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理试卷及答案
㈠ 湖南省衡阳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弱弱说一句 ,妙懂初中地理这个APP可以刷题,还有答案解析很方便用来对付会考
㈡ 帮忙出高中地理必修1.2.3的试卷,附答案.湖南出版社的!
到网上直接搜索 地理试卷 不就好啦 !!很多的 !!
看看 行不行??? 图片在参考资料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所示),指针为时针。回答1-3题。
1.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中此时包头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
A.春分日 B.青年节 C.冬至日 D.元旦
2.如果此时南京为某月7日,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
A. 6日的范围大于7日 B.7日的范围大于8日
C.8日的范围大于7日 D.7日的范围大于6日
3.如果从60°N某地以每小时1670KM的速度向东旅行,则旅行者须将时钟( )
A.每小时拔快一小时 B.每小时拔快二小时
C.每小时拔快半小时 D.每小时拔慢一小时
南极洲是世界绝对气温最低的地区,那里冰天雪地。读图3,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各点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在长城站的东南,在中山中的西南
B.①②③④四个地点都约有半年时间的极昼或极夜
C.①—④点中距离北京最近的是点④
D.中山站到长城站按最近距离的走法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5.关于南极洲冰冻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永久冰冻线的范围比南极大陆还大,说明南极大陆表面全部都是冰川
B.长城站在永久冰冻线之外,说明此处的温度很高,不会发生冰冻现象
C.4月份与10月份相比较,10月份冰冻的范围要比4月份小些
D.当南极洲冰冻范围达最小值时,我国天山雪线的海拔高度升到最高值
6.关于图中M处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水温年较差是同纬度海区最小的 B.当地冬季水温低于同纬度的其它海区
C.当地属于印度洋海域 D.当地只有寒流经过,同纬度海区还有暖流经过
右图中三条等温线a、b、c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半球及等温线弯曲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
B.等温线的弯曲一定是海陆差异造成的
C.上图表示的南半球
D.上图表示的北半球
8.关于图中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7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B.若是7月份,②是陆地①是海洋
C.若是1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D.不管1月还是7月②处都是陆地
读图,此时②点为正午,太阳高度为90°,④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回答9-11题。
9.此时,①②③④四点的太阳高度角相比较( )
A.③④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
B.①③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
C.②④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
D.①点的太阳高度角小于④点的太阳高度角
10.图中③点的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1.关于④所在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C.矿产资源丰富,以锡和石油最著名 D.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假设一探险者驾驶轻型飞机从图中的P地出发,以55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环球飞行一周。完成12-16题。
12.探险者在飞行过程中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约9小时,夜长约9小时
B.昼长约12小时,夜长约12小时
C.昼长约36小时,夜长约36小时
D.昼长约18小时,夜长约18小时
13.探险者在飞行过程中,经历的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准确测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值为60°
B.看到某大陆上有一个很大的湖泊,该湖泊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C.在某大洋上空,遭遇到正生成的台风云系
D.在某大陆上空,拍摄到成群的斑马和羚羊奔跑在草原上
14.图中B地所属气候的成因是(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
D.地形和寒流的影响
15.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
A. 500千米 B. 1000千米 C. 700千米 D. 900千米
16.图幅范围内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臭氧层空洞 D. 温室效应
分析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若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至④分别表示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
B. 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水循环的速度变慢
C. 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的影响
D.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是对b施加影响
18.若表示地壳的物质循环(其中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桂林地区多③类岩石,泰山多④类岩石
B. 根据海底扩张说的观点,海洋地壳中体积最大的是③类岩石
C. 生物出现以后,参与了②类岩石的形成
D. e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19.一气团从一山峰的西坡流向东坡如图所示,经过甲、乙海拔相同的两地( )
A.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B.气温甲地=乙地
C.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D.气温甲地<乙地
图3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20~21题。
20、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21、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 )
A. 火成岩1为喷出岩
B. 火成岩2为喷出岩
C.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
D.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回答22~23题。
图3
22.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读我国某地地下水等潜水位线图,回答24-25题(选做)。
24.此图表明:( )
A.该地受地形限制而城市规模小
B.该地在划定管理区内适合修筑梯田
C.该地有沼泽分布
D.该地应实施人工回灌来改善地下水状况
25.该地所处自然地理区的环境特征是:( )
A.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水缺乏。
B.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C.存在旱涝、风沙、盐碱危害。
D.随处可见斑点状荒漠花圈。
二、综合题:(5道题,共50分)
26.(10分)图8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2分)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6分)
(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分)
27.(10分)图10示意离太阳最近的五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绘出金星作为“启明星”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并用文字标注“金星”和“地球”。(4分)
(2)扼要说明你这样绘图的理由。(6分)
28.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11分)
材料一 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1) 右图为该地某城市年降水量与气温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点。(2分)
(2)根据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发育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特征。(2分)
(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2分)
(4)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去年却出现能源紧张;为什么?(2分)
(5)图中所示区域,其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1分)试分析改良措施?(2分)
29.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共9分)
实验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30.读我国某地区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地区濒临的海域属于: (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2)图示地区中,正等值线应该是:( )
A.等高线 B.等温线 C.等压线 D.等震线
(3)图示地区中,负等值线应该是:( )
A.等温线 B.等深线 C.等太阳辐射线 D.等地下水深度线
(4)图示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图示中,各负值等值线的闭合中心多为城镇或城区,分析此闭合等值线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现象将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如何解决?
人教版必修1地理试题
1-5 B A B D C 6-10 B C A A D 10-15 B A D D C 16-20 B B A A D 21-25 B C D D C
26.
(1)、(2)判分标准:箭头方向标对得2分;只要画出两条曲线并标注T1和T2即得2分;即得2分;符合在T1北、T2在南得2分;两条等温线在洋流处弯曲方向正确得2分。(该标准经评卷组和质检组讨论,已作修改,并且向省考试局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上报。具体如下:“箭头方向标对得2分;画出两条曲线并标注T1和T2,符合在T1北、T2在南得2分,两条等温线在洋流处弯曲方向正确得2分。”)
(3)降温(1分)减湿(1分)
27.(1)自内向外,第二条轨道为金星轨道,第三条轨道为地球轨道。地球和金星所占据的轨道位置正确分别得1分,相对位置正确得2分。
说明:地球和金星可以画在轨道的不同位置,但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2)图中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2分)地球正对(面向)太阳的右侧为清晨。(2分)当金星被称为“启明星”时,它应该位于地球的右侧。(2分)
28.(1)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1分)
(2) ① 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土壤肥力低;(1分) ② 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1分)
(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水暗河;(1分)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地表水容易流失。(1分)
(4) ① 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1分)② 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1分)
(5)红壤(砖红壤)(1分) 改良措施:(3分)
① 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② 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含量
③ 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④ 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⑤ 选择耐酸性的植物。(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得2分)
29.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个)、温度计(2支)、土壤(一些)、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2分)
实验步骤:(l)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室”;(2分)
(2)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插进去;(l分)
(3)将“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在设有“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三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2分)
实验结论: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2分)
30.(1)D (2)A (3)D (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城镇或城区人口、交通、工业集中,水资源需求量大,地面水源不足,地下水源开采规模过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开采过多,会引起地面下沉,甚至造成地上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带还可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变坏。解决措施:合理用水,并在雨季及时把地表水回灌地下,以保证缺水季节的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益。
㈢ 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七年级下地理练习册期末达标检测卷1及答案
CNMY WY
iuythrgfdserefghyujiolp;[lokijuhygfdfghjk,l;.p'[pou;yjuyrtgswazxxsvdgbhnjmk,
㈣ 有没有2006年湖南省各地区地理和生物中考的试卷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地 理 试 题
(考试形式:闭卷 试题共三大题27小题 卷面分数:100分 考试时限:60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考生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项字母代号写在第Ⅱ卷的相应答案栏内,写在第Ⅰ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第Ⅱ卷。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2、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3、关于某地气候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昨天最高气温达到30℃ B、终年高温多雨
C、干旱持续了半个月 D、午后阴有小雨
4、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5、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阔叶林
6、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世界卫生组织 C、国际奥委会 D、联合国
7、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地形的是:
8、宜昌市人口约418万,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则其人口密度约为:
A、 5人/平方千米 B、 19.9人/平方千米
C、 50人/平方千米 D、 199人/平方千米
9、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人口稀疏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10、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一致的是:
A、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 B、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我国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11、牌号为“湘A01688”的汽车属于哪个省级行政区:
A、河南 B、海南 C、江西 D、湖南
12、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A、株洲 B、郑州 C、武汉 D、徐州
13、宜昌脐橙远销省内外,现有10吨脐橙从宜昌运往武汉,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公路 C、河运 D、航空
14、武汉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海陆位置优越 C、人口众多 D、矿产资源丰富
15、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 B、回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16、关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有许多常住人口 B、两极地区非常寒冷,多强风
C、两极地区多冰雪,降水丰富 D、两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缺乏矿产资源
17、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共同特点是:
A、都属季风区 B、都是绿洲农业
C、都位于第二级阶梯上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18、西北地区因受降水的影响,地面植被自东向西的分布状况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005年世界一些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禽流感,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3千米内家禽全部扑杀;3—5千米内强制免疫,10千米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图中扑杀区半径的图上距离大约为1厘米),回答19—20题。
19、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
A、1:100000 B、1:200000
C、1:300000 D、1:600000
20、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中,必须强制免疫的是:
A、①③⑤ B、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地 理 试 卷
第 Ⅱ 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并提出问题:(共2小题,共10分)
21、判断下面提出的问题,在每个问题后面的括号内填上“是”或者“否”。
⑴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明坡度越陡吗? ( )
⑵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吗? ( )
⑶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吗? ( )
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吗? ( )
⑸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漠河吗? ( )
22、仿照第21题,根据下面的提示范围,每项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1)日本的领土构成
( )
(2)中国的人口分布
( )
(3)黄河的治理
( )
(4)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
( )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
( )
得分 评卷人
23、读“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回答有关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 B
海峡: C
城市: D
E
省区: F
(3)台湾岛最高峰G是 ,它的海拔
是3952米,当H地的气温为30℃时,G山
顶的气温大约是________℃。
(4)台湾岛地处 板块和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多火山、地震。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4、读“宜昌市地形分布示意图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宜昌市地形以 为主,地势的分布规律是 。
(2)位于宜昌市西南部的五峰县年平均气温较周围地区 (高或低),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地形因素、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对照上面的两幅地图,你认为五峰最适宜种植( )
A、茶叶 B、水稻 C、棉花 D、甘蔗
25、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12分)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A B
湖泊:C D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 E
(2)在图中用代号F标注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该工程建成后将具有
等的综合效益。
(3)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三峡的主人,
你认为目前三峡库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列举
不少于两项)
26、读中东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____________
国家:B ____________
运河:C ____________
(2)简述D国家的自然环境
特征。
(3)为什么中东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试分析其地理原因。
27、读右图并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0分)
材料: 2005年10月15日,我国宣布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全线总里程达1118千米。自此,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青藏铁路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脉,沿着三江源湿地、纳木错湖蜿蜒而过。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
(1)写出城市名称:
A B
(2)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
A、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和泥石流
B、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4)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耕作业的发展,
南部的 谷地和东北部的 谷地是重要的农业区。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C D B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A A B C D C D
二、判断并提出问题:(共2小题,共10分)
21. ⑴否 ⑵是 ⑶是 ⑷是 ⑸否(每小题1分,共5分)
22. 略(按要求提出地理问题,并回答正确得1 分。每小题1分共5 分)
三、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3.共14分。
(1)122°E 25°N (2分)
(2)太平洋 台湾海峡 台北 高雄 福建省(每空1分,共5分)
(3)玉山 (1分) 6.3℃(2分)
(4)太平洋 亚欧(各1分,共2分)
(5)D (2分)
24.共7分。
(1)山地(1分)“西北高东南低”或“西高东低”或“自西向东降低”(1分)
(2)低(1分) 地形因素(2分)
(3)A(2分)
25.共12分。
(1)汉江 乌江 洞庭湖 鄱阳湖 宜昌(各1分)
(2) 略(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正确,1分) 防洪、发电、灌溉、旅游等(正确填写1项得1分,正确2项或者2项以上,得2分。共2分)
(3)环境问题:水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正确填写1项得1分,正确2项或者2项以上,得2分。共2分)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直接排入长江等(正确填写1项得1分,正确2项或者2项以上,得2分。共2分)
26.共7分。
(1)地中海 伊拉克 苏伊士运河(每空1分,共3分)
(2)炎热干旱等(共2分)
(3)石油资源丰富;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两大洋、三大洲,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学生能从资源、地理位置两个方面分析,合理即可得分,共2分。)
27.共10分。
(1)格尔木 拉萨(各1分)
(2)B (2分)
(3)C (2分)
(4)雅鲁藏布江 湟水 (各1分)
(5)改善青藏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利于加强本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有利于民族团结等。(正确填写1项得1分,正确2项或者2项以上,得2分。共2分)
㈤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地理模拟卷一答案,火速,谢谢
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A 2. D 3. A 4.C 5. B 6.B 7.D 8.B 9. C 10.A 11.A 12.D 13.A 14. A 15. D 16. B 17.C 18. B 19.D 20.C 21.A 22. C 23.D 24.B 25.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0分) (1)冬至 小于 (4分) (2)南 90 (4分) (3)相等 (2分) 27.(共8分) (1)河流 东北方向有新建的铁路及高速公路,交通条件好;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水运便利。(任答一点给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 (2)B 环境优美;靠近文化教育区;位于河流上游;距工业区远等。(任答一点给满分,共2分) (3)(4分) 28.(共10分) (1)乙(2分) (2)(4分) 图名 比较项目 甲 乙 气压 高 A地风向 西北风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4)C(2分) 29.(共10分) (1)水稻种植业 自然条件(4分) (2)C(2分)(3)石油 非可再生(4分) 30.(共12分) (1)华北 京杭(4分) (2)秦岭 (2分) (3)纬度(2分) (4)我赞成①(小明,利大于弊)。(2分)理由: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任答一点给满分)(2分) 我赞成②(小强,弊大于利)。(2分)理由: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更严重。(2分)(任选一个看法回答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