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初中地理教材考试

初中地理教材考试

发布时间: 2021-02-13 09:50:10

初中地理考试复习重点

一 、 地球和地球仪主要内容 要点说明1、地球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记住重要的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地球运动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方向。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描述四季的变化。记住赤道(0°),本初子午线(0°),180°经线;经线圈20°W,160°E ;南、北回归线23.5°(S 、N);南、北极圈66.5°(S、N);高、中、低纬分界线。根据经纬网图写出任意地点的地理坐标,描述位置的特点。识记并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基本规律和现象,应用地球及其运动知识解释地球运动产生现象的实际问题。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及应用。二 、地图主要内容 要点说明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在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识别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地图并会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学会运用方向标、“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线)等方法确定方向。 学会计算地图比例尺,并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分析说明地图特点。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陆地 主要内容要点说明 1.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况及大洲轮廓界线。
2.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知道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板块运动的例证。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识记海陆比例。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次序、分布特点、轮廓及分界线。在地图上识记世界重要地形区的分布与名称。了解世界著名山脉(系)的分布概况。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 二、气候 主要内容要点说明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认识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纬度位置和海陆范围)。 利用气候统计资料描述气候特征。举例分析比较气候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其差异的主导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因素)。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识记常用天气符号。知道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类应对气象灾害,抗灾减灾的措施与对策。 重点理解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分析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理解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初步学会将有关天气、气候资料绘制成图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等)。 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名称。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比较气候特征。重点掌握气候特征的地区差异及分析影响其差异的主导因素,并根据气候特征(及其差异)说出其对人类生产(如农业等)与生活的影响(利弊评价)。三 、居民主要内容要点说明1.人口与人种运用地图、资料,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主要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 语言和宗教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3.聚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会数据处理,会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人口增长曲线图)等。认识主要的人口问题,知道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知道三大人种名称。 识别反映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景观的图片。 识别不同聚落景观图片,理解并辨别某一景观分布、形态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地区发展差异主要内容要点说明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2. 国际合作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比较世界上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资源、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了解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名称等。 五、认识区域主要内容要点说明 1. 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运用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地理问题。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民俗等的概况。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掌握并运用认识大洲的方法,分析有关大洲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和地理问题。重点理解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运用有关资料进行各大洲的比较。重点掌握认识地区的主要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有关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地理问题,并进行区域比较。---以中南半岛、南亚、欧洲西部为案例。 ---以东南亚、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为案例。---以中南半岛为案例。 ---以中东石油资源、东南亚热带作物为案例。---以欧洲西部、东南亚为案例。---以欧盟为案例。---以中东为案例。---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南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资源特征及科学考察。 重点掌握认识国家的主要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有关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地理问题,并初步学会运用地理分析与比较的方法,比较有关国家地理环境与地理问题差异。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主要内容要点说明1.疆域与行政区划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人口与民族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国情和我国的人口国策;。 知道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及产生地理现象差异。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记住濒临的 “四海一洋”,主要海峡、重要岛屿。 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分布位置、轮廓图。 记住人口国情、国策。根据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民情、服饰的图片、资料,判断主要的少数民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主要内容要点说明 (一)自然环境1、地形和地势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认识我国地形和地势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气候类型。 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及成因;东西干湿差异及成因;认识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3、河流和湖泊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了解黄河各河段的防灾减灾、治理等措施;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对策。 (二)自然资源举例说出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举例说明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分布特点。 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知道我国是一个贫水国。运用地图和资源,联系气候和河流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运用资料举例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从地势、地形种类、地形分布等方面分析,记住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评价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记住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特征及分布。分析并记住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候类型。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季风等方面综合分析气候影响因素。学会分析有关气候要素分布图、气候要素统计资料图表。知道长江、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气候区;记住各河段分界,各河段主要特征;综合分析长江、黄河对流经地区的主要影响。理解自然环境要素(地形、气候、河流)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情况、主要成因、危害及防灾减灾对策等。 会辨别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 学会运用相关资源的有关资料,与其他主要国家进行对比。记住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主要特点。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能源、矿产等资源的主要特点等。了解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有关资源的措施等。联系泉州乡土地理,了解主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概况。三、 经济与文化主要内容 要点说明 (一)经济发展1、农业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工业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运用资料初步学会简要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条件。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3、交通运输业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依据;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了解铁路线命名方法,运用地图识记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二)文化特色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学会分析有关我国工农业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前景。 能在图上找出主要商品粮基地、四大牧区,并能简要举例分析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知道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知道主要工业基地和主要工业地带。 根据需要选择合理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学会使用火车时刻表。了解泉州乡土地理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矿企业或车站、码头。 四、地理差异主要内容要点说明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学习。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分析反映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特色的资料 。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五、认识区域主 要 内 容要点说明(一)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二)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三)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和环境保护措施。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新疆、西藏)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掌握认识中国区域基本地理特征的方法。并学会进行区域比较。学会根据一个区域的专题地图,例地形图、政区图、水系图、矿产图、交通图、旅游图等,以及区域地理景观特色的资料等,分析并归纳总结区域的地理特征。 以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为主,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图表资料说明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经济互补促进作用。运用地图和资料简要说明福建省的地形、气候、工业、农业等方面特点,知道福建是我国著名侨乡及这一优势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运用地图与资料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经济发展特点,分析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的有利因素。运用地图与资料说出长江沿江地带(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主要省区、自然条件等,分析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意义,分析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② 2020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导读】我们知道,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学段考试科目还有一科,那就是学科科目考试,考的学科不同,对应的考试科目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你考的是语文教师资格证,那么学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语文学科知识,数学对应的就是数学学科知识...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2020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关于2020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详细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对于试卷结构中占分比例比较大的部分,大家一定要重点复习,加油!

③ 关于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几个知识点~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④ 上海地理目前初中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材初中中考需要考地理吗高中地理教材的版本是什么

上海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

六年级学《自然地理》,使学生了解全球的自回然环境;

七年级学答《世界地理》,使学生了解世界和各大地区的概貌;

八年级学《中国地理》,使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赞同0| 评论

⑤ 我想要找些初中地理课本没有的知识,有时考试书本都没有!!!

地图册~你肯定没有认真看书或者上课没认真听还是~
地理课本附带的有地图册,考试的内容一部分在书上,一部分在地图册上。
还有如果你们没有地图册,那就算考试的内容没有直接写在书上,老师也会作为补充讲到~

⑥ 初中地理的一些课本没有但考试会考的知识

1.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
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
3.中国跨回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答古
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7.中国最长的河——长江
8.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9.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
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
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2.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
23.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2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5.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6.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27.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28.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
29.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⑦ 初中地理参加中考的教材还是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那四本书吗

范围:初中的七、八年级的四本书。
考试范围<<地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笔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分值分别是对应的(1)地球与地图约15%
(2)世界地理约30%
(3)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55%。试卷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三个等次,其比例为8:1:1。
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50%;非选择题50%

⑧ 初中生物地理开卷考试技巧

开卷考试首先要自己做,将不会的以及不确定得做好标记,最后翻阅想关资料,着重教材以及做过习题,一般重复的可能性较大,教材要抓重点,先要熟悉目录

⑨ 地理初中毕业考试的重点复习

地理考试的主要抄内容一般有:
1.热点问题(例如:中东,欧洲西部的一些问题,)
2.有地理意义的问题(例如:地形 气候 温度带)
3.经济发展的问题 (这种题型也很重要,尤其是中国的一些铁路线,工农业发展:因地制宜)
4.还有一些重点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5.一些世界之最(河流,高原,平原)
还是要多作题,多见题型好,我认为死记硬背不是个好方法,到考试都乱了。自己也要多多总结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