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专门化指数
Ⅰ 大学地理科学学些啥毕业后就业前景如何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12周。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2、地理科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4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3、地理科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2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7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薪酬指数
4、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薪酬指数
72%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2,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薪酬指数
68%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5、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薪酬指数
61%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6、地理科学专业全球化指数
39%的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完全能够”或“比较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认为“不太能够”和“完全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毕业生为11%。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全球化指数为6.70,与其他专业相比,全球化指数为中等偏上。
就业前景分析 (按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位统计) 据统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在"地球物理学类"中排名第 2
Ⅱ 气象专业的就业前景好吗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12周。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地理科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4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2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7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薪酬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薪酬指数 72%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2,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薪酬指数 68%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薪酬指数 61%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全球化指数 39%的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完全能够”或“比较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认为“不太能够”和“完全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毕业生为11%。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全球化指数为6.70,与其他专业相比,全球化指数为中等偏上。文章来自: 湖北自考招生报名网 () 详文参考:
Ⅲ 经济地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上个学期刚学完,虽然可能每个学校版本不一样,但内容应该差不多的。
绪论就只内是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整个的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大概联系。
然后学习经济活动区位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本身也是一个概念,然后结合经济与地理区位来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资源等)、交通、整个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还会介绍经典的经济学和地理学上的著名区位论,比如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也会讲一下关于多部门企业和跨国公司区位。
接着就是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分析区域的结构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产业集群和经济地域综合体等,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这些,主要就是围绕经济与区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点学习的内容,
当然也会学到经济活动的全球化,那些趋势还有经典的行业案例比如汽车制造、服装加工,也会提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问题。
最后就会介绍一下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进展什么的,其实就是讲讲经典的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还有目前经济学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么。
希望能帮到你啦。
Ⅳ 的经济地理学怎么样
新经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版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权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掸锭侧瓜乇盖岔睡唱精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
Ⅳ 怎么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解释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版济权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掸锭侧瓜乇盖岔睡唱精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
Ⅵ 经济学里面的 指数化 是什么意思
指数化是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而让被指数化的对象随价格指数变动的操作。
一般指数化多用于工资的调整、债券利率的变动等。
Ⅶ 李小建 主编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的相关习题
就是这本书
我们老师要出的题型有
1、选择题
2、名词解释
3、读图分析
4、简答题
5、问答题
先给20分,因为每次都很少人回答问题
最后我只好关掉问题
浪费了很多积分
偶的积分也来得不容易啊!!
Ⅷ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交通条件优劣的评价指标是什么有什么缺陷
1.交通运输现代化评抄价指标体系 构建交通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运营、服务、技术、管理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或状态所达到的程度,进而反映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发展水平或现代化水平。
2.该种方法的优点是每项指标的含义具体明确,可比性强,计算过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其缺点一是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二是各项指标标准值反映的是当前交通运输系统的特征,由于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未来随技术等条件的改变现代化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变化
Ⅸ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核心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报酬递增思想、复杂科学所强调的路径依赖和“专锁定”等概属念以及D-S 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两个,即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建立了大量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包括:中心—外围模型、国际专业化模型、全球和产业扩散模型、区域专业化模型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模型。
新贸易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比如,有一些部门规模经济十分突出,区域可以通过促进这些部门的出口和发展,获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使一个国家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专业化格局,向有利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