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2-12 15:04:14

⑴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从现代地理教育理念出发,培养综合发展、适用中等以上学校的地理、环境、社会等课程教学教育岗位需要的高级师资,同时可从事环境资源、区域经济和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胜任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及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工作。部分品学兼优的同学可获得免试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及其他著名高校深造的机会,并且本院各专业可招收大量的研究生。
主要课程:宇宙环境、流体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建模、地理教学论等20多门专业必修课以及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区域经济学、海洋地理等10多门专业选修课,并有多门实践和实习课程,其中有庐山等地理综合实习,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全面的师范生技能。 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旅游观念的从事旅游业管理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到旅游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规划或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从事旅行社、星级宾馆、外事部门、旅游院校及旅游规划策划公司等部门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导游、经营管理、宾馆服务管理和旅游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景观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策划、景区管理与规划、旅游法规、旅游经济学、旅游英语、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计算机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20多门专业课程,另有旅游景点(黄山、庐山、九华山等)实习及旅游企业、旅行社、饭店等实习课程。 学制4年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从事城乡土地管理、建设规划开发和地价评估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及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与研究的高级人才。
就业去向: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土地价格评估所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土地评估、国土管理及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教育研究部门。
主要课程:土地管理、测绘学、土地评估、土地经济、国土规划、地籍管理、地产法律制度、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遥感应用等20多门专业必修课程和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选修课。 该专业为地理科学学院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合办
学制4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为21世纪最新兴起的交叉学科,也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唯一的特区学科。主要培养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级研究型人才。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从事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土地、房产、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方法、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地图学与测量学、专题制图学、全球数字摄影测量技术;遥感原理与方法、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原理与方法、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虚拟城市建设的原理与方法、地理建模的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系统(AM/FM/GIS)、房产管理信息系统、环保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环境科学概论等20多门必修课及10多门专业选修课。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在信息时代数字测绘体系以及航天航空、农业、环境、交通、军事等相关领域从事测绘新型高级工程技术、科研等工作的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摄影测量、数字测图与数字地图学、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主要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国民经济建设相关领域中的基本的专业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其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以及工程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遥感图像解译,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与实践、、空间数据库原理、数字高程模型,电子地图学、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空间信息可视化等多门专业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于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有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和测绘工程(工学)两个本科专业,一理一工,相辅相成;该专业具有一流的教学科学研究队伍,优越的实习实验环境。培养具有信息化测绘理论与技术和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本专业的特色之一。该专业的毕业生有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很好的深造前景和广阔的就业机会。 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工程初步设计能力及运营管理能力,具备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及环境污染物分析与监测能力,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政府环保和规划部门、设计单位、环保公司、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部门从事环保管理、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教育和技术研发工作的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总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一般修读四/五年,学生在学期间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72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主干课程62学分;学生可在自主发展课程部分继续选修专业课程也可自主选修其他开放课程,应修满30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总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一般修读四/五年,学生在学期间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主干课程53学分;学生可在自主发展课程部分继续选修专业课程也可自主选修其他开放课程,应修满27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本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海洋科学技术(尤其是海洋资源开发)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技术训练的海洋资源开发高层次通用人才。
毕业生适宜从事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海洋高新技术(尤其是海岸工程技术、海洋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等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学制、总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一般修读四年,学生在学期间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62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2学分,专业主干课程51学分;学生可在自主发展课程部分继续选修专业课程也可自主选修其他开放课程,应修满30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⑵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蔡厚德
陈益,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陈陈,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心理科学》杂志审稿人。
陈庆荣,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
崔光辉,心理学博士,讲师。
邓 铸,博士,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点负责人,主持省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常务管理工作。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分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暨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基础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丁家永,硕士,副教授。 1989年毕业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普通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傅宏,香港大学哲学博士(PhD)。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民进江苏省委常委等职。
郭本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探新》编委。
郗浩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变态心理学”、“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主要从事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蒋京川,心理学博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1992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
季秀珍
李晶,200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心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应用心理学专业工程心理学方向博士学位,2010年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科学进展》审稿专家。
刘 昌,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省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心理科学进展》杂志编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省研究生培养..
刘穿石,199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刘国雄,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蓝工程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如儿童智力、推理能力、情绪能力、心理理论等的发展等。
李小平,博士,教授,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委员。 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南师大工作,2003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先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
施聪莺,教育技术学硕士,实验员。
谭顶良,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凤炎,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心理学家。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王云强,博士,副教授。
杨莉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心理学探新》编委;美国Taos研究院(国际社会建构论研究中心)会员。2011——2012赴美国田纳西州温德比尔特大学访问一年。
应荣华,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助理研究员。现在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工作,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维护以及部分实验课教学(比如:神经生物反馈实验)。
余嘉元,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198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作访问学者,1992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荷兰特温特大学讲学,1996年和1999年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心理系进行合作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小将,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心理技术应用论坛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赵 凯,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心理技术应用论坛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郑 红,博士,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钟 元,2010年3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工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人。
朱晓红,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南师大工作,2011年获博士学位。

⑶ 南京师范大学有几个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专重点实验室:
1.江苏省生物多样属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江苏省分子医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4.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5.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6.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7.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8.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9.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10.江苏省电动车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

⑷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学院简介

南京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19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当时南高师改国文部为文史地部,增设地理学科。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建为东南大学,1921年建地学系,竺可桢为创办人,任系主任。1928年东南大学经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改为国立中央大学,1930年地学系分为地理系和地质系,胡焕庸任地理系主任。 1943年李旭旦接任系主任。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李旭旦仍担任地理系主任直至1952年院系调整中,李旭旦偕金祖孟等同志来南京师范大学(时称南京师范学院)创办地理系。在治学思想上秉承前中大地理系和金陵女大地理系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的学风,开始了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的创业历程。
1952年南师大(时称南京师范学院)开始招收一年制专修班和二年制专修科。1953年春江苏师范学院地理科并入。1956年建地理系,招收地理本科,同时招收两年制专科,共计8届两年制专科。1958年在校学生达 381人,为当时全院学生人数最多的系科之一。1963年起停止招生,在校学生逐年减少,1966届学生毕业后,地理系已没有学生,但建制和师资设备均未变动。1969年江苏教院地理科并入。1973年恢复招生,共招4届工农兵学员,学制3年,曾一度副修历史。1977年恢复高考后,地理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1989年增设旅游管理专业,招收三年制的专科生,1995 年招收本科生。1993年地理系增设土地管理专业,招收两年制专科生,1999年招收本科生。 1999年创办GIS本科专业并招生。
1980年区域地理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地图与遥感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 年自然地理专业和第四纪地质等专业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地理教学论招收硕士研究生.1994年自然地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1998年招收地图与GIS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年建立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并接受进站研究人员,2001年地理学所属三个二级专业全面招收博士研究生。2002年地图与GIS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新增“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和“第四纪地质学”3个博士点,“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和“旅游管理”3个硕士点。 2002年汪永进教授在美国Science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入选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沙润等5位教授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林振山教授、张鹰教授等人分别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王桥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闾国年教授等人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林振山教授负责的“环境演变与种群演化的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王建教授主持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和汤国安教授支持的《地理信息系统》两个课程都荣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2004年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入选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2006年17000平方米崭新的“地理科学楼”将坐落在南京美丽的仙林校区,该楼将设有5000平方米的虚拟地理环境开放实验室、3500平方米的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开放实验室、1500平方米的人文地理与旅游综合开放实验室、30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室和3000平方米的图书资料室。
2014年学院的目标是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地理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迈进。新起点、新气象、兼容并蓄、团结拼搏,全院教职员工愿为我国地理科学这座雄伟的科学宫殿添砖加瓦。 白世彪 蔡祖聪 曹敏 曹芳东 查勇 陈霞 陈晔 陈仕涛 陈锁忠 储少莹 崔静 戴金霞 戴科伟 邓欢 丁正山 董平 董福田 杜明霞 方斌 葛军莲 龚建新 管卫华 郭飞 韩睿明 郝丽莎 贺德刚 侯国林 胡斌 胡迪 黄昌春 黄克龙 黄丽娟 黄新琦 黄震方 贾国正 江南 江亭桂 蒋建军 金燕 金昌伟 靳诚 孔兴功 李杨 李安波 李发源 李红波 李吉均 李剑波 李时银 李 硕 李玉凤 李云梅 林洁 林冰仙 林振山 刘惠 刘健 刘嫔 刘晴 刘荣 刘殿兵 刘国飞 刘红玉 刘会玉 刘金娥 刘树凤 刘晓艳 刘学军 龙毅 陆玉麒 闾国年 吕恒 罗明慧 彭元 齐相贞 钱谊 乔伟峰 邱群 任娜 商志远 申卫收 沈婕 沈陈华 沈冠军 沈永明 盛业华 盛重义 舒强 宋志尧 苏锦 孙剑 孙一鸣 孙毅中 孙在宏 汤国安 汤茂林 陶卓民 万露 汪闽 汪涛 汪永进 王红 王建 王静 王平 王冬梅 王风贺 王国祥 王俊淑 王美珍 王亚华 王延华 王永君 王宇飞 王在峰 韦玉春 魏巍 魏正贵 温腾 温永宁 吴江 吴长彬 吴江滢 吴明光 吴启焰 夏忠欢 萧家仪 谢标 谢泽林 徐旳 徐敏 徐良将 徐淑琴 徐晓明 严蜜 杨浩 杨林 杨柳 杨山 杨昕 杨燕 杨胜利 杨文燕 姚亦锋 叶超 叶春 俞肇元 袁林旺 张郴 张东 张宏 张卡 张莉 张鹰 张勇 张嶂 张卓 张金波 张茂恒 张明礼 张书亮 张显球 张小林 张雪英 张益民 章婷曦 赵侃 赵林 赵媛 赵志军 郑洪波 钟文辉 周卫 周安宁 周洁雨 周进明 周良辰 周年兴 朱岭 朱玲 朱长青 朱国伟

⑸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占地多少亩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占地面积差不多350000㎡到400000㎡ 530亩到600亩左右
里面有两个食堂,研究生公寓下面的和研究生公寓前面的,味道反正就那样,午饭一般11:00左右是高峰期,12:00基本上就不做菜了;晚饭5:00是高峰期,6:00之后就不怎么有人了。饭菜价格多年来味道如一就是一直在涨价——当然所有学校都在涨价。上坡上有一个小饭店,多年来一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因为根本木有招牌的说,招牌上写的是酸菜鱼。。。那个小饭店里面可以刷饭卡,旁边是卖包子的,也做黑米糕、银耳等。对面现在可以吃麻辣烫了,还卖土掉渣烧饼。
正门就有麦当劳和一堆小饭店,后门以前有几个饭店,但是今年房租涨了,关了几个,比如沙县小吃就走了。
超市在食堂充值的地方有一个,这学期刚开的,之前开过又关了——因为之前是柜台式的,现在真正变成超市了。出后门也有两个超市,一个是苏果旗下的便利店,还有一个是自营的。
银行有浦发的ATM和交通、招商的ATM,但是木有网点。移动营业厅在后门对面有个动感地带营业厅,应该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
米。设有二级学院25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55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6425人,在校研究生共9836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智能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工程中心、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
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管理信息化工程中心、南京市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211工程”
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截至2013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2011年获批成为研究生院试点建设单位,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覆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地理
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

⑹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机构设置

商学院下设4个系科: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金融系、管理科学系,专1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属MBA教育中心、税务MBA中心和医药MBA学院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机构。
学院现设有江苏省创新经济研究基地、江苏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思想库、金融工程与管理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机构)、MBA管理教学案例研究和开发中心等8个科研单位。其中,江苏省创新经济研究基地、江苏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思想库为省级重点科研机构。
在实验教学方面,设中央和地方共建的ERP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验室8个。
在社会服务方面,设有EDP中心、培训中心、学大教育管理学院、八卦洲产业提升中心、汤山税务干部培训学校等多个社会服务机构。

⑺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机构设置

国家级重点学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
虚拟地理环境国家重点版实验室江权苏省培育点
省属重点学科与研究机构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江苏省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
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后流动站
地理学
二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自然地理学博士点
海洋地理学博士点
环境地理学博士点
人文地理学博士点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
遥感技术与应用博士点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点
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
自然地理学硕士点
人文地理学硕士点
第四纪地质学硕士点
遥感技术与应用硕士点
环境地理学硕士点
海洋地理学硕士点
旅游管理硕士点
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
院属系所中心
地理科学系
旅游管理系
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海洋资源系
地理信息工程所
滩涂研究所
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所
环境科学研究所
地政地籍研究所
海岸与第四纪研究所
地图学与遥感研究所
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心
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环境-生态-气候研究中心
南京师大地科院教材研究与发展中心

⑻ 张海涛的人物介绍

先后参与主持了系列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应用项目:
1、南京市路灯管版理权GIS系统(2002.11~2003.6);
2、南京市排水规划管理GIS系统(2002.4~2002.10);
3、城市管线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共享平台(2001.12~2004.6) ;
4、浙江丽水综合管线GIS系统(2004.6~2004.12);
5、丽水自来水管理GIS系统(2005.9~2005.12) ;
6、无锡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平台(2004.12~2005.12)。 1、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二级开放课题:GML实现及国产GIS软件标准支持测试(2002AA131030-01-03)(2003.3~2004.7);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ML空间数据存储索引机制研究(040401045)(2005.1~2007.12)等科研项目;
3、移动GIS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4、先后承担完成了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江苏省测绘科研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放子课题项目等;
5、 同时,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⑼ 张雪英的人物简介

张雪英,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学士和经济管理硕士,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版博士。权1992-1999年就职于中国农业教育信息中心,主要从事数据库管理和信息编辑工作;1999-2005年任教于南京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3-2005年德国波恩大学计算机系和德国社会科学信息中心访问学者;2006年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工作,2010年入选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方向带头人。

⑽ 南京师范大学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怎么样啊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生就业在地学各专业中相对要容易和热门一些,回可以算作是相答对冷门领域里面的相对热门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从事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土地、房产、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单纯比较专业而言,南京师范大学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重点学科,并拥有教育部虚拟地理环境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初复试的录取比例一般是1.2-1.4:1。南京大学的不是,但是差额复试初复试的录取比例一般也是1.2-1.4:1。两校各年的平均分数线当然不一,这个与报考情况和录取情况都有很大关系,不过相对而言,南师的该专业初试分数线通常都在国家线上浮5-10分,而南大的该专业复试分数线一般在该校理学单独划线的基础上0-10分。今年南大的该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00/50/80(统考总分要求/前2门单科要求/后2门单科要求),南师该专业复试分数线目前还未公布,不过按照往年的情况看应该差别不大。最后还想跟楼主提及的一点就是:任何专业考研的难易程度应该都是相对的,而自身的坚持努力才是绝对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