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土壤圈考试
『壹』 自然圈的岩石圈-土壤圈
地球表面的岩复石经过制长年的风化侵蚀和生物的作用,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因而组成岩石圈一土壤圈.土壤是陆生植物生长的基地,它供给植物以矿物元素.有机肥料和水分,在光能的作用下,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植物发育,生长,繁衍,构成森林,草原,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环境.
『贰』 土壤圈对地理环境作用是什么
『叁』 土壤圈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原材料的功能吗
没有这个说法
①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
②土壤圈是地球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相交的界面并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圈层。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质的重要场所。
(2)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土壤支持和调节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理化环境,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
②土壤圈与水圈进行水分平衡与循环,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及水平分布,也影响水圈的化学组成。
③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大量及痕量气体交换,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影响全球大气变化。
④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着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土被覆盖在岩石圈表层,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各种外营力的破坏。
(3)土壤圈的物质能量循环的影响
①土壤圈与地球生命作用,包括生物转化和水循环及环境效应。
②土壤圈与人类生存条件,包括土壤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土壤对农林牧业适宜性等。
③土壤圈与与自然环境,包括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圈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及生存效应。
『肆』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地理学历年考研试题集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球表层 2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3热量带
4水位与流量 5土壤氧化还原作用 6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 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 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 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与地理界线:(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2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3自然区划 4内外流域分界线
5景观 6华北地区与相邻地区的分界线 7相、限区、地方 8干燥度
9综合剖面法 10对马暖流 11土地诊断指标 12三北防护林体系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概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类型 2. 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3.举例说明土地评价的种类(至少3种)
4.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5.举例说明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之间的关系 6.我国沿海的潮汐类型和潮波系统
三、综合题:( 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论述"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以及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土地科学领域应起的作用 2.谈谈你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要点,试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就"南水北调"谈谈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区域效应
4.以中国一条旅游热线为例,分析其资源结构及环境影响,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地理环境 2河流水情要素 3湿润系数 4气团 5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 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15*4')
1.大气环流 2.径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阳活动 5.相对湿度
6.地转流 7.气候 8.岩石圈 9.土壤缓冲效应 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1.生物多样性 12.植物群落演替 15.荒漠化 二. 单项选择(5*4') 有关于enso的 ,剩下的忘记了 三.简答题(3*10')
1.关于地气辐射平衡方程,其中Rs, Qs, 和a 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关于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式,含义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响 四.论述题(40'共两题)
1.论述全球碳循环的自然过程,近200年来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环境影响和相关对策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
1新构造运动 2内海 3大陆架 4牛轭湖 5生态幅度 6土壤相对年龄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15分) 四、什么是土壤?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25分)
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自然区划、干燥度、土地评价、大陆架、岩石圈、生态因素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简述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 三、试简述影响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特征.(15分) 四、试分别简述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20分) 五、试举一例说明地貌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20分)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 湖岸阶地 诊断土层 限制因素 径流利用系数 环境自净 二、说明中国季风雨带的进退规律,并用简图示之. 三、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在野外如何鉴别.
四、试分析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五、什么是风化壳?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
六、道库恰耶夫的成土因素学的基本观点,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积累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40分)
1 干洁空气 2 风沙作用 3(地下水)硬度 4 流域 5 诊断层 6 基性岩 7 季风 8 生物多样性 二、什么是湖泊?试简述人类活动对湖泊演化的影响.(20分) 三、什么是生态因子?试举例说明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20分) 四、试举实例说明地貌对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影响.(20分)
五、什么是风化壳?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20分) 六、结合你的学习与地理观察,试分析土壤圈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五大作用.(3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30分)
1.大陆岛 2.克拉克值 3.大气污染 4.(地下水)硬度 5.(植物的)生活型 6.生态平衡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0分) 三.试简述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理论之基本观点(20分) 四.试简述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原因(20分)
五.试比较分析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30分)
六.什么是土地利用?试举实例说明土地利用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影响(30分)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圈 2地震 3鞍形气压场 4生态幅 5土壤自净能力 二:简述气候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三:什么是地表水循环?请简述地表水的资源与环境效应 四:请简述土壤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的作用
五:根据你的学习和观察,请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及其原因 六:什么是土地资源?请根据我国的国情说明我国要提倡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必要性
一、名词解释(3*5)
气团 河流均衡剖面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超渗产流与满蓄产流 团粒结构 二、简答(10*3)
1、简述水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2、简述影响地貌的因素. 3、简述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三、论述(25*3)
1、青藏高原区(或者西北干旱区、或者东部季风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运用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形成理论,分析土壤形成过程. 3、任选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土地退化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四、综合能力(10*3)
1、给出了流域面积、一次暴雨在该流域的平均降
『伍』 土壤地理学的土壤圈概念
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形成开始于有有机体生长的陆地表面岩石风化物上,这些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进一步分解了岩石,并从中吸收和集中必需的矿质养料,同时使陆地表层富有植物营养元素和岩石所没有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以土壤与岩石有本质的区别。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土壤还与水圈、大气圈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界面上,而且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此,S.Matson(1938)提出了土壤圈(pedosphere)的概念。土壤不仅受到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制约,而且它反过来又对这些圈层产生影响,于是土壤圈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对生物圈的影响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理化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土壤圈中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起不良的影响。
2.对大气圈的影响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氮氧化物和氨气,这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3.对水圈的影响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水平分异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4.对岩石圈的影响作为地球的“保护层”,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的破坏。
由于土壤圈所处的特殊地位,它成为地球上生物与非生物发生强烈交互作用的基地。土壤圈内的各种土壤类型、特征与性质,都是过去和现在大气、岩石,水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记录与反映,它们对研究土壤圈在自然与人为作用影响下的变化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陆』 什么叫土壤圈它有哪些功能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模,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土壤圈是指岩石圈最外面一层疏松的部分,其表面或里面有生物栖息。土壤圈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之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土壤圈的平均厚度为5米,面积约为1.3×108平方千米。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和母质的成土两种过程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产物,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一般都是从土壤获取。同时,土壤还是支撑植物生长的基底。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肥力是指土壤供给植物生物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土壤肥力的大小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状况及土壤能否提供植物生物发育的条件。这些条件与土壤物质组成、能量运动状况、自然条件以及人工措施等有关。一般说,在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称为自然土壤;在耕种、施肥、灌排等人为因素作用下,改变着土壤的自然特性,而使之形成耕作土壤。它有净化、降解、消纳各种污染物的功能:大气圈的污染物可降落到土壤中,水圈的污染物通过灌溉也能进入土壤。但是土壤圈的这种功能是有限的,如果污染超过了它能容纳的限度,土壤也会通过其他途径释放污染物,如: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或渗入地下水使水圈受污染,或者通过空气交换将污染物扩散到大气圈;生长在土壤之上的植物吸收了被污染的土壤中的养分,其生长和品质也会受到影响……我们人类也生活在土地上,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脚踏实地”开始的,我们的生存也离不开土地滋养的植物。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土壤的重要性,珍惜我们脚下的土壤。
『柒』 自然地理学的简答题:土壤圈在全国地理环境系统意义
土壤圈对抄地理环境的袭意义:
1,土壤圈与地球生命作用,包括土壤物质价环的能量变化,生物转化,水循环,碳、氮、硫、磷循环及环境效应。
2.土壤圈与人类生存条件,包括土壤资源区域性开发与管理,综合农业中的动态变化,土壤对农林适宜性评价,营养元素的空间调控,土壤圈的各障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作用。
3.土壤圈与自然环境,包括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圈中的空间分布、迁移、转化及动态变化,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变化、迁移、浓集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及调控:土壤在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及优化模式。
4.上壤圈与全球土壤变化,包括自然与人为条件下的土壤圈内不同土壤类烈历史演变:现代成土过程基本特性变化预测;土地退化,土壤痕量气体的通量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5.土壤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包括土壤胶体表而的性质“上壤中有害物质的化学行为,土壤水分性质,植物营养元素的化学性质,根据主要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土壤有机质组成、性质,土壤生态系
统的结构、功能等。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 O(∩_∩)O~
『捌』 土壤圈是如何定义的
土壤圈是指岩石圈最外面一层疏松的部分,其表面或里面有生物栖息。土壤圈是构成专自然环境的五大圈(大属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之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土壤圈的平均厚度为5米,面积约为1.3亿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总面积减去高山、冰川和地面水所占有的面积。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和母质的成土两种过程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产物,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肥力是指土壤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土壤肥力的大小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状况及土壤能否提供植物生长发育的条件。这些条件与土壤物质组成、能量运动状况、自然条件以及人工措施等有关。一般说,在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称为自然土壤;在耕种、施肥、灌排等人为因素作用下改变着土壤的自然特性,这些土壤称为耕作土壤。
『玖』 土壤圈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B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物,微生物可以对腐殖质进行分解形成有机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