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莲山课件地理中考试题

莲山课件地理中考试题

发布时间: 2021-02-19 21:16:40

A. 2016中考语文广告对联汇编莲山课件

中考,即来普通初中学自业水平考试,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中考要考虑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但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中考,即“中招考试”,全称为“初中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前一般都有2-4次模拟考试。中考由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市级教科院(教科所)或者区级教研室命题。

B. 有没有中考地理复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此项字母填写在上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
A.板块的内部 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2.俄罗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是 ( )
A.圣彼得堡 B.符拉迪沃斯托克 C.莫斯科 D.摩尔曼斯克
3.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 ( )
A.海豹 B.海象 C.鲸 D.企鹅
4.拉丁美洲的居民以 ( )
A.白种人为主 B.黑种人为主 C.混血种人为主D.黄种人为主
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D.大洋洲
6.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
A.英语 B.俄语 C.汉语 D.西班牙语
7.我国的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
是两年三熟,山南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8.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9.造成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 )
A.滥伐森林,陡坡开荒 B.气候就行,森林减少
C.流域内土质疏松 D.降水丰沛,多暴雨

10.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
A、修建水电站 B、发展航运 C、发展灌溉 D、防洪
11.下列表述与青藏地区密切相关的是: ( )
A.“高”与“寒” B.干旱 C.“渔米之乡” D.肥沃的黑土地
12.《西游记》故事中,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3.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将会带来的问题有 ( )
①环境污染加剧 ②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
③绿地面积扩大 ④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陇海线与京广线的铁路枢纽是 ( )
A、石家庄 B、郑州 C、武汉 D、广州
15.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最为机动灵活的是 (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航空运输
16.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 )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上海
17.香港与下列哪个城市毗邻 ( )
A.深圳 B.广州 C.澳门 D.汕头
18.台湾从6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特点是 ( )
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B.钢铁、机械重工业为主
C.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D.纺织食品轻工业为主
19.下列对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区各种资源十分贫乏 B.是新建起来的工业基地
C.区内有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D.其发展优势不太明显
20.“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的区域是: (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判断题(在后面括号里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5分)
21.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 )
22.南京有京沪铁路线穿过。 ( )
23.时差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 ( )
24.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为GDP 。 ( )
25.台湾有“亚洲天然植物园”、“购物者的天堂”的美称。 ( )
三.综合题(25分)
26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①世界海陆分布的情况是: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半球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南美洲B、南极洲C、北美洲D、亚洲
③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是()
A、亚洲、大洋洲、北美洲B、非洲、亚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北美洲D、南美洲、大洋洲、欧洲
27.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① ②

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选择下开项目前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空格里(每项只用一次)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A. 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农作物产量下降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28.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南 方 地 区, B._____________地区,
C.____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 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岭―_________河一线,
(4)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项目 B地区 A地区
例: 地形不同 以平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粮食作物 以小麦为主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生活习俗 赛龙舟

29.关注发展:读下图“沪宁杭地区工业分布图”(6分)

⑴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中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⑶列举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便利条件(至少两条)。(2分)

2010年中考地理模拟试题(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C B C C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B B A A C C D
二、综合题
判断题(5分):21~25、B、A、A、B、B
26(4分)、 ①北、南;②B;③C
27(4分)、 ①B;②A;③C;④C
28(11分)、(1)北方;青藏;西北
(2)高寒;干旱
(3)秦岭;淮河
(4)年降水量小于800㎜;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生活习俗)滑雪、溜冰等。只要答对一例即可
29、(6分)(1)上海、南京、杭州
(2)上海
(3)说的有理即可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di/54849.htm

C. 2012北京市化学中考试题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3.3 Cu 64 Zn 6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4.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钻石(C) B.水晶(SiO2) C.食盐(NaCl) D.钟乳石(CaCO3)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甲烷 D.铁丝
6.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7.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8.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9.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0.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钛合金表链 B.紫砂壶 C.手机塑料外壳 D.真丝围巾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MnO2 C.CO2 D.H2O2
12.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 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
16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17.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 ) B.唾液( )
C.血液( ) D.胃液( )
18.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19.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2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24.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 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固) (气) (气) (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
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 和
D.固体 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钙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 (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 (填字母序号)。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 4)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它可用于制备补碘剂 ,其中碘元素的化学价为 。
(5)“冰洲石”(主要成分为 )制成的工艺品不能与盐酸接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7.(5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 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该反应生成物 的分子个数比为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 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②将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28.(6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1)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右图为海水淡化装,利用的能源是 ,获得的蒸馏水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 物
(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用的方法是 。
(4)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 )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该反应可表示为: 。
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 g水中加入 g NaCl和 g 。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
物质 NaCl

溶液度/g
29.(6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 B.铝蒸锅 C.钢导线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0.(7分)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氧 氯 钠 铁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Fe
(1) 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 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 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3) 若X和Y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向X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再滴加Y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4) 若某元素的单质A及其氧化物B均与D溶液反应,分别成成该元素的化合物E和F。且这种元素在B和F中的化合价相同。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工业上用F和H2在300-350℃时反应制得D和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2.
实验1: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 ,关闭 ,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实验2:研究 与 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 固体,C中 固体
打开 ,关闭 ,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 ,关闭 ,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 ,关闭 ,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 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 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

33.(8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装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5、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计算200g氢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

35.(3分)炼钢厂用含SO2的废气制备CuSO4。生产中,向混有CuO粉末的CuSO4溶液中通入废气,反应为:2CuO+2SO2+O2====2CuSO4。欲制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CuSO4溶液。用足量CuO粉末和5000g 5%的CuSO4溶液处理废气。若每升废气中含有1.25 g SO2,且SO2被完全吸收,可处理废气多少升?
文章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111524.htm

D. 中考语文复习题。

http://wenku..com/view/c12d88c6bb4cf7ec4afed025.html
http://www.5ykj.com/shti/cusan/38174.htm一、注音(九上) 泠泠淙淙( ) 佯( )作 汩汩( ) 干涸( ) 惬( )意 和煦( ) 精髓( ) 积攒( ) 黑黝黝( )阴晦( ) 嗤( )笑 恣睢( ) 拮据( ) 褴褛( ) 作梗( ) 粜( )米

言简意赅( ) 探骊( )得珠 跌宕( ) 明眸善睐( )

二、改正成语错字。

新陈待谢 分道扬镖 浮想联篇 若既若离 如愿以尝 消声匿迹 狼贝不堪

错踪复杂 融汇贯通 推成出新 磕磕拌伴 静影沉壁 觥筹交挫 别出心栽

三、诗文默写。

1, 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优哉游哉,________________。 6,胜利往往属于正义的一方,用《孟子》的话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

10,急湍似箭,________________。 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___。

11,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表现作者开阔的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晏殊《浣溪沙》里表现美好事物总要消逝,新事物也还会出现的哲理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答案:1、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 “天下顺之”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1)、以国家外交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6、朗读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7、“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8、解释黑体字。城 郭 环 委 域 固 威

道 至 畔

9、翻译划线句子。(1)

(2)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 困于心衡于虑 ____。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黑体字。发 举 士 拂 曾 益 衡 喻

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1、《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略 5、翻译(略) 6、B

7、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8、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六、《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1)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②吴广数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号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5)借第令毋斩,而戍守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曰:“敬受命。”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1,文章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

2,解释黑体字。之 若 安 适戍 屯 次 会 度 谋 亡 举大计 等 数 将 或 诚 唱 然 笞 佐 并 徒属 比 坚 3,翻译划线句子。

4.下面句子正确读法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5.仿照上题,标出下面三个句子的语音停顿。

①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③天下苦秦久矣

6.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苟富贵,无相忘(你不忘我,我不忘记你。无,不要;相,相互)

B.举大计亦死(发动大事,举,举行,发动;计,策略,这里指起义)

C.伐无道,诛暴秦(讨伐没有道理的人。伐,征伐。道,道理)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假如现在把。诚,假如,果真;以,把)

7.陈涉吴广“乃行卜”,卜者曰:“然足下卜之鬼乎!”行文虽简,含义却丰,对此中含义分析正确的二项[ ]

A.举大事向鬼神行卜反映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特点。 B.卜者暗示以借鬼神树威信也反映了民心所向。 C.举大事行卜反映了陈涉、吴广的愚昧和犹豫。

D.陈涉、吴广行卜,卜者即知其意,说明定多应者。

8.《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作者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________家________。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全书共130篇。“

9.陈涉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10.文章详略恰当。详写的是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

11.陈涉、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是“从民欲也”。找出陈涉分析表现“民欲”的具体句子。

12.读句子,写出各自表示的语气。 ①苟富贵,无相忘!( )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13.“天下苦秦久矣”,陈涉分析形势如是说,文章中体现这个“苦”字最集中的两句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选段中摘录两个通假字的句子,并解释其通假字。回忆课文再写两个。

15.写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数谏故( ) ②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③祭以尉首( )

20.选段①共分两层,第一层从“二世元年七月”至________,写________。二层从________至________,写________。选段②写起义开始的情形,可用四个两字词语概括起义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步骤环环相扣,表现了陈胜的周密________、沉着________的________和________才能。

21.从选段②中可看出陈胜、吴广谋划之精,如________。

22.从①中看出起义的导火索是________。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理由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________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23.选段②里陈涉号令徒属参加起义队伍的一段话共三句。第一句讲“失期当斩”,这是向徒属强调“遇雨”是________的事,“当斩”则为苛政,突出了按秦法行事只有________一条的严峻形势,暗示:要活,________才是出路。第二句,是为了打消有的人的________而设的,表述“戍死着固十六七”的实际情况,这就断绝了________的退路,从而实现了眼前只有一条________。第三句________了王侯将相是天生的________,这就________了众人的抗争________,终于受到了________的效果。这一段简短的讲话,充分表现了陈涉卓越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24.从选段看,是陈胜、吴广设计杀秦尉,这可从选段中________三个字证明;“徒属皆曰”既照应了文段②的________句,又证了文段①中的________的推测。

25.文段②开头改为“广置酒饮尉,将尉醉”,似乎更为紧凑,这样写不好是因为________。

答案4.B 5.①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②今/诚以吾众/诈知称/公子扶苏、项燕。 ③天下/苦秦/久矣。 6.C 7.AB 8.史记 文学 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 传记 9.第一次农民起义 10.起义的准备和发动过程;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进军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11.百姓多闻其贤;楚人怜之 12.①表希望、祈使 ②表感叹 ③表反问13.①失期,法皆斩 ②戍死者固十六七 14.①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适同谪,贬谪 ②为天下唱 唱同倡,倡导 ③以通已,已经 ④被同披,穿 15..①因为,连词 ②把,介词 ③用,介词 20.法皆斩。起义背景;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陈胜、吴广谋划起义;怒众、杀尉、号召、盟誓;策划、指挥、领导、组织 21.先杀尉,再号召并号令所属的人。若先召集后杀尉,会令事情败露。 22.戍卒在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 ①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们对秦王朝更大不满; 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复国愿望。 ①“陈胜王”藏鱼腹中 ②装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并杀二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23.由不得人 死路 只有起义 侥幸心理 守法求活,死即举大名耳的路 否定 传统观念 坚定 信念 徒属皆曰受命,宣传,组织 24.故令 果 士卒多为用者,宜多应者 25.“吴广数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是起义前提之一,且暗里照应后文,同时揭示吴广品质

七、《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本文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 2,解释黑体字。鲜美 穷 仿佛 俨然 属 交通 垂髫 具 妻子 间隔 乃 语 不足 既 扶 志 3,翻译划线句子。

4.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5.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6.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7.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4、①豁然开朗②鸡犬相闻 ③怡然自乐 5、C 6、活动、穿戴、心情 7、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8.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原因是(B)
A. 渔人“志”得不准,所以难以寻找。 B. 让人觉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C. 照应开头“异”字,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

D. 暗示桃花源所处的位置太隐蔽,是难以找到的。

思考:1、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 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4、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5、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6、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7、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8、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9、 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10、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2、 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3、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14、 “具、咸”都是“全部,都”的意思,能否互换? 答:不能,“具”有详尽的意思,而“咸”没有,所以不能换。
15、 (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答:(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 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

16、有人说文中的渔夫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17、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乐。
18、 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答: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
19、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20、 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答: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八、《与朱元思书》(南朝 吴 钧)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

3.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38174.htm

E. 求山东泰安2011中考试题,语文、英语,正确答案

6—10 CBBCA 11—15 BACAB 16—20 CABBA 21—25 BBCAC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6—30 BAACB 31—35 ACBDB 36—40 DCACA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41—45 BACAB 46—50 CDBA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51—55 CBACA 56—60 DBBDC 61—65 DCBDC 66—70 ACDCB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三节,满分40分)
第一节:词汇运用(共两题,满分15分)
(一)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71. empty 72. voice 73. easily 74. October 75. housework
(评分要求:所填单词只要符合题意,语法正确,拼写无误,都可得分;否则不得分。)

(二)综合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6. used 77. whenever 78. opens 79. bought 80. is
81. but also 82. another 83. touching 84. talking 85. first
(评分要求:所填词语只要符合题意,语法正确,拼写无误,都可得分;否则不得分。)
第二节:任务型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86. Giraffes’ long tongues. / The long tongues of giraffes. / Giraffes have long tongues.
87. Plants. / Leaves. / Leaves from trees.
88. It’s black. / Black. To protect it from getting sunburnt.
89. Feeding. / Close its nose to keep out sand and st. / Clean its ears.
/ Reach leaves and break off branches. / Eat leaves from some tall trees.
(评分要求:能写出其中任何两项即可得分,要求与参考答案的意思相近。)
90. 长颈鹿有一个长脖子和四条长腿,是地球上最高的陆地动物。
(评分要求:要求在准确、全面的基础上,翻译成较为通顺的汉语。)
第三节:写 作(共1题,满分15分)
(一)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Smith,
How are you? I’m very glad to introce an English teacher to you. He is at the age of thirty. Though quite young, he has been teaching English for ten years. He can not only speak fluent English but also standard Chinese. What’s more, he is healthy, full of energy and is easy to get along with. Above all, he lives in the Confucius hometown. He is so familiar with the Confucius ideas that he can do well in his new work there. I’m sure that he is the most suitable Chinese teacher.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二)评分说明:
1、评分原则
(1)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2)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3)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
(4)如果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2、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一档(13—15分)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了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行文连贯、表达清楚,没有或基本没有语言错误;书写工整;字数符合要求。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二挡(10—12分) 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1、2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言结构和词汇虽不太丰富,但能满足任务的要求;句子较通顺、表达较清楚;有少量语言错误;书写工整;字数基本符合要求。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7—9分)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言结构单一;句子不够通顺,行文不够连贯;语言错误较多;书写不够工整,字数较少。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F. 谁有兰州市2014年生物地理会考试卷,谢谢了

命题人:寸金燕
(本试卷共8页,两大题,46小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梨树 B.蘑菇 C.鱼化石 D.病毒
2. 某化工厂每天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为减少污染,周围应多种植的植物是
A.女贞和海桐 B.海豚和柠檬
C.芭蕉和法国梧桐 D.槐树和女贞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4. 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 山羊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C、器官→组织→细胞→动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6.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
7. 我们吃的馒头和面条大多是用小麦种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那么你知道面粉主要是来自小麦种子的
A.胚芽 B.胚轴 C.胚乳D. 子叶
8.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
9.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是因为有
A.筛管 B.导管 C.形成层 D.茎的全部
10.西瓜的果实中水分充足,在结果期间,西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植物生长 B.蒸腾作用
C.形成果实 D.光合作用
11.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并且要尽量带土,这是为了
A.保护根冠和分生区 B.保护幼根和根毛
C.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1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花蕊 B.雄蕊 C.雌蕊 D.萼片
13.人体个体发育开始于
A.卵细胞 B.受精卵[来源:学C.胎儿 D.婴儿
14.下列哪项不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A.身高和体重的突然且迅速的增加 B.性心理有所觉醒
C.第二性征发育 D.出现生殖器官
15. 调节人体跑步动作的系统是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D.内分泌系统[来源:学科
16.人体内食物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
A.胃 B.小肠 C.食道 D.口腔
17.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A.夜盲症 B.佝偻病 C.贫血 症 D.坏血病[来源:
18.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19.血液从主动脉到右心房流经的途径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20.外界气体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A.呼气运动 B.呼吸作用 C.气体交换 D.肺的运动
21.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将出现的变化
A.变蓝 B.变浑浊 C.无变化 D.变红
22.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膀胱 B、输尿管 C、肾 D、尿道
23.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
24.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的疾病是
A.扁桃体炎 B.巨 人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侏儒症
25.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根的有无 B.陆生或水生
C.果实的有无 D.种子的有无
26.列生物中,形态结构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衣藻
27.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 B.扁形动物都是寄生虫
C.环节动物都生活在土壤中 D.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
28.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A.红桧 B.梧桐 C.龙棕 D.桫椤
2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30.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①能人阶段 ②南方古猿阶段 ③智人阶段 ④直立人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31.人曲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32.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什么行为
A.攻击行为 B.贮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33. 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3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动物放到动物园里
C.建立基因库 D.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35.家蚕一生中吐丝的阶段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6.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 ,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扦插 D、压条
37.下列与娃娃鱼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的动物是
A、鲍鱼 B、鲸 C、蝾螈 D、鳝
38.影响鸟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
39. 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xkb1.com 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 基因是DNA 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0.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
A. 豌豆的圆粒与绿粒
B. 人的有耳垂与卷舌
C.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D. 桃的果实表面有毛与李的果实表面光滑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1. (6分)如图是番茄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从l→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图中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2)图中5是由受精后的______发育而成的.
(3)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4 条,那么,图中4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图3中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
(4)番茄的果实红色(R)为显性,黄色(r)为隐性.若图中4为红色的番茄果实,则它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 .

42.(6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类型
数据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 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深色、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 .其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 的结果.
A.烟熏 B.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自然选择
(3)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类型的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期的桦尺蛾对桦树的危害大,用 的方法治理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43.(8分)如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此实验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
(2)图②的目的是 ;图⑦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 。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4.(8分)下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 ]_________的折射,在[ ]__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
(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_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3)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些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 ]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
45.(7分)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中有 种生物。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光能。这些能量是通过 依次进行传递的。
(3)通过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蛇、蛙、鸟,就会造成 、 的大量繁殖,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他们呼吁人们:不要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此,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6.(5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D A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C D D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C D A D D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A B B C A A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4. (8分)(1)2 晶状体 3 视网膜 (2)凹
(3)4 视神经 大脑的一定区域
45.(7分)(1)4、4;
(2)光合作用;食物链
(3)鼠、昆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稳定性)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G. 10年宿迁市英语中考试卷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英语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5 BCABD 6—10DDABA 11—15ADBDC 16—20 CACBB
二、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25 ABACA 26—30 BCBCA 31—35DBDCA
三、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36—40DABCC 41—45AADBA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5分)
四、词汇运用(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A) 根据句意及所给中文提示或英文解释,写出句中所缺单词。
46.friendly 47.agree 48.winter 49.free
50.afford 51.choice 52.humo(u)rous
B) 根据句意,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或句子的语法要求填空。
53.harmful 54.politely 55.teeth 56.more/less expensive
57.today’s 58.didn’t go 59.to return 60.has been
【评分说明】
与答案不一致的不给分, 字母大小写错误不扣分。
五、根据所给汉语完成下列句子,每空词数不限。(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61. knocked at/on
62.operate on/do(perform/carry out) an operation on/do(perform/carry out operations)
63. put out 64.instead of 65.share, with
【评分说明】
每题2分, 与答案不一致的请酌情处理。
六、补全对话(共10小题;A项第66-70题,每小题1分, B项第71-75题,每小题2分,满分15分)
A)阅读下面对话,从方框内7个选项中选择5个恰当的选项完成此对话,使其意思完整。
66—70 FCBED
【评分说明】
每小题1分, 与答案不一致的不给分。
B) 根据情景,把下面对话内容补充完整,使其意思连贯。
71. Good idea. /Yes, I’d like(love) to./That sounds nice./…
72. Do you often play it?/I find table tennis is very popular here./People here like table tennis very much./ …
73. I failed./I still can’t play it well./it is(was) difficult for me./I find it (is/was) difficult./I find it hard to play./ …
74. Thank you/Thanks/Thanks a lot
75. Let’s practise every Friday after school./Let’s play together every Friday after school./I’ll teach you every Friday after school./Why not play it every Friday after school./Shall we play it every Friday after school?/What (How) about (playing it) every Friday after school?/…
【评分说明】
每小题2分, 句式正确而有个别单词拼写错误只给1分。
七、任务型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76. nervous 77. center/centre 78. life 79. Bad 80. faces
81. broken 82. afraid 83. cleverer 84. working/cooperating
85. chances
【评分说明】
每空1分,与答案不一致的不给分。
八、书面表达(满分15分)
Dear Stephen,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my problem with my teacher. I do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it and would like your help.
You know I am crazy about space travel. In my spare time I often go to the library to find something to read. This makes my teacher very angry. To him, good marks are everything and I should spend more time on my lessons, even at weekends.
I think healthy hobbies are helpful for our studies. If I can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my schoolwork and my hobby, it will be of great value to my future development. But I don’t think my teacher understands me. I feel bad about that.
What shall I do? Can you offer me some suggestions?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Best wishes
Li Hua

【评分说明】
1、本题总分为1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词数少于规定词数20词以上者,扣1分。
4、未写自己观点的,扣2分。
5、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单词拼写的准确性。
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五档:(15—13分)
完全符合题目要求,表达清楚,内容丰富。使用多种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语言通顺,语意连贯,具有逻辑性。允许有个别语言错误。
第四档:(12—10分)
符合题目要求,表达基本清楚,内容完整。语法结构和词汇基本满足文章需要。语言基本通顺,语意基本连贯。有少量语言错误,但不影响整体理解。
第三档:(9—7分)
表达不够清楚,内容不够完整,但尚能达意。语法结构和词汇错误较多,语言不通顺,影响整体理解。
第二档:(6—4分)
与题目有关的内容不多,不能表达出基本要点。只是简单拼凑,所写内容难以理解。
第一档:(3—0分)
白卷或文不对题或不知所云。只能写出与内容有关的一些单词。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56741.htm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