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读图能力
1. 找 在地理课堂中提高读图能力
在地理课堂中提高读图能力.doc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读图能力?
江苏省金湖县第二中学 霍海洲 (211600)
事实1:中学地理教材是由文学材料和图(表)材料(地图)两部分组成区域地理读图基础,而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因此,各类图表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事实2: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无论是地理单科试卷,还是文科综合中的地理试题部分,地理图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读图能力成为地理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和难点。
事实3:《全国普通高考地理科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有“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表图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事实4:《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的要求。
事实胜于雄辩,提高读图(表)能力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需要,是在地理高考中得优异成绩的需要。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表)能力?这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师面临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将认识总结如下,地理的读图望能抛砖引玉。
法宝一、强化读图(表)步骤的课堂教学训练
我在江苏省金湖县第二中学一直从
......
高三地理读图专题练习题
......B.有机质含量太低高三自然地理练习题,土壤贫瘾
C.水分过多,土温下降,土壤缺氧
Da、b、c、d A.纺织工业B.传统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飞机制造工业
a、b、c、d A.广州市远郊B.杭州市近郊C.西安市近郊D.武夷山区
A.服务业B.纺织业
C.服装业D.精密仪器制造业
未来七年,纺织业、服装业就业人数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信息、通信网络发展,对外联系加强
B.现代科技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C.市场环境变化,对纺织、服装产业的需求增加
D.纺织业、服装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高三阅读理解练习题产品种类不断增多
8.下列工业部门发展过程与该图所示特点相近的是
A.石油化学工业、航天工业
B.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
C.纺
......
高三地理专题练习:读图题练习[全套]-人教版
......C.①③② D.③②①
2000年10月10日《新民晚报》报道: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居全国首位练习,水土保持刻不容缓。读长江流域图,判断4-5题:
4、长江流域的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是( )
A.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C.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
D.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
5、目前,流域内已发电的我国最大水电站是( )
A.葛洲坝水电站 B.隔河岩水电站 C.二滩水电站 D.小浪底水电站
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图中这种关系的是伦敦。根据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相关图判断6-7题:
6、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读图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
......
2009届高三世界地理读图填图基础练习——地球和地图
......9届高三世界地理读图填图基础练习——地球和地图
一、经纬网:
①、观察经纬线读图填图,说出经线和纬线的不同;区分东西经和南北纬,确定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②、描绘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描绘0°经线和180°经线。
③、读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半球位置。④、读下图填写表格:
地点 经纬度位置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纬度 温度带 A B C D ⑤、还是上图,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C点位于D点的什么方向?甲、乙两地阴影部分面积较大的是哪一地?
二、地球的运动:
①、画出图中地球的地轴和赤道,并在地轴的北极用弧线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读出地球公转的两分两至日并标出日期。
③、用箭头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并用斜线画出两至日的夜半球。
④、北极极昼的日数比南极极昼日数 (多或少),原因是 。
三、地图:
①、读出图中数码所示地形部位的名称。
②、甲位于乙的 方。计划分别在两地造林绿化及开辟水平梯田,则宜造林绿化的是 地,地理填图练习可开辟水平梯田的是 地。
③、图中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
反应热课堂教学设计
......反应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反应热的概念;了解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初步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介绍反应热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反应热,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能源的教育渗透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教育。
科学品质:通过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格式的规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投影实验]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一支试管中,插入温度讲测溶液的温度,如图所示;将试管放在投影仪上请同学观察,并把水银柱的位置做标记,取下试管,向其中加少量盐酸试剂,再次插入温度计,放回投影仪上,请同学观察水银柱的变化。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提问]请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回忆举例还有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 观察:水银柱上升,溶液温度迅速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回忆、思考并回答。 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温故知新,反应热的计算启发
......
信息的传递-课堂练习
......二.古代的人在打仗时,会不会寄信?
1.会 2.不会
三.盲人和聋人能否传递信息?
1.能 2.不能
四.我们现在能否传递动画和声音?
1.能 2.不能
五.以下哪种通讯方法是最快的?
1.信鸽 2.步行 3.打鼓
一.现代通讯科技利用电脑传递信息,这样可以:
1.传递声音 2.传递思想 3.传递信息
二.现代市民的通讯方法中课堂练习的设计,课堂练习设计哪种最快?
1.邮递 2.传真 3.电子邮件
http://tbzy.k12.com.cn K12教学同步资源 精彩与您同步
沪科司南版九年级物理 资源版主:黄冠球 Email:[email protected]个人网站:http://jlzx.k12.com.cn/derup/page/user_mode.php/qq123hh
......
详见:http://hi..com/wuygg5/blog/item/b18f8d18e832e9c9f7039ef9.html
2.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读图能力
作者
梁巍
摘要
摘要: 本文从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的必要性入手,紧密结合地图的特点,论述了应用地图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态、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应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就如何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做了说明。
详细内容参考网络学术:http://xueshu..com/s?wd=paperuri%3A%%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w22v&sc_vurl=http%3A%2F%2Fd.wanfangdata.com.cn%2FPeriodical_dsjj201111032.aspx&ie=utf-8&sc_us=14167593360828007387
3.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强化读图表步骤的课堂教学训练,养成读图好习惯。
这就要求从教材入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拿到一幅图,要做到“读图四步走”:一读图名,即这是幅什么图?二读图例和注记,即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三读有无坐标轴,若有坐标轴,要看清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四读取图表中表达了哪些地理信息?“读图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这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在地理高考中因读图习惯不良,漏读、误读图名或漏读、误读图例而导致失分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做到“读图四步走”。
二、强化教材中图表的阅读与识记,是认识其他图表的基础
地理教材中汇集了大量图表,只有对教材中图表做到熟记于心,才能有助于认识出现的变式图、大比例尺的区域图等难度较大的图。
例如对变式图处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体恢复,回归基本。如有关晨昏线的读图题同学们普遍感觉较难,就是因为变式图特别多(约有20种)。但最基本的形式却只有两种,即侧视图和俯视图。在复习时我们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图形,再重点弄清每一种变式图与基本图形是什么关系,是如何“变”的。解题时先将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将变式力回归为基本图,可以使此类题大大简化。同时,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总结一些读图“法则”。
再如要认识小范围、大比例区域图,除了要根据经纬线进行空是定位外,还要求学生识记一些地面上点状的重要标志以及线状的轮廓,点状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矿产地、城市等,线状的如河流、岛屿、海陆、行政区等,只有从教材上识记,才能有助于认识区域图。
三、强化图表归类的教学训练,培养对不同图表的阅读方法
经过阅读步骤和对教材中图表的阅读和识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基本的读图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就必须将图表归类,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各类图表的读图方法和关键注意点。在近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变式图”、“叠加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和“区域图”,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绍一下这些常见图形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总之你上课引导得多,用图用得多,学生也容易养成读图的习惯,他们读不好图的关键还是很少看地图。
4. 试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读图能力的训练
准确识读地理图表,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努力:
1.教会学生准确把握读图程序
高中学生一定要学会阅读地理图表。首先要看图名,图名指出该图表所属,这是读图的必要前提。养成先读图名的好习惯,可以为学生节约很多时间。其次要看地理图表的图例和注记。图例一般与所要表示的内容有关,每幅图表需要表示的内容都不一样,读懂了图例,就为地图阅读打下了基础。最后要看图表的内容,分析地图的主体。要引导学生结合图名、图例、图的主体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题目设问,从图表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
2.课堂中强化训练学生绘图技能
地理绘图是学习研究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光要求地理教师掌握一手描绘地图的好本领,还要求学生也具备基本图表的绘图能力。地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适时安排一些绘图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3.注重图文图表转换,提高图表分析技能
学生要学会图文转换,不要凭空去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各类图形结合起来,这样才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进行各种表格与图形之间的转换,比如将饼状图变成柱状图,将光照图中的侧视图变成俯视图等等。变换图形之后,教师再通过改变设问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4.重视多图并用,有助于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地理事物之间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幅图来综合分析、对比各种地理事物,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分析气候特点时,就要分析气温与降水图。分析区域特征则要综合分析人口、资源、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特点。教学中把多种地理图表综合运用起来,这样会使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只要我们地理教师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使用地图,相信学生的读图技能必将有大幅度提高,从而保证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性。
5.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生存地理环境的必然产物和重工具。地图是一种专无声的语言。地图使人更属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6.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明确地理科目的社会价值
地理科目在中学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被称为回“副科”答,在大学里被称为“小科”,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普遍对地理科目不重视,导致地理科目地位不高,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阻碍了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所以,笔者认为,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对策就是要明确地理科目的社会价值.
1、向学生介绍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课程的学!
7. 如何提高地理读图能力
一、强化读图表步骤的课堂教学训练,养成读图好习惯。
这就要求从教材入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拿到一幅图,要做到“读图四步走”:一读图名,即这是幅什么图?二读图例和注记,即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三读有无坐标轴,若有坐标轴,要看清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四读取图表中表达了哪些地理信息?“读图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这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在地理高考中因读图习惯不良,漏读、误读图名或漏读、误读图例而导致失分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做到“读图四步走”。
二、强化教材中图表的阅读与识记,是认识其他图表的基础
地理教材中汇集了大量图表,只有对教材中图表做到熟记于心,才能有助于认识出现的变式图、大比例尺的区域图等难度较大的图。
例如对变式图处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体恢复,回归基本。如有关晨昏线的读图题同学们普遍感觉较难,就是因为变式图特别多(约有20种)。但最基本的形式却只有两种,即侧视图和俯视图。在复习时我们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图形,再重点弄清每一种变式图与基本图形是什么关系,是如何“变”的。解题时先将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将变式力回归为基本图,可以使此类题大大简化。同时,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总结一些读图“法则”。
再如要认识小范围、大比例区域图,除了要根据经纬线进行空是定位外,还要求学生识记一些地面上点状的重要标志以及线状的轮廓,点状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矿产地、城市等,线状的如河流、岛屿、海陆、行政区等,只有从教材上识记,才能有助于认识区域图。
三、强化图表归类的教学训练,培养对不同图表的阅读方法
经过阅读步骤和对教材中图表的阅读和识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基本的读图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就必须将图表归类,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各类图表的读图方法和关键注意点。在近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变式图”、“叠加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和“区域图”,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绍一下这些常见图形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1、“变式图”,就是从教材中的图演变而来。这类图形虽然看上去没有见过,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寻根导源”,并非无从读起。如:光照变式图、地球公转变式图、气候类型变式图等。下面主要介绍光照图的阅读技巧:光照图的种类比较多,此类图的解题关键要求学生牢记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读图的技巧和方法。当解题的已知条件不够时,要充分发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其经线的地方时时为6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利用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东”和“西”等。
2、“叠加图”,就是几种地理要素的内容叠加在一幅图上。虽然读起来相互之间有些干扰,但只要采取“分而治之”并注意其交叉点的办法还是不难解决的。如中国和美国的版图叠加在一起,我们只有分开读,再进行叠加对比,找出其相同和不同处。若不会读图,自然就无从答起。
3、“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这类图都遵循“等值线原理”即:凸向高(指数值)处反而低。(如山谷、低压槽、寒流等),凸向低处(指数值)反而高。(如山脊、高压脊、暖流等)。具体含义是:若为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若为等压线,凸高处为低槽,凸向你处为高压脊;若为海洋表面等温线,凸向高处为寒流,凸向低处为暖流。
4、“统计图”,包括柱状统计图(有纵向的和横向的)、折线统计图、扇状统计图、饼状统计图、三角状统计图等。这类图表读图的关键,是要读懂、读通坐标的含义,尤其是要注意坐标轴上数字的单位。
5、“区域图”,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域的图形。这类图又可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分为区域地形图、气候图、洋流图、资源图、农业地域图、工业分布图、交通图等。读区域图,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如: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图。要提高读此类图的能力,就要在平时要求学生对重要经纬线(如0经线180经线,30E,120E,赤道、23 26 N,23 26S,66 34N等)所经过的区域加以关注,再加上各类图表归类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网络状的地球,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学生记住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大地形、气候区;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这些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经过以上训练,当给你地球上一点或线时,学生脑海中涌现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