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植物地理学土壤肥力

植物地理学土壤肥力

发布时间: 2021-02-16 13:40:24

『壹』 在农田的管理中,往往隔几年要种一季豆科植物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这是为什么

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含有固氮的根瘤菌。

『贰』 关于土壤肥力的一道地理题 最上面的 序号从左到右是1234

一种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迁移农民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获取农产专品,待地力耗尽属则放弃耕作,再继续垦荒。
因此,在刚开始时,因为森林焚烧后有机物,所以土壤肥力增加。
C项。并不是因为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而是因为,在森林焚烧后,植被覆盖率下降,在降水后,水土流失。
补充:“迁移农业”多为热带迁移农业,在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最为典型,其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叁』 地理上说的粘重土壤为什么肥力低

粘重土壤的土壤间孔隙小,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少,一方面蓄水能力差;另一方面,因为植物通过根部呼吸和置换反应吸取土壤中的矿物质,孔隙太小的话,孔隙中的空气就少,根部呼吸就困难,吸收养分也就差。

『肆』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是什么

简单的介绍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便于广大园艺、农林同学的学习,与理解用肥专

土壤肥力是属指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它是土壤的综合属性和基本功能。土壤中植物养分、水热的输入、输出与储存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土壤肥力的核心。

『伍』 土壤肥力指标

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实际上反映了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学中古老而又非常基础的概念[6],有多种提法:

1)自1840年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说以来,欧美土壤学家关于土壤肥力主要侧重于土壤的植物营养,并以养分多少衡量土壤肥力的高低。

2)前苏联土壤学家威连斯认为土壤肥力是“在植物全部生长过程中,土壤同时地、不断地供应植物以最高水分和养分的肥力”。

3)现代美国土壤学会认为土壤肥力是在“光照、湿度、温度、土壤物理条件及其他因素都适合于特定植物生长时土壤向植物以适当的量和平衡的比例供应养分的性质”。

4)我国学者侯光炯教授认为土壤肥力是土壤代谢功能、调节功能的强弱和在一定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下,土壤同内部水、养适量,气、热周期性动态,稳、匀、足、适的程度;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把土壤肥力分为母质肥力、层次肥力、田块肥力、耕地肥力、气候肥力、地貌肥力、水文肥力和植被肥力。

5)章家恩提出土壤生态肥力,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土壤及其生物群落之间长期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一种和谐兴融特性,以及在其特性下土壤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物质与能量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的一种功效和能力。

6)上述有关土壤肥力的概念有差异,但随着科学手段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缩小,倾向于将地貌、水文、气候等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等社会因子作为土壤肥力系统组分。因此可以认为:从土壤-植物-环境整体角度看,土壤肥力是土壤养分针对特定植物的供应能力,以及土壤养分供应植物的环境条件的综合体现。土壤养分、植物、环境条件共同构成土壤肥力的外延;土壤肥力高低不仅受土壤养分、植物的吸收能力和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各因子的独立作用,更重要取决于各因子的协调程度。因此,对评价土壤肥力指标既能反映土壤的自然养分状况,又能显示土壤养分对植物的供应能力,还能反映土壤所处的小环境和大环境。具体指标体系如表5-2所列。

表5-2 土壤肥力指标体系

『陆』 高三地理土壤腐殖质为植物提供什么养分

有机质。
土壤抄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柒』 土壤肥力与植物

无机物是构成有机物的成分。无机物同样由有机物分解而来。土壤中的有机回物毕竟不答是无限的,它需要有机物的分解来返还。土壤中的有机物丰富,则后继的返还潜力就大,也就是说土壤中的无机物的含量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呵呵,个人理解,不合理请指正。

『捌』 高中地理:请问北极圈附近生长苔原的地方和高山高原上生长高寒草甸的地方,土壤肥力怎么样为什么,谢谢

肥力很差
首先要明确,土壤肥力其实是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而你指的这两个地方都是气候高寒,不适合作物生长只能勉强长苔原的,所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而且这些地方通常土壤都不完全发育。

『玖』 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有什么不同

土壤肥力对丰产土壤是至关重要的。但肥沃的土壤不一定是丰产土壤。即使当土壤肥力充回足时答,排水不良、虫害、干旱和其它因素也可能限制作物生产。为了充分地认识土壤肥力,我们必须了解提高或限制生产力的其它因素。

为了解土壤生产力,我们必须认识客观存在的土壤-作物关系。一些控制植物生长的外部因素有:空气、热量(温度)、光、机械支撑、养分和水分。除光以外,植物依赖土壤(至少是部分地)获取所有这些因素。每个因素都直接影响植物生长。每个因素又与其它因素互有联系。因为水和空气共据土壤孔隙,故影响水分关系的因素必然影响土壤空气。湿度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土壤温度。养分有效性则又受到土壤与水分平衡以及土壤温度的影响。根系生长也受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空气的影响。

土壤肥力是现代农业动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养分总是以动植物产品的形式被“输出”。糟糕的是,另一部分养分由于淋洗和侵蚀而损失。还有一部分,如磷、钾等养分,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壤粘粒上。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不停地固定和释放养分。假如农业生产仅是封闭系统,养分平衡将会相当稳定。但它不是,这就是为什么要了解土壤肥力原理以从事有效的作物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拾』 为什么要进行土壤肥力的研究

土壤物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气三相体系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内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动及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气的组成与交换,热的传导与转化,土壤固相的组成与排列,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电、磁性质等。

土壤化学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以及固液相之间的反应。内容包括土壤固体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及阳离子交换,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土壤生物学主要研究栖居于土壤中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与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土壤供应矿质养分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实质及其指标,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主要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土壤调查、制图等。

土壤矿物学主要研究土壤矿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化学反应。内容包括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的数量、组成以及相互间的反应,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迁徙状况,粘粒与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的形成与转变以及矿物鉴定等。

土壤管理学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生产的影响,内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护措施对土壤肥力、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经历了近代1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野外调查法,即在野外(田间)通过对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利用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征。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特征以及进行土壤制图的最基本的传统方法之一。

实验室研究,即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温室设施等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或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生物学试验(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拟试验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间选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区,对土壤的某种届性或过程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测定,以研究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土壤性质或肥力的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间生物试验法和排水采集器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