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网地理免费测试卷
1. 地理测试题
参考:选择A(用排除法)
B图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标志
C图是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D图好像是北京金雁饭店
这三幅图都跟“一带一路”有关
2. 一套地理卷子的选择答案!
江苏省白塔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回共30分)
41.(10分)
(1)昼短夜长白昼答将变长(每空2分,共4分)
(2)③快(每空2分,共4分)
(3)东北风(1分)由东向西(或逆时针)(1分)
42.(7分)
(1)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每空1分,共2分)
(2)亚洲(印度)(1分)C(1分)
(3)D(1分)
(4)炎热干燥(2分)
43.(6分)
(1)杭州(1分)
(2)上海全国甚至国外(各1分,共2分)
(3)工业化、城镇化、交通等占用大量耕地;劳动力成本提高;农业产出低,种粮积极性不高;部分耕地改种花卉、无公害蔬菜、观光农业等(任三点,给3分)
44.(7分)
(1)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机械工业)基础条件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条件好等(任三点给3分)
(2)汽车产业集聚效应强;企业之间可以得到良好的生产协作,降低成本(各1分共2分)
(3)国内劳动力丰富价廉;市场潜力巨大。(每点1分,共2分)
3. 初一地理试卷,完整的
七年级地理期末模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线都是圆的 B、纬线有长有短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的度数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2.下列纬线圈中,最短的一条是:
A.20°N B.60°S C.10°S D.30°N
3.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B.赤道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C.赤道与经线平行 D.赤道是90°纬线
4.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是圆 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本初子午线指180°经线
5.下列关于春分日的描述,正确的是:
A、9月23日前后 B、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C、这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D、南半球是春季
6、当美国纽约是正午时,中国北京是:
A、正午 B、傍晚 C、早晨 D、深夜
7.北半球的冬季是:
A.1、2、3月 B.3、4、5月 C.1O.1l、12月 D.12、l、2月
8、下列几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B、 C、0 5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9、下列地图中,图幅大小相同,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亚洲地图 C、中国地图 D、北京市地图
10、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1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A、大陆内部 B、大陆边缘 C、板块内部 D、板块边缘
13、下面的证据中,能证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是:
A、庞贝古城的消失 B、太平洋洋底发现许多瓷器 C、在山上旅游拾到一块贝壳
D、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14、印度半岛属于: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5、魏格纳从哪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研究大陆漂移的:
A、亚洲、欧洲 B、南美洲和北美洲 C、非洲和南美洲 D、南极洲和大洋洲
16、下列传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 B、山前桃花山后雪 C、终年炎热干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7、测得某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68,则该城市的空气质量级别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一天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A、2点和下午2点 B、14时和日出前后 C、午后2点和8点 D、12点和20点
19、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
A、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春季多雨,秋季少雨 D、常年湿润多雨
20、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它是:
A、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B、巴西的亚马孙河口,位于赤道附近
C、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上 D、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气候 B、天气 C、降水 D、温度
22、某地8时、14时、20时、2时观测到的气温分别是6°C、16°C、9°C、5°C,其中在8时和20时测得的降水量分别是16mm、20mm,其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分别是:
A、8℃、18mm B、9℃、36mm C、12℃、20mm D、36℃、18mm
23、夏季的白天,陆地和海洋受热情况是:
A、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 B、陆地增温快,比海洋温和 C、陆地增温慢,比海洋冷 D、海洋和陆地一样热
24、一年之中,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25、我国庐山成为夏季的避暑胜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6、如果北方城市每年需要大量鲜花,除本地鲜花外,广州是重要的供应地,那么每年广州对北方城市鲜花供应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7、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尼日利亚
28、世界上的人种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其区分依据是:
A、生活习惯特征 B、语言文字特征 C、宗教信仰特征 D、体质方面特征
29、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稠密的是:
A、南极大陆 B、巴西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30、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和汉语 B、汉语和阿拉伯语 C、俄语和英语 D、汉语和英语
32、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许多国家中居民通用的语言和宗教是:
A、英语、基督教 B、法语、伊斯兰教 C、汉语、佛教 D、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33、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通用的语言是:
A、西班牙语 B、法语 C、阿拉伯语 D、英语
34、下列国家中,属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使用英语的是:
A、埃及、沙特阿拉伯 B、英国、巴西 C、加拿大、澳大利亚 D、巴基斯坦、伊拉克
35、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主要差异是:
A、人口数量的差异 B、人的收入有差异 C、房屋数量有差异 D、从事的生产方式有差异
36、下列地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高山地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荒漠地区
37、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因纽特人为了适应这里的环境,修建了:
A、窑洞 B、冰屋 C、高架屋 D、四合院
38、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 B、日本 C、巴西 D、印度
39、下列国家中没有地跨两大洲的是:
A、土耳其 B、巴拿马 C、俄罗斯 D、沙特阿拉伯
40、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阴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多云转大雨,西北风三级
二、双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 地球表面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有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寒带 D. 赤道
2. 要想从地图上了解北京市区的地理环境,应该选择
A. 中国地图 B. 北京地图 C. 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D. 比例尺较小的地图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是
A.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科迪勒拉山系 D.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有关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海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D.海洋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5.下列语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A.今日风和日丽 B.北京秋高气爽 C.昆明四季如春 D.昨夜风雨交加
6.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造成的是
喜马拉雅山
地形雨示意图 山
坡 降水量
(mm)
喜马拉雅山地形雨示意图
南
坡
10000毫米以上
北
坡
500毫米以下
A.上海比拉萨降水量多 B.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 C.长白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D.我国东部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7.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要从哪两个主要方面去考虑
A.气温 B.风向 C.降水 D.风力
8.从热量因素考虑,聚落大多分布在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亚热带
9.读图5“喜马拉雅山地形雨示意图”,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少
10.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里有更好的交通条件 B.城市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C.城市里有更好的教育条件 D.城市里有更好的购物环境
三、综合题:
1.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A____;B____
(2)判断A、B两点的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A点属于___,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___。
(3)从五个热量带判断,A点属于___带,B点属于___带。
2.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写出地球运动至A、B、C、D四个位置时的节气(北半球)
A_____ B、____ C、____ D、_____
(3)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这一天是 ___(日期 ) ,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这一天是___(日期)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
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表示下列地形部位字母是:
山峰 ___ ,鞍部 ___ ,陡崖___ 。
(2) C、D中位于山谷的是 ,坡度较缓
的是 。
(3)山顶A的海拔高度是 (填写字母)。
A.700米 B.800米
C.600~700米 D.700~800米
(4)若①处的气温为20℃,则②的气温可能是
℃。
(5)从甲和乙两处登山,何处较为省力?原因是什么?
4、读七大洲图,完成下列内容
(1)将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
A___、B___、C____ D___、E___、F____
(2)左半图位于___(东、西)半球
(3)写出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名称:
_____山 _____河 ______山
(4)写出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_______运河。
(5)写出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运河
(6)世界上的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读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各月气温大都在___℃以上,气温年较差最___,属于___带。
(2)B地最热月是在____月,气温约在__℃,最冷月是在_____月,气温约为__℃,气温年较差__(大,小),属于____带。
(3)A、B、C三地都位于__(南或北)半球。
6、读下列两幅气温和降水图,完成下列内容:
(1)对比A、B两地的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A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B地夏季______,冬季_______.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
(3)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带,B地位于__带(五个热量带)。
(4)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___,冬季多雨的是___。
(5)B地可能位于:
A、30°N-40°N的大陆东岸
B、30°N-40°N的大陆西岸
C、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
D、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7、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地____坡降水多,___坡降水少。
(2)迎风坡降水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海平面平均气温为30℃,那么山顶的气温约为__°C
8、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看,北半球等温线___;南半球等温线___,原因是_________
(2)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3)图中,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一致吗?为什么?
(4)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大致相当于五带中的___带,0℃以下的地带,大致相当于___带和____带,0℃-20℃地带,大致相当于___带和___带。
9.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①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____,主要信仰___教,通用____语。
(2)②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____,主要信仰____教,通用_____语。
(3)③地的主要民族是____,通用____语。
(4)⑤地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教,通用____语。
(5)A、B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
10、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A、B、c三个聚落都是沿____分布的。
(2)A、B、c三个聚落中,更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___。
(3)例举在聚落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4个)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的出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侵略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时,人们呼唤和平,反对侵略,渴望能找到一个有所作为,能保障战后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安全体系。
材料二:1945年6月,51个国家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lO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材料三: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联合国是一个国家吗?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理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12、读《1998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图》和材料1、材料2,回答问题:
材料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150多个发展中国家。
材料2: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从19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即称为南南合作。如: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则被称为“南北对话”。
(1)图中A表示___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大洲名称).B表示___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大洲名称)
(2)从南北半球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南、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南、北)半球的南部和______(南、北)半球。(3)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什么意思,国际合作有什么意义?
13.亚洲是一个气候复杂多样的大洲。若你大约沿着118°E经线在亚洲旅行,沿途拍摄了许多照片。借助“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请把图中序号与字母所代表的景观连线:A B C D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中国拍不到的照片是 (填写字母)。(3)任选一张照片,说明该照片中建筑与气候的关系。
4. 谁有地理测试卷,急用,最好是原创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前30题每小题1分,后1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中,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A、地球距日远近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 D、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维持地球温度 B、产生地球大气
C、产生地球"磁暴" D、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中断
3、诗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的月相是:
A、满月 B、峨嵋月 C、上、下弦月 D、新月
4、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运动而产生的是:
A、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B、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一般比左岸陡
C、北京的白昼时间,夏季比冬季长
D、地球上的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
5、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氨和臭氧 B、氮气和臭氧 C、氮和氧 D、氢和氦
6、如果在我国南极中山站升起五星红旗,红旗飘扬的方向一般是:
A、向北飘扬 B、向东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西飘扬
7、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无大气保温效应 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8、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B、暖流会使流经的沿岸地区形成荒漠
C、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D、寒流对流经的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9、海洋牧场属于:
A、海上交通运输空间 B、海上生产空间
C、海洋储存空间 D、海洋娱乐空间
10、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长江口附近海区:
A、盐度高,水温高 B、盐度高,水温低
C、盐度低,水温高 D、盐度低,水温低
1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气候的影响 B、水分的分布
C、岩石的组成 D、生物的作用
12、从海南岛到漠河镇,自然景观呈现的变化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由下向上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13、下列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正确的是:
A、旗型树冠指示风向 B、矮牵牛叶指示大气中CO2的含量
C、针叶林指示暖湿环境 D、芦苇指示酸性土壤
14、下列地形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A、汾河谷地 B、长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
15、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复杂性 D、习惯性
16、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B、加大科技投入
C、增强化肥、农药 D、改良生产工具
17、按投入多少分类,现代世界农业主要是:
A、密集农业 B、商品农业 C、粗放农业 D、自给农业
18、电子装配厂在现代工业中属于: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廉价劳动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动力指向型工业
19、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批量定制生产方式发展的原因是:
A、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B、传统工业萎缩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C、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
D、工业投入因素的变化
20、关于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就形成了固定的乡村聚落
B、乡村聚落的类型分为团状和散村两类
C、乡村聚落规模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D、乡村聚落的形态景观能充分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特征
2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数目在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22、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缓 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23、从山西大同调运100万吨煤炭入广州,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铁路和海洋运输联运
C、公路运输 D、公路和内河运输联运
24、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式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B、因交通不便,山区的商业网点大于平原地区
C、冷冻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商业网点的密度
D、人口稠密地可采用货郎担,大篷车等商业活动形式
25、下面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B.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出现“秋高气爽”好天气,主要是低压系统控制形成的
C. 世界上同一纬度地区,往往有不同的气候类型
D.气候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又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
26、关于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发量小 B.降水量较大 C.陆地水汇入较多 D.受暖流影响
27、影响港口区位的水域和陆域条件中属于非自然因素的方面是:
A、航行条件 B、停泊条件 C、筑港条件 D、腹地条件
28、下列人类活动中,容易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潘帕斯草原发展畜牧业 D、塔里木河沿岸种植胡杨树
29、下列实例中,体现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提倡高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B、选购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环保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30、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发展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气候问题
31、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B.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南凸
C.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D.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32、下面地质剖面图中的A.B.C.D四处,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3、影响(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大城市郊区的菜、肉、蛋生产③新疆的绿洲农业④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四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要素,排列正确的是
A.①地形②热量③市场④土壤 B.①水源②政策③市场④交通
C.①土壤②交通③热量④水源 D.①热量②市场③水源④地形
34、下图A.B.C.D四条铁路,表示京九铁路的是
A. A B. B C. C D. D
35、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B、短时间的暴雨,不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干旱是造成我国农田受害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36、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开放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B、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C、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无关的自然现象
37、若右图为部分洋流模式示意图,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二洋流均为补偿流,也均是暖流
B甲处海区的盐度比乙处低
C世界三大洋北部均为此环流系统
D丙丁二洋流成因均属风海流
38、成都市主要商业街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商业中心布局原则是
A. 资源最优 B.交通最优 C.市场最优 D.资金最优
39、公路选线应注意的问题是:
A、以直达运输为主 B、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C、为节约耕地,应在陡坡选址 D、不能穿过中小城镇
40、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需加强管理
B、人口总量大,人口问题严峻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了有效控制
D、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5. 谁有初中地理结业考试测试题,越多越好!
童年的麻雀
麻雀越来越少见了.
在我们生存的环境里,麻雀是唯一不分四季,长期接近人类,最亲近我们的鸟类.它们喜群居生活,曾遍布乡野和城市.它们的声音和足迹伴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相栖相依,生生不息.
麻雀主要以农作物和杂草的籽种为食,也捕食小昆虫.我们土语叫它们"老家贼".
从前的麻雀真多,多到人们把它们当成了"四害".的确,麻雀危害庄稼,夏秋季节,稻田中飘拽的稻草人风景,是农民为了吓唬麻雀而立.可麻雀对人类毕竟弊少利多,是我们生态圈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随着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以及人的滥捕滥杀,已造成麻雀生存空间持续性地缩小,麻雀慢慢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记忆中,童年夏日清晨的懒觉总是被麻雀的争吵声打断.每天,晨曦微白,勤奋的麻雀们就已起床,在茂密高大的杨树上呼朋引伴,活动腰翅.伸展歌喉, 开始愉快的一天.唧唧喳喳的欢叫声响彻宁静的山镇,家家户户屋顶的炊烟也随之弥散开来,麻雀呼唤我们开始新的日子.于是,一整天,到处都是麻雀好动的身影和随意的歌声.
黄昏时节,麻雀们又会聚集在房屋周围,吵闹不停.似乎在一起召开总结会议,对一天的生活进行交流,之后双双归巢,暮色便渐渐浓了,这时出奇的静谧.
麻雀伴随了我们乡村小孩的童年.那时,每个孩子随身必备的一个玩具是弹弓.我也穿着带兜儿的绿上衣,一面的兜儿里装着弹弓,另一面的兜儿里装着用作子弹的小石子,整天穿梭于杨树下,不时地对着树枝.电线.屋脊以及木堆上停留的麻雀瞄准和射击.因为水平问题,整个童年,仅有一次击中过麻雀,那只倒霉的麻雀被击中后从树枝上跌落,但也只是趔趄了一下,便飞入夕阳深处不见了.就为这一小小的成绩,我向同伴们讲了许多回,每回都流露出遗憾的心情.
麻雀是我们当地的土著居民,它们总是和我们一起执著守护着这片传统的乡土.其它候鸟在深秋时就扔下这里的家,飞去温暖的南方避寒.只有麻雀,坚持着老家的严寒.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麻雀们失去了许多觅食和游戏的场所,便成群结队到乡路上.到村落场院中活动.成群飞翔,捡拾可食的东西.我们就常常看到它们与鸡狗争食的情景了.我也曾经在雪地上扫开一块雪,支上萝筛,放上粮食作为诱耳,准备抓几只作为宠物.也扣住过几只,只是在从萝筛中往外抓时都顺缝跑掉了.
今天,我真为童年时的捕鸟水平感到欣慰.因为,我为此没有伤害过麻雀.
乡村清新的空气.乡村自然的田野风光和纯朴的村落依旧.然而,乡村的麻雀却踪影难寻了,乡村因缺少麻雀的吵声变得寂寞了,失去了一种天籁之音.
我们拥有了许多从前没有的东西,可我们又在失去很多曾经拥有的美好,这是我们的无奈
麻雀还能回归家园吗我怀念它们.
6. 地理等高线测试题,速求,要有难度的,带答案
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内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流B.湖光容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
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
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
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1、【解析】图中的河流②、④在200米等高线处注入湖泊,湖泊周围是山脉。
【答案】B
2、【解析】橡胶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它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树种,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目前,主要的橡胶产地是海南岛和云南的西双版纳。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不能种植棉花,应当种植林木。甲处地势相对平坦,可以发展种植业。
【答案】D
3、【解析】①地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同。深秋的清晨甲地临近湖泊,更容易出现雾。
【答案】C
7. 免费地理知识测试的网站在有谁告诉我谢谢你们了``
初中:
http://www.pep.com.cn/czdl/index.htm
高中:版权
http://www.pep.com.cn/gzdl/index.htm
8. 什么软件中有初中完整的地理套卷及答案
软件中应该是找不到,但是网址有很多。比如说学科网。第二教育网。网络文库。类似于这些的都会有初中完整的地理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