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地理试卷及答案
① 初一下册地理生物试题!带答案的!!!!!!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 洋。
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4.地形:
①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亚洲的世界之最: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5.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二、 复杂的气候
1. 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 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推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三人文特点
1、 人口众多
①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按人口数的多少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排序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过l 亿的国家共有10 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③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多样的地域文化: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
3.经济发展差异:
亚洲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
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国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
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
亚地区;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 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12、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第八章 东半球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热点问题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围被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①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国家;
②中东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③石油输出路线:
a: 运向日本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B:运向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C:运向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3、匮泛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匮泛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4、文化差异: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但多数民族在这里汇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它宗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二、欧洲西部的国家、工业和旅游业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即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形成了。它有25个成员国,都有是经济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工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面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来密集地带。
3、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著名的三大旅游国。
三、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与农业
1、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3、三者之间的关系: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
2、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此外,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
3、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办济的发展;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
4、本区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己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五、澳大利亚
1、地形: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形不同。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则发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东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人们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
2、地形与农牧业: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3、气候与农牧业: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5、澳大利亚养羊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它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因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通对于其它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
6、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它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树袋熊、鸭嘴兽等。
7、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料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铁矿;东部沿海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土矿。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是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一、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农业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只有阿拉斯加属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②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临太平洋。
2、领土组成:本土由48个州和一个特区组成,海外州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地形:分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
4、人口:外来移民大汇集。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占84%)、亚洲移民后裔(黄种人)、黑人(13%,祖先是被当作奴隶贩卖来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24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和洛杉玑和纽约。
5、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家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家产品最多的国家,主要是由于美国农业具有两大特点:机械化和专门化。
6、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形成原因
乳畜带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玉米带 这里是温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棉花带 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己经衰落。现己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小麦带 这里地势低平,土质好,冬季冷而长,适宜耐寒能力强的小麦生长,密西西比河为灌溉提供发良好的条件
畜牧和灌溉带 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亚热带作物带 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二、美国的工业
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强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2、三大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 发展条件
东北部工业区 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 纽约: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商业中心和港口;芝加哥:工业、交通中心 煤矿、铁矿资源丰富;有许多优良海港,水运便利
南部工业区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 休斯敦: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发展中心 墨西哥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西部工业区 宇航、电子、机械制造等工业 洛杉矶:西部最大城市、海港;旧金山:是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东南面“硅谷”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位于太平洋沿岸,海运便利;矿产资源丰富
3、资源消耗大国: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三、巴西的位置、人种和工农业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
2、民族大熔炉:巴西的土著居民人印弟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巴西的人种复杂,白种人占一半稍多。不同的人种汇集在巴西,他们之间相互通婚,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混血种人占40%,黑人占6%,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3、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家作物集中分布在沿海一带。
4、工业:巴西铁矿、水能资源丰富。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此,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因为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和便利的交通。
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点位于巴拉河上,是目前世界己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四、巴西的环境问题和城市化问题
1、热带雨林的危机:亚马孙河位于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等;另一方面具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环境应。但是巴西广阔的热带雨林正受到人们的严得破坏。热带雨林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夺式的迁移农业造成的。
由于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因此影响了巴西、甚至全球气候,使生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全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2、城市化问题:巴西90%以上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这里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特大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巴西政府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以促进内地的发展。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现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
1、地理位置:
北极地区:北纬66.5º(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北冰洋是世界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南极地区:南纬66.5º(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跨经度360º,是纬度最高的大洲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被三大洋环绕,按顺时针方向,即由西向东南的方向是: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南极洲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三大洲隔海相望,其中,南极大陆距南美洲最
②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和生物期末试卷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1分,共40分)
1.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猕猴 D.黑猩猩
2.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你知道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 ( )
A.卵细胞 B.精子 C.受精卵 D.婴儿出生
3.人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童年时期 B.幼儿时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
4.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 )
A.资源有限 B.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
C.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A和B
5.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当尽可能避免感冒,否则感冒药的副作用会对胎儿构成危害,是因为( )
A.药物可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B.药物可随废物排出而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C.药物可随母体吸入的氧气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D.药物可随母体吸入的二氧化碳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6.人步入青春期的信号是( )
A.身高迅速增加 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
C.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快速增加 D.肌肉迅速增加
7.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 )
A.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B.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C.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糖类 D.维生素、糖、蛋白质
8.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
A.口腔、小肠、胃 B.口腔、胃、小肠
C.胃、小肠、口腔 D.胃、口腔、小肠
9.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0.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1.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二氧化碳 B.运输养料 C.运输氧气 D.运输废物
1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 )
A.管腔较细 B.管腔较粗 C.血液流向心脏 D.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13.胡老师从河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4.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股动脉;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15.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 毛细血管、动脉、 心房
C.心房、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室
D.心房、 静脉、 毛细血管、动脉、 心房
16.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的炊具,是因为( )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重要组成部分 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17.下列各器官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18.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
外界空气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① ② ③
在这些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的有( )
A.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9.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
A.不含氧气 B.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有所增加 D.不含氮气
20.呼气时,膈肌的变化情况( )
A.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B.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C.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D.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21.某同学胸围长度在平静的状态是80 cm,尽力吸气时达到95cm尽力呼气时是76 cm,他的胸围差应是( )
A.15 cm B.19 cm C.4 cm D.23 cm
22.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是( )
A.外界>肺泡>气管 B. 气管>肺泡>外界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23.右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③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①、②、③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②的主要功能是( )
A.滤过作用 B.气体交换
C.吸收养料 D.分泌物质
24.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囊或肝脏 B.肾小管或胰岛 C.肾小球或胰腺 D.肾小球或垂体
25.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 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 L。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
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26.下列哪种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 )
A.侏儒症 B.巨人症 C.夜盲症 D.糖尿病
27.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 )
A.生长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28.完成反射的结构叫( )
A.神经元 B.反射弧 C.神经末梢 D.大脑
29.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 )
A.长突起 B.神经元 C.细胞体 D.神经末梢
30.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 B.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
C.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
3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经不起科学推敲的是( )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脊髓的传导功能由其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完成
C.小儿对排尿的抑制力较弱是由于脊髓的发育尚未完善
D.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麻痹了小脑
32.“中风”的病人四肢没有任何损伤,都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是因为哪个结构受损伤 ( )
A.肌肉 B.血管 C.大脑 D.脊髓
33.体检时,医生常用小槌敲打膝盖下部的韧带,会使小腿前伸,被检查的这种行为受哪部分控制( )
A.脑干 B.脊髓 C.小脑 D.大脑
34.在高级神经活动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能形成多种条件反射
C.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会消退
D.人能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35.参照右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
A.④①⑦⑧ B.④①⑤③ C.⑧⑥⑤④ D.④⑤⑧⑦
36.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因为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
C.是由于骨骼肌不自主活动引起的 D.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
37.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电子贺卡 D.使用一次性筷子
38.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39.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40.10年前某市有一条绿化非常好的街道。炎热的夏日,人们走在绿阴道上,觉得心旷神怡,而今由于街道扩展,原来的绿化带被毁,而新的绿化带又没有成长起来,结果人们都不愿意在炎热的无遮的街道边走了。这说明森林能( )
①遮阳光 ②释放氧气 ③调节气候 ④白天能释放CO2 ⑤晚上能产生氧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
二、我会填(共5个题,每空1分,共40分)
1.(8分)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5所指的是 ,内流 血。图中7所指的是 ,内流 血。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经叫 ;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4)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 ] ,它是 循环的起点.
2.(8分)右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
(2)痰是由[ ] 和[ ]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
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 ,它的壁由 上皮细胞构
成,外面有 围绕着 ,适于 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 层
细胞膜。
3.(12分)右图三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血液从[ ] 滤过到[ ] 成为原尿。
(2)原尿经过[ ] 的 作用,形成尿液。
(3)与[3]内液体相比,[6]内液体不含 。
(4)与原尿相比,尿中不含 ,因为 。
(5)尿的形成包括 、 和 三个过程。
(6)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序号是 。
(7)肾单位中血液由动脉血变静脉血是在 。
4.(4分)下表显示黄豆和牛奶内若干营养成分的重量,而某成年人对此类营养成分的每日需求量也一并列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养分
黄豆内的含量(g/100g)
牛奶内的含量(g/100g)
成年人每日需求量(g)
蛋白质
38.00
3.30
80.00
碳水化合物
31.30
4.70
380.0
脂肪
18.00
3.80
80.00
钙质
0.06
0.12
0.80
(1)若该成年人每日只食用1000 g黄豆,表中养分会超过每日需求量的是 。
(2)黄豆、牛奶摄入人体后,其中参与脂肪成分消化的消化液是由哪些消化器官分泌的? 。
(3)牛奶被视为婴儿的理想食品的原因是 。
(4)2004年曾一度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其营养成分与正常奶粉有什么不同? 。
5.(8分)眼和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如果患了近视眼及时配戴__________加以纠正,才能使物象成在_________上。
(2)如果眼睛在白天看物正常,傍晚时看不清东西,是由于食物中缺乏___________ ,多吃胡萝卜也起作用,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小洋同学过年时放鞭炮,不小心右耳失去听觉。他的教训告诉我们,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的眼睛里被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指 ,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 。
(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不同的光线下,人的瞳孔大小怎样变化? 。
三、我会探究(共2个题,每空2分,共20分)
1.(10分)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 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 ,2号 。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
2.(10分)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李强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 000 mL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 mL、100 mL、200 mL、400 mL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 。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
参考答案
一.1.A 2.C 3.C 4.D 5.A 6.A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B 15.A 16.D 17.C 18.B 19.C 20.A 21.B 22.C 23.A 24.B 25.D 26.C 27.C 28.B 29.B 30.B 31.C 32.C 33.B 34.A 35.A 36.A 37.D 38.A 39.D 40.B
二.1.(1)肺动脉 静脉血 主动脉 动脉血 (2)肺循环 (3)动脉血变静脉血
(4)[4]左心室 体
2.(1)[1]鼻腔 (2)[6]气管 [3]支气管 (3)[4]肺泡 一层 毛细血管 肺泡 (4)5
3.(1)[3]肾小球 [6]肾小囊(或肾小囊腔) (2)[7] 肾小管 重吸收 (3)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4)葡萄糖 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 (5)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分泌 (6)[1][2][3][4] (7)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4.(1)蛋白质和脂肪 (2)肝脏、小肠、胰腺 (3)含蛋白质丰富(或三大有机物比例合理),适于婴幼儿生长 (4)掺入较多淀粉,蛋白质含量少
5.(1)凹透镜 视网膜 (2)维生素A 胡萝卜中含大量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变成维生素A
(3)迅速张口;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4)虹膜 巩膜 (5)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放大
三.1.(1)1号 和2号 (2)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3)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了 淀粉没被消化 (4) 37℃消化酶消化能力最强
2.(1)废电池对水体有污染作用(或对金鱼有毒害作用) (2)同种、大小、生长状况都相同 (3)废电池对水体有污染作用,且废电池浸出液浓度越大,污染越严重(或对金鱼有毒害作用,且废电池浸出液浓度越大,毒害作用越大) (4)是 再加一个鱼缸,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其他条件一样
http://www.pep.com.cn/czsw/jshzhx/qnxc/dbjc/qmcp/200706/t20070607_397067.htm这个是有答案的期末检测(生物)
③ 江西省初一地理,历史,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你会判断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代号对应填入下表中相应的空格内。每题2分,共3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则是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顶
4.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A.8693米 B.9003米 C.8690米 D.8999米
5.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 D.非洲、南美洲
6.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
A.大洋洲、北冰洋 B.大洋洲、印度洋 C.欧洲、印度洋 D.南美洲、印度详
7.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
A.大洋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南极洲
8.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9.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西伯利亚高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巴西高原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11.关于气温的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7月份,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温 B.山麓地带温度低于山顶温度
C.高度每上升1200米,气温下降7.2℃ D.同一地区,下层空气较上层空气冷
12.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13.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纬度偏高,气温低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不远,但受山脉阻挡
14.“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地区位于
A.赤道附近 B.两极地区 C.中纬度内陆地区 D.南北回归线附近
15.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你记住了吗?(试着填一填,准能行。共10分)
16.桃江白昼最长时,北极圈内有 现象,太阳直射在 。
1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 、 、地形、人类活动等。
1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19.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山-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
29.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地球的表面积为 。
三、你会读图吗?(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各题。共60分,21~27题每空1分,28题8分,29题最多可记15分)
2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河流向是从 方流向 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 方,医院在学校的 方。
(3)图中水电站与农机站间的直线距离有 KM。
22.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②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③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
④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2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大洲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⑥ ;⑦ 。
大洋
⑧ ;⑨ ;⑩ ;⑾ 。
两极:⑿ ;⒀ 。东西半球:A ;B 。
25.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A气候的特征是 ;B气候的特征是 。
(2)填表:
号码
分布
地区
气候
特征
地表
植被
A
B
2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点表示的节气是
① ;② ;③ ; ④ 。
(2)教师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点附近(填数码)。
27.读右A、B两岛图,(1)A、两岛面积较大的是 。理由是 。
(2)A、B两岛属于西半球的是 ,属于南半球的是 ,A岛在B岛的 方。
28.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有哪些?
29.请写出地理相关术语8个以上。 七上期末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40分)
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以下各项与半坡氏族有关的是( )
A.酿酒 B.栽培水稻 C.种植粟 D.冶炼青铜
2.已掌握人工取火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汉族的前身是( )
A.戎族 B.鲜卑族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4.中国奴隶制开始于( )
A.尧 B.舜 C.禹 D.启
5.铁农具在生产中普遍使用开始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6.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7.右图是19世纪末出土于“殷墟”的文物,上面所刻的文字被称为( )
A.金文 B.钟鼎文 C.铭文 D.甲骨文
8.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王充 D.荀子
9.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著名的(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运工程 D.灌溉防洪工程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1.西汉时期所使用的播种工具是( )
A.水排 B.筒车 C.耧车 D.翻车
12.两次出使西域,开启西汉与西域友好往来的是( )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班固
13.《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医学家(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王充
14.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15.汉朝时期,从西域传入我国的作物主要有( )
①石榴 ②核桃 ③水稻 ④苜蓿 ⑤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⑤
16.在下列人物中,没有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17.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时期是( )
A.西汉 B.东汉 C.秦朝 D.魏晋时期
18.北魏的建立者属于( )
A.匈奴族 B.汉族 C.鲜卑族 D.氐族
19.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 )
A.王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杜诗
20.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范缜
二、连线题(10分)
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三顾茅庐 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 三国故事
霸王别姬 班超出使西域
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间的战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楚汉战争
三、配伍选择(10分)
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孙武(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 )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司马迁( )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屈原( )
E.“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 )
四、读古诗,辨史实(8分)
请在括号中填出下列古诗描写的历史人物及生活朝代
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
《昭君出塞图》
(元)吴师道
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
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 )( )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
五、知史识图(12分)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本身既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传载文化信息的工具。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曾经结绳记事,后来又改为用坚硬的利器刻画符号,然后才产生文字。
(1)根据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甲骨文?其他文字又分别属于什么字体?试着把答案填入括号内。
( ) ( ) ( ) ( )( )
(2)根据下图,试着说说汉字的书写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六、读史有感(10分)
1.在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有什么事件或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2.当今人们把《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理念运用于当代商战和企业管理之中,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能否也把这些理念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之中?
七、评史有识(10分)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达自己志向时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实现自己理想了吗?他编写了哪一部书?搜集有关司马迁的资料,讲讲他的故事,谈谈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C
C
B
D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B
C
C
D
C
B
C
二、连线题
三、配伍填空
孙武(C) 孟子(E) 司马迁(D) 屈原(A) 孔子(B)
四、读古诗,辨史实(略)
五、知史识图(略)
六、读史有感(略)
七、评史有识(略)
④ 求七年级下册生物、历史、地理复习试卷(带答案)
008—2009学年辽宁省来辽阳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自期末试卷(人教版)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有关亚洲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跨经度最广的洲。
C、跨纬度最广的洲。 D、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⑤ 七年级下册生物地理期中试卷
如皋市实验初中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
(设计:邵绍元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主要部位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2.在肺循环的过程中,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氧和血红蛋白分离D.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
()3.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要得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比较哪两支试管
PS选择题第三题图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
()4.用A型和B型血清对18人进行血型测定,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9人,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7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各为
A.4、2、7、5B.4、2、5、7C.2、4、5、7D.2、4、7、5
()5.受精卵的形成场所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子宫子宫B.输卵管子宫C.卵巢输卵管D.卵巢子宫
()6.产生胆汁的器官是
A.肝脏B.胰腺C.小肠D.大肠
()7.在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A.前列腺B.睾丸C.附睾D.精囊腺
()8.下列血细胞中能运载氧气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红细胞和白细胞
()9.在心脏和部分血管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结构是
A.心房B.心室C.静脉D.瓣膜
()10.血浆和血清的区别是
A.血浆里有血细胞,血清里没有血细胞B.血浆里有血浆蛋白,血清没有血浆蛋白
C.血浆里有纤维蛋白原,血清没有纤维蛋白原D.血浆里没有纤维蛋白原血清里有纤维蛋白原
()11.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有效最经济的是输入
A.全血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D.血浆
()1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在同一个视野中所见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A.血小板B.红细胞C.淋巴细胞D.白细胞
()13.我们通过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的共有通道是
A.口腔B.咽C.喉D.食道
()14.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
()15.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消化道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6.一复习课上,一合作小组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进行回顾,四位同学提出各自的看法:甲: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的消化,进入小肠又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乙: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丙: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从促进脂肪的消化;丁:水、无机盐等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一位同学的叙述需要改进,你知道是哪位同学的叙述吗?
A.甲B.乙C.丙D.丁
()17.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肠长且内表面积大所适应的功能是
A.稀释食物B.搅拌食物C.消化和吸收D.贮存食物
()18.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
A.血液流动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C.水分进出的通道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4分。
19.医学上用A型血清和B型血清来检查血型。一护士从血库中领取A型血和AB型血各200毫升,后发现标签有点模糊,不易辨认。该护士拿来了一种血清,打开其中一包血液,只进行了一次配血试验就区分出两包血液的血型。则护士用的是型血清。写出配血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并作出相应的鉴定。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No.0023677
姓名刘伟性别男年龄16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PLT(血小板)4.8×1012/L
18×109/L
142g/L
210×109/L男:(4.0~5.5)×1012/升
男:(4~10)×109个/升
男:120~160克/升
男:(100~300)×109个/升
20.刘伟同学在“五一”长假期间,大部分时间泡在人声嘈杂、卫生条件极差的游戏厅和网吧,后来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医院诊断他患上了流行性腮腺炎,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分析回答:
(1)从右表的测定值可以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说明这种血液成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医生采取的方法是把青霉素滴注到手臂上的“青筋”内。药物需首先_____次到达心脏,然后再由心脏经_______________才能到达患处。
21.下表显示黄豆和牛奶内若干营养成分的重量,而某成年人对此类营养成分的每日需求量也一并列出:
养分黄豆内的含量(g/100g)牛奶内的含量(g/100g)成年人每日需求量(g)
蛋白质38.003.3080.00
碳水化合物31.304.70380.00
脂肪18.003.8080.00
钙质0.060.120.80
若该成年人每日只食用1000g黄豆:
(1)表中哪几种养分会超过其每日的需求量?
(2)2004年曾一度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中掺有植物淀粉,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
22.请指出你的看法:
食品添加剂具有改善食品特征、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提高食品质量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食品加工业中被广泛使用。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增香剂、增色剂、防腐剂、甜味剂、漂白剂、疏松剂和营养强化剂等等。
超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违禁添加剂加工食品,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近20年来,各国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前几年出现矿物油大米、增白面粉事件,以至去年2月份以来查处的添加违禁色素的“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你若作为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或消费者,对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会持什么态度?请分别指出你作为不同角色的看法。
如皋市实验初中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B4.C5.B6.A7.B8.A9.D10.C
11.B12.B13.B14.D15.B16.B17.C18.B
二、非选择题
19.A①发生凝集反应,则打开的一包为AB型血,另一包为A型血②不发生凝集反应,则打开的一包为A型血,另一包为AB型血
20.(1)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防御保护(或吞噬病菌)(2)两动脉
21.(1)蛋白质、脂肪(2)滴加碘液后,如溶液变蓝,则说明含有淀粉。
22.围绕食品安全进行回答,就可给分。答案要点提示:
作为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应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组织生产,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保证出厂食品的安全。
作为消费者,要多了解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购买食品时要注意辨别。
⑥ 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期末考试试题(100分寻求答案)
七下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
1.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D.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3、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等等,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B.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4.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脑发育程度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 C、祖先不同 D、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5.人类起源于(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类人猿 D.森林古猿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大猩猩 D. 狒狒
⑦ 初一下生物、地理的试卷及答案急!!!!!!!!!(人教版)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http://bio.hengqian.com/html/2008/3-16/r11155753.shtml
初中地理试题
初一地理试卷
本文作者:22 发表时间:2005-11-4
作者单位:菏泽一中 联系方式:22
初一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
A、卡拉库姆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腾格里沙漠 D、撒哈拉沙漠
2、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首位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
3、下列产品中,属于初级产品的是( )
A、矿产 B、服装 C、小汽车 D、电视机
4、南非人种70%为(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5、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英国的是( )
A、金字塔 B、艾菲尔铁塔 C、马克思墓 D、凯旋门
6、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 )
A、亚洲、非洲 B、亚洲、欧洲 C、亚洲、北美洲 D、欧洲、非洲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8、北美的主要语言是( )
A、英语 B、法语 C、汉语 D、阿拉伯语
9、南极洲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
A、煤和锰 B、铁和煤 C、煤和石油 D、铜和铀
10、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8小时
11、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中国 C、巴西 D、澳大利亚
12、欧洲西部的海岸线十分曲折,濒临的海洋有(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下列大洲中,地跨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欧洲 D、南极洲
二、连线题
14、把下列图片与其相应的动物名称、所在的洲用直线连起来(8分)
(重)斑马 a南极洲
(2)巨嘴鸟 b澳大利亚
(3)企鹅 c南美洲
(4)鸭嘴兽 d非洲
三、填表题
15、比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填表(8分)
四、绘图题
16、根据下表,绘出西亚石油产量柱状图(8分)
(1)西亚石油的特点是
(2)西亚所产石油90%输往
五、列举题
17、写出你所知道的七大洲的国家各一个(南极洲除外)(6分)
18、写出五个世界著名的古建筑物并标明其所在国家。(10分)
六、读图题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根据图绘出下列图例
①首都 ②铁路
(2)把下列地理事物代号填入图中
A、里海 B、咸海
(3)卡扎林斯克各月气温平均值, 月
最高, 月最低,两者相差:( )
A、50℃ B、37℃ C、21℃ D、10℃
(4)卡扎林斯克各月降水量在( )
A、50毫米以下 B、25毫米以下 C、100毫米以下 D、150毫米以下
(5)根据上面的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 。
20、读“西区、北非图”填空回答(13分)
(1)洋:① ②
(2)洲:③ ④ ⑤
(3)海:⑥ ⑦
(4)海湾:⑧ 河流:⑨
(5)海峡:⑩ ⑾
运河: ⑿ 。
(6)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重要的原因是:
2l、读“安第斯山东西两侧风向图”和“A、B两地气温和降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判断图中风向为 (方向)风。
(2)图中A地濒临 洋,B地濒临 洋。
(3)按气候类型划分,A地属于 气候,B地属于 气候。
(4)A、B两地相比:冬季,A地气温比B地气温 ;夏季,A地气温比B地
气温 。A地降水量比B地降水量 。
⑧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分)注意填入答题卡
1.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影响(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3.世界上稻米的主要出口国是( )
A.中国、日本、朝鲜 B.泰国、越南、缅甸
C.英国、法国、德国 D.智利、巴西、阿根廷
4.下列四组物产中,最大产地在东南亚的是( )
A.天然橡胶、椰子 B.稻米、香蕉
C.石油、锡矿石 D.铁矿石、煤炭
5.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6.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季风气候
B.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多属热带雨林气候
C.南亚各地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都很大
D.南亚的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7.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的石油,海上运输路线正确的是( )
A.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
B.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美
D.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美
8.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挪威海岸多峡湾的原因是( )
A.冰川作用 B.地壳断裂 C.河流侵蚀 D.海浪侵蚀
9.俄罗斯下列矿产地中,盛产铁矿的是( )
A.库尔斯克 B.第二巴库 C.库兹巴斯 D.秋明
10.乌拉尔山以东依次排列的地形区是( )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C.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欧平原
11.影视中心好莱坞所在的城市是( )
A.圣弗兰西斯科 B.西雅图 C.芝加哥 D.洛杉矶
12.巴西的农产品中,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是( )
A.咖啡、蔗糖、香蕉 B.小麦、玉米、水稻
C.柑橘、香蕉、菠萝 D.咖啡、可可、油棕
13.关于澳大利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B.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D.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14.中东的大多数居民信仰(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佛教
15.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 )
A.斑马、大象、河马 B.企鹅、磷虾、海豹
C.袋鼠、鸭嘴兽、鸸鹋 D.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
16.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 )
A.耶路撒冷 B.巴格达 C.德黑兰 D.麦加
17.下列国家与其风景名胜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狮身人面像——印度 B.庞贝古城——意大利
C.泰姬陵——埃及 D.耶路撒冷——伊拉克
18.关于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及属于非洲国家,领土全部位于非洲境内
B.苏伊士运河在埃及境内,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C.农业是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长绒棉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
D.首都开罗位于地中海边,是一个著名的海港
19.埃及的农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B.地中海沿岸地区
C.苏伊士运河两岸 D.红海沿岸地区
20.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1.下列河流与注人海洋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太平洋 B.密西西比河——加勒比海
C.印度河——孟加拉湾 D.尼罗河——红海
22.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各国中华人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
B.东南亚居民信仰佛教的很多,马来西亚把佛教定为国教
C.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椰子出口最多国家
D.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23.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B.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石油、煤、铁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C.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D.孟买位于恒河河口附近,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24.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
A.莱茵河 B.多瑙河 C.伏尔加河 D.塞纳河
25.关于俄罗斯港口和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符拉迪活斯托克是北冰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B.摩尔曼斯克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C.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港,全国第三大城市
D.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
26.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粮食最多的国家 B.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C.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D.最大的热带农产品出口国
27.关于美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旧金山是美国东部的大港口,是美国华人最大聚居地
B.洛杉矶是美国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这里的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
C.纽约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以及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
D.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和石油产地
28.斑马、羚羊、袋鼠等植食动物喜欢成群结队地生活,而狮子等大型肉食动物则喜欢单独或者两三个生活在一起,这是因为:( )
A.植食动物的食物来源多,肉食动物的食物来源少
B.植食动物善于奔跑,肉食动物不善于奔跑
C.植食动物生长速度快,肉食动物生长速度慢
D.植食动物体型小,肉食动物体型大
29.下列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是( )
A.袋鼠、鸭嘴兽 B.大食蚁兽、蜂鸟
C.卷尾猴、巨嘴鸟 D.孔雀、金丝猴
30.南极洲特有的鸟类是( )
A.巨嘴鸟 B.鸵鸟 C.孔雀 D.企鹅
31.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中,不正确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32.下列“亚洲之最”.不是“世界之最”的是:( )
A.亚洲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B.亚洲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C.亚洲最大的湖泊——里海 D.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
33.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当地时间下午5时20分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此时下列四个申办城市已是半夜时分?( )
A.日本大阪 B.加拿大多伦多 C.法国巴黎 D.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34.下列欧洲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侯
35.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恒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西欧平原
36.非洲的全称是:( )
A.亚细亚洲 B.欧罗巴洲
C.阿非利加洲 D.亚美利加洲
37.有关非洲自然地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B.非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和盆地
D.非洲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的别称
38.美洲国家中,领土濒临三大洋的是( )
A.美国 B.墨西哥 C.巴西 D.阿根廷
39.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 )
A.加拿大 B.墨西哥 C.巴西 D.美国
40.东南亚下列河流,不属于国际河流的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红河 D.萨尔温江
41.孟加拉国水灾频繁的气候原因是( )
A.西南季风风力强,来得晚退得早,雨期长,降水多
B.西南季风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雨期长,降水多
C.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早退得晚,雨期长,降水多
D.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雨期长,降水多
42.下列地理事项,与白令海峡无关的是( )
A.国际日期变更线 B.亚洲与北美洲分界
C.美国与俄罗斯国界线 D.东经度与西经度分界线
43.下列关于南美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
B.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美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而非洲没有
D.非洲有地中海气候而南美洲没有
44.天然橡胶、椰子、锡三种物产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分别是:( )
A.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B.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C.泰国、马来西亚、缅甸 D.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
45.五、六月,印度的气温与降水特点一般是( )
A.五月气温低降水少,六月气温高降水多
B.五月气温高降水多,六月气温低降水少
C.五月气温降低降水增多,六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D.五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六月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电视新闻上常见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等中东国家领导人,他们往往头上围着头巾,有的身着长袍。根据这段文字,回答46-47题。
46.你认为这种服装是:( )
A.民族传统服装的象征 B.一种军装
C.完全是个人的爱好 D.国际上流行的装饰
47.你认为这种服装可以起的作用是:( )
A.遮风挡雨 B.遮阳挡风 C.保暖御寒 D.抵御风雪
非洲有许多独特的野生动物,如成群的斑马和羚羊,脖子长长的长颈鹿,笨重而又可爱的大象以及凶猛的狮子,澳大利亚也有许多独特的野生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根据这段文字,回答48-50题:
48.这些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 )
A.热带雨林中 B.热带草原中 C.热带荒漠中 D.亚热带森林中
49.非洲与澳大利亚野生动物的主要差异是:( )
A.非洲多食肉动物,澳大利亚没有食肉动物
B.非洲动物善于奔跑,澳大利亚动物奔跑速度很慢
C.非洲的动物适合生活在热带草原,澳大利亚动物适合生活在热带荒漠
D.非洲的动物进化比较快,澳大利亚的动物比较古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选项
二、读图综合题(51分)
1.读左图,回答:(5分)
(1)伊拉克是指图中代号所处位置,它的首都是_______;
(2)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阿拉伯半岛,
(3)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亚洲,欧洲,非洲。
2.读《五大湖地区略图》,回答:(5分)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①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湖;②______(城市);③_______瀑布
(2)附近有丰富的________矿、__________矿资源,便利的水运条件,有利发展钢铁工业。
(3)其附近地区属于美国农业带的_________带,该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澳大利亚略图》,回答:(9分)
(1)写出图中数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①________山脉
②________(首都)
③________(城市)
④________岛
(2)澳大利亚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_______、_______(矿产)的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有“_______”之称;还因为澳大利亚的_______特别多,被称为“______________”;此外,澳大利亚保留下来了较多的古老特有生物种类,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
4.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回答:(12分)
(1)根据图中代号的位置,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
①________(国家);②________(首都);
③________(河流);④________(气候);
⑤________半岛; ⑥ A 岛是_______
(2)A 岛的北面是____________半岛,两者之间的海峡是_______海峡,它沟通了_______洋和_______洋, 位于“花园城市”_______(国家),有日本的“_______”之称。
5.读南美洲地图,回答:(7分)
(1)写出数码表示的地理事项名称:
地形区:①________②________ 气候区:③________④________
山脉河流:⑤________⑥________
(2)河流⑥丰富的水量主要来自哪两种
类型的降水补给?
6.读非洲降水量分布图,回答:(7分)
(1)非洲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是:①________湾沿岸
②________盆地③________岛东部
上述三地区都是气候类型;
(2)非洲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是:④________,
该地区是________气候类型;
(3)非洲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 )
A.于旱大陆 B.高原大陆 C.热带大陆 D.湿润大陆
7.请简绘一幅《中东位置略图》,并结合你所对中东地区的了解,分析中东地区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之一?(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9分)
1.A 2.D 3.B 4.A 5.B 6.A 7.B 8.A 9.A 10.B 11.D 12.A 13.D 14.A 15.B 16.A 17.B 18.B 19.A 20.B 21.C 22.B 23.A 24.B 25.D
26.B 27.B 28.B 29.A 30.D 31.C 32.D 33.C 34.B 35.C 36.C 37.B 38.A 39.B 40.B 41.C 42.D 43.D 44.A 45.D 46.A 47.B 48.B 49.D
二、读图综合题(51分)
1.读左图,回答:(5分)
(1)伊拉克是指图中代号A所处位置,它的首都是巴格达;
(2)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阿拉伯半岛,
(3)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亚洲,欧洲,非洲。
2.读《五大湖地区略图》,回答:(5分)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①苏比利尔湖 ②芝加哥②煤、铁 ③乳畜带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3.(1)①大分水岭山脉②堪培拉③悉尼④塔斯马尼亚岛
(2)煤、铁、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羊骑在羊被上的国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4.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回答:(12分)
(1)根据图中代号的位置,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
①柬埔寨 ②雅加达 ③伊洛瓦底江 ④热带雨林气候 ⑤中南半岛 ⑥A岛是苏门答腊岛
(2)A 岛的北面是马来半岛,两者之间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位于“花园城市”新加坡国家),有日本的“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之称。
5.(1)①亚马孙平原 ②巴西高原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⑤安第斯山脉 ⑥亚马孙河
(2)降水和冰雪融水
6.(1)非洲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是:①几内亚湾沿岸 ②刚果盆地 ③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上述三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气候类型;
(2)非洲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是:④撒哈拉沙漠,该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类型;
(3)C
7.请简绘一幅《中东位置略图》,并结合你所对中东地区的了解,分析中东地区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之一?(6分)
围绕“三洲五海两洋”解释即可。
⑨ 七年级下册生物地理重点知识汇总。和试题
地理:1、亚洲半球的地理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
⑩ 初一下册历史、地理、生物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2008—2009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出填在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关于亚洲地势、地形、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稀少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河流短急
2.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原因是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C、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D、亚洲面积是七大洲面积最大的
3.亚洲在各大洲中是
A、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B、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
C、人种最复杂的大洲 D、国家与地区最多的大洲
4.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是
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达达尼尔海峡 D、霍尔木滋海峡
5.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水资源需求量大
B、中东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缺少冰雪融水
C、中东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D、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影响水资源的形成
6.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7.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日本海峡 B、台湾海峡 C、朝鲜海峡 D、马六甲海峡
8.下面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布局不均衡 B、日本是世界上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C、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D、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许多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9.日本工业产品的最大输出地是
A、中国 B、美国 C、东南亚 D、西欧
10.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1.东南亚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
A、新加坡 B、越南 C、泰国 D、马来西亚
12.占据印度半岛大部分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13.世界第二软件大国是
A、印度 B、美国 C、中国 D、俄罗斯
14.印度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棉花、茶叶、黄麻 B、椰子、蕉麻、棉花
C、茶叶、天然橡胶、油棕 D、黄麻、油棕、椰子
15.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是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6.印度最大的海港是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孟买 D、班加罗尔
17.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两国发展经济共有的社会条件是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政策优惠 ④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⑤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8.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的是
A、鄂毕河 B、多瑙河 C、伏尔加河 D、莱茵河
19.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A、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C、高加索地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0.下面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俄罗斯的气候以温带湿润气候为主
C、俄罗斯西南面的黑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D、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Ⅱ(主观卷)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1.将下列物产的生产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8分)
A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①印度尼西亚
B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②菲律宾
C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③马来西亚
D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④泰国
2.将下列俄罗斯的城市与其相应的城市特点用线连接起来。(8分)
①莫斯科 A第二大城市
②圣彼得堡 B第一大城市
③摩尔曼斯克 C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④符拉迪沃斯托克 D北冰洋沿岸最大海港
3.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印度的降水变化主要受季风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印度雨季(6月至9月)和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时的盛行风向。(4分)
(2)A-F是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A-F填入下表中,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风变化的关系。(6分)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
水 灾 旱 灾
西南风的变化
4.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地狭人稠,经济高度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8分)
A 岛,B 海 C 城市,D 洋。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2分)
(3)日本国土狭小,河流短促,但水能资源丰富,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8分)
(4)太原市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日本东京市低8℃,夏季气温要高2℃,请你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4题) (5题)
5.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读图“俄罗斯”,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河流众多,但除了伏尔加河外航运价值都不高,主要原因是 。
(2)俄罗斯最大的工业区A是 ,该国最大的油田B是 。
(3)俄罗斯主要的农业区在(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平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4)近几年俄罗斯的货运总量中,管道运输占一半以上,这反映该国
的产量和输出量都较大。
七年级地理:人教
一、1、C 2、C 3、B 4、B 5、C 6、B 7、C 8、D 9、B 10、C 11、A 12、D 13、A 14、A 15、A 16、C 17、C 18、C 19、A 20、D
二、1、A——④ B——③ C——① D——②
2、①——B ②——A ③——D ④——C
3、(1)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2)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ADF BCE
4、(1)北海道 日本 东京 太平 (2)太平洋和漱户内海沿岸 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3)日本降水量较多,河流流量大,山地地形为主,河流落差大。 (4)日本东京深居太平洋内,受海洋的影响比太原大,气候的海洋性较强,所以冬季气温比太原高,夏季气温比太原低。
5、(1)纬度高 冰封期长 (2)莫斯科工业区 秋明油田 (3)A (4)石油和天然气
2008—2009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隋朝是一个短暂而繁荣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杨广 C、李世民 D、李渊
2.被誉为“贞观之治”的统治者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祖
3.唐代时成为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4.唐代科举制考试的科目中,最重要的是
A、秀才、明经 B、明法、明算 C、明经、进士 D、明经、明算
5.唐代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为中日友好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A、鉴真 B、玄奘 C、崔致远 D、阿倍仲麻吕
6.下列有关唐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粟末靺鞨等首领
C、“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上书中的话
D、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另一赞普
7.现今很多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流
8.主持建造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的是
A、鲁班 B、张仲景 C、李春 D、孙思邈
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诗经》 B、《金刚经》 C、《史记》 D、《千金方》
10.被尊为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代画家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柳宗元 D、颜真卿
11.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澶渊之盟是在宋军战败后鉴订的盟约 B、宋朝给辽岁币,辽撤军
C、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D、澶渊之盟客观上有利于两个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2.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是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飞的忠君思想
C、岳家军纪律严明 D、岳家军作战勇敢
13.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趋势,完成于
A、隋唐时期 B、五代十国 C、北宋 D、南宋
14.宋朝时出现妇女缠足的陋习,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同少数民族交流比较多 B、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C、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D、少数士大夫的提倡
15.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B、行省制度有利于元朝加强是对全国的统治
C、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D、行省制度是元朝中央集权加强的一个表现
16.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7.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被称为
A、桃符 B、勾栏 C、瓦子 D、互市
18.宋朝加强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中书省 C、市舶司 D、十三行
19.下列描述中,与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融洽无关的是
A、旧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2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出
A、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B、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C、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Ⅱ(主观卷)60分
二、连线题(10分)
1.用线连接下列少数民族存在着的渊源关系(4分)
六诏 维吾尔族
回纥 藏族
吐蕃 彝族、白族
靺鞨 满州族
2.将下列相关的项目用线连接起来。(6分)
展子虞 《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 《游春图》
欧阳询 《九成宫碑》
柳公权 《送子天王图》
阎立本 《历代帝王像》
吴道子 《玄秘塔碑》
三、读图并简答:(24分)
1.观察对比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12分)
(1)请判断:图A为 (国)的
“开元通宝”,图B为 (国)的
“和同开弥”。(4分)
(2)两幅图中的钱币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3)请想一想,中国古代的钱币为什么是这种形式?(4分)
2.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2分)
请回答:
图A 图B
(1)分别指出图A与图B是哪两个朝代的大运河?(2分)
(2)写出图A大运河的南北起点,指出它们今天所处的地理位置。(4分)
(3)写出图B海运的南北起点,指出它们今天所处的地理位置?(4分)
(4)请比较两个运河的异同点?(2分)
四、材料解析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请回答:
(1)请分别写材料一、材料二的作者?他们分别被尊称为什么?(4分)
(2)材料一、二的诗歌特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6分)
五、阅读判断题(6分)
下列叙述有三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1271年,成吉思汗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5年元占领临安,俘虏了南宋皇帝,南宋灭亡。抗战派大臣岳飞继续抗元,不久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
①错误: 正确:
②错误: 正确:
③错误: 正确:
六、问答题(10分)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一个新阶段,请你认真总结一下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历史答案:人教
一、1、A 2、A 3、B 4、C 5、A 6、D 7、C 8、C 9、B 10、A 11、A 12、A 13、D 14、C 15、C 16、A 17、C 18、C 19、D 20、A
二、1、六诏 维吾尔族
回纥 藏族
吐蕃 彝族、白族
靺鞨 满州族
2、展子虞 《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 《游春图》
欧阳询 《九成宫碑》
柳公权 《送子天王图》
阎立本 《历代帝王像》
吴道子 《玄秘塔碑》
三、1、(1)中国(唐朝) 日本 (2)①形状相同 ②字体结构相同 (3)①一方面是寓意天圆地方 ②另一方面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并流传下来
2、(1)隋朝 元朝 (2)南至余杭 今杭州 北达涿郡 今北京 (3)南至刘家港 今江苏太仓 北至直沽 今天津 (4)相同点:起止点都在今天的北京和杭州 不同点:元朝大运河不经过洛阳河道取直、航程缩短
四、(1)李白、杜甫、诗仙 诗圣 (2)材料一: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材料二: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
五、①错误:成吉思汗 正确:忽必烈 ②错误:1275年 正确:1276年 ③错误:岳飞 正确:文天祥
六、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 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③契丹、女真族与汉族的融合。 ④回族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