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历史政治考试试题
① 初中上学期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试卷。(期中考的试卷!!!!)
生物
100分60分钟)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1.花的主要部分是 〔 〕
A.花柄和花托 B.花萼和花冠
C.雄蕊和雌蕊 D.子房和胚珠
2.下列植物中,属于雌雄异株的是 〔 〕
A.菠菜 B.白菜 C.油菜 D.韭菜
3.下列植物中属于两性花的是 〔 〕
A.黄瓜 B.玉米 C.牡丹 D.柳
4.玉米的花是 〔 〕
A.两性花 B.单性花雌雄同株
C.单性花雌雄异株 D.单生花
5.下图表示 [ ]
A.总状花序 B.穗状花序者
C.伞状花序 D.头状花序
6.下列植物中,属于总状花序的一组是 〔 〕
A.菠菜、韭菜、萝卜 B.芹菜、大葱
C.油菜、白菜、洋白菜(甘篮) D.空心菜、苋菜
7.下列哪一项与发育形成种子结构无关? 〔 〕
A.子房壁 B.珠被 C.受精卵 D.受精极核
8.下列各农产品中,均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 〕
A.葵花籽、花生、芝麻 B.麦粒、葵花籽、豆角
C.杏、白果、花生 D.花生、芝麻、豆角
9.黄瓜花的胚珠着生于 〔 〕
A.花药内 B.花丝上 C.雌花的花瓣下 D.子房内
10.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葡萄的繁殖 〔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种子
11.植物的维管束存在于 〔 〕
A.根、茎、叶中 B.根、叶、茎、花中
C.根、茎、叶、花、果实中 D.根、叶、茎、花、果实、种子中
12.藻类植物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叶绿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叶绿体,有的有根、茎、叶的分化
C.含叶绿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含叶绿素,有的有根、茎、叶的分化
13.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
A.番茄 B.杏 C.银杏 D.桃
14.被子植物不同于裸子植物的是 〔 〕
A.茎内有导管 B.胚珠有子房包被着
C.种皮保护着胚 D.生殖时受精已脱离了水
15.被子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表现在各个方面,关于生殖方面的下列叙述中最重要的是 〔 〕
A.传粉方式多种多样 B.花粉管比裸子植物发达
C.双受精完全脱离水的限制 D.种子得到果实的保护和协助散布
16.植物分类等级法所用的单位是 〔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门、纲、目、科、属、种
C.科、属、种、门、纲、目 D.纲、门、目、科、属、种
17.植物分类以花和果实为主要依据,其原因是 〔 〕
A.花和果实易于识别 B.花和果实生存时间长
C.花和果实的形态结构较稳定 D.不同种植物的花和果实差异显著
18.某植物的萼片、花瓣和雄蕊的数目是3的倍数,在下列各科中可能是 〔 〕
A.十字花科和豆科 B.菊科和豆科
C.百合科或禾本科 D.十字花科或百合科
19.下列有关双子叶植物纲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均为有花的植物 B.有的种子是裸生的
C.均有维管束 D.叶脉大多呈网状
20.细菌的生殖方式通常是 〔 〕
A.孢子生殖 B.断裂生殖 C.分裂生殖 D.接合生殖
21.酵母菌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 〕
A.单细胞 B.不含叶绿素
C.不具鞭毛 D.有成形的细胞核
22.青霉菌是因其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 〔 〕
A.绿色的菌丝 B.菌丝中的叶绿素
C.青绿色的孢子 D.帚状的菌丝
23.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 〕
A.由菌丝构成的子实体呈伞状 B.生活方式是异养
C.以孢子进行繁殖 D.均为大型的食用菌
24.下列生物中,不具细胞结构的是 〔 〕
A.细菌 B.病毒 C.酵母菌 D.衣藻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银杏的果实呈银白色,俗称白果是科学的 〔 〕
2。单性花有雌雄同株或异株之分 〔 〕
3。凡经异花传粉的花都是单性花 〔 〕
4。花受精后由子房壁发育成果实 〔 〕
5。枣树周围滋生出的一些小枣苗,是可用来繁殖新枣树的 〔 〕
6。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等,细胞里均含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 〔 〕
7。海带与葫芦藓均有茎叶的分化 〔 〕
8。铁线蕨因植物体内有输导和机械组织,因而能够长得比较高大 〔 〕
9。松树的雌球花着生在新枝的基部 〔 〕
10。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 〕
三、简答题(共7小题,共42分)
1.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麦种子的胚是由____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胚乳是由___________发育形成的。(6分)
2.向日葵具有两种花: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衣藻能够依靠眼点的感光和鞭毛的摆动,在水中自己游动,但是,衣藻属于植物而不属于动物,这是因为它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4分)
4.细菌、酵母菌和衣藻均为单细胞生物,但细菌与酵母菌、衣藻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它们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面是对蕨的生活史的概括,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名称。(8分)
6.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于陆生生活:一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7.列表比较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根、叶、茎、花等方面的区别。(10分)
答案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B C A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B C B C C B C
21 22 23 24
D C D B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共7小题,共42分)
1.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现象,受精卵,受精极核
2.管状花,舌状花,前者有花蕊,后者无
3.叶绿体,细胞壁
4.叶绿体
5.①孢子 ②原叶体 ③受精卵 ④幼蕨
6.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能产生种子,受精不需要水
生物2
一、你会选(40分)
1、血液的组成为 ( )
A、血浆和血红蛋白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和红细胞
2、人体中的血红蛋白存在与血液的哪个部分 (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3、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成分是 ( )
A、死亡的红细胞 B、死亡的血小板
C、死亡的白细胞 D、死亡的细菌
4、健康成年人如果一次献血300~400毫升,其结果是 ( )
A、不影响健康 B、有生命危险 C、生命活动有困难 D、死亡
5、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的时间是 ( )
A、先肺循环后体循环 B、先体循环后肺循环
C、两者同时进行 D、不能确定
6、心脏结构中与肺动脉相连的结构是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7、能将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葡萄糖 D、空气
8、120克糖类在体外充分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为 ( )
A、17KJ B、120×17KJ C、120×38KJ D、100×17KJ
9、人体储备能源物质主要是 (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氢气
11、人体平静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1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 ( )
A、口腔 B、咽 C、喉 D、肺
13、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 ( )
A、肋间肌和腹肌 B、肋间肌和胸肌
C、肋间肌和膈肌 D、胸肌和膈肌
14、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泡 B、组织液 C、血液 D、组织细胞
15、下列食物中热价最高的是 (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6、呼吸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
A、扩散作用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离子交换
17、人体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
A、糖类 B、能量 C、二氧化碳 D、氧气
18、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 ( )
A、肺的通气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9、呼吸运动是指 ( )
A、胸廓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B、肺泡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C、呼吸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D、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20、血液与细胞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情况是 ( )
A、动脉血→静脉血 B、静脉血→动脉血
C、动脉血→动脉血 D、静脉血→静脉血
二、你会填(25分)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 。
2、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叫 ,它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 。
3、动脉的管壁 ,弹性 ,血管内血流速度 ;静脉管壁 ,弹性 ,管腔 ,血管内血流速度 ,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起作用的是 ,它起 和 作用。
5、呼吸道是由 、 、 、 、 等组成,是气体进出 的通道。
6、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是:管壁极薄,仅由 构成;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
三、你能判断(5分)
1、气体交换是指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 )
2、呼出气体主要含有二氧化碳和少量氧气。 ( )
3、人体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
4、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 )
5、医生给小明的父亲测量血压,测得的数据为21.3/13.3Kpa,在这个数据中表示小明的父亲舒张压为21.3Kpa,收缩压为13.3Kpa,患高血压病。 ( )
四、见图你会识(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五、活动探究(20分)
下表是四位同学在不同状态下所测得的心率。
甲
乙
丙
丁
安静时
75
80
60
65
运动后
125
140
110
120
1、这四位同学在安静时心动周期各为多少?在运动后又是多少呢?
2、若心脏的每分输出量是5500mL,这四位同学在安静时的每搏输出量各是多少?
答案:
一、你会选(4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C
D
B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C
A
B
B
D
A
二、你会填(25分,每空1分)
1、食物
2、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3、厚;大;快;薄;小;大;慢;静脉瓣
4、运输氧;白细胞;血小板;止血;凝血
5、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6、一层上皮细胞;单行;物质交换
三、你能判断(5分,每题1分)
1×;2、×3、×;4、×;5、×
四、见图你会识(10分,每空1分)
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
⑥上腔静脉;⑦右心房;⑧房室瓣;⑨下腔静脉;⑩右心室。
五、活动探究(20分,第1小题16分,第二小题4分)
1、安静时:甲:0.8s;乙:0.75s;丙:1s;丁:0.92s。
运动后:甲:0.48s;乙:0.43s;丙:0.55s;丁:0.5s。
2、甲:73.3mL;乙:68.75 mL;
丙:91.7 mL;丁:84.6 mL
② 初中地理,生物,政治,历史考试注意什么
政治和历史:抄主要要把概念弄清楚,我觉得开卷考试可以直接在书上抄的内容非常少,一般,在分析题目的时候,先抓住题目的重点,然后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章节和相应的知识点。一般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先把题目和课本的相关内容联系一下,说一下题目中的XXX事件对应了课本中的XXX,然后把课本里相关的东西抄一遍,再加上自己的一点分析,就算解决了。
地理:除了一些基本知识点外,主要把图背一背。因为地理除了基础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图的分析,像什么地形、地势、降水量……都是地理要考察的重点,所以凡是书上有图的地方,都要重点地看一遍,然后,结合学校发的练习册或练习题,做相应的练习。有时候,把一些比较常见的题目背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生物:感觉和地理差不多,把主要的图弄好了就ok了。
以上都是自己以前上初中时所用的方法,仅供参考,哈哈。
③ 中考考的历史、政治、地理都考几年级的
历史的话应该在8年级就会考掉了 地理应该在7年级考掉的 政治的话主要是以初三的2册为主,学校应该会发考试的提纲的
④ 初一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买什么习题好
政治历史地理:建议首先用心听课(文科性质的课比较有意思的),多划课本,回要“听全”老师的答话;其次,整理笔记本(不一定多详细啰嗦),要注意章节脉络,挑重点记。最后达到自己能自制每一章节的知识脉络的境界,方为大成。生物:理科课程,但偏文,重点多记多画课本,课上听懂,课下不愁。另外:考前有阶段地复习和背一背,心态好一点嘛。初一的知识强度和深度都不是很大,重在习惯,不在多苦多累,以上是文科学长给你的建议,望有帮助!
⑤ 要初一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地理.生物.政治.)
西安中学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⒈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
A.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D.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⒉从结构上看,铁线蕨比葫芦藓复杂的是( )
A.能产生种子
B.出现了原叶体
C.发达的地下茎和较大的羽状复叶
D.有了真正的根、茎、叶,根、茎、叶里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⒊下列与松树蒸腾作用较弱不相适应的特点是( )
A.根部发达 B.气孔深陷在表皮下面
C.表皮的外面有角质层 D.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
⒋在今年春天松树的雌球花开花时,可见到松枝下面有已散落的种子和只剩下鳞片的球果,这球果是在什么时候传粉,什么时候种子成熟( )
A.去年春天,去年秋天 B.前年春天,去年秋天
C.去年春天,今年春天 D.去年秋天,今年春天
⒌绿色开花植物是指( )
A.种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高等植物
⒍下列是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共有特征的是( )
A.胚珠的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着
B.均为绿色开花植物
C.可产生种子,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
D.受精方式为双受精
⒎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
B.根大多是直根系,叶大多是网状脉
C.花各部分的基数是3
D.维管束的排列呈筒状,有形成层
⒏生物园里中有以下几种植物,其中在形态结构上与水稻最相似的是( )
A.向日葵 B. 百合 C.南瓜 D. 棉花
⒐细菌细胞中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10.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微小生物是(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病毒 D.细菌病毒
11.酵母菌、水绵和细菌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
A.都有细胞壁 B.都没有叶绿体
C.都有液泡 D.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12.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不起关键作用的是( )
A.绿色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13.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真菌的特征( )
A.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都是大型个体
C.能产生孢子,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D.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14.下列动物中属于单细胞动物的是( )
A.变形虫 B.水母 C.血吸虫 D.珊瑚虫
15.水螅的消化方式是( )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外消化
C.细胞腔内消化 D.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16.下列动物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水螅 B.海蜇 C. 涡虫 D. 珊瑚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⒈地球上植物的四个主要类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⒉植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⒊组成我国国徽的图案中,有一种植物,它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 科。
⒋细菌一般不含__________ ,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做__________ 。依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从中吸收有机物来生活的为__________细菌,直接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的为__________细菌。
⒌病毒没有__________ 结构,只有由__________组成的外壳和由__________组成的核心。
⒍自然界现存的动物,约有__________多万种,根据动物体内脊椎骨的有无,可以分为__________ 动物和__________动物两大类。
⒎__________是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动物。
⒏在水螅的外胚层细胞的基部有__________细胞,每个细胞有很多突起,彼此连接,形成了__________。所以,当用解剖针较重地刺激水螅时,水螅会产生的反应,过一段时间他的身体又会慢慢__________。
⒐环境适宜时,酵母菌通常进行__________生殖;霉菌、蘑菇进行__________生殖;草履虫进行__________生殖;水螅进行__________生殖。
10.在寄生生活中,得到利益的个体叫__________,而受到损害的个体叫__________或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⒈松树具有花和种子。
⒉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⒊单子叶植物纲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双子叶植物纲的植物是木本植物。
⒋猴头、灵芝、木耳都是真菌。
⒌动植物遗体自身不能腐烂,促使他们腐烂的是腐生细菌。
⒍能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细菌叫病原菌。
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病毒个体比细菌小的多。
⒏水螅的体壁是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组成的。
⒐水螅没有特殊的呼吸和排泄结构。
⒑猪肉绦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寄主。
四、填表比较动植物的主要区别(每空1分,共8分)
比较项目 动 物 植 物
细胞壁 ① ②
运动状况 ③ ④
营养方式 ⑤ ⑥
应激性 ⑦ ⑧
五、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下图是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写出相应结构的标号和名称。
⑴使草履虫能在水中旋转前进的结构是[ ] __________;
⑵草履虫通过[2] __________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⑶食物从[ ] __________进入体内,在[ ] __________内进行消化,食物残渣由[ ] __________排出体外。
⑷有机物是在[ ]__________中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
⑸多余的水和部分含氮废物[ ] __________排出体外。
六、简答题(共7分)
在A、B、C三块载玻片左右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一起,在右侧的培养液边缘分别放置食盐、冰块和肉汁,如图所示,将三块载玻片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回答:
⑴用箭头表示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A.左—右
B. 左—右
C. 左—右
⑵试分析草履虫移动的原因:
A.
B.
C.
⑶此实验得出结论:
西安中学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D D A B B C C B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D C A D B A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⒈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⒉ 门 、 纲 、 目 、 科 、 属 、 种 、 种
⒊ 小麦 禾本科
⒋ 叶绿素 异养 腐生 寄生
⒌ 细胞 蛋白质 核酸
⒍ 150 无脊椎 脊椎
⒎ 原生动物门 多细胞
⒏ 神经 神经网 全身收缩 伸展
⒐ 出芽 孢子 分裂 出芽
⒑ 寄生虫 寄主 宿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划√,错误划×)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四、填表比较动植物的主要区别(每空1分,共8分)
① 无 ② 有
③ 自由运动 ④ 一般不能自由运动
⑤ 异养 ⑥ 自养(绝大多数)
⑦ 灵敏 ⑧ 不灵敏
五、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⑴ [1] 纤毛 ⑵ 表膜
⑶ [4] 口沟 , [9]食物泡 , [8] 胞肛 ,
⑷ [7] 细胞质 , ⑸ [3]伸缩泡 。
六、简答题(共7分)
⑴ A.左←右
B.左←右
C.左→右
⑵ A. 食盐是有害刺激,草履虫发生了逃避反应
B. 冰块也是有害刺激,草履虫发生了逃避反应
C. 肉汁是有利刺激,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
⑶ 结论:草履虫能够对外界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68
⑥ 求初一下地理 生物 历史 政治的期中试卷!!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⑦ 初中政治,地理,历史考试,我上课该记得都记了,考试总是答不到点上,有的同学上课记得少,但是每题都能
理解最重要,说明你只停留在了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