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理试卷加答案
⑴ 2012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我建议你勤一点,自己去搜
⑵ 2012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及答案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 理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1—2题。
1.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 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
4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图有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11甲处谷地成因是
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结冰期缩短C年径流量增大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图7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14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气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图8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B热量C地形D洋流
图9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19.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图10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矿产资源 D地域文化
21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22——23题。
表1
城镇人数(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长百分点
苏南地区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苏中地区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苏北地区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2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
24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5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7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
28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13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13中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32.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3.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34.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5.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36.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7.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38.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9.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40.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综合题
41.图14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时风向为 。(2分)
(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 ,气压 ,阴晴变化为 。(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材料一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材料二 图15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
(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 。(2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2006年农机数量高达8881台。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农业生产类型”
(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其主要特点是 。(6分)
(2)与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本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除数列入本部重点开发地区。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 图17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2分)
(2)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发展 工业、 工业等。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3分)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ADBCC ;BBDBA; ADBCD ;ABDBB ;DDCCB ;BDCAC
二、判断题
误正正正误; 误正正正误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7分)(1)甲>乙>丁>丙(2分)
(2)乙 西北风(2分)
(3)降低 升高 转晴(3分)
42.(7分)
(1)东部(2分)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1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任答2点给2分)
(3)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1分),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任答1点给1分)
43.(8分)
(1)混合农业(2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恢复地力(任答4点给4分)
(2)扩大 市场(2分)
44.(8分)
(1)种类多 数量大
(2)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2点给2分) 水源(1分)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3分)
⑶ 2013江苏省地理高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DBCA ABACD; DCCDD AABDB DDABC DACCA
二、判断题
ABBAA
;
BAAAB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
4
题,共
30
分)
41
.
(
1
)
8
时
19
时
上下班高峰,汽车尾气增加
(
2
)大风、降雪(
1
分)
(
3
)植树造林
使用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
3
分)
42
.
(
1
)冷锋
甲(
2
分)
(
2
)大风
雨雪
降温(
3
分)
(
3
)寒潮(
1
分)
培育耐寒作物
提前作好防冻工作
建大棚(任答
1
点给
1
分)
43
.
(
8
分)
(
1
)雨热同期
水稻
(
2
)
季风水田农业(
1
分)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科技水平低
小农经营(任答
3
点给
3
分)
(
3
)杂交水稻使产量大增
塑料大棚改变了蔬菜种植季节。
(
3
分)
44
.
(
1
)苏北
苏南(
2
分)
(
2
)工业基础好
科技水平高
劳动力素质高
经济水平高(任答两点给
2
分)
(
3
)劳动密集型(
1
分)
土地面积大
劳动力廉价丰富
政策支持
⑷ 求2008年江苏地理高考题(包括答案)
你可以在网页上搜索2008年江苏地理高考题,文库里有的,包括答案。然后,下载或截屏就行了。
求采纳
⑸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and答案啦 江苏省的哦
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一地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 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2.我国的内海,除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 外,还有雷州半岛和海南半岛之间的 等。
3.中国的人口的分布, 多, 少。
4.华北平原主要由 河, 河和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 平原。 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5.我国地势特点是 ,大致是 。
6.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 、 和 。00等温线是 和 带的分界线。
7.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 ,也有来自印度洋的 风。
8.台风灾害主要是 和 所引起的。
9.京杭运河是世界上 、 的人工运河。
10.三峡是由 、 及 组成的。
1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 ,但 。
1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办法是 。
13.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 千瓦。居世界 位。 。
14.目前,我国水资源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 、黄河和 的上游。
15.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 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16.我国矿产资源具有 、 的特点。
17. 、 浪费严重等,是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
18.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地跨 、 和 规模巨大。
19.我国的三大林区包括 、 和 。
20.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目前,长江干流上已建成的大型水电站是 ,正在建设中的大型水电站是 。其发电量将为前者的 倍。
二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目后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10分)
1. 关于华侨与华人,正确的说法是: ( )
A 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称为外籍华人。
B 已经定居国外并加入居留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C 只要在国外居住的中国人,都称外籍华人。
D 已经定居国外并加入居留国国籍的,称为外籍华人。
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
A. 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3.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哪一个高原。 ( )
A. 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4.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吐鲁番盆地
5. 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是指 (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东北平原
6 南北温差很大,是我国哪一个季节的气温分布特征 A.春B 夏 C秋 D冬 ( )
7.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量多集中在 ( )
A 6~8 B 7~9 C 6~9 D 5~9
8.下列哪个地区在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 A 新疆 B 西藏 C 内蒙 D 甘肃 ( )
9.我国最大的湖泊是:A 青海湖 B 鄱阳湖 C 洞庭湖 D 太湖 ( )
10.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河流是A 长江 B 黄河 C 淮河 D 海河 ( )
三.连线题:(共10分)
1. 把下列省份与铁矿产地连接起来。 2.将下列煤矿产地与所在省区连接起来。
河北 迁安 河南 大同
内蒙古 鞍山、本溪 山西 平顶山
辽宁 白云鄂博 河北 徐州
四川 石禄 江苏 开滦
海南 攀枝花 安徽 淮北
四.简答题(10分) (共10分)
1. 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 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3. 从我国土地类型的构成情况,简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意义。
五.读图分析并回答:(共45分)
1. 在下面的我国地形区分布示意图上,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写出(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⒅ ⒆ ⒇
2. 在黄河水系示意图上,填注以下内容:(每空1分,共15分)
(1) 在图上填注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及支流汾河和渭河。
(2) 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区有 平原 , 平原和 平原
(3) 黄河中下游流经 、 的黄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坏,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 最多的河流,到下游地区形成举世闻名的 。
(4) 治黄的关键在于 ,黄河泥沙90%来自于 ,因此,
是治黄的根本。
3. 根据北京市有关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出北京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的柱状统计图。(10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mm) 3.0 7.4 8.6 19.4 33.1 77.8 192.5 212.3 57.0 24.0 6.6 2.6
气温
(00 C) -4.6 -2.2 4.5 13.1 19.8 24.0 25.8 24.4 19.4 12.4 4.1 -2.7
(单位0C) (单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