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第一定律反例

地理学第一定律反例

发布时间: 2021-02-24 17:23:01

A. 关于地理学的问题

其实什么“发现式”“探究式”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都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例如:一个探究性发现式教学案例《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 教学设想
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内容多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高中新课标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一系列的综合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并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启发学生再动手动脑和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教学中的具体做法:1、板书好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结构。2、对重难点知识引用生动的事例来分析讲解。3、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教师或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总结。
(二)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运用图文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整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参考中图版、湘教版等教材对内容进行部分调整与取舍。将“大气受热过程”内容调整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的铺垫知识——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二部分:“大气受热过程”的主干知识——大气的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第三部分: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3.重点分析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内容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辐射波长不同而有选择性。而反射作用对辐射波长没有选择性。通过大气的三种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4.难点分析
学生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者之间的关系较难理解。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只有约一半左右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近地面大气吸收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能量,同时也向外释放大气辐射。极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都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归纳: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
(三)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讨,达到以下目标。
(1) 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对太阳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 通过读图、画图来分析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3 用所学知识原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分析、归纳、绘制大气保温作用图。
2探究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与人类关系。
3探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
4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认识大气对整个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2. 学生课前准备
熟悉教材内容,掌握以下基本地理术语: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吸收、反射、散射。
3. 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教与学的探究、最后总结几个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注重引导和点拨。
4. 教学过程(1课时)
【教师引导】
新课引入语: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大气垂直分层。
(2)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3)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查出以下术语的意思。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吸收、反射、散射。(由学生展示成果)
第一部分:大气的垂直分层。
【教师提示语】让我们看看“大气垂直分层图”,思考这些问题:
(1) 随着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怎样变化的?
(2) 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最为密切?
(3) 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学生活动】
学生归纳出大气垂直分层各层次主要特征和人类的主要关系:
(1) 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2)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3) 对流层是人类的家园。我们直接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一切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4) 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第二部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教师提示语】请你们带着以下问题去探究,找出什么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1) 对流层和平流层会吸收太阳辐射吗?
(2) 夏天多云的时候气温不会太高,为什么?
(3)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
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此表:
形 式 参与物质 波长范围

吸 收

反 射
散 射

第三部分:大气的保温作用
【教师提供材料】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投影完成)
【学生探究】
全班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并归纳、绘制大气保温作用图。
第四部分: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教师提示】请你们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1. 夏天多云的白天和冬天多云的白天,哪个气温高?
2. 夏天时为什么我们喜欢穿浅色衣服?
【学生活动】
学生得出结论: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教师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多与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关,主要是围绕着“大气受热过程”所展开,不知大家记住了哪些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纲要: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 纬度因素 2 下垫面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研究】
请同学们课后探究: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种植农作物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可根据书本提供的材料和本节所讲的内容进行探究分析。
【反馈设计】
1. 想一想,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2. 请根据课本知识点,联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现象可解释?
教学设计后记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现代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地理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与现实的联系。

B. 知识改变命运的反例

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可见人虽然先天有命,但后天各类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命理。曾经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穷人去算命,报上生辰八字后,大师掐指一算,娓娓道来:“兄台命中大富大贵,福禄无穷。”穷人表示不解,都穷成这样了还说大富大贵?大师话锋一转,急忙问道:”兄台什么学历?”穷人回答:“本科毕业。“大师听后惋惜的说:”那就对了,就是因为你学历太高,知识改变命运,你才穷成这样。“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也侧面反映出命理确实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的。今天我们就来粗浅的了解一下先天命理和后天改命的知识。
一命:

命是什么?表层可以理解为是生命,一种在于宇宙之中存在的状态。生命和其他客观存在的物质一样,都遵循的宇宙的规律,有开始,有发展、有终结。生命的规律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为命理。命理学源于易学,易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易经》。伏羲做《易经》的灵感来自于天象,整部《易经》里所阐述的也是自然的规律,给我们详尽的展示了宇宙自然中时间、空间、物质的概念和相互的关系。

伏羲在《易经》中套用阴阳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理论,给时间做了坐标,比如昼夜、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再分四个刻度;按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年”的定义;不同时间中天体运行、空间五行的相互作用千差万别、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诞生的生命也就有了特定的属性,这种唯一性的属性就是命理。

传统的四柱预测就是根据生辰八字---年、月、日、时配上天干地支、用五行纳音、再结合出生的节气、黄道的位置、天上星宿的位置影响等等推算出一个人的先天命理。因为一个人的命理特性跟天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也叫宿命。关于命理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二维码,二维码的生成是需要有一个复杂的编码规则,时间、空间、星宿、五行、用神、节气、地理、......等等因素排列组合后就形成了一个生命的唯一码。这些先天的特定的因素决定了后天的发展和终结规律,它是一种因果关系。算命就是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扫描解码解析,把这个生命未来做总结和分段分析、这样我们就知道,一个人一生大概是个什么命属性,在未来那一年因为与当年的五行生克、与星宿斗转发生作用而有吉凶。

推演命理的方法很多,四柱预测、称骨算命等等,但推演出来的命理都是先天命理,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会在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按照基础先天命理推演,应该都差不多,可为什么几乎每个人的命运却各有不同?这就是后天因素影响了先天命理。
二运:

后天因素里,最牛的就是“运”。所谓运气就是生命运动气化规律的简称。人体生物节律学表明,人体的生命运动气化规律的基本运动形式就是四柱太阳律月亮律。在运行中、 某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微小、随机性强、无法计算且不可控制的情况下,事件结果产生后恰好与某人的猜想或个人情况决定一致,并且在现实中发生一般为不可思议或完全不可能存在的背景下发生的事件。这种东西摸不着、看不见、随机出现,该着你走好运,成功逆袭,挡都挡不住。

三风水:

就因为“运气”的随机性太强,谁也无法知道这玩意啥时候来?是好运还是坏运?全由天定,所以“风水学”就可以弥补这个缺点,通过调整风水,改造身边环境,化解五行对先天命理的影响,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学因为体系庞杂、涉及玄学、地质、地理、人文等各类自然学科,所以给人一种玄玄乎乎的感觉,历代风水先生为了炒作这门学问好混口饭吃,也故意给风水学蒙上了迷信的面纱,使风水学变的更加神秘。但不管怎么说,环境改变命运的事实不能否认,而且非常科学,抛去什么化煞、催运、摆阵、寻龙点穴等不好解释的风水手法,孟子他老娘就给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风水课。《三字经》里典故:“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才给孟子创造了成为圣人的环境,不然孟郊这孩子还指不定堕落成什么样?在当代家长们望子成龙选学区房上重点学校、这难道不是一种调整风水的行为吗?

C. 什么是地理学第一定律

一种说法是:相邻的事物相似,远离的事物相异。另一种说法是:空间造专成隔离,隔离促属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由此繁衍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前一种观点强调的是地理同一性,后一种观点强调的是地理差异性。然而两种观点都把这对矛盾统一体的本源归结为——空间距离。

D. 遥相关与地理学第一定律矛盾吗

遥相关与地理学第一定律并不矛盾。从它们的定义上看,此二者可谓是英雄所见版略同:
遥相关权,又称大气遥相关或遥联,可简要地定义为相隔一定距离的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

地理学第一定律可以简单理解为:地理空间的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相关的,只不过相近的事物关联更紧密。
它们强调的都是联系。

E. 地理学不会怎么办。懊恼阿。

找点喜欢做的事情,在网上搜些异域风情的照片,看看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试想下是什么让不同地方的风景不一样,是气候,位置等很多因素,激发下自己的兴趣。。。。。。。。。再去书本上找答案。。。。。。。。

F. 地理学的问题

英仙座流星雨方位

流星雨名称:英仙座流星群(Perseids )
慧星母体:109P/Swift-Tuttle
辐射内点: 英仙座 (Perseus)
预计出容现日期:12日-13日
概况描述:流量较高,峰值每小时流量约60颗左右。亮度较低,观测时需要耐心。
在我国,可持续观测两个早晨:一个是8月12日早晨1时至天亮前;另一个是8月13日凌晨0时至天亮前。两个清晨:头一个凌晨我国东部地域基本不受月光影响,但观测到的流星数量相对较少;后一个清晨前半段稍受月光干扰,但观测到的流星数量相对较多。

一、极大点估量:13日的0时40分和5时30分左右
二、观测方向:天空东北方【由于英仙座流星雨的辐射点要到22时才会从地平升起,后半夜升得较高】

今年观测最好的时机就是在8月12日黎明前那几小时黑暗的夜空。如果那天多云,11日和13日的观测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尝试上半夜在月球还未升起的几小时来观测。遗憾的是在那时辐射点的高度还很低,只有一小部分的群内流星可以被观测到。这时候观测到的英仙座流星群的流星通常有很长的轨迹并产生流星余迹,但是却很稀少。

G. 是否任何一条规律或者一个理论都有反例

这些只是人类目前对世界的认识。万事没有绝对。

当然,在目前还没有找到反专例的情况属下,我们只能默认它的答案是肯定。

可是我始终相信,世界总有两极,没有绝对的一个方面。

世界因对立而存在,因为有矛盾才会有比较的参照。
而万物运转的规律,则是无限的中和这种对立,以取得平衡。

社会的稳定需要保守的心,而社会的进步又需要叛逆的心。

H. 地理学第一定律是什么

地理学第一定律,即地理事物或属性在空间分布上互为相关,存在集聚(clustering)、随机(randm)、规则(Regularity)分布。内地理学第一定容律来源于WaldTbler的观点“任何事物都相关,只是相近的事物关联更紧密”。

I. 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为什么不一定能实现+请举反例.

因为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同时,还必须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比如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有用功,其中必定有热能损失;理想机器.

J. 地理学定律的应用

对于这个问题,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专家——地理答啦认为,可以用于学习地理知识的软件很多,这里推荐两个自己认为比较不错的吧。

一个是谷歌地球,一个是天地图。

首先说谷歌地球,他又被称为“上帝之眼”,是以卫星的视角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卫星影像地图软件。较之普通的地图,谷歌地球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采用卫星影像,可以直观反映地理事物原貌,不像普通地图那样用符号体系代替,同时他还能在卫星影像上使用普通地图的符号体系,标注出道路、城市等,同时还可以分享网友在这一坐标点拍摄的照片,让你不出门就能游遍天下。

二是比例尺缩放自如,不像普通地图那样只能以某个比例尺观察某地,使用谷歌地球既可以多角度环视地球,又可以拉近距离鸟瞰某个国家、某个省份、某个城市,甚至可以拉近到俯瞰某条街道上的某栋房子某个人。地理答啦小时候坐在院子里,经常仰着头看天空,想象如果是从天上往下看会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这个愿望在二十多年后通过谷歌地球实现了,当我在谷歌地球上凌空俯瞰,清晰地看到自己老家的院子、屋顶,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不禁热泪盈眶。

再说说天地图,天地图是国内开发的“上帝之眼”,目前和谷歌地球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它的优势在于对国内的地理事物还原度很高,特别是省、市、县、乡各级行政边界的还原和突出显示,对于地理答啦这种行政区划迷来说非常给力。现在我一般是看国外的就用谷歌地球,看国内的就用天地图。

学习地理知识的软件还有很多,比如各种街景地图、三维影像地图也很不错,可以多试几个,再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