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士论文农村环境

地理学士论文农村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14 18:18:59

A. 地理:写一篇乡土小论文。

地理位置(经纬度、省份、城市、热度带(温亚热热带))、特产、经济、自然风光、交通(什么以水运为主啦,以公路为主啦,云云)。
历史,再发挥点文采。注意,一定要写提纲,切忌整片。望采纳。

B. 地理调查论文(800字左右)内容可包括环境调查和环境保护(雾霾的产生和影响,耕地的流失,水源污染)

雾霾的定义
雾霾其实是雾与霾的统称,雾与霾的区别十分大。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二、雾霾现象产生的原因
这种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超过千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2、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3、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4、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
物排放在低空不断积累。 三、雾霾的危害 美国普卫欣天 猫
在我国云南南部、福建中北部、四川东部、吉林东部、黑龙江北部、江南东部及北部等地区每年平均有40~80天左右的大雾天气,而在一些局部地区(重庆)每年则多达到80~100天的大雾天气。频繁的大雾天气出现,给我国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电力供应等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极大的威胁。 1、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2.5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29.5%与16%。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20%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左右。2007年5月,在京珠高速公路的614公里位置处,即河南新乡地段因突发浓雾而导致多起汽车追尾事故,相撞的车辆多达百余辆;2007年12月22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则因强浓雾天气出现,致使水平能见度只有15m左右,为了安全起见,机场关闭长达8小时,延误进出航班125架次,被迫取消航班16架次,在机场滞留的旅客达上万人。

C. 谈谈你所居住的文明环境乡村,写一篇500字的论文

驳论是以有力的论复据反驳别人制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D. 观察家乡环境状况,根据所见所闻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过度放牧的危害 农地和草场的退化是中国的一个严峻问题,特别是在其西部和西北地区。它导致土壤侵蚀、洪灾、沙漠化和沙尘暴。为了和这些问题斗争,中国政府从2000年起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名为"退牧还林"的恢复草原计划。农牧民因为他们停止使用他们的土地,将之恢复为森林或野草地而获得补偿。内蒙古是中国北部的一个很大的自治区,和蒙古国接壤。它的草原曾牧养了很多的绵羊、山羊、牛、马和骆驼;但是近几十年来,草原退化甚至沙漠化开始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出现。土地荒漠化对人类有哪些具体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和干燥的次湿润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了土地退化,这意味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经济价值的丧失。现在土地荒漠化造成每年420亿美元的损失,每年2000万公顷农田主要因为土地荒漠化而失去了生产力。土地荒漠化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以非洲撒哈拉地区、中亚及我国西北部地区比较严重。 土地荒漠化危害惊人。首先,威胁粮食供给。目前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如果土地荒漠化速度太快,这将极大影响粮食安全。第二,造成更多的贫困人口,土地荒漠化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失去经济来源,许多人被迫迁移,造成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的动荡,这一现象在撒哈拉地区最为突出。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全世界将会产生数百万的生态难民。第三,造成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人们的健康。联合国统计表明,干旱地区婴儿死亡率达到千分之五十四,是非干旱地区的两倍,是发达国家的10倍。 :以前人为因素造成的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主要是在以粮为纲的错误政策指导下的盲目垦植造成的。现在造成草原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樵采和滥搂滥挖。这一点已被许多领导人和群众所认识。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包括退耕还草等, 对过度放牧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如规定了单位面积的载畜量等。但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中尚存在着不少问题。我听说,有的地方退耕还草后的土地又退回去了。限制过度放牧的政策和措施很难加以实施。

E.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善农村人,.居环境

F. 地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想以"某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题做研究可行吗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

=我可以帮你写这个论文。。

(1)联系工作实际

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

(2)选题适当

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

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

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

(3)选题要新意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G. 关于调查乡村环境的地理小论文怎么写

借鉴一下吧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农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置放,乡镇企业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造成土地退化,河流污染,大气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农民的生活环境,农村的长久发展。

1.1农药、化肥、除草剂和地膜使用强度高,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农药、化肥、除草剂和地膜的使用,使耕地和地下水直接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地膜难以降解不仅直接污染耕地,影响农产品质量,而且对农村耕地长久持续利用,农民增产增收都造成重大影响。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施用量超出世界平均的1倍多,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70%~60%的化肥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环境。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肥料之间结构不合理现象,化肥使用量偏高,单纯追求高产,导致肥料施用之间的配比失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除草剂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地膜复盖技术得到不断地推广,农用地膜用量不断增大,由于农用地膜在田地难以降解,直接给农田造成了“白色污染”。

1.2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之农村人口居住由分散趋向集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较之以前更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以及管理不到位,村镇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的地方甚至根本不具有垃圾处理设施,据安晓云等人2000年对河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至今还没有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甚至35%的村子还没有实现集中供水。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村里河流或者地面,对居民、牲畜饮用水造成直接的污染。由于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农民已经使用液化气或者煤炭,6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直接在耕地里焚烧,对农村和城镇空气质量都产生了难以忽视的影响。由于缺乏基本的排水和拉圾清运处理系统,我国污灌面积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农村每年直接产生的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农村生活垃圾面广量大,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面积,而且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特别是在汛期,各种垃圾随着雨水流到河边、溪边,严重污染水体,还造成河道堵塞。

1.3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我国乡村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哄而上,没有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同时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污染与危害。目前,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由于许多乡镇企业急于求成,轻视对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轻视对产业的选择和调整,轻视对污染防治项目的选择,轻视效益的提高,以投入增量谋取发展增量,加速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往往是一家小造纸、小印染污染一条河,一个小冶炼、小采选毁掉一座山。

1.4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据研究,超过1/3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是有害的,有65%的农民不了解虫害天敌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概念,84%的农民会超过规定标准剂量用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单纯追求高产,大多数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了解过少,一味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和肥料,对耕地、地下水、大气造成直接污染。农民一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并没有意识到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损害。同时由于相关部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是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化环境治理政策,长期以来把环保工作的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在城乡环境权益的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剪刀差”现象4。中国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少之又少,加之农村缺少相应的执行管理机构,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2农村环境保护系统体系构建

面对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局面,有必要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与研究,众多学者对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与对策,但是,目前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对策仅仅停留在宏观的、零散的、缺少互动的层面上,因此,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系统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在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建议从以下四个层面对农村环境保护系统体系进行构建。它们分别是:(1)城镇和乡村发展全面兼顾层面;(2)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层面;(3)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层面;(4)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提升层面。

2.1城镇和乡村发展全面兼顾层面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将基本建成,城镇+乡村形态的城镇化格局将在中国基本确立。因此在执行环境政策时需重新考量城乡二元化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劣,从时代需求,现实情况作出改变,制定出适合现实需要的环境政策。中央政府乃至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及执行都应兼顾城镇和乡村发展。只有兼顾全面,切实执行,才能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2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层面改变农业生产污染可以走出一条绿色环保无害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从根本上解决农药、肥料、除草剂、地膜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解决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为此,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有相关部门的介入,努力引进高科技技术,以高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反补科技进步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同时可以联合和依托当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

2.3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层面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就开始提出,随着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保护的迫切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但是长期以来,出台的各项法律规范没有很好地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且多以末端治理为主,不能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同,环境表现形式不同,《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特殊的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农村环境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绝大部门农村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缺少强有力的政府机构执行环境政策和法律规范,因此,为了切实实现相关环境政策和法律规范的效力,必须在农村设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完善机构层级设置,赋予机构相应执行权力,使法律规范和完善的机构相互配合,协同合作,逐步改善农村环境状况。

2.4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提升层面农村环境政策、法律规范以及监督监测等执行需要执行主体的参与,即需要执行人员。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环境政策执行主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不足等特点,需要对环境政策执行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专业技术的训练。充足的、专业的、高素质的环境政策执行人员是政策高效执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国家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农民不仅要参与到农村环境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来,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和环境道德,积极监督、批评、检举、控告污染和破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环保执行人员与农民二者合作,积极配合,实行信息公开,双向监督,积极遏制破坏污染农村环境的行为,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生活水平。

3结论

农村环境污染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稳定.农村环境保护,必须寻求城镇和乡村发展兼顾、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合作、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同步进行。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H. 急需!!!乡村地理小论文

泉州,在地图上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可是,在我心中,她却是最神圣的。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曾经盛极一时。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曾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在泉州,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民族融洽相处,绽放出人类和平与文明之花,使泉州赢得了“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等称誉。
我眼中的泉州,是美丽的。泉州山川绚丽,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山水钟灵。众多名胜古迹使泉州赢得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赞誉。典雅秀丽、荷花飘香的东湖公园,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安平桥,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于一体的崇武古城,风景优美、四季如春的牛姆林,“闽海蓬莱第一山”的清源山……这一切,都是泉州无与伦比的美!
我眼中的泉州,是飞速发展的。听爷爷奶奶说,改革开放前的泉州还只是“南北一条街,东西两个塔,三个岗亭,四个街道办事处”大坪山、丰泽以及泉州的各个区域,都只有泥土铺成的道路,街道上的车辆不像现在那么形态各异,只有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在行驶,而我们住的楼房不再那么高耸入云,只有平面房。房内的装置也不同于现在那么新颖,只有简陋的木桌、木凳和木碗以及其他用品,煮饭也时只能用木柴起火。而电视机也只有黑白屏幕。在今天,我看到了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速公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高耸的大楼和城市的楼房是那么的崭新。看到了人们井然有序地在人行道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看到了水泥路上源源不断的摩托车、汽车,机动车道内还有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电动车在行驶着。站在高处俯视着,你可以看到:风格各异的新别墅排成了一个个方阵。银行,酒店,国税、地税大厦,保险大厦……鳞次栉比。呈现在我们21世纪的孩子们的面前的是一幅欣欣向荣、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蓝图。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整个泉州焕然一新,和之前是无法比较的,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我们现在的生活才那么幸福快乐.
我眼中的泉州,是坚韧不拔的。“爱拼才会赢”几乎是所有闽南人共同的精神,所以泉州人身上有着浓厚的拼搏精神。作为泉州人,我觉得很自豪,很骄傲,正是因为我们泉州人有这样的精神,才造就了晋江模式等一系列奇迹。
我眼中的泉州,是正在腾飞的。“全国花园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先进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这一个个让人振奋,让人骄傲的荣誉,不正是泉州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吗?这不是泉州腾飞的最好证明吗?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铺向世界,金门酒醇,永春柑甜,德化瓷美,安溪茶香,八百里海岸线满张着希望的风帆……
我眼中的泉州,是多样的,她永远是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