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有效课堂七上地理试卷

有效课堂七上地理试卷

发布时间: 2021-02-25 02:07:15

㈠ 名校课堂内外七年级上册地理参考答案

发题目上来

㈡ 课堂内外七年级上册地理答案

这里应该找不到答案 不会的话 还是问问你的同学·或者老师比较好 让他们给你讲讲 不要总是不动脑 只抄答案。对成绩提高最大的还是问老师。
你要是是认真学习想对对答案,就直接不要答案了,作业没有多大意义;如果为了完成任务,这又是何必了,如果想提高成绩,还是老老实做吧。

㈢ 2012原创新课堂.七年级地理(上)(配中图地区使用)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原创新课堂.七年级地理(上)(配中图地区使用)
第 四章综合测试题

㈣ 我需要原创新课堂七年级地理的答案(里面那本试卷的答案),急用,答得全面的追加分!

太详细了。。。。肿么搞?祝福你了

㈤ 跪求!要完整的七年级课堂点睛地理上册答案!最好快点!

上互动作业

㈥ 我想要七年级上册地理高效课堂答案

地理七年级上半学期复习资料第一章1、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卫星图片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5、地轴:地球自转轴。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春分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秋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自转 昼夜更替地球运动 不同地方时间差公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产生了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气候终年炎热。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第二章1、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亚洲面积最大,为4400万平方米;大洋州面积最小,为900万平方米。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积最小)3、大洲的分布:北半球 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南半球 南极洲、大洋州 东半球 亚洲、非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 山脉、河流、海峡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5、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6、半岛:半岛是绿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7、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5、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7、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8、红海处于板块的开展边界,地中海处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9、大西洋是由地壳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10、跨洲国家: 埃及:非洲、亚洲 俄罗斯:欧洲、亚洲 土耳其:欧洲、亚洲第三章1、 天气的特点: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的时间里的天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候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由阳光灿烂变为乌云密布。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气温分布规律: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内。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④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④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比大陆西岸多。⑤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区少。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1、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海洋上2月最高,大陆上8月最低。2、 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3、 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4、 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①赤道地区,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③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5、 各类气候主要分布地区: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亚洲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亚马逊流域。②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③温带地区,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6、 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7、 气候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第四章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3、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4、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5、 乡村与城市的形态:差别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筑 生产方式乡村 不发达 稀疏 分散、低层建筑 农业产业城市 便利 密集 楼房层次高、排列密集 非农生产6、建筑与环境地理的关系:地区 环境 建筑分布东南亚 湿热 云南傣族、低纬度地区北非 干旱、炎热、风沙大 西亚、黄土陕西高原、内陆极地 严寒、大风 冰屋注:还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各大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

㈦ 七年级上册地理新课堂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给你复习资料,好好复习,祝你考个好成绩!!~~~~

㈧ 七上地理畅优新课堂试卷答案

试卷那么多分,你知道么

㈨ 谁有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堂点睛里面附带的试卷的答案,跪求,有酬金的,谢谢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