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科背后的故事

地理学科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2-23 04:31:40

Ⅰ 7部地理科普纪录片 怎么可以把地理讲得这么有趣

1.地球的力量
Earth: The Power of the Planet
豆瓣评分:9.4

这部纪录片也被称作“地球自传”,由BBC团队历时三年拍摄制作,走访世界各地,探寻了45亿年来地球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纪录片的解说人 Dr.Iain Steward 是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由他为我们细说地球的故事,讲解通俗易懂,穿插真人现场演示,很有说服力。

纪录片共有五集,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形成历史和构成要素:原来是火山、大气、冰川、海洋这四种力量联合起来塑造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星球,它们也是人类以及所有生命的源头。
第1集:火山(Volcano )
第2集:大气(Atmosphere)
第3集:冰川(Ice)
第4集:海洋(Oceans)
第5集:珍稀地球(Rare Earth)
无论是地理跨度、探险设计还是拍摄技巧,BBC这部耗时三年的纪录片处处可见其诚意和用心。画面极其精美,大量俯视远景,非常开阔。
与很多自然纪录片表达的环保思想不同,这部片子并没有很多的站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地球,而是站在一个宏观的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来观察。人类不过是地球45亿年来发生的种种的一个片段而已。所以,到底是人类要保护地球?还是人类要保护自己?值得更深的思考。
2.地球造人 How Earth Made Us
豆瓣评分:9.2
这部纪录片第一次通过电视展现地球的神奇力量对人类发展的影响,BBC制作团队跑遍全球,收集了人类文明受四大自然因素水、金(地球内部)、火、风影响的历史痕迹。

解说还是地理学家 Iain Stewart,他从地质学、地理学和气候的角度,带领观众探究地球是怎样改变人类生活的。

纪录片共有五集,前四集讲述地球的四种自然形态对人类的影响,最后一集分析了人类的活动怎样改变了地球的面貌,片子很好地诠释了的人类和地球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1集:地球深处(Deep Earth)
第2集:水(Water)
第3集:风(Wind)
第4集:火(Fire)
第5集:人类星球(Human Planet)

影片将历史故事的讲述和绚丽的摄影镜头紧密结合,有网友看完后说,又一次被BBC震惊了,怎么可以把地理和历史讲的这么有趣、这么惊险!航拍、特效、模拟场景等都很精致,看完很感动,也很震撼,对自然、历史又有了新的想法。
3、寰宇轨迹 Orbit - Earths Extraordinary Journey
豆瓣评分:9.1

地球的公转、自转运动有点抽象,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起来也有点困难。BBC这次又来了一次壮举,他们的制作者跟随地球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绕日航行,见证了这一年的奇异旅程带给地球的变化。

这部纪录片首次展示了地球绕日环行的全过程,把基础的地理知识用CG动画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呈现,让地球运动部分表现的更通熟易懂,形象直观,画面唯美精致,很值得学生看看。

纪录片中,从更替的四季到破坏性的气候现象,科学家们绕太阳环行感受由航行带来的极致体验;他们也试图向观众解释在时间的长河中,地球轨道如何发生着变化,以及这些微妙的变化给地球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网友@Au.尚:
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绝佳的科普作品。气象、地理、空间都涵盖到,远不像当初学的时候那么枯燥。
4、向深海出发
Oceans
豆瓣评分:8.9

这是一部BBC海洋系列的地理科普纪录片,也是一部集中了生物、探险、科考、环境等各类题材的综合性专题纪录片。

英国科学考察团队耗时近1年,深入海底的未知领域进行了研究探索。在整个科考过程中,科学工作者们在全球海洋范围内,对地球上的七大地区海洋、近1000多处海底深处进行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探索。他们记录下了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最新发现,这些发现的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它们不仅填补了此前海洋生物学有关记载的空白,而且也就此揭开海洋研究的新的篇章…
这个系列总共包括8集:
第1集 加利福尼亚湾(The Sea of Cortez)
第2集 南大洋(The Southern Ocean)
第3集 红海(The Red Sea)
第4集 大西洋(The Atlantic Ocean)
第5集 印度洋(The Indian Ocean)
第6集 印度洋近海(The Indian Ocean - coastal waters)
第7集 地中海(The Mediterranean Sea)
第8集 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
5、大陆的崛起
Rise of the Continents
豆瓣评分:8.5

了解了海洋知识,再来认识一下大陆版块。这部纪录片还是出自BBC,解说依然是Iain教授,主要介绍了地球几大板块的形成过程:非洲、澳洲、美洲、亚欧大陆版块的形成及奇特的地理地貌。

第1集:非洲(Africa)
非洲是人类诞生的地方,似乎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发现,非洲从远古大陆分裂出来后,造成了今天的种种面貌,野生动物,贫穷与财富,甚至古文明。
第2集:澳洲(Australia)
澳洲,它在我们印象之中是偏远孤绝。看似千百万年恒久不变,但其实澳洲有一段截然不同的历史。科学家开始探索钻研,在炙热的沙漠焦土下,发现到一些能揭示过去的蛛丝马迹。

第3集:美洲(The Americas)
美洲,包括北美洲与南美洲。科学家揭示美洲大陆怎从远古大陆分出来,以及美洲大陆历史怎推动物种演化,缔造出我们认识的今天的美洲。
第4集:亚欧大陆(Eurasia)
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从葡萄牙西岸一直延伸至俄罗斯的太平洋海岸,人口46亿。科学家开始揭示这块巨型大陆形成的过程,种种证据表明亚欧大陆,是在一连串巨大碰撞中诞生,好像汽车慢慢碰撞,最终导致文明的诞生…
6、国家地理:河流与生命系列
National Geographic:Rivers and Life
豆瓣评分:8.5

这部纪录片来自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频道,介绍了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河流: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长江与莱因河,寻找这些大河的源头、历史与变化。

纪录片主要探索了人类与大河系统的多变关系,用河流串起了人们的生活,展示了生活在大河流域的数百万人是如何受到这些河川影响的。

除了能认识与大河和谐共存的原住民、现代贸易商、艺术家与工匠之外,还可以了解到各大城市是如何透过21世纪尖端科技,防止这些古老大河造成水患的…
纪录片共有6集:
第1集:亚马孙河(Amazon)
第2集:恒河(Ganges)
第3集: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第4集:尼罗河(Nile)
第5集:莱因河(Rhine)
第6集:长江(Yangtze)

网友@Lugege:
片子很有条理性,整体都非常好。河流哺育人类,人类又利用改造河流。河流的命运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只是程度与因地而异衍生的文化。
7、BBC:神奇季风
Wonders of the Monsoon
豆瓣评分9.7

季风,地球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迹之一,初高中地理课上都会学到。季风塑造了不同地区的野生动植物,也孕育了不同地区的多样文化。这部BBC五集纪录片从季风系统的生态角度,带领观众在宏观微观层面认识季风区的人和动物,介绍了从喜马拉雅山到澳大利亚北部的奇特自然景观。

Ⅱ 急求一篇反映学习地理的重要性的小故事

给你讲个真实的事儿
你学过太阳高度角吧?学过就应该能听懂。
我地理老师陪好朋友去给朋内友爸妈买房子,给老容人买,她朋友看上一套一层的房子,格局和地段都很好,就是价钱有点贵。后来我老师就到两个楼之间走了走,以自己的步伐长度估算了一下两个楼之间的距离,因为太阳冬天离北京距离最远的时候就是到达南回归线时,我们又知道北京的纬度,因此就不难算出太阳到达南回归线时北京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再估算一下对面楼的高度,就推算出,在每年太阳在南回归线附近时,这间房子会没有阳光直射。
就因为这个,便宜了好几千块钱。学地理是不是很有用啊~

Ⅲ 科学地理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你说的是《地理故事》么?——
本书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生动而又翔实地介绍了千奇百怪的地理奇观;讲述了给人以智慧启迪的地理知识,以及人们在生活现象中领悟到的地理故事.

Ⅳ 一个历史故事,原理可能涉及物理学和地理学,知道原理的来解释一下原理。

是因为石头会不断向西移动的,就是不断向上游移动

Ⅳ 关于地理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先生的教育生来涯,最早可源追溯到1918年。1910年,二十岁的竺可桢得到公费留学的机会,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1918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受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

地理教学故事(2个)地理教学案例(2个)急需!!!!!!!

地理教学案例

巴基斯坦:http://www.teachercn.com/zk/2004/9-20/214331.htm

印度:
http://www.teachercn.com/zk/2004/9-20/214010.htm

地理教学故事:

1.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6.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

Ⅶ 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有哪些

新课程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让地理走入学生的生活,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探究、解决地理问题,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观念,感悟地理之美,这是我们地理教师的目标与追求。那么,我们地理教师怎样才能贯彻新课程理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感悟地理的魅力,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呢?经过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总结,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晓之以理

地理在初中阶段,一直是人们所谓的“副课”,不受学生、家长甚至一些老师的重视,因而地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受到更多的限制。但我认为,不管别人重视与否,地理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要清楚明了地告诉学生及家长,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我们学习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例如在讲授《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课中,我用古巴比伦王国的毁灭、美国西部的黑风暴以及我们西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等实例,使学生了解由于缺乏地理知识,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使人类自己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二、寓教于乐

现在,在每个班级中,你都可以找到若干个厌学的学生,但你却找不出几个不爱玩的孩子。针对这一现象和初中学生大多具有好动、好奇心强、好自我表现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应当加大学生活动的力度,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况设计一些动手、动脑的游戏和小组竞赛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提高地理能力。例如在从世界上看中国一课中,我下载了“中国拼图游戏”,请学生分组完成拼图,对于最快的小组给予表扬。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学生活动:“我为祖国绘山河”,请学生分组在空白中国地图上绘制出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河流,然后请学生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选出最佳小组给予奖励。在天气与气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收看天气预报,正确穿衣打扮”的活动,请学生根据天气预报图选择正确的衣服和配装,然后请大家评判他的选择是否合理。通过课堂及课后的反馈,我发现在紧张的比赛、快乐的游戏和中肯的评价中,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这几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

三、融入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重要的是发现。换一种方式学习,也许一切会“豁然开朗”。很多地理原理是难懂的,很多地理规律是难记的,可如果将其融入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难懂难记的地理原理、规律会变得容易了很多。这不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例如在学习我国的降水时,我讲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位外国朋友暑假来我国旅游,7月中旬在北京一下飞机就遇到了一场雨,他便赶紧买了件雨衣,一周后,他来到了新疆,被新疆辽阔的土地,别样的民俗风情深深地吸引,玩了整整一个月雨衣也没派上用场,于是在离开新疆来广州前就把雨衣送人,可没想到刚到广州又是一场大雨,可怜的他气愤地说:“上帝呀,我怎么这么倒霉呀!”讲完故事后,我请学生读我国降水分布图和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讨论为什么会这样?我国的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不一会,学生便自己得到了答案: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而西部地区全年少雨,东部地区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不是他倒霉,而是他不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四、走出课堂

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很多学生讨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科更应发挥自己的学科特点,让学生的心不要封闭在狭小的教室中。当然,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带领学生们周游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图片让学生“图行天下”,通过多媒体及网络信息使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够知晓天下。如“西双版纳”的学习,完全可以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担当导游、设计旅游线路来完成。在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时,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身边事,思考我们对资源的利用的种种现象是否合理?针对不合理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的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你也会得到更大的收获。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思考、多尝试、多探索,让地理走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也许教师会付出更多的心血,变得更加忙碌,但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一样获益匪浅,套用一句口号“我付出、我幸福;我忙碌、我快乐!”

Ⅷ 急求初中地理教学小故事

“老师,你看我画的图怎样?”
我从另一个班级下课回来,刚把书放到自己的桌子上,手还没来得及洗,七三班一个很内向的女孩子随后就到了我身边。以至于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仙女从天而降了呢。
“爱学地理的女孩子会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我先是表扬了她的学习积极性,随后对她所画的欧洲西部版图给予了肯定,又指出比斯开湾和伊比利亚半岛轮廓的不符实。
第七节课间,我正坐在电脑前修改课件内容,她再次来到我旁边:“老师,我填完了,你帮我看看。”
我接过她的作业纸,看了看她填的地理名称。确实按照我的要求填写的:1.纬度位置:画出两条纬线。2.海陆位置:填出海洋、海峡、海湾、岛屿、半岛名称。3.地形:填出平原和山脉名称。4.气候:用适当的图例表示气候类型,并在所画图中表示出来。只是山脉的位置没有表示出来。
于是,我和她交流:在地图中,山脉不能只写文字注记,而要同时用符号表示出山脉的位置和大致走向。你想想老师上课时在版图中是用什么符号表示山脉的?
她会意:老师,我知道了。然后又悄无声息地走了。
她走后,一边的同事和我说:“她很爱学地理,那次听你课时,她虽然没有起立回答问题,但你所有的问题她都在小声回答,而且听讲非常专心。”听了同事这样的话,我很感动。感动于一个小女孩的用心和用功。我相信,她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画图这个作业是我给四个班级布置的周末作业。本学期,周末作业如果不是很多,我就给学生布置画图。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让学生自己亲手画图,他们会对所学的自然环境有较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节课的地理作业处理的已经差不多了,所以,下午预备时,我给各班课代表布置周末作业,两个班画非洲图,两个班画欧洲图,(因为教学内容的顺序不同)第六节的课间,三班的这个小女孩就已经完成了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的勾画,她的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让我很是感动。毕竟,地理是非中考学科,学生不怎么重视,为此,地理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没少费脑筋。
这学期地理学习的内容是世界区域地理。关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其实是地理学科原理性知识在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个综合运用。所以,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学生原理性知识(也就是第一册教材)的缺陷再进行一次弥补。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我都会利用课间的两三分钟时间提前画好版图,讲新课时,边带着学生识图边让学生填图。考虑到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现,但他们可以很好地自主学习。于是,就让他们自己做填充图册。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张扬,所以,我就给他们搭建一个学习平台,让他们到黑板的版图中填不同的地理名称,在他们埋头动笔的时候,我在学生中间边巡视边判定他们填图的正确与错误。尽管老师累些,我觉得这种方式给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更符合他们自身个性的学习兴趣。而私下里的个别指导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有了深刻的印象。我自信:一个学期的坚持总会有所改变。
但还不到一个学期,我就已经看到了好景象:一半学生在读图、指图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四分之一的学生识图、析图能力有所改善。更让我欣喜的是,三班女孩子地理学习兴趣在提高,比如于悦冉、程秋霞等。一班史立承等男同学的地理学习劲头有了明显提高。从他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其中考试三班女生成绩较差,一班男生成绩最差)
以前,我一直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影响更多的学生才有意义。看了一些教育书籍后,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如张文质所言,教育是慢的艺术,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影响一个也是有效的。只要坚持,我们总会看到我们想看到的。

Ⅸ 有关自然科学的故事

百牛大祭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故事 几何学的源流 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澡盆里的发现 浮力定律 为心灵的窗户拭尘 古罗马医术 古罗马世界的科学亮光 普赫尼与《博物志》 麻布和鱼网的魔术 蔡伦和造纸术 道士们的“炼丹秘诀” 火药的发明 “过家家”带来的灵感 毕升和活字印刷的故事 “弃政”与“从科”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 挣脱神学的桎梏 《天体运行论》出版始末 “占星家”的真实目的 开普勒和行星定律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伽利略和比萨斜塔实验 拿什么拯救时间 惠更斯改进时钟 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张衡和地动仪 谈判卓后的故事 沈括的地理考察 和时间“斤斤计较” 祖冲之改革历法 皇帝巨著的艰辛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 夜半盗尸历险记 维萨里《人体结构》 其实不懂我的心 血液循环理论的发现 代数和几何的交融 解析几何学的创立 微积分的争论 莱布尼和微积分学 敢于否定权威的实验 大气压的测定 苹果砸来的定律 牛顿和万有引力 壶盖上的发明 瓦特和蒸汽机 在世俗的羁绊下 航海钟的发明 倾情花草间 林耐和植物分类学 和雷电打交道 避雷针的发明 当真理碰上鼻尖的时候 发现氧气 断头台上的化学英雄 拉瓦锡和燃烧氧化说 金钱与学问 卡文迪许的科学研究 拨云见日 埋没41年的星云说 藏在地下的秘密 地层表面世液折 绝对的自然规律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有增无见的熵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观 “痴人”的预言 元素周期表的发观 守得云骨见月明 被推迟承认的欧姆定律 媛妒的恶果 法拉第和他的老师 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 麦克靳韦和电磁理论 命运多舛的数学之花 非欧几何的创立 数学界的奇葩 伽罗华理论 数学家的悲剧 康托尔和焦和伦 笔尖上的发现 从方程中解出来的海王星 蒸汽机车的历程 靳蒂芬森的发明 “魔凫”的《圣经》 达尔文和进化论 一场特殊的辩论 人类起源问题的争论 豌豆里的秘密 孟德尔和遗传定律 一场无烟的战争 微生物猎人巴斯德 又是一个x 无名射线的发现 改变世界的一个声音 电话的发明 成功百分百 电灯的出现 零距离接触 无线电发明的故事 插上梦想的翅膀 莱特兄弟与飞机 死亡阴影下的实验 发明安全烈性炸 千辛万苦的0.1克镭 居里夫人的研究 从浪荡子到化学家 格氏试剂的发明 通往现代理论物理的桥梁 洛伦兹与电子论 量子力学的拓荒 普朗克的研究 实验家和狗 巴甫洛夫的研究 大胆想像 小心求证 梅奇尼科夫发现吞噬细胞 宇宙之初 大爆炸理论 揭开宇宙的面钞 海尔与望远镜 寻找“海”外行星 冥王星的发现 宇宙射线的故事 密立根和康普顿的争论 在弯曲的时空中追赶光速 爱因斯坦趣解相对论 大陆与海详的前世今生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走自己的路 戈达德和液体火箭 原予弹:为和平而战 尤里分离铀 魔鬼与天使 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寻找真正的的遗传物质 肺炎球萄转化试验 生命的密码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集体的智慧结晶 晶体管的发明 多种学科的综合之果 控制论的诞生 情系中国火箭 钱学森研制火箭 宇积并不守恒 杨振宁的研究 解决粮食问题的征程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小颗粒,大世界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 在挥索黑调的路上 霍金的科学研究 操作系统的传奇 比尔?盖茨和计算机 如果你被克隆了 克隆技带及其争议

Ⅹ 小王子与地理家的故事感慨 请仔细介绍 谢谢

地理抄学家的星球是小王子拜袭访的第六个星球。当时地理学家正在写一部大部头的书。他不知道自己的星球上都有什么。他从不出去探测地形之类的,而是坐在办公室里接见探险家们。他所知道的地理知识都是那些探险家告诉他的,并且如果他对其中一个探险家的信息感兴趣,那他还会单独调查探险家的品格,以防探险家撒谎而将错误信息记载下来。他问小王子B-612上面是什么样的,小王子告诉他有山有花,但他只记录火山,而不记载植物,因为植物生命短暂,地理学家只记载永恒的东西。并且小王子来地球还是在地理学家的指示下。
具体详情参见《小王子》第15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