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地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发布时间: 2021-02-18 08:59:20

①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标已经发布了吗

据报道,日前,教复育部发布《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我国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全世界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潮流相一致,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希望国标的发布可以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②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布了吗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版量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高权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

下一步,教育部将成立2018至2022年教育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标准的宣传、解读、推广工作。标准发布后,各地、各相关行业部门要据此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各高校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样化、高质量人才。此外,教育部将把标准的实施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对各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适时公布“成绩单”。

③ 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什么时候发布

以下是详细资料,请同学门仔细看,千万别误了前程专升本中国高等专科学生升本科考试:简称专升本,是中国教育体制中专科层次学生升本科学校或者专业继续学习的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在大多数有专升本教学系统的高等教育学校举行,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招生对象和过程
首先参加考试必须具有专科学历,在读和专科毕业的考生才可以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报名及考试,考试分数及其他身份考察通过后可进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所有工作由中国国家教委授权高校主持。
内部招生主要是高等学校内部的相同专业和相近专业专科学生报考本校本科专业,有些学校内部招收学生直接编入正常本科班级继续学习,与外部招生有别。
外部招生主要招收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甚至是专业并不完全一致。这一部分一般是大范围招生,所以完全可以建立新的班级建制,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针对他们高校一般会特别“照顾”。但是他们毕业同样可以得到正式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考试形式
专升本考试主要以笔试为主。各个专业的考试题目基本上由该专业教师自拟然后由高校教育管理管理并在考试日期启用。具体的考试科目并不统一,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
例如,计算机专业考试,一般要有高等数学和英语作为基础课,专业课程可能是相关的数据结构和编程,或者硬件相关的数字电路等。而经济学相关的专业则为数学英语和一门经济学课程。但是这两门数学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④ 目前制定了多少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专,“最终体现在培养对属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⑤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已经发布了吗

据报道,教育部来日前源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同时,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基本办学条件、基本信息资源、教学经费投入等要求,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

希望该标准有助于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

⑥ 如何解读《地理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枢纽。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加大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学习与研究的力度,尽可能缩小理想课程(课程标准)与文本课程(教材)、文本课程(教材)与实施课程(教学)之间的落差。下面,我们以“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这条课程标准为例,对这条标准进行解读示范。首先,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行为条件”是什么。从这条标准可看出:“运用示意图”属于行为条件,“说明……”中的“说明”属于行为动词,“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属于认知的内容。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对应中(见下表),“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释、说明、阐明、……”,我们可以确定,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层次。课程标准行为动词与水平要求 行为动词认知水平知识说出、举例、描述、辨认、列举、复述、背诵、回忆、选出、识别、再认、了解、确定等了解水平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理解水平运用、应用、使用、编辑、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应用水平技能模拟、再现、重复、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模仿水平完成、计算、查阅、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独立操作水平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迁移水平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第三,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或者说基本能力的要求。从本条标准中“运用示意图”可知,要求学生具有读图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并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解释岩石是怎样形成,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要通过“读图分析”题型,判别学生是否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通过阅读示意图能否提取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归纳和解释地壳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第四,通过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对比,了解本条标准对认知内容的基本要求。我们手头的二种不同版本教材在落实本条标准的学习内容上不同,一是人教版,把“地壳物质循环”部分安排在内、外力作用的知识之后,以内、外力作用为基础,讲述地壳物质循环;另一是山东版,把该部分内容安排在内、外力作用之前讲述,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出发介绍“地壳的物质循环”。因此,两种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同,以至“地壳物质循环”学习内容的基本知识铺垫、呈现方式不大相同。一种认为,内、外力作用是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另一种认为,矿物、岩石是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因而,前者并不过多讲述岩石的基本组成——矿物,而后者则增加了大量矿物的基础知识。二个不同版本教材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都讲述岩石的基本分类、三类岩石的形成、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及循环过程。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岩石”这一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重点是“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因此对于矿物、三大类岩石的具体特征等内容可以不在教学中进行讲述。在教学过程中,从“行为条件”、“行为动词”的要求,可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1)知识铺垫——岩石的分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内、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⑦ 中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涉及多少个专业点

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国标》进行有关情况介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此次发布的《国标》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到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

首次颁布的《国标》有三大特点:一是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各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形象地说,就是“保底不封顶”;二是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各专业类提出教学基本要求,兜底线、保合格,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对各专业类标准提出定性要求,同时包含必要的量化指标。

地理学的18个标准是什么

18项测绘地理行业标准:
18项行业标准中均为新制定标准,具体包括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7-2012《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8-2012《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9-2012《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第1部分:常规光学航空摄影》、CH/T 1030-2012《基础测绘项目文件归档技术规定》、CH/T
1031-2012《新农村建设测量与制图规范》、CH/T 2011-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天摄影测量技术规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技术规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定》、CH/T 4017-2012《矢量地图符号制作规范》、CH/T
9013-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要求》、CH/T 9014-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规范》、CH/T
9015-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 9016-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CH/T
9017-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元数据内容规范》、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7-2012《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8-2012《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9-2012《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第1部分:常规光学航空摄影》这4项行业标准在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基础上,分别细化了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变形测量成果以及常规光学航空摄影成果的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为相应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质量检验提供了技术依据。

CH/T 9013-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要求》和CH/T
9014-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规范》2项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前期建设实施以及后期运行服务阶段的各项内容和要求,与先前发布实施的相关标准构成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标准系列,对于规范引导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十分重要。CH/T
9015-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 9016-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CH/T
9017-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三维模型的数据获取、加工处理和生产建库等过程以及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领域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标准方面的空白。

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天摄影测量技术规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技术规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定》等3项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针对1:50000地形图测绘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航天摄影测量内业成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以及航测成图基本技术要求,对于推广应用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地形图测绘技术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元数据内容规范》和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接口规范》分别规定了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中元数据内容及其编码方法、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的信息模型及其访问接口,为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的元数据信息服务和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的互操作访问提供了技术保障。

CH/T 1030-2012《基础测绘项目文件归档技术规定》、CH/T 1031-2012《新农村建设测量与制图规范》、CH/T
2011-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H/T
4017-2012《矢量地图符号制作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分别规范了基础测绘项目文件整理与归档、新农村建设测量与制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与维护、地形图图式矢量地图符号制作的相关技术要求,能够为规范基础测绘项目文件归档管理、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国家和区域基准站网运行维护、地图符号制作绘制与共享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