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海洋地理学
『壹』 海洋地理学的具体内容
海洋地理学——地理学与海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海岸与海底在内的整个海洋,内容涉及气、水、生物与岩石圈。以海洋自然地理,海洋经济地理,海洋政治地理和区域海洋地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作为依据。
海洋地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经济、海洋国土及其权益,海洋政治、立法与管理,海洋新技术发展、应用与影响等诸多方面,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
按所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海洋自然地理、海洋经济地理、海洋政治地理和区域海洋地理等。
海洋自然地理——海洋自然地理主要研究海洋自然坏境的空间结构与性质;海洋与陆地、海洋圈与整个地理壳组成部分间的物质与能量转换过程、查明其时空特征与分布规律;海洋的自然地理和生物地理区划;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海洋经济地理——海洋经济地理着重研究海洋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开发利用的条件、特点、可能性与规模;海洋范围内工业、水产业、运输业、基础设施、旅游业等部门的发展条件、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海洋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海洋经济区划。
海洋政治地理——海洋政治地理主要研究与政治有关的海洋地理问题,如领海、内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专属渔区及国家管辖海洋范围的划分,国际海洋资源开发、国际海峡与运河通航中的政治地理问题。
区域海洋地理——区域海洋地理综合研究世界海洋某一特定海域的海洋地理环境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70年代以来,苏、美、日、英、法及联邦德国海洋地理学发展较快。
『贰』 我现在想考研,但是专业还没确定好,看了一下觉得中大的海洋海岸地理学和环境工程还不错,本身是学资环的
我也是学资环的,觉得这专业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应该会好点
『叁』 海洋地理学的海洋一体化管理研究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制定了“21世纪议程”,其中心内容是善待地球,协调人地关系,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有待开发的海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出了保护与恢复海岸带资源环境的一体化海岸带管理计划(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ICZM)。随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展开与深入,人们的认识逐渐提高,形成了一体化海岸地区管理(Integrated Coastal Area Management,ICAM)和海岸与海洋一体化管理(Integrated Coasta1 and Ocean Management,ICOM)等新概念,形成世界性的热点,是海洋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体化管理概念的形成与提出,是人们对海洋调查研究、开发利用、立法管理等全过程与资源、环境、生态等各个方面,以及对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获得较为充分认识的结果,也是对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单纯的开发利用或单纯的环境保护,都不是海洋管理的目的,只有在充分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求得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所谓一体化管理,是涉及不同海区、各海岸海洋段落的相关问题,包括海陆作用的相关,不同层次的政府之间的相关,国家之间的相关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相关等。海洋一体化的管理是在充分考虑海岸海洋与深海大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发展保育的基础上,制定决策的一个连续的和动态的过程。最主要的是,海岸海洋一体化的管理过程,需要克服海陆界面上不同层次政府机构间传统的与固有的分部门管理与立法执法权限分割的问题,确保管理过程中各层次政府机构与各产业部门的决策,同国家的海岸海洋政策相互协调一致,其中的关键部分是探索与设计一个制度化的过程,以使上述的协调化工作能够以政策允许的方式得以实现。
海洋的一体化管理是多目标、多方位的,它包括分析发展带来的各种相关影响(如相互冲突的开发利用招致的相互影响、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等),以及促进区域海洋与海洋各部门活动的和谐联系,强调社区群众必须参加确定研究和发展议程等。其总目标是减少海岸与海洋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脆弱性,使其维持基本的生态过程、生命支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实现海岸与海洋的持续发展。
一体化管理将海岸海洋与深海大洋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分析不同利用间的冲突、开发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的相互关系等,通过最佳决策和合理开发,以提高与协调各种活动间的相互联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典型的海洋一体化管理过程,包括项目认定与评估、计划准备、项目采纳与资助、项目执行、具体运作与评估等六个主要步骤。成功的海洋一体化管理项目具有的特点与标志包括:围绕明确而有限的主题,成功地参与制定和贯彻执行政策;形成并提供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决策制定过程,使项目被有效地、增值地执行;综合运用生态系功能领域可利用的最佳知识;促进所有参与人员的互相学习与提高。
海洋一体化管理新概念在国际学术界提出后,各国海洋学者、地理学者纷纷投入开展国家的、区域的海洋一体化管理的研究。我国也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一体化管理的培训研讨及试点研究,厦门市海岸海洋一体化管理的试点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为我国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做出了榜样。海洋一体化管理亦为地理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作的空间与机遇,将是地理学家在21世纪具有极大潜力的服务领域。
『肆』 海洋地理学的海洋地理学
海洋地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经济、海洋国土及其权益,海洋政治、立法与管理,海洋新技术发展、应用与影响等诸多方面,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
按所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海洋自然地理、海洋经济地理、海洋政治地理和区域海洋地理等。 1975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出版的普雷斯科特(J.R.V.Prescott)著《海洋政治地理》一书,探讨了领海、渔区、大陆架和公海划分的地理依据。美国国务院的地理专家陆续出版了数十卷《海洋界限》研究文集,几乎涉及世界各沿海国家。在海洋自然地理方面,可以法国范内(J.R.Vanney)著《大陆架地貌学》和美国伯德(E.C.F.Bird)著《海岸线的变化:全球评述》两书为代表,反映了这门学科在某些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手段、方法的革新。联邦德国吉尔洛夫-埃姆登(H.G.Gierloff-Emden)著《海洋地理学》(两卷本),是研究区域海洋地理学的重要著作。苏联是世界上研究海洋地理学力量较雄厚、成果较系统的国家。1979~1985年,出版了由苏联科学院院士马尔科夫(K.K.Markov)及通讯院士卡皮察(A.P. Kapitsa)主编的6卷本“世界海洋地理丛书”,其中前两卷《世界海洋经济地理》和《世界海洋自然地理》,探讨了各自的研究对象,部门海洋经济和自然地理,世界海洋经济与自然区划,以及区域海洋经济地理和自然地理。后 4卷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与南大洋海洋地理,系区域海洋地理学专著
『伍』 海洋海岸地理学是中大特有的吗
南京大学有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对于海岸海洋研究较为深入。
北京大学如今也正在筹建海洋科学专业。
『陆』 中山大学的海洋海岸地理学怎么样就业前景呢
我个人认为现在读这类专业的前景是很不错的,总比那些什么工商企业管理啊版,人力资源权管理要好,因为那些专业不管你读什么都能去从事这类的工作,而现在国家正正对专才的需求很高,加上中大是重点本科,将来的就业是相当有保障的!
『柒』 中山大学海岸海洋地理学是招收全日制本科生还是招收在职的呀
你好,请问你确认是考本科,不是考研究生?
本科专业中山大学并没有海岸海洋地理学这样的专业,要么是海洋科学,要么是地理科学类(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捌』 海洋地理学的海洋地理学的新进展
当代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巨大挑战,在对陆地开发过程中面临日益增加的压力与困难之际,开发利用与管理地表另一基本组成单元——海洋,已成为当务之急。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古代的航海事业与海洋探险,拓展了人们对地表的认识,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19世纪,英国“挑战者”号从1872年起历时3年,进行全球性海洋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激发了世界性海洋研究的热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高新探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围绕全球变化、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问题,海洋学逐步进入立体观测与国际合作的时代。
1982年由150多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推动人们的海洋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据此公约的有关规定,沿海国家所管辖海域的范围、所拥有的海洋资源与权益,以及世界各国对公海资源的权益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海洋秩序产生重大调整,出现“海洋国土”的新概念,海洋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关注的焦点。
海洋地理研究在地理科学领域中,日益受到地理学家的关注和重视,有远见的地理学家纷纷提出海洋也应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积极推进海洋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IGU前任主席默萨里(B.Messerli)教授指出:“地理学不仅研究陆地,海洋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20世纪最后10年IGU的几次大会的主题都是围绕海洋进行讨论的。
1999年IGU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正式用英、法、中、意、俄等多种文字发表“海洋地理国际宪章”,明确提出了“海岸海洋”与“深海海洋”的区分。海岸海洋为陆地与深海海洋间的地表过渡地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区,范围包括沿岸陆地、大陆架、大陆坡至大陆隆。海洋地理归结为3个领域:海岸海洋地理、深洋地理和区域海洋地理。这样,使得地理学家能够与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携手合作,以适应海洋世界整体化的趋势,对海洋空间获得更好的了解,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并在全球、区域和地方三种不同尺度上对海洋进行最佳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地理学家将集中注意于因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过程和经济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表现形式。随着海岸海洋成为当代国际海洋科学发展新的侧重点,海洋地理学亦给予海岸海洋以极大的关注,并重视了小海岛的研究。
根据国际海洋地理学的发展动态,结合我国海洋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21世纪我国海洋地理学主要在海洋权益、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一体化管理研究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玖』 海洋地理学的全球海洋权益的研究
陆地资源随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而日渐短缺,人们把视线投向海洋,海洋作为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将成为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21世纪将是全球规模、全面认识和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是以全球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监测研究和开发管理海洋为突出特点的“海洋世纪”。因为海洋是地表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作用过程复杂、变化迅速的单元,所以需要强调国家间、地区间的合作,从全球或海区规模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应是海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是海洋自身的特点所赋予当代海洋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
1994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宗旨是: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况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家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与有效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海洋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这些法则的贯彻引起了全球海洋权益的再分配,使国际海洋势力划分发生重大的变化。200海里以内逐步“国土化”,约1.3亿公里2的近海(主要在海岸海洋地区,占海洋总面积的35.8%,全球陆地总面积约1.4亿公里2),将以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方式划归沿海国管辖,脱离了公海水域。全球沿海各国已逐步兴起划分海上疆域的高潮。全球大约有370处国家间海洋界限划定问题,需要为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力求妥善协调和解决矛盾与争端。对海洋权益的迫切要求,将促进各国对海岸海洋的研究,海洋地理学将责无旁贷地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展相关研究,担负起“海洋世纪”赋予的历史使命。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海洋国土)约300万公里2,相当于30个江苏省或84个台湾岛的陆地面积。1998年6月26日,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从国内立法的角度确立了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和管辖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实施,为我国的地理学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从事不同海域环境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与立法管理的研究中,海洋地理学义不容辞,应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