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地理学
㈠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
郦道元——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
郦道元(约466—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专省涿县一个属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
《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㈡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谁
郦道元出生在河北涿县一个官宦家庭,少年时代就喜爱游历。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而且,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决心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大量水文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观察搜集水道分布、水利设施及其流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核实书上的记载。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险峻,但他不畏艰难,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山水草木和岩洞、木质等。
《水经》中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巨著。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因此遭到朝廷的忌恨,他们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到发生叛乱的地方当关右大使。公元527年,郦道元在赴任途中和他的弟弟及两个儿子一起,被叛将萧宝寅杀害。
㈢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谁
郦道元引言:在中国地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他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注有版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学权名著《水经注》。
郦道元,中国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
人。生年有皇兴三年(469)、延兴二年(472)之说,
但都缺乏可靠依据;卒于孝昌三年(527)。
他生于仕宦家庭,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
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
孝昌三年任关右大使时,在阴盘驿(今陕西临潼附近)
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
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
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水经注》
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全书 1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水经》作者不详,其撰述年代历来说法不尽相同。《四库全书提要》
推论:“观其《涪水》条中,称广汉巳为广魏,则决非汉时;《
钟水》条中,称晋宁仍曰魏宁,则未及晋代。推文寻句,
大概三国时。”以后多数学者同意这种说法。
㈣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谁要正确的答案!!
郦道元——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
徐霞客出的一本地理学书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地理著作。
附:郦道元
一个古代做官的人,到各地游历时,用心考察各地山川河流,写出了一部流芳百世的书——《水经注》,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这个人就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约466—527)。
郦道元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决心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险峻,但他不畏艰难,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山水草木和岩洞、土质等。
《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因此遭到朝廷权贵的忌恨,他们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到发生叛乱的地方当关右大使。527年,郦道元在赴任途中,和他的弟弟及两个儿子一起,被叛将萧宝夤杀害。
㈤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谁
郦道元——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
一个古代做官的人,到各地游历时,用心考察各地山川河流,写出了一部流芳百世的书——《水经注》,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这个人就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约466—527)。
郦道元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决心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险峻,但他不畏艰难,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山水草木和岩洞、土质等。
《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因此遭到朝廷权贵的忌恨,他们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到发生叛乱的地方当关右大使。527年,郦道元在赴任途中,和他的弟弟及两个儿子一起,被叛将萧宝夤杀害。
复制粘贴的来着,希望可以帮到你。
㈥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哪位
郦道元——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
郦道元(约466—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版北省权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
㈦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
B.郦道元 1
㈧ 请问: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
郦道元(466或—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指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后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驰驿与大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会诸镇叛,不果而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时雍州刺史萧宝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宝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亭在冈上,常食冈下之井。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道元与其弟道(阙)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贼,厉声而死。宝犹遣敛其父子,殡于长安城东。事平,丧还,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然兄弟不能笃睦,又多嫌忌,时论薄之。
㈨ 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什么
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内史、地理、文容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网络全书。
(9)最早在地理学扩展阅读
《山海经》版本复杂,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㈩ 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
最早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0)最早在地理学扩展阅读:
《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
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的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
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从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山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