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经济地理学零售业

经济地理学零售业

发布时间: 2021-02-23 17:12:16

① 怎么做关于大学经济地理学中的小区域的零售业统计分析,谢谢!

金了看看了

② 什么叫做垂直一体化(经济地理学)

垂直一体化(VerticalIntegration):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组织。

纵向一体化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话。前向一体化就是通过兼并和收购若干个处于生产经营环节下游的企业实现公司的扩张和成长,如制造企业收购批发商和零售商。后向一体化则是通过收购一个或若干供应商以增加盈利或加强控制,如汽车公司对零部件制造商的兼并与收购。横向一体化就是对竞争的兼并与收购。 公司要为员工办理档案托管

③ 如何科学准确地理解北京人口调控的现状与思路

《北京统计年鉴》和《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其中,全市户籍人口136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常住外来人口80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1万人,是18年来的首次减少。《社会建设蓝皮书: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预测,今年北京市有可能首次出现人口减少的转折点。

第二,必须重视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人口的超前规划并加以立法保证。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视野,科学进行产业规划和城市功能疏解的规划,做好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约束和人口之间的匹配。留出足够的生态发展空间,并且立法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多层次、全领域的规划和法律,疏解城市功能;通过城市规划引导经济,促进城市功能的合理分工和人口合理分布。

第三,明确政府在人口调控中的地位。坚决摈弃简单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的思路,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产业和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调整人口,分类分区域精细调控,不搞一刀切。

④ 商业地理学 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求大神帮助

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业活动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商业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早的分支之一,从学科发展过程来说,也是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它主要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分布;商业活动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商业活动的空间组织或地域结构规律等商业活动的地域特点。 商业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理论商业地理:研究商业活动空间组织基本模式; 部门商业地理:按照商业和服务业部门分别探讨其具体的布局类型; 城镇商业地理:研究具体区域的商业点、线、网; 区域商业地理:进行综合研究。 商业地理学目前除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探索世界性的国际商品流通,及其贸易关系的地理问题外,更着重于国家内务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商业活动空间组织基本模式的理论商业地理;按照商业和服务业部门分别探讨其具体的布局类型的部门商业地理;研究具体区域的商业点、线、网和城镇商业地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区域商业地理。 商业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参与生产布局和区域规划工作,合理选择商品流通渠道,合理组织城市商业网点,选定最优或适宜的批发、零售商业及仓储设施的区位,根据居民消费水平和行为设置商业、服务中心等。 商业活动受到自然环境、地域经济结构和布局以及社会、文化、民族、宗教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商业地理学与研究这些内容的人文地理诸学科关系密切。而生产和交通运输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使商业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和交通运输地理学关系更为密切。此外,商业经济学和市场学等学科对于商业地理研究起到指导和参考的作用。

记得采纳啊

⑤ 什么是世界经济结构

世界经济结构的含义:可以指世界的社会经济结构,即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可以指各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即从各个角度考察的社会生产和现生产的构成类型。

经济结构(Economic structure)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社会经济结构的简称。即指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成分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决定其余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结构主要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来表示,即每个社会的各种所有制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二是指某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经济地理学常侧重研究的是某一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是在社会、经济、地理条件影响下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其本身是一个大的体系,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经济结构的种类和层次很多,主要有:①产业结构,如按三大产业的各部门、行业、产品等进行多层次的分类;②技术结构,按各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分类;③规模结构,按企业和产业经济规模大小分类;④经济成分结构,按所有制形式分类。还可以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划分。如出口和进口商品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价格结构、投资结构、交换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等。总之,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可能性之上。结构合理就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发展趋向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状况差异甚大。

⑥ 求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比较难找 今年的论文都是写的金融危机背景的

⑦ 刘启明这张照片是讲企业战略的刘启明老师吗

没错,就是刘启明老师

刘启明

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学士、硕士学位和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Sussex)经济学硕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其论文曾获1995年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美国著名营销杂志《TheJournalofConsumerMarketing》和《》上发表。

1998-2007年领导并完成过100个以上的跨国或国内大型企业管理咨询和市场营销项目,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快速消费品、服装、汽车、通讯、IT、金融保险、零售、餐饮和房地产。咨询项目涉及企业包括摩托罗拉、可口可乐、上海大众、博士伦、华为、联想、万科、建设银行、平安保险,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劲霸男装、新奥燃气等著名企业。2008年进入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界,独立研发了“非对称战略”系列高端课程在全国一线城市授课超过120期,培训企业家学员20000余人。2016年创建非对称战略精研社并首次开设“启明私董会”高端董事长课程。

非对称战略系列课程包括非对称战略导航班、非对称品牌战略、非对称战略方案班及启明私董会四门针对企业家群体的战略精品课程。非对称战略系列课程在刘启明老师20年企业咨询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研发融入了美国战略学派中的定位理论、商业模式理论,破坏性创新理论、蓝海战略、长尾理论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差异性进行了验证、修正和吸纳。课程的目的是全面提升成长型中国企业家战略创新思维能力。非对称战略系统讲述了行业的新进入者及成长性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品牌和营销四个层面的创新,完成和行业领导者的博弈,从而迅速成为行业黑马的系统战略思想和战略路径。2008-2016年8年期间,20000名中国企业家走入课程学习并应用于企业自身战略发展。

⑧ 绝对值x-3小于2+根号3 求x的取值范围

1. |x-3|<2+√3 ∴ -2-√3<x-3<2+√3
∴1-√3<x<5+√3

2.(√10-1) ×回(√5+1)= 5√2 +√10 -√5-1

3.|x+2|>3- 2√2 ∴x-2>3- 2√2 或答x-2< -3+ 2√2
∴x>5-2√2或x<-1+2√2

⑨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对现代商业零售业空间布局有何指导意义

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版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权发展的基础.克氏作为地理学者初次把演绎的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无疑是对地理研究思维方法的一大革命.也正因为这样,他被后人尊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

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中心地与市场区域(也可看作为腹地)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在这方面德国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可值得参考.

⑩ 求:经济地理,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具体的四个阶段

该模型描述了公司从单厂、多厂,从本国向海外的扩张过程。一般来说,公司总部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公司最早建立的中心区内。因而,在相当长时间内,该区在就业机会增长和生产多样化上均会受益于公司的扩张。中心区以外代表全国性市场区,是公司从中心区外扩和大公司形成的地区。世界其它国家(地区)被分成4个部分(Ⅰ~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外国市场。(Ⅳ)部分表明其具较低接近性,如运输成本较高、文化差异、关税壁垒或其它对贸易的限制等。

市场进入、市场拓展和生产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策略。与此相关联的地理轨迹是公司空间扩张的基本格局。公司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特点。需求的增长速度和地理分布决定营销活动向新区域扩延的速度以及相应的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有时,公司作为大公司的合同户,可以在初始区位得到较大规模的销售量。也有一些公司拥有者(管理者)将其公司的命运与当地顾主连为一体。但是,多数情况下,公司希望在当地以外地区发展以维持盈利性运作。为此,公司首先发展销售网络,使其涉足较广的地理尺度。这种销售扩张多数是渐进的,也有少数专业化很强的公司为保持一定的生产规模可迅速从当地扩至国际市场。以下的阶段分析代表了渐进发展的一般情况。
阶段1.公司建立早期,与当地环境关联密切。与金融家、供货商和雇主的人际关系常成为公司存在并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新公司常建立于创立者生活或工作的地区。在决定进行该项生产经营之前,区位选择已就。早期的扩张常常基于公司需求增加而带来的生产能力增加。这样,扩张常通过资本增加来实现。当这种增加受到场地的限制(或其它限制时),区位变化(搬迁或新建分厂)才会出现。这种区位变化只限于原始区位所在区域。
阶段2.如果当地市场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公司所渴望的速度,这样,公司营销活动会很快扩至区域外的国内市场。经营规模增加和经营目标的分化,带来了组织机构的复杂化(由单厂变为多厂公司)。公司销售渠道的选择和批销网络的设计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一个极端看,它可以完全依赖中间商(批发、零售商)来批销其产品;从另一个极端看,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纵向营销系统,将批销的各个阶段均归于其所有之下。当公司产品为大宗或易腐,或者这些产品缺乏标准化或者产品需要安装或维修服务时,它们趋于采用后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销售机构(零售店、销售部、维修车间、仓库等)的区位选择,则以接近顾主和消费者为准则。
阶段3.有些情况下,公司增长速度受制于资金来源和管理规划能力。随着市场进一步拓宽(占领全国市场)和销售量上升,公司具有进一步扩张的实力和能力,在此阶段,由于已占领国内市场,公司会考虑向国外发展。一般情况下,公司会首先寻求在外国市场推销产品。通常,先在一些出口看好的国家建立销售代理商。代理商的不变成本较低,但随着销售量增加总成本上升迅速。与此比较,公司自己建立的销售机构虽然不变成本较高,但总成本随销量上升较慢。因此,随着销售增加,公司在这些国家建立起自己的销售部,或者购买以前的代理商并改换成销售部。
阶段4.公司生产能力不可能在其初始区位无限制地扩张下去。在公司增长过程中,区位限制因素不时迫使生产机构分散发展,导致建立分厂或合并它厂。随着出口量上升,国外市场进入限制(如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增加),将导致公司在这些地区建立或获取生产或装配厂家。事实上,如果有可能,对其它公司的购买、兼并常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发展方式,因为它可使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并很快进入原公司已形成的市场。与此相反,建立分厂耗时且花费较高。只有在市场需求增长十分迅速且预计收益明显情况下,公司会考虑此策略。随着国外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国内生产经营的重要性会出现下降。以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ICI)为例,1970年英国本土占有全公司就业人数的70%,1988年比例降到50%以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