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非选择题
㈠ 急求:2008年高考地理上海卷非选择题答案
上海地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一)1、D 2、C 3、B
(二)4、D 5、C 6、A
(三)7.c 8 c 9 D
(四)10、A 11、B 12、C
(五)13、B 14、A 15、D
(六)16、B 17、A 18、D
(七)19.A 20 D
二、综合分析题:考生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第(八)至第(十三)题为共同部分 (八)(本题17分) . 21、尼罗河;地中海;刚果河;大西洋
22、撒哈拉沙漠;减缓;尼罗河三角洲(三角洲);刚果;航运;水力
23、B河地处热带雨林地区,A河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B河所在地区的降水量比A河丰富);B河位于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A河流域面积相对较小(B河流域面积大于A河)
24、对流;灌溉水源(水源);肥沃的淤泥(淤泥);②;支流②所处地区降水具有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九)(本题16分)
25、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叶尼塞
26、温带大陆性;亚寒带针叶林;光热;小麦
27、石油、天然气、煤、水力;秋明
28、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 (十)(本题13分)
29、③;澜沧;南
30、山河相间;侵蚀(切割)
31、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2 、B
33、甲;丙;丙
34、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十一)(本题15分)
35、东部;中部;中部;东北
36、西部;中部;东部;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37、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十二)(本题20分)
38、江汉(长江中下游);汉江;京九
39、黄冈;铁;纺织;商品棉
40、黄冈的城市发展能力比黄石强,黄石的经济整体水平比黄冈强,黄冈的市场化程度比黄石强
41、 218;用实线在仙桃和武汉间画出较弱等级连线
42、非农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城市间距离的平方
43、逐渐下降;强;弱
44、为加强武汉城市圈联系、推进相关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要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 同时,在保持原有第二产业传统工业部门优势外,需要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GDP;另外需要注意避免城市产业雷同化,发挥互补优势;加快城市间高速路网建设,加强城市间的经济交往 (十三)(本题9分) 45、经度180。、南纬23.5。;12月22日
46、乙
47、 D
48 、16小时;23日;04时
49、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以下为选择部分 A组 (十四)(9分)
50图1;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
51、A
52、 C
53、月球引潮力与太阳引潮力;可再生,占地少,受季节限制小,不荇染环境;海岸线漫长 (十五)(11分)
54、青藏高原;掉袖藏袍;昼夜温差大
55、③;秦腔
56、内蒙古草原;蒙古包;草原游牧
57 、B
58、差异性;多样性 B组 (十六)(10分)
59、蒸发量;回归线
60、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61、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62、蒸发量;降水量;人海径流量 (十七)(10分)
63、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64、④;②;①
65、不可逆
㈡ 求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背特点和措施,可以的话背下作用,剩下的要在课堂中记住,毕竟内高中地理就上述几项最难背,容其余只是附属,只是作为理解题来考,多为选择题。还有,答题是一定要将关键词先写旁边,然后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并把关键点写在前面的几点内容中。
㈢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有没有答题技巧
你想写上就能得几分啊,那就看他问什么吧!比如说农业的发展条件,好的回就说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答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坏的就是差不多反过来吧!发展方向么有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工业方面,发达国家网高兴技术产业方向想,发展中国家看看有没有资源,智力的措施就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环境,产业转移,改进技术,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等、。地理环境么从地形,土壤。水文。生物。及其地理位置。入手,或者从交通,经济结构,人口,城市,产业结构入手,基本就差不多了。希望你考好!
㈣ 零几年的一道地理高考题,关于新加坡的非选择题,搜不到,求解答
哪里的高考题,不然一年十几套
㈤ 高中历史地理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等。
(二)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最好采用“序号化”,如:①②⑶。
(三)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
“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
“评”,即评论、评价、评析等。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历史答题关键是记忆知识点大家一定要把知识点记牢固!
㈥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与选择题材料有何不同
我觉得你要多做模拟试题,我记得我们那会有本书叫《三年高考 五年模拟》,很版不错都是历年的高权考真题和模拟题。你可以做做里面的选择题,做的多了就能发现每种类型题的规律,还有进来出题的方向。还有基础知识很重要,该背的一定要背。我后来的高考模拟题选择可以全对,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