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200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

200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

发布时间: 2021-02-20 18:35:23

㈠ 2005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图书馆找资料,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找资料。。。。

㈡ 2005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发展的文献有哪些

《人文地理》期刊

㈢ 急求一片关于地理科学发展的论文

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和科学讨论会,自1982年在上海市举办以来,每2年举行一届,迄今已历10届(从2000年第十届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会),成为中小学科技活动的传统项目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多同学的优秀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
二、撰写科技小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科技小论文是学生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不是文学作品。小论文的写法有一定的规范性,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题目要与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对题。题目要求简洁、新颖、吸引读者。如《为什么咸蛋黄会出油?》明了,吸引读者。研究的题目不能太大,不然无从下手。
2、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简单说明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样想到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写清考察和观察对象、实验的材料及材料来源;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研究步骤;使用了哪些仪器等,这都要如实交代清楚,以便经得起他人的重复试验。
4、结果:是论文的论据部分。除了用文字,还可用表格中的数据,图片,照片,这样具有说服力。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实验研究的关键所在。
5、讨论:这是论文的论证和论点部分。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科学结论。并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论点必须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依据,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如果脱离实际,故意扩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论文的科学性,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本次的科技小论文选题可以参考丛书的有关课题,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手段。也可围绕自己劳技创意和制作过程等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㈣ 地理科学进展的参考文献怎样析出

析出文献是专著或文集中的部分,一般是可独立参阅引用的。如果是从专内著析出,这析出文献的作者当容然是专著的作者。如果是从文集中析出,则文集的作者是主编或出版人之类,析出文献的作者与主编、出版人的关系,可以是委托和被委托出版的关系,也可以不是什么关系,比如古代文献的专题编集,作者已经作古,后人也可积来编撰成册。你上面的分析是对的,钟文发的文章算是赵玮主编的论文集中的一篇。

㈤ 2005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进展

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㈥ 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当代中国地理学进展与趋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出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和地带性规律,成为各部门研究和应用的重要依据;中国农业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义。
(2)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 。
深入开展对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研究,并加以综合.
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进展显著,并已发展为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冰川、冻土、沙漠、湖泊、湿地等专门自然地理的时空演变与过程研究的成就突出。.
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等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的成果瞩目。.
(3)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研究
人文地理研究热点之一的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并开展了城市化研究;
区位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研究.
地理学家率先开辟对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和人类环境的综合研究,成为当代地理学应用研究的主流;
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指标体系、模型、动力学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4)国家地图集系列的编纂
20世纪,国际地理学界有几次编制国家地图集的高潮;30年代以法国、瑞典为代表;60年代以英、美、苏为代表,苏联的国家地图集还延伸到全世界和海洋领域.
中国近50年来先后编制国家、省区及历史、自然、人口、经济、农业地图集系列30余种;国家自然、人口、经济和农业等地图集的规模和质量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5)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具有对空间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新信息为决策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性、区域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并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信息(资讯)产业.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预警评估等领域,为重要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手段。

㈦ 2500字以上的人文地理学方面的文献综述

人文地理学文献综述,上网查的不知对你有没有帮助。
我国近10年人文地理研究的成果简介,人文地理学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人文地理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才得以恢复,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人文地理学进入提高阶段。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分支学科迅速发展。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不仅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还加强了应用方面的研究。计量方法的引进,对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利用,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的引进与运用,都使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得到加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人文地理学已走上复兴、创新之路,正向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目标前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但是在人文地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值得探索的新问题或尚未解决的旧间题,这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继续发展的契机。本文在收集和整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基础上,对90年代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总结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2中国近几十年人文地理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科研成果呈显著递增之势,1992-1996年段发表的人文地理著作几乎是1982-1986年段的9倍,而且人文地理类文章在整个地理类文章中所占的比率也呈连年上涨态势,1997-1999年该比率已达到30.7%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同时,众多刊物也发表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类文章,如《人文地理》自1986年创刊至1999年12月间就发表了共计380 篇人文地理各方面的文章。[1]
2.1近年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2.1.1学科门类逐渐齐全;
人文地理学涵盖的一系列学科部门发展迅速如: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

㈧ 社会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和其他地理学者倡导下,社会地理学还探内讨社会和文化现象容的发展规律,说明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进行的扩散和传播。
由于社会地理学强调社会因素对形成区域特征的作用,认为区域特征以一定的生活模式(或称生存形式)作为具体表现,通过模式可以确立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象,比较各个区域的人文差异。60年代地理数量方法的应用,大大推动了社会、文化现象时空扩散的研究。如社会区域分析在城市生态研究中采用因素分析法等。
此外,有些社会地理学者认为人的行为、决策和行动是以物象而不是以现实为依据的,因此进行了感应地理和行为地理的研究。他们把经验、信息、心理状态、生理条件、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约束都包括在环境这一概念之内,对心理因素的重视超过了对传统的环境因素的重视。有些学者还对特定的社会福利、社会过程或现象采用模型来研究其决策过程和各地区行动模式的分布。苏联从60年代开始重视社会地理学的工作,认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并强调文化景观优化的研究。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