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识图教学总结
1. 地理学习总结
初中生活我的地理学得很差,加上不用功,情况变的越来越差。天啊!要我学习地理简直难上加难。刚开始学习地理时,我就有一种恐惧感,加上没有预习,地理已成为我的弱项,经纬网向我袭来,让我分不清东南西北。
可我知道,我不可能在地理上失手,于是我开始了我的魔鬼训练,强迫自己努力去学,刚开始时,感觉实在是太差劲了,由于没有基础,我被折磨得痛不欲生,背的死去活来的公式不到10分钟就忘了,可我还是坚持着。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我的思想慢慢地转变过来——原来地理并不那么恐怖,我开始慢慢地喜欢上地理。
昨天我们有一个测试,我认为考的不太好,因为我觉得我学习地理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我钻得还不够深,有难度的问题我还无能力解决。但是我相信,如果我能再继续努力学习地理,我的地理成绩会好起来的。
一个有趣的发现
当我努力钻研地理时,我发现地理与各科是息息相关的,有一次,我在做英语阅读时,有一个题目是如何确定飞机的位置,选项竟与地理息息相关。当我们再继续做下去时,我发现好几个题目都是同一类型,我不禁大喜,心中也同时坚定了学习地理决心。还有一次,还是在做题目时,我发现有一题目的计算方式竟与一地理公式很相似,于是我顺藤摸瓜,不到几分钟做完了,后来听同学们说,他们至今都不知道那解题方法。学习地理真有用!
不知不觉学习地理已有好一段时间了,尽管不太如人意,但我还是会继续努力
2.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高中地理是识图读图很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提取信息,联系知识点,构建内答题框架,容但是很多学生缺不重视,或读图能力很低 。提高读图能力是个慢工夫,需要多看图,多画图,多背图,尤其是动手自己画图,用蜡纸让学生描画,空白图填空等都是很有效的。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3. 小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地理识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它能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因此,正确认识地图、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绘制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方法,也是地理《考试说明》中的基本能力要求。这既是地理高考的常考点和凭借点,又是许多同学学习地理的“瓶颈”,如何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识图能力,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认识地图,明确主题,科学运用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正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做到合理筛选,科学运用。
中学地理学习中地图的主要种类有以下几种:
1.地图 是地表图形的描绘,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所起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的。主要主题如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
2.地理原理图 用不同的符号,表达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及运动过程,如地球公转图、褶曲成因图、地形雨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森林减小风速示意图等主题地图。
3.剖面图 用以揭示地理事物的内部构造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如地形、地质、土壤、大气剖面图等。
4.地理模式图 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一般分布规律,是地理分布图、原理图的特殊形式。如世界洋流模式图、太阳系的模式图、风带和气压带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等。
5.地理统计图 用以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主要形式有: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几种。如降水各月分配及气温变化曲线图、人口增长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等。
6.自然景观图 有表示地表形态的景观图,如新月沙丘、风蚀蘑菇、火山等;有表示典型植物的景观图,如热带雨林的榕树、热带草原的波巴布树、合欢树、纺锤树等;有自然带典型动物的景观图,如热带雨林的河马,热带草原的斑马和长颈鹿、澳大利亚的袋鼠,南美洲的大食蚁兽等;也有由自然环境、植物、动物构成的自然景观图;还有地质时代图,典型生物或化石图。
7.人文景观图 用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图画,如客家民居图、巴西狂欢节盛况图、埃及、开罗风光图,因纽特人生活图,温带草原的蒙古包图,坦桑尼亚的剑麻图等。
8.地理漫画 它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多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主题,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二、正确读图,理性析图,优化策略
(一)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一般程序是培养识图能力的基础
1.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
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2.明确要素,引导读图
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典型方法是提高识图能力的保障
1.形状观察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象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象长筒靴……,这些方法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2.重点突破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并把它牢记,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析图的“切入点”。
3.对比归纳法
某些地理图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
4.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其实并不难,学好地理首先要会看图,邦德华纳老师总结了一些地理学版习方法,同学们可以参考看权看。
1.地理图册抱着睡,没事默画地图。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图册吧,毕竟是学习地理科目必备的武器。
2.把地理图册逐字阅读一遍,边看边做笔记。图册上的所有图都要看,包括图片旁边的文字也要认真通读,比如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这些将来都是你答题时的要点。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标注出来,找时间集中问老师,千万不能搁置不管。掌握图名、读图例、读正图的顺序,通过整体读图实现相关的地图信息的提取。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读图方法如空间顺序法(如气温、人口分布图等等)、逻辑顺序法(如气候形成示意图)、时间顺序法(如产量增产图)等等。这些读图的方法应渗透于地图本身蕴含内容的挖掘之中。
你也可以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贴到床头,睡前醒后都看一遍,这样中国的疆域和区划以及地形、温度带分布等知识心里就有谱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脑子里了。
背会了,就拿张白纸,自己默画地图,脑海里回想着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后不管题目考你什么,你脑子里都能想起相关内容,分自然全得了。
5.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教师恰抄当地使用教学挂图、课袭文中的插图或多媒体,强化学生识图
意识,指导和教会学生读图、析图、画图的方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
重要方面。
1、从读图入手,培养学生的看图意识。
在教学中,我常发现学生读书时,总是跳过插图,只读文字,根本没有看图意识,针对
这种现象,我在教学中有意强调看图,要求学生通过看图来获取知识,通过读图来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看图是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方法,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教学过
程中,我先出示教学挂图
,然后提出与图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读图,
从图中捕捉回答问题的信息,对回答问题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对回答还存在
问题和差距的学生,在肯定的基础上提醒他怎样进一步识图,去
6. 怎样提高学生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识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内容摘要: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的重要工具。而读图识图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知识点,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掌握读图识图的基本知识,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培养 读图 识图能力 地理教学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
在地理教学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往往表现得很差,在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这也使得地理教学任务不能良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想教好地理,必须重视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好读图技能,使学生熟悉地看懂地图,进而运用地图。
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呢?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应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结合”。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老师要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我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
,
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
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中国的形状象什么,是否能够找出
我们的家乡——海南。这些简单的查阅拉近了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意在引
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学完“等高线地形图”一节后,我出示了一张等
高线地形图,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在图中标出爬山的路线、攀岩的路线、野炊
的地点和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学生兴致高涨。
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
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
使同学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
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结合起来,是学习地理的基
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
把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