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史

地理学史

发布时间: 2021-02-11 18:28:14

① 法国地理学史的介绍

法国地理学在近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与人文方面相互结合是其主要特点。法国地理学家对地理学的贡献主要是发展了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

② 美国地理学史的介绍

在美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道出现晚于一些欧洲国家,但近百年来,特别是自20世纪20年代专以来,发展迅速。近属年的研究表明,早在欧洲人抵达新大陆之前,美洲印第安人就对美国早期地理知识的积累作出贡献。在美国独立之前,东北部的一些高等院校曾开设了不同名称的有关地理学课程。1795~1799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J.肯普曾受聘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理学教授。

③ 历史地理学都学习什么书呢

我才考完研,本科行政管理报的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差一点没上,今年准备再拼一版把。我权当时査学校给的参考书目是: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邹逸麟福建 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王育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 人民出版社
《中国自然地理》 赵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这门学科本科没有专门的专业,硕士基本是同一起点,但是跨专业的话,本科地理学的更受欢迎。以上推荐书目基本是复试的时候才用到,初试看313历史学基础的辅导就行了。网上有说11本的,我当时用的教材: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国现代史》王绘琳(上、下)
《世界史》吴于廑(六本)
因为是统考看看这些也差不多了。四川大学歧不歧视我不知道,反正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全国第一,好像推免只占30%。不歧视。

④ 关于地理学史的英文对话问答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要求两个人一问一答四个问题,关于地理学史,有厉害的大

一问一答四个问题,关于地理学史
A question and answer four questions about the history of Geography

⑤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

经济地理学(Economic Geography)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现代科学,但它的发展过程渊源久远,从古代的经济地理资料积累、近代学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现代的经济地理学,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由于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开始从各方面观察并记述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各种有关现象的分布情况,逐渐积累经济地理知识。早期有关经济地理的记述,大多见诸历史学者的著作,如:
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17卷,描述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可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经济地理志;
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叙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
东汉史学家班固主编的《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记述了全国各地的山川、物产、户口、城邑、田制、赋役、仓储、漕运、农业、牧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市场。
以后历代正史编撰均承袭这一体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济地理资料。 到九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区域性地志,记述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产、商业和交通情况。大致与此同时,中国的地方志也开始盛行,此后一千多年中,据估计全国各地先后刊行的各种类型的地方志超过一万种。其内容包括行政区沿革、山川、户口、农事、物产、水利设施、道里、交通、贡赋、城邑、关塞、灾异、民俗等,并附有地理图。
公元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伴有地理大发现的活动,从而开辟了新航道、发现了新大陆、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夺殖民地资源、扩大世界市场。因此产生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中心和进口城市等的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由于明初以后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实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未向海外开放,以致经济地理著作仍停留于本乡本土的记述。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代表的统计记述学派影响较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边疆勘察和地区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地理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理论是分布论,重点是研究地域差异,战后进入了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的现代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地区布局方面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区性的新问题。这种新形势向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课题,要求探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⑥ 美国地理学史的近代地理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理学的各自然分科在加速了独立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被相邻地学学科吸引
的趋势。气候学、地貌学和生物地理学逐渐相应地归入气象学、地质学和生物学。30年代初,I.鲍曼写了《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一书后,地理学在美国社会科学界取得应有的地位,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两栖学科。人文地理学分支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农业部出版了V.C.芬奇和O.E.贝克的《世界农业地理》。1925年,克拉克大学创办《经济地理》杂志,从20年代到40年代登载了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农业地理论著。20年代起,城市地理学开始发展,先后出现研究城市结构的同心带学说、扇形学说和多核心学说(见城市地域结构),这些学说成为建立地理空间模式的第一步。 60年代末以来,美国地理学的另一重大变化是激进地理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出现和发展。这主要是西方世界的阶级矛盾和种族矛盾突出,以及第三世界民族斗争激烈所促成的。1969年克拉克大学创办了激进地理学刊物《对立面》。一部分地理学者主张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地理现象,并重建地理学思想和实践。R.皮特在其编辑的《激进地理学》一书中指出“作为一门完整的革命科学,马克思主义为地理学的激进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74年美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地理学家联合会(USG),并发展有广泛的国际联系。
由于地理学人文化倾向的加强和地理学思想的不断变化,美国地理学的自然的和人文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为数众多,区域地理研究涉及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流派虽然在美国地理学发展史上发生兴衰变化,但彼此也并未完全取代。现代美国地理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 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82

⑦ 为什么会有历史地理学简史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沿革地理研究在中国起源很早,东汉班固于公元一世纪撰写《汉书·地理志》已开其端。此后历代相继,至宋代已形成一项独立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到清朝早期,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晚期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封建时代中国沿革地理研究的最高成就。

在西方,沿革地理的研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数量上,都难以与中国相比拟。1848年出版的麦考利《英国史》第一卷第三章关于1685年英国历史地理的描述,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但该章及其以后出版的一些以“历史地理”命名的著作,实际上仍以记述疆域或政区变迁为主。

被称为俄国历史地理奠基人的18世纪地理学家塔季谢夫对历史地理任务的解说,也只限于历史时期疆域、位置、地名、边界、民族、移民、村落以及地方行政机构的描述,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内容基本一致。总之,19世纪及其以前“历史地理”一词在西方虽已广为应用,但实质内容仍属于沿革地理的范围。

近代地理学始于西方,德国地理学家康德于18世纪中,在柏林大学开始讲授自然地理课程,洪堡德与李特尔又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直接影响到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是李特尔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以后是德国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

美国女地理学家森普尔在她去世之前写成的《地中海地区的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是代表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一部重要著作。法国维达尔·白兰士针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可能论,其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对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地理学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但其内容仍未超越沿革地理的范围。1917~1919年张相文在北京大学主讲《中国地理沿革史》,这是沿革地理第一次被列入大学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上已不限于疆域与政区的演变。

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时期。德国赫特纳1927年出版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有专节论述历史地理学,指出历史地理学不同于地理学发展史,它是对“过去时代进行的地理考察”。

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的出现,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5年出版的英国伊斯特《欧洲历史地理》叙述了欧洲罗马帝国至19世纪铁路兴起时期的聚落地理、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历史演变,内容上已完全不同于过去以研究疆域政区为主的同一名称的专著。

1936年一部更为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问世,即英国达比主编的《1800年以前的英格兰历史地理》。达比在本书序文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性质、特点和方法,对于后来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948年,美国布朗的《美国历史地理》出版,该书描述了从15世纪末北美大陆被发现后直到19世纪20年代,美国国土由东向西逐渐开发过程中的地理变迁。上述三部著作,标志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

⑧ 为什么说地理概念的形成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按照孔颖达来的解释,“地理”的源概念不仅要弄清地表的形态,而且还需进一步了解这些形态的分布关系,探索其隐藏在事实后面的原因和道理,也即“知幽明之故”。地理概念的形成,利于有关知识的集中和条理化。所以地理概念的形成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⑨ 地理和历史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古以来都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但因为地理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地理学科被搞得最没有文化味。不管是学校,还是师生都认为地理学好学差无所谓,与其学地理,不如把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正因为这种偏见,部分地理教师带着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起,敷衍塞责,上完了事的态度。地理学科也不安排正规考试,任课教师随意为之。地理教育在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中无形之中被淡化和漠视。

地理是讲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这一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派生出许多新学科,又综合了其他许多学科的内容,使其成为兼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它和文、理两类的各个学科存在着密切关系。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同学们端正各学科的学习态度,,既促进地理学科的学习,也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1、地理与语文。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为语文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源于地理方面的成语,如“泾渭分明”,又有描绘地理景观的诗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可见地理知识解诗意。反之,语文水平的提高,会使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

2、地理与政治。地理课所揭示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政治学科用以论证的素材。仅以地球本身的位置而言,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这就从根本上纠正了种种唯心主义的认识,反过来,政治课的理论不仅指导人们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且政治课的内容也大量出现在地理课中,既有显露的成分,也有潜在的内容。如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生产方式,试想,我们若不了解什么是社会生产方式,又怎么能认识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呢?

3、地理与历史。在地理课中有大量的地名知识和分布知识。这些知识对学习历史有很大帮助,如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需与历史地图相配合。反之,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学习地理也有积极的作用。如掌握我国一些省区的简称,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国名或地名;认识一些发展中国家单一产品经济及我国天津、青岛、上海棉纺工业的分布,都要考虑历史发展这一极为重要的因素。

4、地理与数学、物理。地理学科涉及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地理知识,又有物理知识,也有数学知识,对启发我们学习物理、数学有积极的作用。反之,掌握了万有引力、曲线运动等知识,对学习地理也是一个有利条件。

5、地理与化学。化学知识在地理学科中亦较为常见,如岩石的风化、石灰岩地形的形成、土壤的酸碱性以及各种有用矿物等。因此,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对学习地理大有好处。反之,掌握这些地理知识,对学习化学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6、地理与生物。地理课要经常学到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这种环境知识,对于学习生物甚为重要。反之,掌握了各种植物和作物的生长条件后,对学习地理也是一个有利条件。如了解了植物的生理机制,就会更深刻地认识营造防护林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由此可见,地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整体。

⑩ 地理学史和地理学思想史的区别和联系

地理学史和地理学思想史的区别和联系:
地理学史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内自然科学史和社容会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地理学思想史则是地理学史的一部分,研究地理学研究中产生的相应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思想发展历史,它不能说是一门科学,而是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相应思想。
地理学史是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理学思想史是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