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
⑴ 江淮官话与吴语
江淮官话是是吴语受北方话影响所蜕变的,江淮官话区可以说是北语和吴语战争的吴语被占地。就如“西南官话区”是赣语蜕变的,西南官话是北语和赣语战争的赣语占领区。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吴语。
⑵ 南通话的相关文献
相关文献资料
书目 顾黔.通泰方言音韵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史皓元、顾黔、石汝杰. 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鲍明炜,王均. 南通地方方言研究[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孙锦标, 南通方言疏证[M], 上海:上海中国图书出版公司, 1913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M] 中华书局 2000 陶国良. 南通方言词典 [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学位论文 Ao, Benjamin Xiaoping (1993)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of Nantong Chinese,Phd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敖小平,南通方言的语音与音系,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论文,1993) 张璐,南通话的音韵, 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2011 陈信璋 ,南通方言音韵研究, 国立清华大学硕士论文 2008 陈俐,南通话词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 张颖炜,南通话程度副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期刊杂志 颜逸明,敖小平. 南通金沙话的归类. 方言. 1984(02) 卢今元. 吕四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 方言. 1994(01) 卢今元. 吕四方言记略. 方言. 1986(01) 卢今元. 吕四方言里的阳上字. 方言. 1990(04) 汪平. 江苏通州方言音系探讨. 方言. 2010(03) 史皓元. 南通话、杭州话跟吴方言的比较. 方言. 1998(02) 王韫佳. 海安话轻声与非轻声关系初探. 方言. 1998(03) 鲁国尧. 通泰方言研究史脞述. 方言. 2001(04)
⑶ 考南京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看哪些书
本专业主要成员有:李开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论著有版《汉语语言研究史权》、《汉语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论》、《现代词典学教程》、《戴震语文学研究》、《晚清学术简史》(与刘冠才合著)、《戴震评传》、《惠栋评传》等。徐大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论著有《当代社会语言学》(第一作者)、《A survey of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Attitudes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Community》(新加坡华社语言调查)、《语言变异与变化》等。顾黔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论著有《通泰方言音韵研究》、《The Initials of the Tongtai Dialects and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等。2002年获吕叔湘青年语言学家奖。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等项目。薛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论著有《句容方言志》、《丹徒方言志》等。盛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的语言学》、《同形词语趣话》、《普通语言学研究导引》等。
⑷ 顾黔的本人简介
导师姓名 顾黔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
职称 教授
博导/硕导 博导
是否院士 否
是否兼职博导 否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汉语音韵、方言。尤其是对通泰方言的研究较为深入。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地区方言的调查研究(2001年始)以及罗斯中美两国合作研究项目(LuceFoundation:UnitedStates-ChinacooperativeResearch):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调查研究,1999年1月-2002年12月。
⑸ 有关方言地理学的问题
方言地理学(dialect geography)是方言学的一支,研究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的差异。过去,“方言学”一词专指方言地理学,现在,方言学还另有一支即社会方言学,与方言地理学并立。方言地理学是传统名称,现在也称语言地理学、地理语言学或区域语言学。
⑹ 江淮官话的方言争议
江淮官复话属于汉语官话存在制较多争议的大区语言,主要的争议包括:
1、黄孝片是否属于江淮官话
黄孝片的鄂东部分,虽然有入声调,但它的入声调音长比普通声调还长,与洪巢片、通泰片大为不同;黄孝片里的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一带方言,是否应属黄孝片、是否应属江淮官话,都有争议。
2、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关系
有以下几种看法:
所有江淮官话(或洪巢片、通泰片的全部)均由吴语演变而来;
只有部分江淮官话均由吴语演变而来;
江淮官话仅带有吴语的底层,不一定是(或一定不是)从吴语演变而来。
⑺ 江淮官话与吴语是怎么说的、
吴语难学点,江淮官话和普通话差不了太多,不过还是建议到本地去听听,问问,了解一下,然后再考虑要学什么,这样比较好。 推荐一点东西听听,江淮官话挺挤公交,喝馄饨,吴语就听听周立波吹牛B就好了。
⑻ 顾黔的研究成果
1.《泰兴方言同音字汇》 《方言》1990年4期
2.《杜荀鹤诗用韵考》 《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3期
3.《泰兴方言词汇》(一) 《方言》 1994年3期
4.《泰兴方言词汇》(二) 《方言》 1994年4期
5.《何萱<韵史>及其音韵学思想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 1996年4期
6.《通泰方言韵母研究——共时分布及历史溯源》 《中国语文》 1997年3期
7.《通泰方言声调系统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韩国,用中文)1998年6期,1898年8月
8.《The Initials of the Tongtay Dialects and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Jing Series and The Jy Group》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No.15, June,1999 (美国,用英文)。 1.《江苏省志方言志》(合作,分区主编),1998年12月,南京大学出版社
2.《游记精华》,1999年1月,巴蜀书社,第二作者
3.《通泰方言音韵研究》,已入选首批《南京大学博士文丛》,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待出
4.《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Richard VanNess Simmons、石汝杰、顾黔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⑼ 顾黔的研究课题
顾黔副教授目前的科研方向是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学。回其在研课题如下:
1.主答持江苏省“九五”规划课题“江苏境内长江两岸方言文化关系论”,2000年结项。
2.参加了由鲍明炜先生主持的江苏省社科联《江苏方言研究丛书》项目,承担了其中的《泰兴方言研究》一书的撰写任务。
3.作为中方主持人,合作主持了罗斯中美两国合作研究项目(Luce Foundation :United States-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调查研究,1999年1月-2001年12月
⑽ 江苏古代的吴语区一直到淮河,为什么现在都成了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分为洪巢片、通泰片、黄孝片,其中又以洪巢为代表。洪巢片内部又分为淮东片与淮西片,大致以苏皖省界为限,其中淮西片里的南京话,合肥城区话,淮东扬州城区话等等已经严重普化,叫全国都听懂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当然可能正因为他们的普化大众化才能成为江淮官话的代表音,亦或因为他们是代表音所以才会普化严重吧!
典型淮官的语速较快,发音急促,开口度较小,部分地区懒音、音变现象严重,所以想听懂是比较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