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像教学的重要性
『壹』 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
最实际的意义就是:考试要考,你必须学好。
高效的学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
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贰』 地理教学的重要性都有哪些
①运用地图。由于地图具有地理的方位性、形象的概括性以及几何的精确性,成为回地理学的第二答语言。
②应用航空和遥感技术。航空和卫星照片大大地提高了直观性,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③注重实地考察。使学生通过野外考查和郊游等实践活动学习地理。
④注重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学的特点所以地理教育涉及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叁』 地理学习中读图哪里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最明显的特征。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有许多课文是以图为主体,各种地图中储藏着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离开了地图的地理学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摆脱学生的学习困境,我认为首先应交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重视读图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每一课以图象图表为主,文字表述更为精简,在凸现地理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前用文字直接叙述由教师直接讲授的地理知识,现在大多是负载于色彩斑斓的图片之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图的教学是地理教师最根本的职责。因此,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学好地理不会读图、用图是绝对不行的。而且在课内课外都应坚持用图来指引学生学习地理,经常、反复地向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
二、重视运用地图能力的培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生读图能力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运用地图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教学中,我常随学习内容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地图。如在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时,让学生自己绘制校园平面图,并评选出最好的一幅张贴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在教学《中国的交通》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旅游路线、选择交通方式。这样就把知识巩固在地图上,活学活用,更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三、重视多媒体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学中,我尽力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准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呈现地图,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分析地图,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发挥教师板图效应
多媒体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但我们不能忽视了板书的作用。对地理学科而言,尤其应注重板图效应,教师的板图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加深同学们对该图的印象,最大优点在于板图运用灵活。对于许多重点的地图或学生难以记忆的地图,我会带领同学们和我一块儿画,在教师的示范与引导下,大多数同学也养成了绘图习惯、具备了绘图能力。体现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总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地图教学,帮助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读图与析图而且用好地图,用活地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与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肆』 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学习地理对国家的好处
学以致用是最好的!!我地理学的不错,我来说说哈。
1.增长见识,丰富见闻。你可以没去过九寨沟、没去过巴黎、没爬过乞力马扎罗,但是你学习地理可以知道它的大概,“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这会构成你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能和别人有谈话资本的人。非常重要!
2.辨清事物方位。有的人连中国省份大体在哪里都不知道?请问他外出会不会有麻烦?呵呵,学地理,就是把事物相关位置放在脑子里,给你一个轮廓,让你去想象。比如,索马里海盗为什么那么猖獗和能够劫道货船?你首先要知道索马里在非洲东北部,相当穷,不能生活后都成了海盗,而他附近时红海,重要的国际货运航线,所以有很多货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这仅仅是个例子,不过,很好的说明了,学地理可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
3.野外求生必备。地理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界事物的介绍,比如北斗星指向,沙漠中水源存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风等发生如何躲避危险………………太多了,学地理可以获得求生之道。
4.认识自然界,其实地理跟生物、航空、地质学等联系死十分紧密的。如树木生长规律、地质构造、宇宙结构、大气构成……这些都是认识世界的最最基本的方式。学了地理后, 你就知道,现在的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低碳经济是怎么回事,各种自然灾害如何形成和发作,煤矿挖煤为什么会发生瓦斯爆炸,为什么要实施登月计划,有没有外星人…………太多了
呵呵,我非常喜欢地理,它确实给生活带来乐趣,这就非常重要了,还有好多我没说的, 打字累了……祝你学好地理,学以致用哈!地理有用!!
『伍』 地理这门学科有什么重要性
一、地理知识是人的社会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 不仅应当具有语言、数学、外语等工具类知识,而且应当具有历史、地理及其他科学知识。 历史知识有利于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过去,从人类的历史经验中去丰富自己。地理知识则是从 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让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让学生从家庭的狭小空间中“走”出来,认识社 区、村镇、城市、国家、世界、地球及其宇宙环境;认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经济、 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从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去学会做人、 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缺乏地理环境科学知识,充满迷信 思想和孤陋寡闻的人,一个对家乡、祖国、世界缺乏了解,缺乏情感的人,是很难适应科学 技术高度发展,信息交流频繁,社会联系复杂,产业和职业瞬息万变的社会的。
二、地理空间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
三、人类要在地理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掌握环境本身的发展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 。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的人,就必须具备地理环境方面的科学知识,具有正确的保护环境 的观点及全球意识。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自觉地参与改善 环境的行动。而这些都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知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 成部分。
『陆』 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我觉得更重要在于换位思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象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对方满足。
『柒』 如何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图导图练教学法就是学生利用各种图像信息,独立或在教师的辅导下,获取地理知识的一种地图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以图导学”,即不把地图作为简单印证结论的工具,而是作为培养学生主导学习和思维培养的手段,要求学生用“图形分解组合”的方法记忆和分析分布图,把分散的地图整合起来,运用“类比、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发现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使“死图”变成“活图”。其基本的教学思路如下:
一、以图导文,先图后文,图文结合,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课本是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是相互联系又各具不同作用的内容,其中图像系统在地理学科中更具特殊的意义,它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图导图练教学法就是先图后文,以图像为先导,结论产生在读图之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的学习习惯。
例1.中国的地形特征
(1)让学生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色彩的变化,找到三种主要色调的分界及对应的高度,想象如果从侧面看(剖面)是怎样的,并画示意图,总结出“地势西高东低,分三级阶梯”的特征。(2)找出我国有哪些种类的地形,它们的位置,然后对这些地形分布面积大小进行比较,说出主要的地形种类,总结出“地形种类多种多样”的特征。(3)配合相应的景观图片,理解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总结出“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④读图对比三大阶梯的地形特征,并填表说明。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图像进行口语表述,然后再与课本文字相互印证对照,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培养他们读图、分析、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当学到空间分布的知识时,必须以图为前导,做到以图引文、以图导文,以图换言,做到图像、文字、语言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应以图像为主导,文和言为辅助。这样长期训练、反复练习,一定会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二、以图导图,多图结合,由此及彼,培养形象思维的灵活性和跳跃性
即以甲图推导出乙图,在由乙图推导出丁图……如此,多图结合,可收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优化、深化、强化的效果,而且可以使思维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发展,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
例2.西欧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
(1)展示图1西欧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学生总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
■
图1 欧洲西部四地气温、降水图
(2)展示图2洋流对同纬度气温影响图,并结合图1,由学生说明沿纬线方向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发现洋流的影响。
■
图2 墨西哥湾暖流对气候的影响
(3)展示图3北美和西欧等降水线图,该图结合地形、盛行风向、洋流等地理要素,学生读图分析出地形、风向对气候及分布的影响。
■
图3 西欧及北美降水分布图
例3.地形对降水影响
(1)展示图3,发现地形对风的阻挡导致落基山脉东西两侧降水差异。
(2)在北美地形剖面图上,画好风向,让学生想象携带大量水汽的一团空气向山区进发,会发生什么现象,并用图表示地形雨。
这种多图组合,可由教师设计一幅多要素结合的图,或同时提供若干幅图,让学生读图,直接发现相关联的要素。如果所联系的地图是要求学生熟记的基本图形,教师就不要先展示结论图,而是要让学生运用位置接近联想、形状相似联想等方法,找到答案。
三、以图导思,开发大脑潜能,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读图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各种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容。各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共性,同时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的、特有的目的和任务,地理思维既包括反映地理事物外在的特征的思维活动内容,同时也包括地理事物的原理、联系、规律等内在的本质特征的抽象思维活动内容,因此,地理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体,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地理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例4.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
先对复杂的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观察,注意洋流的位置和流向,把握洋流分布的整体特征,绘出太平洋洋流分布模式图。然后在中低纬度海域,根据典型的纬度位置特点和洋流流向进行猜想,在头脑中搜寻与之分布相似或位置相近的其他地理事物分布,形成假设一:受季风的影响,但该区域洋流方向并没有因季节变化而改变;假设二:气压带和风带影响,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判断的方法进行验证,适合东西方向的洋流,部分正确。进一步想象在只有东西向洋流运动时大洋东西两侧海平面会出现的情况,进而找到另一个原因――补偿流。然后依次按上述思维过程观察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洋流分布特点,最后找到所有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大量的地理知识是从对地图、实验、现实生活中观察产生的,许多重要的地理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原理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结论,或先形成假设再用逻辑方法验证,形成结论。比如,气候分布的规律及形成因素、海平面气压分布规律内容等都可以通过观察――联想、想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这种模式来以图导思,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
四、以图导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填图、转绘地图、绘制示意图、拼图等活动。例如,运用地图进行野外考察或定向越野、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家庭居住环境平面图;用乒乓球做小地球仪、剪制中国政区拼图。以上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眼、手、脑并用,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特长。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往往就发源于实践活动中。
图导图练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可以印证知识点,加深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等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领悟,允许有不同的思考、见解、思路,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洞察力等因素,发挥个人创造潜力,使课堂成为创新的天地,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