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地理
㈠ 2016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地理丶和生物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生物
说明:
1.全卷共6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将考场号和座位号相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木马病毒 B、烤乳猪 C、蘑菇 D、珊瑚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题3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4、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
5、植物细胞分裂时,最后形成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6、广东名桔之一的沙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 ②输导组织 ③分生组织 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 B、③④② C、①②③ D、①④②
7、题7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甲图中的①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有关 D、乙图中的②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8、用洋葱鳞片叶“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9、下列选项中,属于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①都是多细胞生物 ②都不产生种子 ③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能正确反映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11、森林地区往往比沙漠地区降雨更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
C、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 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汽多
12、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原料是氧气和水 B、制造有机物必须有光
C、叶绿体只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
13、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
①根的呼吸作用 ②蒸腾作用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4、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5、能正确表示叶片在黑暗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情况的是( )
16、下列有关生产实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堆放的水稻种子发热是由种子发霉导致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17、“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与之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 )
A、卵巢 雌性激素 B、子宫 月经
C、睾丸 雄性激素 D、子宫 雌性激素
18、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肝脏 B、大肠 C、食道 D、小肠
19、题19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b<c<a B、a<b<c C、a<c<b D、c<a<b
20、当血压达到最大值时,血液流向是( )
A、心房→心室 B、心房→静脉 C、心室→动脉 D、动脉→心室
21、题21图是血液透析装置的原理图,图中的透析膜相当于(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肾小体
22、关于“红灯停,绿灯行”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近视眼看清红绿灯要戴凸透镜 D、该反射活动需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
23、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有利于卫生防疫 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
24、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见下表:
组别甲乙丙
处理方法不做任何处理破坏蝌蚪的甲状腺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正常发育停止发育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C、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D、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25、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A 、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 B、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
C、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 D、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
26、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雾霾容易引起的疾病是( )
A、气管炎 B、贫血 C、糖尿病 D、红绿色盲
27、题27图将蟑螂放在人工暗室中做生物钟实验,经过一个星期后,蟑螂的活动发生变化,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会行为
28、运动员由于高强度的训练,膝关节的软组织容易损伤,软组织附着在( )
A、关节头 B、关节腔 C、关节囊 D、关节头和关节窝
29、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种子繁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
30、下列都属于真菌的是( )
①大肠杆菌 ②木耳 ③乳酸菌 ④青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与人类关系密切 B、都有遗传物质 C、病毒都营寄生生活 D、都有细胞结构
32、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 B、体表具有外骨骼 C、具有刚毛 D、体内有脊柱
33、陆生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体内有脊柱,牙齿有分化 B、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 D、体温恒定,都是恒温动物
3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对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可以不加入有机物 B、培养基最好采用液态培养基有利于观察
C、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D、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35、科研人员将小麦和黑麦进行杂交,培育出小黑麦,这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6、“鸠占鹊巢”说明“鸠”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没有经历()
A、筑巢 B、交配 C、产卵 D、求偶
37、能实现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生命活动是( )
A、生殖 B、生殖和发育 C、发育 D、生殖或发育
38、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 B、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39、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
C、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40、题40图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如果高茎基因(D)在图中A位置,那么矮茎基因(d)所在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1、以下四种动物的生长发育流程图中,表达正确的是( )
A、人体:受精卵→胎盘→脐带→婴儿 B、家鸽:受精卵→卵黄→系带→雏鸽
C、青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蝗虫: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42、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是( )
A、0 B、1/2 C、1/4 D、1/8
43、科学家正在研究和培育能够处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超级细菌”,利用它们从“三废 ”中回收贵重金属等物质,变废为宝。“超级细菌”培育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
44、下列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乳酸菌→制作泡菜 B、酵母菌→酿酒
C、醋酸菌→制作米醋 D、细菌→制作酱油
45、题45图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属于传染源 B、乙属于易感人群
C、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D、服用抗生素可治疗流感
46、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B、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C、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7、正确的用药方法是( )
A、买贵药和进口药疗效更好 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C、可随意使用 OTC类药品 D、使用前阅读药品说明书
48、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健康的是( )
A、合理膳食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
C、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D、拒绝吸烟、酗酒、毒品
49、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必须人为控制的变量是( )
A、水蚤的数量 B、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C、水蚤的心率 D、环境温度
50、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纸、旧报纸应该投入的垃圾箱是( )
㈡ 2016年初二地理会考怎么复习比较好
首先,会考不会很难,不要着急,好好复习,保证自己有个好的状态应考就好。版
1、再地理考试中,无图不权成题,每一道地理题都是由图来组成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多看看图,看中国的气候类型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中国地图、农作物图、地形图等等。。。。多看看,多熟悉就好。
2、在自然地理方面,可以熟悉书上的原理,做一些题练手。想想各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练习(例如: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四季变化等等)
3、人文地理是比较好复习的,也是比较容易出主观题的方面,主要就是做几种类型的题,比如:区位条件的题,做几道,对比几道题的答案,找出他们相似的答题要点,再看不同的点(所问地区不同,点就不一样),基本的公式就是:共通的点+地区独有的点,共通的点无非就是:市场、交通、劳动力等等。
祝你考个好成绩。
㈢ 2016中考总复习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0°
10°
20°
180°
10°
20°
180°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0°
10°
10°
20°
20°
90°
90°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热 带
北温带动
南 温 带
北 寒 带
南 寒 带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90°
90°
(北极圈)66.5°
(南极圈)66.5°
(北回归线)23.5°
(南回归线)23.5°
(赤道)0°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铁路 国界 山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学说名称 学说内容 主要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板块构造学说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0~200 轻度污染
四级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级 >300 重度污染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时 间 变 化 情 况
天气 短时间 时刻在变
气候 长时间 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㈣ 2016届初中会考地理多少分a +
初中会考应该是看总分的,因为地理的总分要算进中考分里,高中的会考地理才是打ABCD等级,一般是用百分比来算,比如5%的人是A,5%的人是D,如果一定是A的话起码要在八十五九十分以上
㈤ 2015一2016学年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生物地理成绩查询
问班主任啊
㈥ 甘肃省平凉市2016年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地理生物试题
甘肃平凉市中考总分是多少,有那几门课
总分830分
详见:
平凉市2014年初中毕内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容意见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思想品德和历史。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听力占20%)单独制卷,为A、B卷形式,分值各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物理和化学合卷分值150分(按80:70比例,其中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各占2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分值100分(按1:1比例)。
2013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成绩按100%计入2014年普通高中录取总分(100分)。
2014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合卷考试分值100分(按1:1比例),待2015年高中录取时启用。
体育与健康 以总分30分计入高中录取成绩。
㈦ 宜宾市2016年初中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04120627考试成绩
你查成绩查这里来了
㈧ 湛江市2015-2016学度初中毕生学业考试地理生物考试(查看分数)
湛江市2015_2016学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生物考试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