是( D )
A (1200 E , 650N) B (700w ,350N) C (900E ,250N ) D (1700E ,250N)
20. 一架飞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出发,分别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飞行100千米,这架飞机最终会到达出发点( A )
A以东 B 以南 C 以西 D以北 E原地
三. 综合题(共40分)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7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 B C D E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3)写出p 和 q的地理坐标,p( , );q( , );p在q的 方向。
(4)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4分)。
(5)A大洲东部分布着 气候;B大洲西部沿海主要分布着 气候和
气候。
2. 读下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A B C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地的气候类型是 ;特点是: ;

A地的气候类型是 ;特点是: ;
A地的气候类型是 ;特点是: ;
(3)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和 ,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 。十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7分)
(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是 米;
(2)用刻度尺量出大青山和小青山两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算出两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 ____千米;
(3)甲、乙两处山坡相比, 处山坡较陡。大青河的流向是
向 流;
(4)沿AB一线附近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沿CD一线附近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5)按地形部位来说,丁处是 _____ 。
4.绘图题(4分)

根据气候资料,绘制该地的全年气温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3分)

该地属于 气候

E. 2010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动中心相同 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C、陡坡,等高线稀疏 D、缓坡,等高线密集 3、下列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C、两极地区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 4、地球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7、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9、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0‰ B、20‰ C、5‰ D、30‰ 10、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东南部 11、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交通紧张 D、受教育机会增加 12、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A、葡萄牙语 B、德语 C、日语 D、汉语 13、下列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南美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非洲北部 D、欧州东部 14、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A、沿河地带土壤肥沃 B、沿河地带地形平坦 C、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 D、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15、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非洲 16、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 B、蒙古 C、中国 D、埃及 17、目前,联合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是 A、解决发达国家的困难 B、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C、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 18、当今世界矛盾与冲突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A、领土争端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C、民族争端 D、国际恐怖主义猖獗,能源危机严重 19、某山山脚下的温度为22℃,山顶的温度为10℃,那么这座山的海拔高度是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20、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往往分布于 A、中高纬度临海地带 B、中低纬度临海地带 C、中低纬度内陆地带 D、低纬度热带地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全球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和 。。。。 2、一天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和地形等。 4、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和 决定。 5、根据人类 的不同,世界居民可分为 、 和 三大人种。 6、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 、 。 7、 和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 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9、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 三三三三、、、、综合题综合题综合题综合题((((44440000分分分分)))) 1、读右图,回答问题(20分) (1)A地以 人种为主, 大多信仰 教 (2)B地以 人种为主,多信仰 教,通用 语 (3)C地以 人种为主,大多信仰 教,通用 语 (4)D地以 人种为主 (5)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南部。 2、读右图,回答问题(5分) (1)A、B中属于发达国家人口总数的是 ,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数的是 。 (2)我们根据国家 的不同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和 。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F.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章卷题目

1.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所以在海边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 ( )

A.船身 B.船头 C.船尾 D.桅杆

2.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纬线的长度都一样 B.纬度最大是180°

C.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 D.所有的纬线都是圆

4.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 )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极点 D.南回归线上

5.符合经线特点的叙述有 ( )

①与地面垂直②长度不等 ③与纬线垂直相交 ④连接南北两极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6.关于高中低纬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00—300是低纬度 B.600—900是高纬度

C.00—23.50是低纬度 D.500N位于中纬度

7.与120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80°

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

A.北极点 B.赤道和0度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 D.赤道和180度经线的交叉点上

9.从卫星照片上看,地球表面最显着的差别是: ( )

A.草原和沙漠的分布 B.山脉和河流的分布

C.城市和农村的分布 D.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读下图回答第10—12题

( )

14.下列著名地形与所在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 )

A.阿尔卑斯山——亚洲 B.安第斯山——北美洲

C.青藏高原——亚洲 D.刚果盆地——大洋洲

15.关于五种地形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B.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缓,沟谷较浅

C.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是地形起伏小

D.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16.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印度洋D.太平洋和大西洋

初一级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右图是所登山的等高线地形图,请看图回答17—18题:

17.我们准备攀登的A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

是: ( )

A.200米 B.300米以上400米以下

C.300米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18.图中有一个悬崖希望大家注意不要去那里玩耍,请你判断哪个地方是悬崖? ( )

A.B地 B.C地C.D地 D.E地

19.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区域地形类型多为: (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20.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1.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③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2.关于板块运动,正确的叙述是: ( )

A.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B.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C.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张裂运动中 D.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23.板块构造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 )

A.日本多温泉 B.美国多飓风 C.印尼多地震 D.意大利多火山

24.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

25.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②地中海将会消失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

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