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谷歌地球在地理教学中的利用

谷歌地球在地理教学中的利用

发布时间: 2021-02-16 11:21:51

A. 如何运用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图比数字更直观更形象,运用图的这些特点就好。

B.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较好的发挥教具和模型的作用百度文库

1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地理学科,就会碰到很抽象的地理概念,经纬度的划分和判读,根据等高线判断各种地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这些概念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传统教学中老师使尽浑身解数讲理论、举列子,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些概念。当学生看到那些用生活物品与身边的常见材料做成的地理模型,会觉得地理离自己更近。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恰当地应用自制的教具和学具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地将教学难点破解。
笔者从教中学地理15年,每次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课时,就发现很多学生怎么都理解不了为什么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就能产生四季变化,老师告诉他们因为有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就产生了四季变化,学生还是很茫然。即使放边放多媒体动画边解释四季形成的过程,还是有很多不明白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不断地变化。后来我做了个太阳公转模型图,不用老是多费唇舌,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这个困惑。这个模型由四个地球仪和一个红球组成。地球仪用水彩笔把赤道和南北回归线描粗,使它们变得比较醒目,四个地球仪分别放在地球公转轨道中二分二至的位置。中间的红球表示太阳,在太阳的四周插上铁丝,表示太阳直射点,转动红球就可以直观地看到铁丝表示的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个模型把抽象的四季变化的原因直观地表达出来了,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从而真正理解了地球的公转运动。
2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地理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生活发展及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能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使命。通过学生自己制作学具,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自制学具,就是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制作学具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或失败的经验,而从失误或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更为宝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因此会不断积累直接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开阔他们的思维。
比如笔者教学中,教到地球和地球仪这课时,都会布置学生制作地球仪,学生的制作热情很高,他们回家收集材料,观察地球仪的特点和经纬度分布的特点,一周后富有创意的各色地球仪在学生的巧手之下产生了。有的地球仪是用乒乓球制成的,有的是用海洋球制作的,有的是用气球制成的,不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能把地球仪和经纬度分布特点表达出来了,这样对他们学习经纬线有很多的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得到体现,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3化“动口”为“动手”,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根据教材自制教具是在教师不断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这个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上课前选定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非常强。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研究透彻,以便选择能达成目标的方法策略,是教师自制教具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针对教学效果,不断地改进或者重新设计制作教具使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说,能大胆进行自制教具,就体现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和教学方法的探究广度。
比如地理教师在制作中国地形模型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山脉分布的位置、海拔的高度,高原的位置、面积、海拔高度、特点,平原的位置、大小、面积大小等地理要素。要做到精准、形象地展现中国地形图,就要对这些地理事物的特点十分熟悉。自制教具是从不会到会,教具的设计,从不成熟到成熟,制作的教具,从粗糙到精美。这就是一个对教材研究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

C.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以计算机多媒体和因特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与模式。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学方法和地理教学手段等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引入地理教育教学领域,不仅是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多媒体和网络把教学信息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在课堂呈现,弥补了传统教学课堂形式单一的缺点。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运用多媒体在优化地理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活跃课堂,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学科部分章节内容比较抽象,空间性较强,如果利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很难让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学生产生兴趣,相反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逆反情绪。但是,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面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形相结合的课件,以动听的音乐、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的形象、逼真的视觉效果再现客观事物,将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直观、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意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的图像处理能力可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具备正确的、全面地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其主要途径有:①对于展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的地图,可采用重新着色、闪亮、添加符号、箭头、线条等,突出所要表现的区域、地名、地理分界线等;②对于各种形式的地理图表,可将其和模拟实景、视频、数字、语言等作相互转换,教会学生获取资料、运用资料、用好资料的基本处理问题的能力;③对于那些高度浓缩、高度概括的相关模式图表则可利用信息技术作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接受大量的地理信息过程中,运用多种媒体把学生的眼、耳、脑各种感官调动起来,并能及时在饶有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帮助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形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尽管我们有了各种教具、实验、演示手段,也出现了各种模型、仪器、图表、挂图,但这些毕竟不能把声、像、动态等特点集中于一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则能做到,这是书本加黑板加模型的模式所绝对达不到的。
四、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信息社会可以为学生建立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D. 如何在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中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地图要多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知道地图就等于知道了资源的位置,也知道了基础地理要素,相应的地理特征可以根据地理要素分布分析出来。

E. 如何将生活实例巧妙的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学习对生活版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认识权地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令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增进对地理学科的爱好。
高中地理教材在内容体系上作了重大的调整,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乡土实际,国内外新闻实际,使学习书本知识与投入社会实践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例教学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课前可以从生活中收集、提取、整理各种的生活实例通过渗透、迁移,强化等方法应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乡土,增加学生对地理科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可激发其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因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从中体验到地理知识的价值。如何活用生活实例

F. 浅谈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实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在中复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制 应尽量结合客观存 在于生活之中的生动的、 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实现课堂的生活 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提高课堂的效益。 关键词: 利用; 生活中的地理; 生活化; 地理教学 著名的演员和节目主持人曹颖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说她记忆力非常 好 , 一篇的文章读一遍就基本能背下来, 地理也经常考 10 0 分。但是, 在 生活中的她却不能辨别方向, 甚至不知道 中央电视台在天安门的什么方 向。我想这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悲哀

G. 如何将Google earth运用于地理教学

可以啊 。用于讲晨昏线 最好懂的
讲地形的分布,
等等 很多 都可以用到谷歌地球
发挥想象力
都可以讲

H. GOOGLE EARTH(谷歌地球)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否可以用来作为地理教学软件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专GIS布置在一个地球属的三维模型上。其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o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甚至提供Google Maps所没有的图片。 可以作为地理教学软件使用。

I. 浅谈如何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利用地图

摘要:在新课改下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地理课程的高效学习课堂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这些就成了初中教学地理老师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时应当遵循“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理念,立足在地理的实践教学,强化地理的教学设计,优化地理教学的内容,使得地理知识的学习真正能够点燃学生的智慧,并在初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上荡漾起具有生命活力的高质量教学效率。(剩余1958字)阅读整篇文章小学数学教学范畴内的学生符号感培养本期内容介绍浅谈如何驾驭小学体育课堂

J. 如何发挥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学科思维导图概念的提出者刘濯源主任《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回理论和实践研究》答课题手册第10页中介绍:
学科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中应用最广的思维工具,可以运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中。
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运用学科思维导图设计制作课件,学生也可绘制学科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在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科思维导图课件呈现知识的结构化和思维的可视化,提高教学效能和品质;在课后,学生则可应用学科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解题、作文构思等高效能的复习和能力训练。
当然,以上运用还只是学科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表层整合”,真正“深层整合”是与“规律”的整合,即:考试规律——学科规律——思维规律——心理规律的层层递进和有机结合,把这条“规律线”与学科思维导图、学科规律建模等思维可视化教学技术有效整合起来,才是整体教学效能提高2-3倍的秘诀所在。
所以,学科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教学的所有环节,但效果却取决于您对学科的研究深度,也就是您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思维品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