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球仪的地理教学反思
①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地球什么样》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表颜色等基本知识,感受地球的美丽,激起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地球。
2、学会课文生字6个,理解并积累词语;进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能正确地确定部首。
3、正确掌握顿号与“和”的用法,会仿照例句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模样,知道不同的地表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学会使用顿号。
2、教学难点:了解北极和南极。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表颜色的最基本的知识,感受地球的美丽。
2、学会本课生字“浑、牧、泊、漠、茫、矿”,理解“浑身、牧场、白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掌握顿号与“和”的用法,会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直观感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出示地球仪(或地图),提问:看了地球仪,你对地球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疑问吗?(注:也可播放有关的课件演示。)
是啊!地球仪正是根据地球和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而制作的模型,你们的这些发现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带着你们产生的疑问(如:地球上的各种颜色表示什么)来读读课文吧。
二、自学课文。
1、口头提出或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2)简要说说地球什么样。
2、学生自学。
3、检查反馈。
(1)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说说地球什么样?(点出地球是个“大圆球”,“穿着花衣裳”即可。)
(3)随机理解“浑身”这个词语。
(4)引导体会地球的形状和颜色特点,指导朗读第2节。
三、研读3-7段。
1、自由读课文3-7节,边读边划,地球的花衣裳有哪几种颜色?它们各是什么地方?
读后完成填空:______________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反馈交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3)质疑:你对所填的词有哪些不理解?
(北极:地轴的北端,北半球的顶点。南极: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南极、北极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常年覆盖着积雪。)
2、拓展想象,句式训练。
(1)想象一下,地球上的颜色除了刚才所填的事物,还可以填什么事物?
那绿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那蓝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提问:你所填的事物有什么根据?(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行描写。)
(3)选取学生所填的一个句子,与文中相应的诗句进行比较。
那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那绿色的地方,是森林、田野和牧场。
读读上面的句子。
体会:课文中为什么不写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远远地看地球,看不清细小的物体,只能看到大面积的概貌。
3、学习顿号与“和”的用法。
(1)出示课后第4题的句子,同桌互读句子,说说顿号与“和”的用法。
(2)指名反馈。
(3)师小结:顿号前后的词具有共同特点,并且可以换序,“和”一般用在最后一个词前。
(4)完成作业本第6题。
四、作业。
1、朗读课文,感受地球之美。
2、课后识记有关地球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8小节,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责任保护和利用地球,抒发心中激动之情。
,12
【
3、进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并在老师指导下正确选择义项。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热爱之情。
地球多美啊!然而,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却从来没有真切地看过穿着一身如此漂亮花衣裳的地球母亲,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自由述说)
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也很好!今天,我们暂且就乘上科学家们已经制造的飞船去太空看一看吧。
齐读第1小节。
课件演示:飞船缓缓飞离地球进入太空,在飞船里观看地球的情景。(准备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
看得出来,同学们非常的兴奋和激动,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读第1-7小节。
讨论:结束了这一次虚拟的旅行,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想做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展示学生写的话和画的画,师生共同评议、讨论。
过渡:小朋友们这么爱护地球,而且都有学好本领,长大了把地球打扮得更加漂亮的远大理想,我相信当我们真正登上太空去看地球的那一天,地球准会更漂亮。
二、学习第8节。
你认为地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提出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永远美丽下去,让这颗蓝色的星球永远在宇宙中璀璨下去。)
三、配乐朗读全诗,指导背诵,抒发热爱之情。
四、巩固部首查字法。
1、回顾部首查字法。(投影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骤,写出序号)
2、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字的意思。
牧场 草原 白茫茫 浑身
3、反馈交流。
② 初中一年级的地理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重点学习方法
理解,加上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然后做题,把不会的题目直到弄明白为止。
理解和记住基础知识最重要,所以如果有哪个地方不明白一定记得问老师或者来这里提问
③ 地球仪的感想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只有坚持对新事物不断探究版,敢于创新,执着追权求,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虽然有点虚,但是老师喜欢!)
2.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两极略扁,中间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④ 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过去,我们称之为“备课”,而如今叫“教学设计”。它们之间不仅是名称的变换,而其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如何为初中地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地理教学设计的课程理念 过去,我们教学地理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地图表格、地球仪等,以及几年来电子信息、电子备课等多种手段。在地理课上,老师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夺得了辉煌的成功。这一点,人人皆知,不可否认。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新课程.新课改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大大促进了地理教育者进行地理改革的积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地理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他们对地理的教育教学探讨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他们一致认为:地理的教育教学要开启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对这些有着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急迫感的教育新理念,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2、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2)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教学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4)教学设计是以反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5)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3、地理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相关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的预谋和筹划,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先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媒体,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 二、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 1、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设计。 (2)设计教学策略,即教学策略设计。(3)进行教学评价,即教学评价设计。 2、地理教学的设计过程(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陈述,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效果等等以后各个环节。(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南和出发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所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教与学的目标是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教学策略的关键。教学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是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标准的。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 教学策略的设计、选择与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可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的背后,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或原则作为指导,有时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四)了解实际环境条件 为了使教学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方案的制定应以一定的因素为基本依据,其中包括三个内容,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作为教师在这里应该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三个因素。(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策略解决战略问题,而教学方法解决战术问题,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确定 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定义为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七)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教学传递策略重要的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众多的可供使用的媒体,我们需要回答怎样选择,为什么这样选择,依据什么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媒体选择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媒体观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八)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 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将前面确定的各个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以一定的结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流程。(九)形成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方案 需要将前面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落实,要充分考虑前面各项研究,汇集各种研究内容,将其综合化、系统化和具体化,最后产生一个由一系列表格组成的,具有真正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方案。 总之,我们教学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只有你设计的空间越大,学生思考的面就越广,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发展。如果你的设计很死板,是固定的模式,是无懈可击的真理,那么说明你并没有真正懂得地理教学设计的含义。
⑤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地球仪或地图了吗
经纬线和来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自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