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苏教版地理模拟试卷
❶ 苏教版初一地理试卷(选择题)有答案
福鼎市慈济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七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
A. 接近正圆的球体 B. 大地如覆盖 C. 天圆地方 D. 地方如棋局
2. 外出旅游最常用的地图有( C )
①导游图 ②地形图 ③政治地图 ④交通图
A. ②③ B.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3.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 ( B )
A. 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B. 本初子午线就是1800 经线
C.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 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
4. 符合经线特点的叙述有 ( A )
①与地面垂直 ②长度不等 ③与纬线垂直相交 ④连接南北两极
A. ③④ B. ①③ C.②④ D.①②
5.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B )
A. 赤道 B. 200W经线和1600E经纬
C. 200E经线和1600W经线 D. 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
6. 表示东经的符号是 ( C )
A. S B. W C. E D. N
7、在世界地形图上,看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这个数字被称为( B )
A、图例 B、注记 C、高度 D、数值
8 、下列属于亚非分界线的地理事物是:( C )
A、乌拉尔山脉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9、“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D )
A、巴西高原 B、德干高原 C、阿拉伯高原 D、青藏高原
10、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 B、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
C、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 D、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
11、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 )
A. 1:500 B. 1:50000 C. 1:100000 D. 1:15000
12、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D )
A. 30°N,160°E B. 30°N,20°W
C. 30°S,20°W D. 30°S,160°E
13、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 D )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亚洲
14、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 B )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15、世界上较大的陆地是 ( B )
A. 大洲 B. 大陆 C. 岛屿 D.半岛
16、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 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17、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B )
A.西经30度,北纬30度 B.西经10度,北纬10度
C.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东经175度,北纬10度
18、大洲是大陆和附近的岛屿的合称,那么全球应有 ( B )
A.七大洲和七大陆 B.七大洲和六大陆
C.七大洲和八大陆 D.七大洲和五大陆
19、北京至广州的直线距离约为5.8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56
千米,比例尺应是 ( C )
A. 1:1856 B. 1:320 C. 1:32000000 D. 1:0.003125
20、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是 ( D )
A.非洲 B.大洋洲 C.亚洲 D.北美洲
2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C )
A.6357千米 B.4万千米 C.6371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22、图一中表示盆地的是 ( B )
23、某地的经度是40度,纬度是30度,这样的地方有几处 (D )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我们就可以判断它为(B )
A.山谷 B.山脊 C.盆地 D.山顶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地图的三要素是 方向 、 比例尺 、 图例与注记 。
2、在地球仪上,所有的经线长度 相等 ,相差180O的两条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圈的长度 相等 。
3、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 经纬网 。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 地理位置 。
4、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 太平洋 、大西洋和 印度洋 、 北冰洋 ,其中 太平 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形状略成“S”形的大洋是 大西洋 。
5、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征是 地面平坦 ,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的海拔 较高 ,而且边缘比较 陡 。
6、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 平原 、 高原 、 山地 、丘陵 、 盆地 五种基本类型。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32分。)
1.读经纬网图,回答: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经度 纬度
B:经度 纬度
C:经度 纬度
(2)、A、B、C三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3)、A点在B点的 方向;C点在B点的 方向。
2、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西半球 东半球
⑴、填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E 北美洲 、F 南美洲 、G 南极洲 ;
H 太平洋 、I 印度洋 、J 大西洋 、K 北冰洋 。
⑵、其中面积最小的洲是 大洋洲 ,纬度最高的洲是 南极洲 ,面积最
大的洋是 太平洋 ;L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格陵兰岛 。
⑶、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是 ,就南北半球来说,海洋面积广阔的半球
是 西半球 。
⑷、沟通海洋H和K的海峡a叫 白令海峡 ;EF大洲的分界线
叫 巴拿马运河 。
可能不是苏教版的 但是希望对你有帮助啊!!!!~~~
❷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题(苏教版)
初一地理复习题 姓名:
1、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 )部位略扁的( )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2、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也是地球仪上( )度纬线。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两条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线圈。
4、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又叫( ),指示( )方向。
5、北纬23.5度的纬线称为( ),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界线;南纬23.5度的纬线称为( ),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界线。(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6、北纬66。5度的纬线是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分布( )界线。南纬66。5度的纬线
是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分布( )界线。( )是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7、与西经60度正相对的经度是( )。
8、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 ),自转结果使地球表面产生了( )变化。
9、地球公转方向是( ),周期( ),公转结果使地球表面产生了( )。
10、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总是保持( )度夹角。
11、热带在( )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阳光( )现象。
12、气候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带是( )。
13、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 ),北极圈到北极的地区叫( )。
14、在比例尺1:25 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
15、有一张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50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 )。
16、在地图上用( )表示地面高度。
17、在等高线地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 )。
18、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主要原因( )。
19、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20、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方在( )。
2 1 、地球上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2、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我国是( )季。
2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
24、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25、靠近大陆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叫( )。
26、世界上的两大山系是( );( )。平原多分布在( )中下游,世界最大
的平原是( )。
27、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 )力量和( )力量共同作用结果。
28、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温出现在(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29、北半球的秋季是( )三个月;气温一般用( )表示,读做( )。
30、世界气温从( )向( )逐渐降低;同纬度的( )和(
)的气温并不相同。
31、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32、地势高,气温(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33、科迪勒拉山系是由( )和( )山组成。
3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比较活跃的地区。
35、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它们的作用称为( )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等。又被称为( )作用。
36、内力作用塑造了( )和( ),使地球变得( )。外力作用则把( )削低,将( )填平,使高低不平
的地形趋于( )。
37、由北美洲、亚洲、欧洲环绕的大洋是( );由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环绕的大洲是( )。
38、非洲以东是( )洋,以西是( )洋。
39、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 ),又叫( )。 40、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温度带名称是( )。
41、北极圈穿过( )洲、( )洲、( )洲。
42、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 )。
43、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
44、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5、直接与三大洋相邻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6、河口三角洲是以( )作用为主形成的。
47、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洲,平均海拔低的是( )。
48、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49、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 )。
50、东经145度,北纬45度,该地位于( )半球(东西),( )半球(南北)( )纬度(低、中、高)。
51、地图的三大要素是( )、( )、( )和注记。 注1、比例尺三种表示方法,要会互换。
2、利用比例尺会计算。
3、比例尺大小会比较。
4、五带名称会填注。
5、地图上方向会辨别。
6、常用图例要会。
❸ 七年级上地理试卷 苏教版
05-0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期末模拟测试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目前世界上共有国家和地区(
❹ 初一上册的地理试卷(有答案,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我们常吃的西瓜和西瓜仔分别属于植物体的:( A )
A果实和种子 B茎和种子 C茎和果实 D 种子和果实
2.豆角两侧坚韧的“筋”,橘子辫子上的“丝络”,老丝瓜的“丝瓜瓢”。实际上是:( D )
A胞间连皮 B细胞厚壁 C果皮上的 D果实里的导管和筛管
3.如果一株番茄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叶片发黄,那么可判定该棵番茄缺少:( B )
A钾肥 B 氮肥 C磷肥 D 硼
4.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中才能有生命活动(C)
A空气 B土壤 C生物的活动胞 D 水
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的变化是:( D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6.切西瓜和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是 (B)
A水分 B细胞液 C细胞质 D液泡
7.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便是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水中了。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中的哪中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C )
A 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 细胞质
8.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生物是:(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疫苗
9.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D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 以上都是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C )
A桃树的品种不同 B光照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C温度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D山寺空气稀薄,影响了桃树的盛开
11..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D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12.在根尖的结构中,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这部分内部还出现了导管,这是( D )
A根冠 B分生部 C生长区 D成熟区
13.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化器是(B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
1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15.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 )
A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 B没有适宜的温度 C没有一定的水分 D没有充足的空气
16.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 A )
A提高大气的温度,增加降雨量B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C多吸收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气温度
17.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内水分却是至下而上的,其运输的动力是( D )
A太阳光能 B渗透作用 C植物体内产生的能量 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18.人们在河岸、山坡、沙地上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B )
A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放牧畜生 D获取柴草或树木
19.玉米开花季节,遇到下列哪种天气时,最容易造成减产?( A )
A连绵阴雨,气温较低 B气温较低,雨水较少 C晴空万里,微风吹 D秋季多风
20.冬季河水中看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以见到水绵团漂浮在水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水绵光合作用旺盛 B河水温度的升高
C水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D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粒种子能够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种子内有( C )
A种皮保护着种子 B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着营养物质
C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 D胚根发育后深入土中
22.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原因是( C )
A减少水分的散失 B防止营养流失 C减少幼根根毛的损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23.把蒲公英等植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回渗出白色的液汁,这些液汁是从( A )流出来的。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24.盐碱地种植作物,生长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土壤缺肥 B土壤溶液浓度小
C盐碱地中缺氧 D土壤溶液浓度大
25.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D )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B 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10分)
26.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 细胞 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结构
和 功能 的基础单位。
27.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 体积 增大,而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 数目 增多。细胞的分化又是伴随着 细胞的生长 而进行的。
28.蒸腾的作用是指植物体的 水分 以 气体 状态,从 叶中 散发到 大气中 的过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5分)
29. 所有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都是相同的。(Ⅹ)
30.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载物台倾斜的原因是便于对光。( Ⅹ )
31.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草履虫不能完成消化、排泄等复杂的功能。( Ⅹ )
32.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 )
33.烘烤种子实验中,出现在试管壁上的小水珠来自于干燥的种子。( √ )
五.探究实验:本题共15分
34、下面是一组同学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以下是他们的操作过程。
先在盒子里铺上一层纸,纸是一边干一边湿的。把10只鼠妇放到了盒子的左边。然后盖上玻璃板,再在玻璃板的一边盖上书来遮光。静置两分钟后开始统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⑴、 请找出他们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说明原因 :(2分)
答:干湿条件控制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无关,干湿条件的附加会影响本实验的科学性。
⑵、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只用一只鼠妇行吗?(2分)
答: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⑶、 为什么要设置一边光一边暗的环境?(2分)
答:因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光与暗是亮度差异的对照组,
35、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每空1分)
(1)图中1号种子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水 ;
图中3号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空气 ;图中5号种子不能够
萌发的原因是 温度不适 。
(2)图中2号种子萌发的原因是 满足了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以上实验说明种子要萌发,除了满足种子自身条件
胚有活力,营养丰富 之外,还要满足 水份 、 空气 、 适宜的温度 等外界条件。
(4)如果2号种子也没有萌发,请推测可能有哪些原因? 可能胚不是活的 。(2分)
六.简答分析题:(20分)
36、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前者包括 动物和植物 ,后者包括 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等 。(每空2分)
(2)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说明生物必须 依赖适合的环境 而生存。(2分)
(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关系,请写出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用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5分)
草→蟋蟀→蜈蚣 。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5分)
答:海洋蒸发、地表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使天空形成积雨云,从而产生降雨,一部分雨水渗入土中补充了地下水,而另一部分雨水则回归江河湖泊和海洋,形成生物圈周而复始的水循环。唐朝大诗人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著名诗句虽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很有气势,但尚有不足。我认为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会因海洋蒸发而复回到黄河。因此“不复回”一词的描述欠科学,未能正确表达生物圈的水循环,确有修改余地。
❺ 初一上地理期末考试卷 (一定要是苏教版)
2005 ~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初一 地理
一 二 三 总分
一、精挑细选单选题(每题1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答题卡内。)
1、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首次环球航行是由( )率领的?
A.麦哲伦 B.郑和 C.哥伦布 D.达伽马
2、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900W,900E B. 200E,1600W C. 200W,1600E D. 00,1800
3、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1:120000 B.1:200000 C.1:1000000 D. 1:10000
4、“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
A. 6378千米 B. 40000千米 C.50000千米 D.60000千米
5、最长的纬线圈是( ) A.150纬线圈 B.400纬线圈 C.00纬线圈 D.900纬线圈
6、中纬度地区是指( )A.300到600 B.23.50到66.50 C.00到300 D.600到900
7、从南极到北极,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是( )
A. 逐渐增大 B. 由大到小再增大 C.逐渐减小 D.由小变大再减小
8、世界上海陆面积的比例是( )
A.各占一半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9、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10、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 高加索山脉 C. 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1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是( )A.高原 B.山地 C.海洋 D.平原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没有区别 B. 绝对高度就是海拔
C. 海拔是某地与海平面的距离 D. 地形是指地球的形状
13、下列地区中,由于地壳上升运动而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 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 D.台湾海峡
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共有几大板块?( )
A. 四大板块 B. 五大板块 C. 六大板块 D. 七大板块
15、截止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 )
A. 70亿 B.50亿 C.40亿 D. 60亿
16、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
A.两极地区 B. 湿润温暖的平原和盆地 C.高山高原地区 D. 干旱的荒漠
17、某地人口总数是40万,面积是2000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是( )
A. 200人/平方千米 B. 50人 C. 2000人 D.50人/平方千米
18、西亚和北非主要分布着(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人种
1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20、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A.汉语 B.法语 C.日语 D.英语
21、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22、《西游记》中,从“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23、下列地区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
A.撒哈拉沙漠 B. 乞拉朋齐 C. 台湾火烧寮 D. 巴西高原
24、有“炎热大陆”之称的是( )A. 南美洲 B.欧洲 C. 亚洲 D. 非洲
25、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五带的划分
2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
A. 自西向东转 B.自东向西转 C.顺时针转 D. 逆时针转
2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A.亚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亚欧大陆 D.南极大陆
28、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热带沙漠 D.亚寒带针叶林
29、下列气候中四季分明的是( )A.温带气候 B.高山气候 C.寒带气候 D.热带气候
3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31、某地的气温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那么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32、下列国家既位于南半球又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美国 B. 新西兰 C. 日本 D.德国
33、“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 )A.南非 B.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 D. 南半球
34、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 )A.圣马尼诺 B.卢森堡 C.安道尔 D.梵蒂冈
3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
A. 面积大小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多少 D. 政治制度
36、目前全球发展的三大问题是( )
A.过去、现在、未来 B.吸毒、犯罪、战争 C.艺术、体育、交流 D.人口、资源、环境
选 择 题 答 题 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二、心有灵犀连线题(24分)
1、(15分)将下列各地区居民与语言、宗教及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非洲北部 汉 语 基督教 清真寺 金刚经 愿真主保佑
欧州西部 阿拉伯语 佛 教 教 堂 古兰经 阿弥陀佛
亚洲东部 英 语 伊斯兰教 庙 宇 圣 经 阿 门
2、(9分)将下列民居与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西双版纳 冬冷夏热 冰屋 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
北极地区 高温多雨 窑洞 很低,无窗户,保温效果好
黄土高原 严 寒 竹楼 用黄土掘成,冬暖夏凉
三、实力作证操作题(40分)
1、(12分)读下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 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 线;
(2)所有经线都交于 ,长度 ,并与 线垂直相交;
(3)所有纬线都互相 ,长度 ,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 ;
(4)在图中描画出本初子午线;
(5)经纬度位置为600E、200N的地点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请在图上标出该地点。
2、(7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所在的两幅图中,实地范围较大的是 ;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 ,纬度 ;
(3)A、B两点间隔的纬度为 度;
(4)A在 半球(东或西),B在 半球(南或北),B在A的 方向。
3、(21分)下图是五个地方的气候坐标图,读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读出各地的气候类型:伊基托斯 ,特征是 ;伦敦 ,孟买 ,罗马 ,上海 ;
(2)五地中属于热带的是 和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3)五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 ;属于冬季多雨的是 ,此地应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 岸;有明显干湿季的是 ;常年降水较均匀的是 ;
(4)上述地区降水分布最不均匀的是 ,这里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和 。
(5)如果月降水量达到100mm,就算进入了雨季,上海有 个月属于雨季。
(6)如果你7月份到罗马去旅游,随身携带的必须有 (雨伞、太阳帽)。
(7) 和 两个地方的人们,不必购买保暖衣物。
2005-2006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答案
选 择 题 答 题 卡
1 A 2 C 3 D 4 B 5 C 6 A
7 B 8 D 9 A 10 C 11 D 12 B
13 A 14 C 15 D 16 B 17 A 18 C
19 B 20 D 21 A 22 C 23 B 24 D
25 C 26 A 27 C 28 A 29 A 30 C
31 D 32 B 33 B 34 D 35 B 36 D
二、心有灵犀连线题(24分)
1、(15分)将下列各地区居民与语言、宗教及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非洲北部 汉 语 基督教 清真寺 金刚经 愿真主保佑
欧州西部 阿拉伯语 佛 教 教 堂 古兰经 阿弥驼佛
亚洲东部 英 语 伊斯兰教 庙 宇 圣 经 阿 门
2、(9分)将下列民居与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西双版纳 冬冷夏热 冰屋 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
北极地区 高温多雨 窑洞 很低无窗户,保温效果好
黄土高原 严 寒 竹楼 用黄土掘成,冬暖夏凉
三、实力作证操作题(40分)
1、(12分)读下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 经 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 纬 线;
(2)所有经线都交于 两极 ,长度 相等 ,并与 纬 线垂直相交;
(3)所有纬线都互相 平行 ,长度 不相等 ,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递减 ;
(4)在图中描画出本初子午线;
(5)经纬度位置为600E、200N的地点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东半球)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北半球)请在图上标出该地点。
2、(7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所在的两幅图中,实地范围大的是 A图 ;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 西经30度 ,纬度 南纬70度 ;
(3)A、B两点间隔的纬度为 100 度;
(4)A在 西 半球(东或西),B在 北 半球(南或北),B在A的 东北 方向。
3、(21分)下图是五个地方的气候坐标图,读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读出各地的气候类型:伊基托斯 热带雨林 ,特征是 全年高温多雨 ;伦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孟买 热带季风气候 ,罗马 地中海气候 ,上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 ;
(2)属于热带的是伊基托斯和 孟买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上海 。
(3)五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 伊基托斯 ;属于冬季多雨的是 罗马 ,此地应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 西 岸;有明显干湿季的是 孟买 ;常年降水较均匀的是 伦敦 ;
(4)上述地区降水分布最不均匀的是 孟买 ,这里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旱灾 和 洪涝灾害 。
(5)如果月降水量达到100mm,就算进入了雨季,上海有 6 个月属于雨季。
(6)如果你7月份到罗马去旅游,随身携带的必须有 太阳帽 (雨伞、太阳帽)。
(7)伊基托斯和 孟买 两个地方的人们,不必购买保暖衣物。
❻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苏教版
初一地理复习题 姓名:
1、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 )部位略扁的( )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2、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也是地球仪上( )度纬线。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两条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线圈。
4、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又叫( ),指示( )方向。
5、北纬23.5度的纬线称为( ),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界线;南纬23.5度的纬线称为( ),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界线。(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6、北纬66。5度的纬线是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分布( )界线。南纬66。5度的纬线
是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分布( )界线。( )是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7、与西经60度正相对的经度是( )。
8、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 ),自转结果使地球表面产生了( )变化。
9、地球公转方向是( ),周期( ),公转结果使地球表面产生了( )。
10、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总是保持( )度夹角。
11、热带在( )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阳光( )现象。
12、气候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带是( )。
13、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 ),北极圈到北极的地区叫( )。
14、在比例尺1:25 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
15、有一张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50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 )。
16、在地图上用( )表示地面高度。
17、在等高线地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 )。
18、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主要原因( )。
19、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20、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方在( )。
2 1 、地球上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2、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我国是( )季。
2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
24、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25、靠近大陆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叫( )。
26、世界上的两大山系是( );( )。平原多分布在( )中下游,世界最大
的平原是( )。
27、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 )力量和( )力量共同作用结果。
28、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温出现在(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29、北半球的秋季是( )三个月;气温一般用( )表示,读做( )。
30、世界气温从( )向( )逐渐降低;同纬度的( )和(
)的气温并不相同。
31、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32、地势高,气温(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33、科迪勒拉山系是由( )和( )山组成。
3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比较活跃的地区。
35、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它们的作用称为( )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等。又被称为( )作用。
36、内力作用塑造了( )和( ),使地球变得( )。外力作用则把( )削低,将( )填平,使高低不平
的地形趋于( )。
37、由北美洲、亚洲、欧洲环绕的大洋是( );由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环绕的大洲是( )。
38、非洲以东是( )洋,以西是( )洋。
39、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 ),又叫( )。 40、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温度带名称是( )。
41、北极圈穿过( )洲、( )洲、( )洲。
42、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 )。
43、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
44、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5、直接与三大洋相邻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6、河口三角洲是以( )作用为主形成的。
47、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洲,平均海拔低的是( )。
48、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49、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 )。
50、东经145度,北纬45度,该地位于( )半球(东西),( )半球(南北)( )纬度(低、中、高)。
51、地图的三大要素是( )、( )、( )和注记。 注1、比例尺三种表示方法,要会互换。
2、利用比例尺会计算。
3、比例尺大小会比较。
4、五带名称会填注。
5、地图上方向会辨别。
6、常用图例要会。
❼ 初一地理(上)试卷(附答案)
第二单元世界陆地和海洋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C
A.各占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是海洋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陆地。
2.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A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3.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D
A.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极洲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北极周围都是冰天雪地的陆地 B.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C.陆地主要集中于南半球 D.世界海陆分布是均匀的
5.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南极地区被三大陆包围 B.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C.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D.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
A.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B.各板块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
C.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 D.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高山
7.六大板块中全部属于大洋板块的是B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
8.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魏格纳是C
A.法国人 B.美国人 C.德国人 D.英国人
9.荷兰“低地”产生的原因是B
A.海平面上升 B.陆地下沉 C.陆地上升 D.人类围海造陆
10.半岛是D
A.海洋伸进陆地的部分 B.陆地伸进海洋凸出的部分
C.陆地被海洋分割的部分 D.陆地被海洋包围的部分
11.对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面积最小
B.大西洋的形状像“S”,太平洋形状像“W”
C.太平洋的面积与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积之和几乎相等
D.北冰洋纬度最高、太平洋跨经度最小
12.促使阿尔卑斯山脉隆起成山的两个相互碰撞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 D.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一个规则的球体. D.是一个平面
2.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l亿平方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D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3.以下对地球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 B.地轴是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
C.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D.凡穿过南北两极的都是经线
❽ 2008--2009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题(苏教版)
现在还没有呢!2008--2009的试卷要是有的话,那就是我们星期一考试的试卷了,其他的试卷均不是2008--2009的试卷!
另外,你最好好好复习,我的地理也很差哦!
加油!祝你考试考好!
❾ 初一上册地理试卷(带答案)
初一上地理单元测试(一)
一、 填空题
1.地球的旋转轴叫做
;这根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即
,指向北极星附近的叫
,与此相反的一点叫
。
2.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
。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
,也叫
;0度经线以东称
。用“
”表示。
4.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
5地球绕
自
向
的转动叫自转,自转产生了现象。
6.地球公转时轨道近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
成
的夹角。
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直射光在
和
移动,从而形成地球上
的变化和
更替。
8.五带中
四季更替明显,
太阳光能够直射。
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小时。
10.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11.从等高线疏密程度上,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
1. 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
)
A.0度
B.北纬23.5度
C.南纬63.5度
D.90度
2.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3.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是
(
)
A.23.5度
B.63.5度
C.0度
D.90度
4.经纬网用来确定
(
)
A.方向 B.位置 C.方位 D.导航
5.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9°W、10 °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6.本初子午线是
(
)
A.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7.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
(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纬23.5°
8.气候终年寒冷的温度带有
(
)
A.北温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南极
9.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五带中的哪一带
(
)
A.北温带
B.北寒带
C.热带
D.南温带
10.南半球的夏季是北半球的
(
)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
11.有的地图在没指向标的情况下,通常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C.上西下东,左北右南 D.上东下南,左西右北
12.下列四个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1:25000
B.1:15000000
C.1:95000
D.1:62700000
三、连线题
1.将下列经线、纬线与其对应的不同说法用线连接起来。
纬度0°
北极
经度0°
北回归线
北纬90°
南极
南纬23.5°
赤道
南纬90°
南回归线
北纬23.5°
本初子午线
2.将下列日期与我国东北地区对应的节气用线连起来。
3月21日
冬至日
6月22日
秋分日
9月23日
春分日
12月22日
夏至日
3.请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用线连起来。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昼夜长短变化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
四季更替
❿ 七年级苏教版期中考试地理模拟题
一.选择题:50分
1.当太阳直射23.5°N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为冬至日B.海南岛旗杆下正午的影子朝北
C南极圈出现极昼D.北京比淄博白昼时间长
2.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先向南再向北B.一直向北移
C.一直向南移D.先向北再向南
3. “海上看日出”是许多来山东日照的旅游者最想实现的观光项目。下列节日中,日照市日出时间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D.国庆节
4.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在的经线圈长于b点所在的纬线圈
B.c点所在在经线圈不能将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C.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
D.a点位于热带
5.读下图,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
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6.据报道,最近日本、德国、巴西、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纷纷提出要求,争当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上述国家分布在( )
A.三大洲 B.四大洲C.五大洲D.六大洲
7.巴西最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A. 水资源被污染B.沙尘暴C.热带雨林被破坏D.洪涝灾害频繁
8.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獭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是:
A.日本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B.因燃料、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产品需要输出
C.沿海地带的矿产资源丰富 D.沿海地带风景优美
9、西亚的石油主要产在波斯湾沿岸,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必须经过( )
A.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 D.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10.巴西和澳大利亚
A.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B.通用英语
C.煤、铁、水能资源都很丰富D.首都均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11.当世界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竞相赶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上一片枯黄 B.罗马气候炎热干燥
C.哈尔滨的人们正在准备“冰灯游园会”D.尼罗河沿岸泛滥成灾
12.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
A.蒙古、俄罗斯B.越南、老挝C.尼泊尔、印度D.阿富汗、巴基斯坦
13.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①天山②大兴安岭③太行山④昆仑山⑤秦岭⑥巫山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北、东北和华北B.东北、东南和华南
C.东南、西南和西北D.西南、西北和东北
15.关于我国的四大高原,说法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指的是内蒙古高原
B.“地势最为平坦,一望无际”指的是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上喀斯特地形广布
D.黄土高原地表崎岖,多山间“坝子”
16.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C.热带和亚热带的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17.我国水土资源配合的情况是( )
A.北方水资源丰富而耕地少 B.北方水资源丰富且耕地多
C.南方水资源丰富而耕地少 D.南方水资源少而耕地多
18.关于夏季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B.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都很明显
C.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多集中在5~9月
D.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
19.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的长度和年径流量都居世界第三位
B、河口和湖口分别是长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C、发源地在青海省,在上海市注人黄海
D、金沙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20.下列铁路干线中,通过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最多的是:()
A.京广线B.京沪线C.浙赣线D.陇海线
21.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A.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都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D.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22.我国外流河中,流入印度洋的是:()
A.珠江、湄公河B.怒江、澜沧江C.澜沧江、红水河D.怒江、雅鲁藏布江.
23.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把实行计划生育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C.加快开垦荒地 D.在城市实行计划生育
24.有两箱“非典”急救药品从上海运往广州,应采取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 B.公路 C海运 D.航空
25. 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