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

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

发布时间: 2021-01-22 18:20:03

A. 大学里有哪些专业和地理有关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它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适应近来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

(1)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扩展阅读: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

本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具体由于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不同,详细可见各学校专业设置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全面面向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地理科学思维的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中学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师资及其相关专业的后备人才。

B.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

报什么专业课考什么专业~然后都考教育理论知识

C.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已经考虑4次还是没有过,还可以再考吗

你好!你的问题: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已经考了4次还是没有过,还回可以再考吗?

答复如答下: 应该继续考,找出前四次失败的原因,把知识薄弱点多看看,掌握牢固一点。如果放弃不考,就是前功尽弃,太可惜。加油!锲而不舍!祝你尽快通过考试!

请采纳!

D. 想考高中教师资格证,在生物和地理纠结

想考高中教师资格复证,在生物和制地理学科之间纠结。

如果自己的学历专业与其中的两学科中的一个学科相同或者接近,应该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抛弃不对口或者完全不沾边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比较容易地考取教师资格证,也是为以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如果自己的学历专业与其中的两个学科完全不沾边,应该选择自己擅长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个学科。

E. 2015下半年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对吗

http://www.yse.com/lnzt/zxjszgks/20331.html

F. 2020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导读】我们知道,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学段考试科目还有一科,那就是学科科目考试,考的学科不同,对应的考试科目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你考的是语文教师资格证,那么学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语文学科知识,数学对应的就是数学学科知识...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2020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关于2020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详细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对于试卷结构中占分比例比较大的部分,大家一定要重点复习,加油!

G. 地理教师资格证难考吗

1、国考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是30%左右。
2、首先笔试的综合素质以及教育知识与能力都是一样的,就是学科卷不一样。
3、说明难度各个学科基本相同,关键还是在于复习备考。
4、认真复习备考,其实是不难的。

H. 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有作图题吗

有的,可以看一下中公的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精编,直接去网站看

I. 地理新课程互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既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学科。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它独到之处,为适应新时期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有利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展,学科间横向联系强、相互渗透紧密。知识面狭窄的单领域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从我国优越的国土条件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心,地理课中有关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要从全面深刻地认识祖国入手。只有全面认识祖国,才能更好地热爱祖国,进而致力于建设祖国。这是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比比皆是,大量体现在阐述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方面。如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宽广辽阔的领土范围,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体现了中国国土条件优越的主要特征。如我在讲述初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时,告诉学生我国三面靠陆、一面临海的海陆条件,既丰富了我国自然条件的种类,又有利于国际交往,无论是靠陆地或海洋,我们都有优越的条件来建设祖国。东西宽达5000千米、跨60多个经度,南北长达5500千米、跨近50纬度。不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所处的温度带等看,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初中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
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运用能力。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起“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好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
立足本学科教学时,应注重夯实学生的“双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真正弄懂、吃透。要形成地理知识的系统网络,纲举目张,只有系统了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三、重点教学系统地理知识,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综合分析往往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也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它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往往又融合其它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综合意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立足本学科,就是要按照《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抓好本学科的教学,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且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以教材的不变应万变。
四、加强地图教学,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充分运用地图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图的教学,必将给学生留下知识的大漏洞。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地理综合能力运用的高低。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地图知识的教学,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能力。平时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各种地图,如区域图,最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教会学生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图文转换的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五、捕捉教学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重视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要提供事实材料或背景,指导学生获得取有用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思维对事件作出评判。
在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成了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问题。对未来的公民,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给予关注。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