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几学期

地理学几学期

发布时间: 2021-02-12 21:07:51

㈠ 地理怎么学,上了一学期高一根本不懂

这是《教材完全解读》附的小册子《高中开学指南》里面关于“高中学习”的一部分,你可以参考一下。

初中VS 高中

1、学习难度不同:中考是考核考试,对知识的外延部分不做太高要求;但高考是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对学生深层次理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还拿初中的学习经验来学习高中课程,后果可想而知。

2、学习要求不同:高一阶段各科难度猛增、知识点增加,若同学们还拿中考的要求对重点难题要求100%掌握,就会出现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时间不够、学习没有信心的情况。高考和中考的要求不同,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像初中一样得满分,高中生应该学会舍弃,主要抓重要知识学习,抓基础知识学习,所以高考的必胜法宝就是“得基础者得天下”。

3、学习方式不同:事实上,中考高分是可以被逼出来的,初中学习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而高中则是以理解和应用为主。所以高中学习要多总结、多思考。特别是在课堂上理解、消化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占整个学习的主导,这就要求高一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4、学习方法不同:相较于初中生的学习过程,高中由于难度系数和高考阶段的要求不同,竞争会更加激烈,这就要求高中生应该注重学习方法、学习流程的研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你达到事半功倍的,好的学习流程会带来好的学习成绩!

说回到地理,高中地理的实用性,可以说在所有的科目中是最强的,不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教给我们许多的生活常识。当然,高中地理学起来和初中地理相比是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也是不用过于担心的。新高一的学生,刚开始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

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这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所以必须重视地图。

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同学们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

㈡ 高二下学期的地理怎么学啊

高二下学期?那就是已经选择了文科了。因为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无法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建议,只能简要说明一些共性原则,希望能够帮到你。
一、养成利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建议你养成看图的习惯,每一至两天看一次图,另外在看书和做题的时候,要养成图不离手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地图的记忆和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解地理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科更注重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优劣评价及发展方向。
(1)头脑中建立地理要素框架:地理要素分为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社会经济要素主要包括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贸易、旅游、人口、民族、城市、市场、科技等。
(2)多加关注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如地形如何影响气候、气候如何影响水文、水文如何影响地形、自然条件如何影响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化受哪些地理因素影响..........
(3)经常总结各地理要素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与不利),人类发展中应该如何尽量克服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影响..........(可持续发展观)
三、知识记忆过程需要注意:
1、毅力与决心是最关键的。
2、知识记忆过程中,多进行归类、对比。例如,复习中国北方地区的时候,不要只记忆零碎的知识点,而要将北方的各种自然、人文背景知识做系统记忆,而且可以将北方与我国另外三个地理区域做个对比,如果能总结出表格式的内容纲要最好。世界知识同理。
3、知识记忆过程中,注意课本教材描述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在答题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使用教材术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空间、时间概念,地理要素均存在一个时空变化的问题,因此记忆过程中头脑中一定要有清晰的时空概念,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结合地图记忆。
5、多练习审题,现在的高考中,许多解题的信息都或明或暗地储存在题目中的文字、图表等资料中,一定要善于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这方面一要靠知识的熟练度和理解深度,二要靠勤加练习即多做题。
加油吧,你一定能成功。

㈢ 邯郸市初中地理有几个学期 我是三中八外的 地理学的不太好 所以想问下

初一 初二学习。初三就没有了,中考不会考地理的。
还有问题可以追问

㈣ 高二文科地理学必修几

按照大纲规定高二上学期学习必修三,下学期学习选修课本。
但是各地会有灵活安排,有的上学期必修三和中国或者世界地理,下学期选修和世界或者中国地理。也有学习上学期学完必修三和选修,下学期复习中国个世界地理。

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是几年级学的

正常安排在高一的下学期,也就是现在的高一正在学必修二。

㈥ 高二的上学期地理学什么

学必修三吧,分区域和各种自然问题的治理范例

㈦ 初一下学期地理学什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文环境专 第七章我们邻属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三节印度 第四节俄罗斯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第二节巴西 第十章极地地区 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电子课本: http://www.pep.com.cn/czdl/jszx/tbjxzy/dzkb/qx/

㈧ 初中地理学几年学到初二还是初三高中呢高二还是高三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科目,就算你不喜欢他的话,你学会了还是可以会看地图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去哪里与旅游呢,都是可以看地图的,看看还有多远等等.其次呢,地里实际上是最好学的一项科目,因为人脑对图像的记忆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么怎么学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时候呢,记住一个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区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只需要看图,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长什么样子,在图上的哪个位置上就可以了.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第二点呢,就是需要学会用地图,因为地图又是地理学科当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当中能够用到的,所以通过分析图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它的地理特征,原理还有成型的原因.要学会读各种的地图,而且首先要记住基本的地图长什么样子,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绍的这两点都是怎么学好初中地理最基础的内容.希望同学们把最基础的内容都学会了,那么后边儿的提分儿也就上去了.

㈨ 每周二节初中地理课一学期备课多少讲多少节课

一般一学期长的话是20周,最短也有16、17周的样子,备课30节正课,至少4-6节复习课吧。

㈩ 高中地理一共需要学几本书

高中地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一共有9本书必修三本:必修1——自然内地理必修容2——人文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选修六本:选修1——宇宙与地球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