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最早我国地理学著作是

最早我国地理学著作是

发布时间: 2021-02-13 19:46:38

Ⅰ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是什么

《水经注》复

Ⅱ 我国历史上最早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知识专著是谁

清末地理学家徐继畲编写的地理著作,共十卷,《瀛环志略》。
魏源的《海国图志》,同为近代中国人编著的最早介绍世界地理历史的专著。
如果是初中、高中历史题目,应该回答魏源的多点

Ⅲ 我国最早的地理方面的书籍是什么

《山海經》為最古老全球地理書 呂應鐘教授 1979 年起,因研究中國古書中的UFO記錄所需,曾購買並嬝炊ㄓ祩 v、神話、考古等類書籍,對上古史及神話產生濃厚興趣,於是投入很多時間專研古書,一股莫名的「尋史情懷」油然而生。其中以《山海經》一書給我很大的疑問,因為學界都認為山海經是神話,可是,我深入研究後發現真相並非如此,因為《山海經》自殷商至戰國成書以來,以至於明朝胡應麟之前,都被視為「實用地理書」,胡氏以一己之見視其為古今語怪之書,後人便以神話大全看待《山海經》,我認為此為後世學界的大謬,至今也是如此。 不久又讀到衛聚賢教授所著《中國人發現美洲》一書,激起還原「世界上古地史」的雄心大志,但自己並非學歷史出身者,此念頭實在不自量力。1986 年,我認真的研究,並依書中記載自繪地圖,畫出了超過古代中國版圖的山海經地圖,當時直覺就認定《山海經》不僅是最古老之中國地理書,亦是最古老全球地理書,因為其描述內容廣至全球。 我深深認為該書不僅描述美洲、亞洲、歐洲三洲之山脈、河流 (流向)、礦物、動物、植物,更描述上古風俗民情以及信仰崇拜,並不是現代學者通認的「神話」而已。結果,我在文獻中得知美國易經考古學會曾於 70 年代,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歐洲、台灣等地展出 1972 年在亞利桑那州出土的釵h零碎陶片,其中一件已有 7000 年歷史的古印第安人彩,其上刻劃有易經文字。美籍華裔考古學家洪天水經過數十年考證,加上在聖地牙哥又出土破片,發現有 9 個符號與中國半坡文化使用的表意符號完全相同,經過比對 113 個標本,又將符號表意內容與中國古籍和易經印證,發現這些彩應是中國人自上古半坡氏族移居美洲的一個明證。 再加上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考古學教授塔那,根據對 9000 名哥倫布以前美洲印第安人、阿留申人和愛斯基摩人牙齒及骨骼的檢查,作出美洲先民於2萬年前來自中國北方的結論,他認為來自中國的移民可能分三批,一批是經由白令海峽陸橋的南緣移來,美國西北部的那狄恩印第安人則經由陸橋北緣從西伯利亞大叢林來到美洲,另一批為遠洋渡海而來。 地球科學已證實白令海峽原本是連接亞洲和美洲大陸,此陸橋因 14000 年前巨大的冰河溶解,海平面上升而淹沒。而 10 年前,一些歐美學者經過考證認為,約在 3000 年前,即殷商末年,一批中國人就已來到墨西哥,由於在秘魯出土的一尊奇特女神銅像,雙手提著銅牌,其上鑄有「武當山」三個南北朝時的漢字;在墨西哥又發現一方「大齊田人之墓」的墓碑,考證為戰國或秦末從山東半島橫渡大洋來到美洲的田齊人埋骨遺跡。 美國聖地牙哥大學莫里亞蒂博士針對在加州海岸外發現的古石錨及11塊大石塊做研究,認為是早期中國人橫渡太平洋的證據,因為對照古文物和實物,以及美國科學機構鑑定,認定此石錨岩質「不存在於北美洲太平洋岩岸,而同南中國海岸地區所產灰岩一樣」,應為 5 只石錨及其附具。 有了這些美國學界的考古發現,提高了我對人類上古活動研究的興趣,也更加認定《山海經》是世界地理書,十多年來一直無法忘懷此觀念。近年研讀上古史,知中國人海上航行,始自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大陸東海之濱已有7000年前的船槳出土,證明了此點的可能性。 而考古學上已知殷商時代已使用青銅器具,且有能力將獨木舟改良為穩定性強、載量大的木板船。研讀古書知武王伐紂時,數千兵馬僅用47隻船,一日之間橫渡黃河孟津。《史記˙周本紀》中的記載已反映了武王所乘船隻之大、船行之速、吃水之深的盛況。 因此,個人思考「殷人東渡」可能選擇當時最合理的沿海島東航的「阿留申群島」航線,因為此海路不僅比陸路 (白令海峽陸橋) 方便,且殷人素習航海,當時已知用風帆為動力,更有掌握航向的舵槳,且我研究古代天文學,知殷人天文學已能測得新星,也有早期天文導航術,更由美洲沉錨判斷,殷商時已有能載百人以上的大船,此類種種均使我堅信我想法的正確性。 但為何殷人要遠洋東渡?因為在周武王伐紂之前,商紂王曾把大軍留駐於被征服的「人方」(今山東省),商朝滅亡時,大批殷人逃向海外,也就成為很正常之事。而且由山東半島出航,東渡日本,沿日本列島之東向北,過千島群島、阿留申群島,再沿亞洲美洲連接處的白令海峽陸橋,過阿拉斯加前行,南下美洲西岸的加拿大、美國,駛抵墨西哥,再下到南美洲秘魯。 此路線沿途有陸地島嶼,有魚、禽、果可供食用,又有黑潮暖流,常年順風順水,木船航行毫無困難。後世航海學者及造船學者也多次以木船實驗,證實此點。因此,個人對上古殷人移民美洲之事件極感興趣。 1981 年讀到鄭德坤教授之《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知東漢明帝時王景治水,明帝賜以《山海經》等書,可見當時看《山海經》為實用地理書,而自《漢書》至《舊唐書》之間近900年,觀念沒改變,甚至到明朝亦是如此。然而到胡應麟《少室山房筆錄》以其個人所見認為《山海經》為古今語怪之書,將傳統數千年視《山海經》為地理書之觀念開始扭曲,至清代修《四庫全書》,將《山海經》放在「子部小說家類」,從此《山海經》就被後世之人視為神怪 (神話) 書。 我覺得很奇怪,一部流傳數千年的地理書,在明朝被一位學者以一己之見扭曲為神怪書,後世學者不僅不去還原《山海經》的原貌,進行地理志的研究,當今若干學者竟附從沿襲扭曲觀點,大作山海經神話及神怪文章,何能稱為史實研究? 有此種「義憤」思想,再加上殷人出洋的考古發現,使我在10年前結合此二種思維,便深入研究《山海經》,並一一依經文畫出上古地圖,用現代精密地圖對照,總歸言之,〈東山經〉談的是自阿拉斯加、加拿大、北美到南美洲的西岸地理;〈南山經〉為亞洲中南半島地理;〈海外南經〉及〈海內南經〉已描述到中東的紅海;〈大荒南經〉描述到孟加拉灣;〈西山經〉描述華北地理;〈海外西經〉及〈海內西經〉描述中亞地理;〈大荒西經〉描述遠及地中海。 因此研究《山海經》可以知曉上古時代的全球地理、航海技術、風土民情等,若和現代地理做比較,正符合目前「地球村」觀念之推展,以古鑑今,值得當今世人深思。

Ⅳ 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

最早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4)最早我国地理学著作是扩展阅读:

《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

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的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

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从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山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

Ⅳ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是什么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山海经第一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1983年12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山海经学术研讨会“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

(5)最早我国地理学著作是扩展阅读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

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网络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Ⅵ 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还是《禹贡》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来作是战国时代源的《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以《禹贡》命名。《禹贡》撰著者根据理想中的政治区划,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在全书1193字中,该书以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禹贡》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痒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不但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

Ⅶ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是

不是《水经》,是《水经》的注,就是《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内的地理学家,主要容著作《水经注》。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Ⅷ 我国古代地理学巨著是哪个

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专《属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