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是邓稼先吗
1.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是竺可桢。
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内家,当代著名的地容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 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2. 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科学家是谁
1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 字子先,号元扈,谥文定,上海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玫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崇祯历书》的编纂对于我国古代历法的改革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奠定了我国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徐光启的编历工作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基础。
2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李善兰
李善兰在数学上独创性的一系列方法,连当时西欧的数学家也为之赞赏,更为李善兰感到惋惜,如果李善兰不是在中国出生的话,那他的成就将与尤拉等大数学家齐名,当时的数学家将他的函数方法与西欧的方法相对照,发现李善兰的方法不但简明,而且相当有内涵,这也是李善兰能名列于近代知名数学家的因素。
3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寿
徐寿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
3. 中国地理学家第一个领导人是谁
竺可桢(1890.3.7-1974.2.7)。
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内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容气象学的奠基者。
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4. 求中国近代科学发明家的资料!!
钱学森简介2007-02-15 18:23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钱学森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5. 中国近代科学和天文学的奠基人是谁
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先生
1978年8月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号小行星命名为“张(2051)Chang”,并指出这是为了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南京的骄傲。
但他不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就难说了。很多人都是。要看哪一科的。
下面这几个都算。
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7、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8、茅以升(著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0、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11、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14、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15、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
16、丁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17、梁希(林学家)
18、林巧稚(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19、张孝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20、吴阶平(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我个人认为:李善兰。是不可以忘记的。虽然是个翻译,但绝对算上奠基人了。
6. 中国六大科学家是谁
中国六大科学家分别是:钱学森、钱三强、竺可桢、李四光、袁隆平、邓稼先
1、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7. 中国的科学家有谁
有很多。
例如
钱学森(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留学美国并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投身于开创中国力学、航天事业等工作。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一任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等。
李四光(1889?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
竺可桢(1890——1974年),我国代气象事业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邓稼先
钱伟长,1913年10月生,江苏无锡人。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8. 邓稼先的身份是什么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1]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4]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9. 历史地理研究的近代创始人是谁
20世纪20年代末到抄40年代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时期。德国赫特纳1927年出版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有专节论述历史地理学,指出历史地理学不同于地理学发展史,它是对“过去时代进行的地理考察”
10. 地理之父中国是谁人
地理地质之抄父――赖尔中国地质之父――李四光物理近代物理学之父、近代科学之父、实验物理学之父——伽利略·伽利雷现代物理学之父、相对论之父、近代光子学说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力学之父——阿基米德经典力学之父——艾萨克·牛顿声学之父——欧内斯特·克拉尼核子科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实验电磁学之父——迈克尔·法拉第经典电动力学之父、电波之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现代磁学之父——范弗菜克激光之父——卡斯特勤量子论之父——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量子力学之父——尼尔斯·亨里克·大卫·玻尔原子弹之父——约翰·罗伯特·奥本海默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超音速之父——冯·卡门俄罗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现代航天之父、导弹之父——韦纳·冯·布劳恩火箭之父、宇航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中国火箭之王、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光纤之父——高锟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电解粉之父——汪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