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初中地理学考辅导课件
A. 济南的八下地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试指南】专题八 的内容、是绿皮/蓝皮的那本\很急谢谢
专题八: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 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二. 说出四大地专区的分界线及属主导因素。
三.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四.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如: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
五.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B. 山东济南初中生物地理学考多少分是B级
这个不一定,按照比例分配,大多数都是B级以上
C. 山东济南地理辅导家教有没有啊 地理学的不好
我是济南山师的,我在那些所谓的家教公司当过辅导老师,深知其中的内幕。回不管那一家答公司,他们的师资基本差别不大,大学生再配一些在职的老师。不过所有的家教机构都有以下的致命缺点:1,如果你去他那里去学习,肯定教室很乱,因为不是你一个人在学习,还有很多家长强迫来的,这样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2:他们一般很赶时间,时间一到,立马就下课了,即时是一对一的形式,因为每个老师的课程都是满满的。(不然,他们怎么赚钱)3:老师的积极性有待商榷,因为学生一多,再加上老师对待遇的不满,实话讲,辅导机构的老师流动性很大,上课就像完成任务,根本不大顾及学生。
所以,我建议你如果有条件可以找一下单独的上门家教,别通过家教公司(其实家教公司的收费也不合理)。上门家教时间比较灵活,这样如果你定2个小时,事实上我家教的时候都是2个半小时左右(当然收费还是按2个小时算)。还有要提醒你的是,找家教公司一般要签订什么合同,对你的限制很多,比如不能请假等,他们最阴的一招就是:永远给你讲一点点东西,细水长流,拖住你,岂不知回=会浪费你多少的时间,尤其高中的时候。
D. 从哪个网站能下载到免费可共享初中地理的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我们网站有很多,你去下载吧
湘教版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评七年级地理试题 [原创] 2011-12-02 0分 1.12MB-2页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 期中考试
耗点:免点版本:湘鲁版 下载:5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省初中地理公开课-熔化和凝固视频课堂实录 [整理] 2010-04-08 100分 35MB-0页
省初中地理公开课-熔化和凝固视频课堂实录
耗点:20点版本:新课标 下载:8次文件类型:上传:因为有你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全套教案 [整理] 2011-11-02 0分 49KB-0页
这是我整理的地理教案,很好!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归纳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
耗点:20点版本:新人教版 下载:2次文件类型:上传:小荷
七年级地理试题 2011-10-30 0分 615KB-0页
七年级地理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 一、 单项选择题 1. 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
耗点:免点版本:湘鲁版 下载:4次文件类型:上传:yujian7619
海陆变迁教案 2007-10-09 80分 5KB-0页
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变迁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上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
耗点:免点版本:人教版 下载:397次文件类型:上传:admin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课件 [原创] 2011-10-25 0分 15.29MB-0页
湘教版 八年级 地理 八年级地理 课件
耗点:20点版本:湘教版 下载:0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全套教案 [原创] 2011-10-25 0分 166KB-0页
湘教版 八年级 地理 八年级地理 教案 第一课时(板书)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
耗点:20点版本:湘教版 下载:0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气温课件 [原创] 2011-10-25 0分 4.95MB-0页
湘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中国气温 课件
耗点:20点版本:湘教版 下载:0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降水课件 [原创] 2011-10-25 0分 1.6MB-0页
湘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中国的降水 课件
耗点:20点版本:湘教版 下载:0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黄河课件+教案 [原创] 2011-10-25 0分 13.85MB-0页
湘教版 八年级 地理 黄河 课件+教案
耗点:20点版本:湘教版 下载:0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题试题 2010-06-03 70分 1.77MB-0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让我们走进地理。 [重点考点] 。 课标内容。 智能标准。 &nbs..
耗点:20点版本:未知 下载:95次文件类型:上传:因为有你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2011-10-22 0分 2.11MB-0页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地理试题莱芜一中50级2011年10月自主检测 地 理 试 题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下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1~2题。 1.形成四个..
耗点:20点版本:未知 下载:0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地形2课件 [原创] 2011-10-20 0分 8.41MB-0页
湘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中国地形2 课件
耗点:免点版本:湘教版 下载:4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初中八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2011-10-13 0分 113KB-0页
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答案 1.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①北端 ②南端 ③东端 ④西端 A.①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耗点:免点版本:未知 下载:9次文件类型:上传:bcycxx001
长江的开发课件 2011-10-12 0分 4.46MB-0页
长江的开发
耗点:20点版本:未知 下载:4次文件类型:上传:许影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件 2011-10-12 0分 1.21MB-0页
河流与湖泊
耗点:免点版本:未知 下载:30次文件类型:上传:许影
黄土高原课件 2011-10-12 0分 10.06MB-0页
黄土高原的课件
耗点:20点版本:未知 下载:0次文件类型:上传:许影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 2011-10-11 0分 1.11MB-0页
描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课件
耗点:免点版本:未知 下载:13次文件类型:上传:许影
东南亚课件 [整理] 2010-07-26 80分 821KB-0页
东南亚课件。。。
耗点:免点版本:人教版 下载:46次文件类型:上传:张海荣19760809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全套教案 [整理] 2011-09-25 0分 1.16MB-0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全套教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
耗点:20点版本:人教版 下载:18次文件类型:上传:张海荣19760809
E. 哪里能买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应试指南 地理 2012版 济南出版社出版》
h
F. 我是济南的初二学生。地理生物要结业考了。找不到辅导班。请大家帮帮我吧。急啊
洪楼西路86号,有个学校很专业,可以去那问一下
G. 求全面好用的2012年济南市初中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
结业考试的题目难度不大,把教材过一遍,老师给的任务认真完成就行了,不用买什么教辅材料,注意:济南的地方地理知识内容不多、得分容易,不要忽视了。
H. 关于济南泉水的课件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济南趵突泉(2010年9月10日)
[1]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
趵突泉近景照(20张)“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趵突泉发源于济水的源头王屋山太乙池至今不竭。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济水地形及流向作了翔实的描述,特别是对济水之南的趵突泉、大明湖等济水形成的泉湖风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趵突泉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趵突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园林、“十佳”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趵突泉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现在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趵突泉边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历城王钟霖所题。 趵突泉
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编辑本段泉的形成
趵突泉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比较著名的泉就有四个: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趵突泉等,仅趵突泉每天就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么多呢?这主要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它的南面是一片山区,是山东有名的千佛山;北面是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 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在平原下的岩浆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编辑本段周边揽胜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观澜亭
观澜亭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韵 [宋]苏辙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栾城集》)
柳絮泉
柳絮泉
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之南,漱玉泉东侧,属于“趵突泉泉群”。据《历城县志》卷八“山水考·三”转引旧《志》记载,曰:“柳絮泉,在今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繁,如絮飞舞”,故名“柳絮”。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荫。春日,岸上柳絮扬扬飞舞,水中泉沫翻动如絮,泉水与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赋诗曰:“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冷冷。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诗中正是对此景色的赞咏。该泉现泉池系于1956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长方形,长3.5m,宽2.3米,深1.5米,池于1980年题写。泉边柳树成荫,池水清澈见底,长流不竭。水中游鱼可数。夏日乘凉观景,可谓佳境。
金线泉
金线泉
老金线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线泉”。它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鱼展馆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字嵌刻于池壁。 金线泉,泉池东西长2米,南北宽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围栏杆均用精细的大理石砌成。
漱玉泉
漱玉泉
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南侧,属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这位词人的故居也在此称为“漱玉堂”。
趵突胜景坊
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门口,其高7.5米,柱间总宽9.2米,两侧悬挑各1.5米,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颜额磨光花岗石上刻有“趵突胜景”、“观澜知源”八个凹形鎏金大字,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蒋维崧题书。
龟石
龟石
离开马跑泉及其附近的浅井泉,南向徐行,便看到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迎面矗立。这座太湖石,名叫龟石,这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北园的别墅——云庄的遗物。拒考,当时云庄中有秀石10块,称为“十友”,其中,龙、风、龟、麟四大灵石尤为著名。到了明代以后分移到济南城中的皇亭、孔庙及趵突泉等地。趵突泉原来还有一座麟石,“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了。四座灵石现在仅存的只有这一龟石。它是一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该石挺拔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具有石品中的“邹、瘦、透、漏”的特点。
尚志堂
在趵突泉东北,为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尚志书院,系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就学者除学习儒学外,还学习天文、地舆、算数。该堂曾刊刻《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先生集》、王渔洋诗文著作等书籍,称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盛誉。
来鹤桥
位于风景秀丽的万竹园白云泉畔,石因泉而命名。该石高4.2米,宽1.8米,厚1.5米。盖石体态高大浑厚,石身纹理交错,窍孔通透,与泉溪、亭桥、翠竹、丛林浑然相融。
泺源堂
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为娥英祠。这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约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着宋代以后逐渐流行的道教新神吕洞宾。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此后,恢复原名“泺源堂”,至今。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1979年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堂前悬楹联是选取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 泺源堂
云雾润蒸华不住, 波涛声震大明湖。 这当然是从杜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中脱化而来,但由于赵孟頫是人们喜爱的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济南人还是很珍重他这首诗的。此联为济南回族书法家金棻近年所写。 在泺源堂三进院落的墙壁上嵌着明清以来的文人的石刻,其中有理学大师、阳明学派的开创者王守仁的手迹。摩挲欣赏也可以增加游兴。
三圣殿
位于娥英祠后殿,因纪念尧舜禹三圣帝而称三圣殿,是明代建筑。
来鹤桥
此桥原为木桥,南北纵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鹤亭西南侧。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为木质,后改为平板石桥。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更换了石板。1975年,在桥体两侧设置雕花石栏。
蓬山旧迹坊
也称“来鹤坊”。在趵突泉东侧来鹤桥南端。为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是两柱一楼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南北各悬“洞天福地”、“蓬莱旧迹”匾额。
观澜桥
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广会桥
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腾澎湃”的记载。
胜概楼
据元代于钦《齐乘》记载:“概胜楼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楼,亦壮丽。近亦为水所坏。” 胜概搂诗 [元]赵梦頫 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登临何必非吾土,啸傲聊因得此生。 檐外白云来讬寄,梁间紫燕语关情。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 《松雪集》
槛泉坊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后 。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吕祖庙
在趵突泉北岸。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为“吕公祠”。清顺治观察何启图改历山堂为阁,上层祀文昌,下层祀钟离,同时将阁后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后来三殿统称吕祖庙。 吕公祠 [明]王象春 回老犹能恋此乡,远时相约近时忘, 黄梁未熟人生醒,可是泉香是米香。 金元遗山在太原,有道人尝邀同食。且曰:“吾家在济南趵突泉上,甚可乐也。子能从吾游乎?”元曰:“有待。”数年后,遗山过济,已忘前约矣。游泉上,倦卧泺源堂,忽梦前道人揖之曰:“久约不相忆耶?何咫尺不相顾?”醒而始悟,因起过北岸入祠中,俨然座上矣。因重建此祠 。 (《齐音》)
白雪楼
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为纪念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建。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世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文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按察副使职东归,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曰“白雪楼”。李攀龙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该楼因破烂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泺源白雪楼 白雪楼旧有二处,今皆凋落。士人不忍,因于第一泉畔另起杰阁。要之,非实。(《齐音》) 趵突泉白雪楼 [明]光庐 人去楼空济水头,栏杆倚遍忆风流。白云黄鹤杳何处,山色溪声共一楼。 长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岭南大雅关同调,春鸟喂喂自可来。
趵突泉得名原因
1.趵突泉早年名号繁杂,有人以其为泺水的源头,便称其为“泺”,元代的赵孟頫曾在他的《趵突泉》一诗中写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2.百姓看三道泉喷发的壮盛景观,又称之为“三股水”或“瀑流” 3.北魏时期人们对三股泉水威猛喷发的气势生发了猛虎出闸、壮士出击的联想,于是“槛泉”之名广为流传 4.直至北宋,曾巩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趵”是跳跃的 意思,“突”是突出的样子,“趵突’二字传神地表达了泉水日夜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趵突泉的近况
2010年9月24日三窟迸发景象
近年来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最近十年来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 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泉水欢涌。当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01米,创1966年以来最高水位记录,三窟迸发的景象令中秋节假日来此赏泉的游客大呼“过瘾”。创水位新高
2010年9月10日,游客在济南趵突泉参观游览
济南趵突泉“趵突腾空”创复涌以来水位新高 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济南趵突泉近日水位持续上涨,11日水位出露标高达到29.94米,突破2005年的最高水位记录29.90米,创下2003年复涌以来的新纪录,“趵突腾空”景观再现。 随着济南市近年来保泉措施力度的加大以及今年入夏以来降水的增多,济南趵突泉水位不断上涨。自7月以来,趵突泉水位开始回升,尤其是7月中旬开始,水位几乎每天都在升高。 8月中下旬的降雨为趵突泉水位进一步升高创造了条件。8月20日趵突泉水位突破29米,创造了一日飞涨52厘米的记录。9月6日泉水复涌7周年纪念日,水位升高至29.78米。 随着水位的上升,曾是济南八景之首的“趵突腾空”景象重新涌现,三窟迸发、喷涌而出的泉水腾空达到40厘米-50厘米。趵突泉公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日来,济南秋高气爽,游客人数迅速增加,不少游客专门从外地赶来一睹趵突喷涌的奇景。
I. 济南初二地理生物学考都是b能考重点高中吗2017
要看你是哪来个省的,我是山东省的源,坦白的说你的成绩在我们这儿重点高中是没戏,但不过可以尝试普通高中的实验班,这个相对比重点高中要好考,教学水平也不会相差太多。
如果你只是这一次考的不好,建议重考(我们这又一次重考机会两次选一次最好的)或者是别的科再好好考争取置换。如果这是平时的水平的话,建议去普通高中,因为在重点高中里竞争很激烈,很多原本在初中学习不错的同学名次出现大规模下滑,造成他们厌学等不良后果。
个人建议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有适合自己的目标,毕竟高中只是过渡最后的高考才是真正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