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理学家的贡献
A. 洪堡和李特尔对地理学方面的贡献分别是哪些
【洪堡】:
亚历山大·洪堡( Humboldt,Alexander)1769~1859 德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地理学家,19世纪科学界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洪堡被公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的科学活动和学术思想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使自然地理学从地理学中独立分化出来,使得千百年来纯经验性的地理描述,进入到科学的行列。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运用了成因分析方法把自然地理学推入新的阶段。
著作:《宇宙》5卷,《中部非洲》3卷和《新大陆热带地区 旅行 记》30卷等。
【李特尔】:
李特尔(Ritter,Carl,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
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从事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很多著名德国的地理学家都是他的弟子。
著作:《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
【参考资料】:
李特尔与洪堡
http://www.docin.com/p-578141940.html(第三页下)
洪 堡:http://ke..com/link?url=oCWXmG0Jt8bcYpmYzYEhWaCK3-W6fGC7o2q-LTokgLrWcdd3MiqP3_4MpR5Yi-vITppSfdfU9FpTBYlx6CirPK
李特尔:http://ke..com/link?url=
B. 俄国近代(16世纪40年代---20世纪)的地理学家有哪些,他们有什么贡献
(1)普尔热瓦尔斯基(1839——1888)
19世纪后半期,俄国军人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普尔热瓦尔斯基对中国西北塔里木盆地的探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从1870~1885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携带助手和几个哥萨克兵士,先后4次在蒙古、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青海各地探险。当时,这些地方并不对外开放。在欧洲人心目中,它们仍然是那样神秘莫测。
1870年,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始了第一次探险。他从靠近蒙古边境的俄国城市恰克图出发,经过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来到中国北京,目睹了紫禁城的雄伟壮丽。
离开北京后他往北抵达呼伦湖。他被呼伦湖的美丽倾倒,为呼伦湖绘制了一幅全景图。然后他再上路拐往南行,来到包头。不久,他又穿过鄂尔多斯高原,往西南进发,考察了青海湖。
美丽的青海湖堪称鸟的天堂。这里是大雁、天鹅、丹顶鹤等鸟类的栖息地。鸟鸣不绝于耳,鸟蛋随处可捡。这种情景,真让“业余生物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流连忘返。他恨不得自己也成为青海湖的一只鸟,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离开青海湖后,普尔热瓦尔斯基继续往南,深入柴达木盆地,登上了巴颜喀拉山脉,成为向黄河和长江上游挺进的欧洲第一人。他原想去拉萨,但是经费用完了,更重要的是时令已进入冬季,青藏高原早已大雪封山。普尔热瓦斯基只得中途而返,越过大戈壁,仍回到出发地恰克图。归来不久,他将这次探险经过整理编写成著名游记《蒙古,党项人的国家,以及北西藏的荒漠之地》。
游记的出版即刻引起欧洲的轰动,很快被全文或者节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并一版再版。普尔热瓦尔斯基也就在一夜之间成了欧洲的名人。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第二次探险是在1876~1877年间。时间不长,行程也只有4000多公里,然而这是一次有重大地理发现的学术探险。
他从伊宁出发,沿伊犁河谷地前行,沿途满目苍翠,杨柳依依。他跨越了天山山脉,又从库尔勒涉过塔里木河,发现了喀喇布朗和喀喇库什两个湖泊。湖水很浅,有的地方都已底朝天。野生动物很多,有好些连普尔热瓦尔斯基这位颇有造诣的业余生物学家也叫不出名来。它们瞪着双眼,打量着这个陌生人。湖边长满了芦苇。普尔热瓦尔斯基躺在苇草上稍事休息,脑子却转个不停。探险家的敏感使他沉思:这是不是神秘的罗布泊?
于是,普尔热瓦尔斯基回俄国后宣称他找到了罗布泊。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地理学界大哗。因为普尔热瓦尔斯基说的罗布泊的位置,与地图上标示的罗布泊相距400公里,当时地理学界权威、德国的利希特赫芬对他的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指责。后来的考察使学术界的意见趋于一致:两人都没错,原因是罗布泊是一个频频变迁的湖泊,其位置受流入湖内水量的多寡的影响。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第三、第四次探险,目标都是西藏。第三次,他深入西藏腹地,到达离拉萨只有270公里的地方,遭到当地驻军的阻止。神奇的“日光城”在他的心目中,就像绚丽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第四次他来到了西藏东北部,然后回国。
在第三次探险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新疆罗布泊附近的一块绿洲边,意外地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饮水的野马,一匹匹骠肥体壮,可爱极了。他浑身的热血立即沸腾起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打一声响亮的唿哨,策马猛追。野马受到惊吓狂奔起来。普尔热瓦尔斯基发现追不上,拿起枪打倒了两匹,费了好大劲把它们拖回营地,再制成标本运回俄国。
俄国的生物学家惊喜地发现,这种野马是‘世界上一切野马之母”。他们欢呼普尔热瓦尔斯基找到它们是“了不起的探险发现”。俄国沙皇亲自将这种野马命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基马”。
http://ced.xxjy.cn/Resource/Book/E/KPTS/TS001033/0024_ts001033.htm
(2)谢苗诺夫
1856~1857年间,俄罗斯地理学家和探险家谢苗诺夫在伊塞克湖和天山进行考察,并著有《天山游记》一书.这也是近代研究天山的主要著作。后来,由于这次卓越的探险,他被称为“天山的谢苗诺夫”,谢苗诺夫开始迷恋起这片神奇的土地,为此他重新给自己起了新的姓:天山斯基(Tien—Shanskiy)
后来的俄罗斯登山者在最初的启蒙里都少不了天山这一课,这是因为俄罗斯虽然领土广阔,但是高山全部集中在中亚的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一带。如果想攀登更高的山峰,中亚的海拔7000米级别的山峰无疑是最好的攀登训练场所。
但是,由于托木尔峰位于前苏联和中国边境线上,再加之两国关系紧张,很快就被从名单中剔除,由邻近的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替代。
时过境迁,前苏联的解体导致新的国家产生,边境的大门被打开,但是山还在那里。1990年,托木尔峰又重新回到名单中。从那以后,人们的攀登不再是为了登上报纸标题。这些山峰不再属于前苏联,或属于塔吉克斯坦,或属于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边境分享山峰的所有权。http://www.xj.cninfo.net/tour/TOMUR/xuebao.html
(3) 道库恰也夫(Докуцаев1846—1903)
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土壤学家。在他之前,英、法、德的土壤学家一直认为土壤是基岩崩解粉碎产生的,土壤的分类都按基岩进行分类,诸如前寒武纪土壤、泥盆纪土壤等等。他通过对俄罗斯平原土壤的研究,指出:土壤不仅仅是岩石崩解产生的,而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个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气候与植物的作用比基岩大得多,土壤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综合体。土壤是景观的一面镜子,土壤的地带性规律反映了景观的地带性规律。道库恰也夫创立了自然地带学说,划分了自然土壤带,论证了自然现象的地带性规律。这一思想直至目前仍然是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道库恰也夫著有《俄国黑钙土》、《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等著作。他是十月革命前俄国地理学的优秀代表,也是世界最优秀的地理学家之一。在道库恰也夫前后俄国地理学家最著名者还有谢苗诺夫——天山斯基、沃耶科夫和阿努钦。其中沃耶科夫对地理学发展的实际贡献比较大,他开创的比较气候系统研究,注重地理学农业方面的应用,按照他的建议在格鲁吉亚成功地种植了茶树,在土耳其斯坦成功地种植了棉花,在乌克兰播种了小麦。他重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报导人类土地利用破坏性后果的欧洲第一人。
http://anglepanda.spaces.live.com/
C. 地理学家徐霞客的贡献有哪些
地理学家徐霞客的贡献是创造了地形分类,发展了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对内比分析、探究本容质、提高到理论高度的研究方法。
《徐霞客游记》不光在地理学上有巨大的贡献,它在文学上的造诣也颇 高,是一部文笔精湛的游记文学。它所描述的大自然风光,质朴绮丽,被人称 赞“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它还描述了大自然的雨、雾、晴、晦等各种 气象变化,也描述了山、水、奇岩、怪木等自然景象。读徐霞客的书,仿佛山水 之景就在眼前,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的文字带领着我们循着他的足迹跋 涉奇山胜水、奇峰峻岩,激流险滩。使人忍不住为祖国的山水而惊叹,对祖国 产生出无限的深情。
D. 历史上哪些人为中国地理事业作出贡献
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内,明朝南直隶容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2014年11月25日,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活动在京启动,主办方将在2015年5月19日公布第一批认证入选名单。
“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指的是依据《徐霞客游记》基本记叙和其他佐证材料,经过实地对应考证并由专门认证机构认定的、构成徐霞客游线重要节点的徐霞客确曾游历考察的地区。
E. 地理学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自远古至18世纪末,是古代地理学时期,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该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显著。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的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
洪堡德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以后德国的李希霍芬、法国的德马东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的戴维斯和德国的彭克分别创立了侵蚀轮回学说和山坡平行后退理论,标志着地貌学的建立;奥地利沃汉恩的《气候学手册》、俄国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德国柯本的世界气候分类,为气候学奠定了基础;英国的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分为动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俄国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学说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基础;李特尔和德国的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学等等。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化。
F. 将下列地理学家与他们的贡献相连
1。李四光 E.发现了中国的含油地层
2。竺可桢 A.积累了大量我国气候资料
3。徐霞客 B.系统研究了我国的岩溶地貌
4。郦道元 C.对我国河流进行了深入研究
5。魏阁纳 D.大陆漂移假说的首创者
G. 地理名家以及他的成就
1、徐霞客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2、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大陆漂移说创立者。
3、莫霍洛维奇
克罗地亚地球物理学家。他发现了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后来这个界面就被命名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他生于伊斯特拉半岛的沃洛斯克。
4、埃拉托斯特尼
公元前276年出生于昔兰尼,即现利比亚的夏哈特;公元前194年逝世于托勒密王朝的亚历山大港,希腊数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的贡献主要是设计出经纬度系统,计算出地球的直径。
5、郦道元
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H. 请将下列地理学家与l们的突出贡献连线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8s质学抄家,发现了中国8含油层;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8气象学家,一生研究并积累了大量8关于我国8气候资料,为我国气象研究打下深厚基础;
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8s理学家,著有《徐霞客游记》,系统8研究了我国8岩溶s貌;
郦道元是我国著名8s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对我国大河进行了深入研究;
魏格纳是大陆漂移假说8创造者.
故答案为:
I. 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急求,望高手解答,,,谢谢
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继承了古埃及地理学运用数学探讨地理现象的传统,成为西方地理学发展的源流。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他最早探索了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讨论了区域的界线;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人的 4种气质学说,探讨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稍后,德谟克利特对宇宙的无穷性、大气现象的原因、生物对气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推测。柏拉图从唯心论出发,认为圆是最完美的对称形,演绎出圆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这是球形说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唯物地认为地球和天体都是原质构成的,从实验材料和实地观察中进行了归纳判断,科学地证实了大地球形说。
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尚书·禹贡》按地理特征将古代中国版图分为九州,并概要记载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活动和物产交通,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员》探索了中国土地的分类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带谱,是世界上最早对土地进行系统分类的作品
连年征战、麦加朝觐和商业航海活动,使伊斯兰世界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枢纽,涌现了许多伟大的穆斯林旅行家,如马苏第等。十进位制和罗盘就是此期由中国经印度和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的。古代阿拉伯地理学的成就是不应忽视的。如921年,巴尔基搜集了阿拉伯旅行者的气候观察,编成了第一本《世界气候图集》;稍后,马克迪西提出将世界分成14个气候区的方案;11世纪早期,阿维森纳观察中亚山区,提出褶曲抬升山岳的运动和侵蚀切割地形的均变过程。
中国 这个时期在方志、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显的《法显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研究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郦道元的《水经注》至今仍为考证中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演变的要著;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提出了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用以解释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较西方类似的见地早4个世纪。
(19世纪初~19世纪后期) 最杰出的人物是德国 A.von洪堡和C.李特尔(见彩图)。他们不仅是德国,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J. 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有哪些分别有哪些成就
裴秀(223~271年),字季彦,西晋时著名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地图集。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制图六体”。而且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系统制图理论。
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他一生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并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以《水经》为蓝本,撰写出了一部地理学巨著——《水经注》,共计40卷,约30万言,记述了大小河道计1252条。使原先仅记述137条河流、仅一万余字的《水经》扩大了20余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水经注》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人。21岁开始出游,30年间历尽艰险,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将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被后人编辑整理成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而中国人对外国知之甚少,于是他决定编写《海国图志》。这本书的基础是林则徐主持编写的《四洲志》,在朋友的鼓励下,他仅仅半年就完成了五十卷的《海国图志》,后来又花四年时间精心扩充到六十卷,到1852年,编成一百卷。这本书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的介绍世界各国国情的著作。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而且在书中魏源还重点介绍了自己抵抗侵略、民族自强的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