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云南市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1. 两道高考地理模拟题!有点难度!!麻烦解析一下这一道题
第一题给你答案肯定错了 应该是30N!
2. 云南高中地理会考试卷
建议你还是去贴吧问下(比如数学吧,高考吧,语文吧,英语吧等等)…大专.家在学.校做都是做纸制属.的,根.本不是电,.子的,谁也不会给你一题..题..手.打。即使有也要给你找试卷,拍照,上网上传等麻烦的步骤基本没人会去做,所..以别..干等了。还有就是你可以在网络文库里搜题目,或者把题目打几十个字出来用网络直接搜索下,说不定能找到。或者你可以去出这本书的官网看下,官网上也可能有答案.还有就是大型的考试也不会有答案了,除非是考完成绩出来后,与其在这求答案,你还不如去好好复习,争取考好来
3.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地理一(衡水金卷)
网络网络网络 网络问度娘
4. 云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 一 地理 求答案啊!
选择题
DBCBDADDABCCADACCBADAD
23.(26分)
(1)(14分)年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大;(2分)4月~9月为雨季,10月~次年3月为旱季,(2分)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2分)
原因: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4分)冬季盛行干燥的东北风,降水较少。
(4分)
(2)(8分)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位于咖啡原产地,原料丰富,且品质优良;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每点2分,答到其中四点即可)
(3)(4分)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参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纬度接近赤道,一天中白昼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昼长变化小;内陆古国,保留古老的历法。(每点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24.(20分)
(1)(8分)A地是武夷山地区,(2分)由于海拔高,气温比周边地区低。(2分)B地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心,(2分)地势低,热量不易扩散,气温比周边地区高。(2分)
(2)(4分)E地太阳辐射量比F地多,(2分)这是因为华北地区少云雨,对太阳辐射削弱比江南地区少。(2分)
(3)(8分)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2分)春季低温,影响早稻生长;(2分)地势起伏较大,降水丰富,水土流失较多;(2分)低山丘陵区的红壤,有机质少,需大力改造。(2分)
25.(10分)
(1)(2分)23°26'N
(2)(2分)略。
(3)(2分)从0°向东到180°
(4)(4分)10小时46分钟(2分) 早7小时20分钟(2分)
5. 近五年来云南高考地理试卷体现新课改的什么特点
五年来,云南高考地理试卷体现新课改的什么特点?五年来,云南高考地理试卷肯定体现了新的特点,正能量是云南的弟弟特点的
6. 云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 地理
绣花鞋
7. (2014云南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1)A地位于B的______方位,两地之间的相
读图可知:(1)A地位于B的西南方位,图中没有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版东”判断方向权.A与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不高于300米.此图的等高距为100米.
(2)图中字母E为陡崖,E处等高线重合.B为山脊,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
(3)D地与G地相比,G地的降水更多,因为G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4)图中最适合攀岩的是E,E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此处适宜攀岩活动.
故答案为:
(1)西南;300;
(2)陡崖;山脊;
(3)多;迎风坡;
(4)E.
8. 云南师大附中2O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政治 地理 历史 各科的答案
从网查找找看有没有
9. 云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B
D
C
C
C
A
B
A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B
C
C
B
A
D
C
A
B
A
【解析】
1.ab河段位于河曲处,a岸为凸岸,不断堆积,b岸为凹岸,不断受到侵蚀,从而使河流更加弯曲。
2.图中最高处的海拔为400≤H<450,最低处的海拔为0≤H<50,根据交叉相减法则可计算出两者间的高度差为350≤<450。
3.结合AB两地间的最小高度差和两者间水平距离计算索道缆绳的最短长度。根据勾股定理算出单向索道的最短长度后再乘以2即可得知索道缆绳的长度。
4.根据图文中 “山丘”、“山脊”、“指向标”等的提示,对照图示信息逐一找出,即可判断文中“湖泊”为燕鸥湖。
5.根据“拒马河2月份流量最大”可以判断该科考基地应该位于南半球,结合海拔可判断该科考基地为南极长城站。
6.通过分析表中信息可知,①②两种农作物所需要的积温较高,均超过3500℃,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③农作物所需水热条件较低与鄱阳湖平原相差较大。④农作物所需积温太高,不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
7.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全年降水量较大,阴雨天较多,日照时间短,而农作物②的生长条件要求光照时间较长。
8.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该省(区)为西藏,河湖较多;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流谷地沿岸;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9.高原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热量条件。
10.两地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要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是其制约因素;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足是其制约因素。
11.a、b均为咸水湖;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由于蒸发旺盛,当地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引发土地盐碱化。
12.甲国的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位于莱茵河入海口,是欧亚大陆桥西端,扼北海航线要冲,经济腹地覆盖大半个欧洲。
13.北京位于(40°N,116°E),新奥尔良位于(30°N,90°W),从北京向东一直到新奥尔良所跨经度小于180°,故新奥尔良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14.甲、乙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的范围,受其影响,乙是迎风坡,甲是背风坡。
15.由题干信息: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可判断出C点位于赤道上,其地方时为18时;由题干信息C点以东为东半球,可判断出C点的经度为20°W,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20。
16.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晨线倾斜方向为东北—西南向,昏线倾斜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17.a点处于从秋分至冬至过程中,只有国庆节的时间符合。
18.据题意,夏至昼最长,图示为4点半日出,则昼长为15小时;冬至昼最短,图示为7点半日出,则昼长为9小时。故昼长最大相差6小时。
19.结合图示可知,该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且接近6时日出,即该月昼夜接近(昼夜等长),最可能为3月。
20.该月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慢;北半球昼夜时差先逐渐变小,至3月21日昼夜等长;此后才逐渐增大;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缩小;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增大。
21.A、B、C三条线都表示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从图中看出,A线上的点的数值大约是B线和C线相应点数值之和,因此,A线代表全年。B线对应的辐射总量大于C线,因此,B线代表夏半年,C线代表冬半年。
22.关键是判断了B线表示北半球夏半年的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辐射总量的最大值出现在20°N附近。 B线在0°~20°N范围内,辐射总量与纬度呈正相关;在20°N~90°N范围内,辐射总量与纬度呈负相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3.(26分)
(1)(14分)年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大;(2分)4月~9月为雨季,10月~次年3月为旱季,(2分)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2分)
原因: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4分)冬季盛行干燥的东北风,降水较少。
(4分)
(2)(8分)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位于咖啡原产地,原料丰富,且品质优良;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每点2分,答到其中四点即可)
(3)(4分)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参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纬度接近赤道,一天中白昼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昼长变化小;内陆古国,保留古老的历法。(每点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24.(20分)
(1)(8分)A地是武夷山地区,(2分)由于海拔高,气温比周边地区低。(2分)B地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心,(2分)地势低,热量不易扩散,气温比周边地区高。(2分)
(2)(4分)E地太阳辐射量比F地多,(2分)这是因为华北地区少云雨,对太阳辐射削弱比江南地区少。(2分)
(3)(8分)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2分)春季低温,影响早稻生长;(2分)地势起伏较大,降水丰富,水土流失较多;(2分)低山丘陵区的红壤,有机质少,需大力改造。(2分)
25.(10分)
(1)(2分)23°26'N
(2)(2分)如右图。
(3)(2分)从0°向东到180°
(4)(4分)10小时46分钟(2分) 早7小时20分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