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地理学概念
⑴ 景观的基本含义
特定区域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
类型概念:类型单位的通称,指相对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型单位,如荒漠景观、草原景观、景观学中指特定的区域概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景观的含义 同汉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的“scenery”,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地表景象,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
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做资源;建筑师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
对景观 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一区域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
(2)一般自然综合体:是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一致的整体,大如地图(即景观圈)、小如生物地理群落(单一地段),他们均可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或类型单位。
(3)区域概念:是个体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自然区,是相对一致发生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
(4)类型概念:用于任何区域分类单位,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的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这一概念认为区域单位不等同于景观,而是景观的有规律组合。
“景观”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是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the Book Psalms)中,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包括所罗门寺庙、城堡、宫殿在内)的描述,他的这个观点也许与他的犹太文化背景有关。“景观”在英文中为“landscape”,在德语中为“Landschaft”,法语为“payage”在中文文献中最早出现景观一词还没有人给出确切的考证。但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景观”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scenery)同义或近义。文学艺术界以及绝大多数的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这一层含义(俞孔坚,1987)。各种词典(Webster’s,1963;牛津英语词典,1933;辞海,1979等)对“景观”的解释也是把“自然风景”的含义放在首位。
19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地植物学家Von. Humboldt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引入到地理学中,并将其解释为“一个区域的总体特征”(Naveh and Lieberman,1984),这与后来地理学的地域综合体的提法很相近。Humboldt提出将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这其实就是人地关系研究思想的雏形。后来俄国地理学家贝尔格等沿这一思想发展形成了景观地理学派,实际上,随后索恰瓦的地理系统学说注意阐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以及自然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与景观生态学的的观点很接近(景贵和,1986)。景观一词被引入地学研究后,已不单只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含义,而是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肖笃宁,1998)。早期西方经典的地理学著作中,景观主要用来描述地质地貌属性,常等同于地形(Landform)的概念。俄国地理学家的贡献在于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现象都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这也为地理学与生态学的融合、交叉打下了基础。
中国大网络全书(地理学卷,1990)概括了地理学中对景观的几种理解:
1)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文化诸方面;
2)一般自然综合体;
3)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的一级自然区;
4)任何区域单位。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⑵ 什么是景观如何理解景观的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和生态学概念
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美学概念:指回的是观赏价值,景答观之间的组合情况,从哪里看比较具有观赏性
地理学概念:指的是这个这个景观所在的位置的特征性,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和渊源
生态学概念:指的是景观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⑶ 景观设计学名词解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1]是关于园林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专业方向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风景园林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园林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园林景观的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其他
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1]。
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尽管中国的城市规划专业仍在主要承担城市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那是因为中国景观设计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只有同时经过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风景园林师,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与风景园林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⑷ 花岗岩地貌及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概念
何谓花岗岩地貌?何谓花岗岩地貌景观?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问题。地貌和地貌景观是否是一个概念呢?在目前许多的辞典中,关于地貌和景观的理解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
地貌,又称为地形,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术语,一般指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是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壳作用的产物。岩石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花岗岩地貌指由花岗岩分布区的地表形态。
景观,和地貌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之一,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在许多领域都有使用。对景观概念的认识,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释。“景观”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同义或近义。各种词典如Webster's(1963)、牛津英语词典(1933)、辞海(1979)等对“景观”的解释也是把“自然风景”的含义放在首位。景观一词被引入地学研究后,已不单只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含义,而是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肖笃宁,1998)。早期西方经典的地理学著作中,景观主要用来描述地质地貌属性,常等同于地形(Landform)的概念。中国大网络全书(地理学卷,1990)概括了地理学中对景观的几种理解:①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文化诸方面;②一般自然综合体;③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的一级自然区;④任何区域单位。
综上可见,地貌景观并不等同于地貌,而是具有一定观赏性的地貌。花岗岩地貌景观则指以花岗岩地形为主体、综合了其他地理要素形成的各种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景观。
⑸ 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中贝尔格对"景观"的定义是什么
1931年贝尔格发表了《苏联景观地带》,阐述景观学说原理。苏联地理版学者强调景观权学起源于道库恰也夫的土壤地带学说;它渊源于洪堡的类似的自然综合体概念。苏卡乔夫(V.N. Sukachov)将其生物地理群落学说确定为景观学的一个单独分科,是景观的最小结构单位。包含景观形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球化学景观地球物理学、实验景观学、应用景观学、人文景观学、区域景观学、景观美学等
⑹ 景观设计概念的理解有谁知道的请告诉我谢谢拜托了各位 谢谢
1 关于景观的含义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2 关于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产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尽管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专业仍在主要承担城市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那是因为中国景观设计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只有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3 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 中国大陆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中突出贡献者是俞孔坚大师。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5景观设计师的主要职业范围: 城市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 城市广场和步行街设计 滨水区设计 校园、社会机构和企业园的规划与设计 旅游和休闲地设计 国家公园的设计与管理 景观与区域规划和自然景观的重建 墓园设计
⑺ 景观设计是一个什么概念!~~~
1 关于景观的含义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1];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2、3];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4]: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晶,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本书所强调的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坏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5、6]。 2 关于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景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产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尽管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专业仍在主要承担城市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那是因为中国景观设计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只有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3 关于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是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他的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 景观设计师的称谓由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olmsted)干1858年非正式使用,1863年被正式作为职业称号[8],奥姆斯特德坚持用景观设计师,而不用在当时盛行的风景花园师(或曰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gardener),这不仅仅是职业称谓上的创新,而且是对该职业内涵和外延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扩充和革新。 景观设计师有别于传统造园师和园丁(gardener,对应于gardening)、风景花园师(或称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gardener,对应于landscape gardening)的根本之处在于:景观设计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而不仅仅是经验)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景观设计师所要处理的对象是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绝不是某个层面(如视觉审美章义上的风景问题) 景观设计师的所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人类、城市及上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及可持续的问题。他是以土地的名义、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名义,以及以人类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名义,来监护、合理地利用、设计脚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 4 关于景观设计专业的发展 与建筑学一样,景观设计职业先于景观设计学的形成,在大量景观设计师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便是景观设计学。 农业时代中西方文化中的造园艺术,前科学时代的地理思想和占地术(在中国称为风水),农业及园艺技术,不同尺度上的水利和交通工程经验,风景审美艺术,居住及城市营建技术和思想等等,是宝贵的技术与文化的遗产,它们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的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但景观设计学决不能等同于已有了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的造园艺术,或园林艺术,也不能等同于风景园林艺术(landscape gardening)。 正如算术之干数学,中国的针灸之于现代医学,不能同日而语一样,任何一门源于农业时代的经验科学或技艺,都必须经历一个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方法进行脱胎换骨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工业时代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地关系问题。早在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坚持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称为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而非当时普遍采用的landscape gardening(风景造园,或译为风 景园林),从而为景观设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开辟的一个广阔的空间,绵延100多年。 同样的理由,奥姆斯特德给这个专业和学科定义的空间决不应是景观设计学科当今发展的界限。早在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美国景观设计学科的领袖人物麦克哈格(mcharg)就是针对当时景观设计学科无能应对城市问题和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而扛起生态规划的大旗,使景观设计学科再次走到了拯救城市、拯救人类和地球的前沿。 又有半个世纪过去了,城镇化的深入和蔓延,信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化趋势,都将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都将要求重新定义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可持续理论、生态科学、信息技术、现代艺术理论和思潮又都将为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和对策。我们既没有必要用新瓶子去卖老酒,更不应该用老瓶子去装新醋。 但无论学科如何发展,景观设计学科的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热爱土地与自然的伦理(天地)、人文的关怀(人)和对待地方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对待脚下土地的敬畏、归属与认同(神)。 景观设计服务包括: 会展展览设计 艺术景观设计 空间道具设计 节日气氛设计 钢结构系列 园林景观小品 景观产品包括: 保鲜树保鲜植物 艺术花坛 展览展示器材 创意环艺产品 雕塑 仿真植物仿真树 油画 装饰画
满意请采纳
⑻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在1939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Risser等(1984)认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具体包括: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空间异质性的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突出体现其对异质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论研究还包括探讨生态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观动态及干扰的临界值;不同景观指数与不同时空尺度对生态过程的影间扩散响;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可预测性;以及等级结构和跨尺度外推。尽管这些都仅是理论雏形,但它们确实给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按照Kuhn(1970)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的发展总是不断地以新的范式替代旧的范式。新范式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新的构架、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景观理论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新发展。它的新颖之处主要在于景观理论强调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异质性、时间和空间尺度效应、干扰作用、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Naveh和Lieberman(1984)指出:景观生态学是生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桥梁。此外,跨尺度上推(Scaling Up)景观生态学是环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的重要一环。
⑼ 什么是景观概念
主要是旅游上的概念
1、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内景;容 人造景观
2、自然地理学中指一定区域内由地形、地貌、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等所构成的综合体; 3、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指由相互作用的拼块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一个空间异质性区域,是具有分类含义的自然综合体。
参考http://ke..com/view/485976.htm#sub48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