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第二单元试卷
❶ 我要人教版初一上学期地理的学习与评价的第二单元测试的答案
一.袭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B D B A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C D D D C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B A
二.1. 地轴;北极;南极
2. 6371;4;5.1
3. 一年;自西向东;相同(一致)
4. 不透明;一半;白天;黑夜
5. 比例尺;方向;图例
6. 详;小
7. 荷兰
三.1.(1)A(20°E,70°S) B(170°E,40°N)
(2)东;北
(3)南寒;北温
2.(1)略
(2)略
(3)热带;温带;寒带
3.(1)东北;西南
(2)东;东南;西南
4.(1)300;100;南
(2)150;相对
(3)D
5.(1)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
(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亚洲
❷ 地理练闯考初一第二单元卷子答案
- -。。然后咧
❸ 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❹ 初一地理(上)试卷(附答案)
第二单元世界陆地和海洋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C
A.各占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是海洋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陆地。
2.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A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3.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D
A.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极洲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北极周围都是冰天雪地的陆地 B.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C.陆地主要集中于南半球 D.世界海陆分布是均匀的
5.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南极地区被三大陆包围 B.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C.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D.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
A.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B.各板块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
C.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 D.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高山
7.六大板块中全部属于大洋板块的是B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
8.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魏格纳是C
A.法国人 B.美国人 C.德国人 D.英国人
9.荷兰“低地”产生的原因是B
A.海平面上升 B.陆地下沉 C.陆地上升 D.人类围海造陆
10.半岛是D
A.海洋伸进陆地的部分 B.陆地伸进海洋凸出的部分
C.陆地被海洋分割的部分 D.陆地被海洋包围的部分
11.对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面积最小
B.大西洋的形状像“S”,太平洋形状像“W”
C.太平洋的面积与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积之和几乎相等
D.北冰洋纬度最高、太平洋跨经度最小
12.促使阿尔卑斯山脉隆起成山的两个相互碰撞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 D.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一个规则的球体. D.是一个平面
2.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l亿平方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D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3.以下对地球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 B.地轴是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
C.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D.凡穿过南北两极的都是经线
❺ 有关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的题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C
A.各占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是海洋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陆地。
2.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A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3.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D
A.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极洲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北极周围都是冰天雪地的陆地 B.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C.陆地主要集中于南半球 D.世界海陆分布是均匀的
5.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南极地区被三大陆包围 B.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C.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D.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
A.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B.各板块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
C.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 D.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高山
7.六大板块中全部属于大洋板块的是B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
8.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魏格纳是C
A.法国人 B.美国人 C.德国人 D.英国人
9.荷兰“低地”产生的原因是B
A.海平面上升 B.陆地下沉 C.陆地上升 D.人类围海造陆
10.半岛是D
A.海洋伸进陆地的部分 B.陆地伸进海洋凸出的部分
C.陆地被海洋分割的部分 D.陆地被海洋包围的部分
11.对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面积最小
B.大西洋的形状像“S”,太平洋形状像“W”
C.太平洋的面积与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积之和几乎相等
D.北冰洋纬度最高、太平洋跨经度最小
12.促使阿尔卑斯山脉隆起成山的两个相互碰撞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 D.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一个规则的球体. D.是一个平面
2.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l亿平方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D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3.以下对地球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 B.地轴是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
C.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D.凡穿过南北两极的都是经线
4.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A
A.300 S B.400N C.700 N D.800S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C
A.200E、1600W B.00、1800 C .200W、1600E D900E、900W
6.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球,南侧是南半球,该地点位置是C
A.西经200与赤道的交点 B.00经线与赤道的交点
C.东经1600与赤道的交点 D.1800经线与赤道的交点
7.有关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A.00经线是划分经度的起点,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
B.00经线是划分经度的起点,也是经度的终点
C.以00经度为起点,向东为西经,向西为东经
D.东经1000与西经800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但不能平分地球
8.本初子午线是指A
A. 00经线 B.00纬线 C.200W经线 D.1800经线
9.在右图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v 丁
10.(2003年桂林市)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11
A.29%B.71%C.31%D.69%
15.(2003年长沙市)欧洲地形是(C)
A.山地为主B.丘陵为主C.平原为主D.高原为主
16.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B)
A太平洋B.北冰洋 二.大西洋D.印度洋
17.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C)
A.海拔多在500米以上B.海拔都在200米以下C.地面崎岖不平D.坡度较陡
18.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200米,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被称为(C)
A.大洋中脊B.大陆坡C.大陆架D.海沟
19.极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是(B)
A.板块内部B.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C.大陆内部D.陆地与海洋交界的地带
20.四大洋中,按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D.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地球上的火山与地震绝大数分布在海洋与陆地的交界线上。
B.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地震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C.由于大洋中脊的板块张裂作用,太平洋的面积正在逐渐扩大。
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处,大陆板块俯冲到大洋板块之下,往往形成海沟。
23.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大高加索山是(B)
A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C.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D.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24.下列四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C)
A.北美洲B.非洲C.亚洲D.南极洲
题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答案 A D C C B D B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A B D A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B B A B D D D
01.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200W,1600E B.200E,1600W C.00,1800 D.900E,900W
02.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最长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03.下列地点中符合热带、西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800W,200N B.1650W,250S C.1550E,230S D.190W,500S
04.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A.4万米 B.8万千米 C.4万千米 D.8万米
05.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0千米 D.6378千米
06.关于经度、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00经线以东为西经 B.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
C.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 D.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07.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l小时 D.l年
08.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总是保持
A.23.50 B.22.50 C.66.50 D.65.50
09.南北回归线是
A.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B.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C.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
10.12月、1月、2月是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日月星辰西升东落
B.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公转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
C.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总是保持66.50的夹角
D.因地球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黑夜比白昼长,且黑夜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13.图上 l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
A.1:10000000 B.一百万分之一 C.1:1 000000 D.十万分之一
14.在中国交通地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cm,两地实际的直线距离是1500Km,该图的比例尺是
A.l:30000000 B.l:3000000 C.l:300000 D.l:30000
15.如果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4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1:15,000,000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A.1.5厘米 B.3厘米 C.4.5厘米 D.6厘米
16.地图上泰山的标高是1524米,这个高度是指
A.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
17.画一张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当的是
A.l:l000 B.l厘米代表20千米 C.l:8000000 D.l:40000000
18.甲、乙两地海拔高度分别为1500米和500米,则它们的相对高度为
A.1000米 B.2000米 C.1500米 D.500米
19.以下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B.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可以不同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D.等高线不能重合(表示断崖的等高线例外)
20.当一幅地图的图幅大小不变时,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则
A.能画在图上的实际范围越小 B.能画在图上的实际范围不变
C.图上表示的内容比较详细 D.图上表达的内容比较简略
2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叫注记
B.地图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称为图例
C.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叫图例
D.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
2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一百万分之一 B.l:2000 C.1:1250 D.1:150
2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为400千米,图上距离2厘米,则这幅地图比例尺是
A.1:20000000 B.1:5000000 C.1:2000000 D.1:500000
24.甲、乙两地实际距离为900千米,表示在1:30000000的地图上,则图上距离是
A.30厘米 B.3厘米 C.3.5米 D.2.7厘米
25.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5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2千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
26.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武汉市地图 B.中国地图 C.湖北省地图 D.世界地图
27.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最好选用下列比例尺中的
A.1:10 B.1:1000 C.1:100000 D.1:10000000
28.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要在地图上查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最佳方法是
A.直接查世界地形图 B.直接查亚洲地形图
C.先查亚洲政区图,再查世界政区图,最后查伊拉克政区图
D.先查世界政区图,再查亚洲政区图,最后查伊拉克政区图
29.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500000 B.百万分之一 C. D 1/150000
30.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什么作为导游图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尽可能大的地图
❻ 七年级地理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是什么
好歹也拍个照上来啊,这没有问题怎么回答啊
❼ 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人教版) 开始是:
D 半岛
❽ 七年级地理卓越课堂第二单元检测
地理:
1,大多数西亚和北非的人民:
黑色人种白色人种BCD黄种人混血
2,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教三个“圣城”,是:
开罗麦加BCD德黑兰耶路撒冷
3,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海洋是:
红海红海--- B ---太平洋地中海
太平洋 - 印度洋e地中海海 - 大西洋
4,周围是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内海是:
地中海 - 黑海BCD阿拉伯海,波罗的海
5,下列关于西欧自然条件的理由是正确:
地形海拔的山区,平原面积小B很曲折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半岛
西大西洋经散寒,对区域的冷却效果。 e南部地区炎热干燥贯穿全年。
6,关于美国自然条件下的说法,错误的是:在温带B-贫穷的国家
大多数地方的矿产资源,大部分依赖进口。
平原地区的一半以上国家的总面积,耕地,大部分
e本土东,西,南是暂时的海洋,海运便利
7,农业与美国附近的大湖泊是:
一个乳畜带棉带BCD小麦玉米带地区
8日,巴西著名的矿产资源有:
一个煤铁BCD铜油
9,最小的七大洲大陆
一个欧洲非洲BCD大洋洲南美洲
10日,澳大利亚最著名的产品是
一个水稻种植天然橡胶BCD毛玉米,小麦
11日,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一个莱茵河多瑙河BCD伏尔加河易北河
12日,俄罗斯终年不冻港位于北冰洋沿岸:
一个摩尔曼斯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BCD圣彼得堡,伊尔库茨克
13日,日本经济主要是:工业原料
AB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加工贸易的CD是由旅游
14,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占主导地位;
的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的消费B-丰富的铁矿石储量和铁矿石出口量最高的人均能源使用D国的世界
全球最大的消费资源和废弃物的排放是中国的两倍
15 ,关于叙事亚洲的地形和河流,右边是:
A是世界上最高的平均中间洲B地势高,四周低海拔
C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都流淌着太平洋平原e
16,下列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不属于亚洲是:
一个黄色 -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印度河流域BCD平原,尼罗河三角洲
月17日,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印度支那是
ABC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e巴尔干
18,下列国家,最发达的经济体:
A日本韩国BCD印度印度尼西亚
19日,著名的武哥窟位于:
一个越南柬埔寨BCD老挝菲律宾
20日,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A.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BCD马来西亚泰国
21,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B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出口商
南亚区域D,在世界第三大人口
22大的国家,关于叙述美国居民,正确的是:
一个美国本土的土著人,主要居住在纽约
B的主要是白美国近200年来欧洲各国到美国,亚洲
C黄色的人主要是通过白令海峡的祖先移居美国的非洲裔血统
e10000年前从非洲,23名
世界最大的河流是:
一个长江尼罗河BCD刚果河亚马逊
24,南极特有的动物:
海象海豹BCD企鹅,海狮
25,上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南极以北地区是南极的极圈导向主要是冰雪覆盖的南极陆地
C是最冰雪覆盖的海洋在南极洲e南部一小部分的区域和南极领地
❾ 初一上学期地理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1课时 大洲和大洋
地球?水球?
1.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占71%。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陆地。
3.古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观测的范围小,他们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陆地。人们就称为地球,从而流传下来。
七大洲四大洋
1.世界之最: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大洲——亚洲;最小的大洲——大洋洲;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做半岛。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和半岛统称为大洲。
3.面积较大水域叫大洋。位于大陆边缘,有半岛和岛屿与大洋隔开的水域叫海。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4.七大洲四大洋掌握。
5.东半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欧洲和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6.北冰洋和南极洲分别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
7.分界线:亚洲与非洲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是德雷克海峡。
第2课时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原因:1.地壳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有趣的现象: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运动
1.20世纪60年代,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六大板块掌握。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多发地震。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4.张裂运动:地表逐渐形成裂谷带(东非大裂谷),进而解体,一步步被海水侵入形成新的海洋(红海)。
5.挤压碰撞:大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或隆起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6.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