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结业模拟试卷
A. 初中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题
请问你是哪里人,每个地方的教材都不一样
B. 初中生物地理结业考试模拟试卷
初中生物综合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你将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的代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生物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A.细菌 B.青霉 C.病毒 D.酵母菌
2、一位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他利用的方法是()
A.嫁接 B.压条 C.扦插 D.种子繁殖
3.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
4.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A.输卵管、子宫 B.卵巢、子宫 C.子宫、子宫 D.输卵管、输卵管
5.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亲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决定家兔毛色的基因白色(H)对黑色(h)是显性的。一对白毛家兔生了一只黑毛家兔,这对白毛家兔的基因组成是()
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
7.将暗处理后甲叶片的主动脉切断,乙叶片C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1)。置于阳光下,四个小时后,将甲乙两叶片同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B.D部分变蓝色,A.C部分未变蓝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图1)
8.将一定量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血液分层现象,中间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是()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和血小板
9.一对夫妇生第一胎是男孩,这对夫妇打算生第二胎,第二胎是男孩的比率是()
A.0 B.100% C.50% D.75%
10.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糖尿病和佝偻病 B.坏血病和侏儒症
C.糖尿病和巨人症 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11.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____________紧密结合。
1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13.输血时,应以输 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少量的 型血可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14.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请据图回答:
(1)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和 。
(2)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生物链: 。
(3)与其他消费者相比较,兔在生殖发育中的突出特点是 。 (图2)
15.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日摄取量
V级 油脂类 小于25g
IV级 豆类和奶类 100-150g
III级 鱼、禽、肉、蛋类 125-200g
II级 果蔬类 400-750g
I级 谷类 450-500g
(1)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 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
(2)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III .IV级的食物,原因是 。
(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 类食物。
16、下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 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图中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在 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里的这些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尿液的主要成分有 等。
(4)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 ,原因是: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的新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1)去年我市蓝耳病流行,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病猪或有疑似症状的猪群进行烧埋是为了 。
(2)在蓝耳病流行时期,我州对生猪外贸实行了相应控制的同时,大力清栏,给猪圈进行消毒,这是为了 。
(3)预防蓝耳病的疫苗已经问世,接种的疫苗实际上就是 ,从而诱导 的产生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材料二 “政策终于出台了!”北京地球村减塑联盟的环保专家文衡凤在博客里仅用一句话就表达出了所有减塑志愿者的兴奋之情。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4)请你列举几例你身边的塑料污染现象
(5)对政府出台的这一政策你有什么看法?
(6)针对6月1日以后商家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实际情况,请你给购物顾客支一招
三、探究实验题:(每空1分 共5分)
18.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1)实验过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2)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
(3)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 。
(4)实验结论:
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 部位就开始被消化。
C. 初中生物地理结业考试的模拟试卷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10分。)
1.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樱桃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2.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
A.线粒体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线粒体和有机物 D.叶绿体和有机物
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5.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某同学在透明纸上写一个“b”,那么,在显微镜下的视野中看到的应是“p”
B.生产实践中的扦插.嫁接,椒草用叶生殖,豌豆用种子繁殖都属于无性繁殖
C.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6.“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
C.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
D.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
8.右图为测量动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珠,b中装有NaOH溶液。随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珠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左移动 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
9.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教授,这项生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生殖辅助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
A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10.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
A.成形的细胞核 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
C.遗传物质DNA D.起运动作用的鞭毛
二、非选择题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11.2007年5月31日,据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由于太湖遭受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中出现腥味泡沫状漂浮物,导致以太湖水为水源的江苏省无锡市出现了暂时的生活供水紧张现象。上述的腥味泡沫状漂浮物被称为“水华”。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请你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
① ;
② 。
12.(4分)阅读下面《蛇与庄稼》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某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 ) →(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
(3)该食物链中的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
13.(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下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 “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在二战期间,几十到一百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挽救无数伤员的生命,现在相同病情,用几百万单位也没有效果;在某些地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连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无法将其消灭。
材料二 为改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2004年7月国家正式实施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除黄连素和一些非处方灭菌药物外,其它抗生素均要凭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因此,到药店购药须认清处方用药和非处方用药。
(1)产生青霉素的生物与青霉素杀死的细菌相比,两类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有的人在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在这里青霉素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所以注射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
(3)购药时,通过看说明书上的“R”和“OTC”标志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处方,其中表示非处方用药的是 。
(4)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的原因:(2分)
。
14.(6分)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 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图中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在 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里的这些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尿液的主要成分有 等。
(4)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 ,原因是: 。
15.(6分)结合植物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所示。造成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培养液中缺少 ,而绿藻的数量上升的原因是 。
(2)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相同的4块,每块均带有芽眼。取4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每块分别埋于4个花盆约5cm深处的沙土中,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培植20天。请回答:
①生长状况最佳的是 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花盆
温度
光照
水
1号
20 ℃
黑暗
适量
2号
20 ℃
充足
适量
3号
20 ℃
充足
不浇水
4号
20 ℃
充足
持续过量
②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 。
③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其优点是 。
16.(4分)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如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日摄取量
Ⅴ级
油脂类
小于25 g
Ⅳ级
豆类和奶类
100-150 g
Ⅲ级
鱼、禽、肉、蛋类
125-200 g
Ⅱ级
果蔬类
400-750 g
Ⅰ级
谷类
450-500 g
(1)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 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
(2)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Ⅲ、Ⅳ级的食物,原因是 。
(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 类食物。
17. (4分)请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7年4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回答问题:
报告无发病、死亡的病种
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
肺结核、乙肝、痢疾、梅毒和麻疹。
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
狂犬病、肺结核、艾滋病、乙肝和流脑。
(1)采取对疫点3公里范围内的全部家禽进行捕杀、黄焚烧和深埋等措施预防禽流感大规模暴发,是运用了传染病预防中的哪项措施 。
(3)从报告死亡数居前几位的病种不难发现,艾滋病已逐渐成为危害我国的传染病,人感染艾滋病,说明病毒至少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艾滋病的全称是 。
(4)狂犬病病原体的生活方式是营 生活。
18.(4分)右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l)夏季上午将此装置放到阳光下,气体分析仪能测到含量逐渐减少的气体是 ,该气体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2)气体是如何进出植物叶片的?某同学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 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他用此装片进一步观察细胞分裂能成功吗? 。
19.(5分)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 ,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D
C
C
A
C
A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11.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少施氮肥、磷肥等(答对两条即得分)
12. (1)庄稼→田鼠→蛇 (2)庄稼 (3)消费 (4)(相对)稳定性
13.(1)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或细菌细胞无成形细胞核,青霉菌细胞有细胞核) (2)抗原(或过敏源) (3)OTC (4)细菌个体中存在着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异,在抗生素使用时耐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耐药性状遗传给后代;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滥用),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第一要点要有细菌存在耐药性变异1分,后面表述正确可得1分)
14.(1)肺泡 血红蛋白 (2)小肠 (3)水.无机盐.尿素 (4)静脉血 此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或此处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较暗红的静脉血)
15.(1)有机养分(或营养物质、有机物等) 单细胞绿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① 2号 ②缺氧,能量供应不足 ③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
16.(1)糖类 小肠 (2)该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果蔬类(或II及)
17. (1)控制传染源 (2)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3)寄生
18.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气孔 不能
19.呼吸 腐生细菌和真菌 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乙→丙→丁 丁
地理:
http://wenku..com/view/234558649b6648d7c1c74690.html
D. 初中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题怎么办呢
简单,认真看市里发的几套模拟试卷,做题时认真仔细,考个及格不成问题
E. 谁有初中地理结业考试测试题,越多越好!
童年的麻雀
麻雀越来越少见了.
在我们生存的环境里,麻雀是唯一不分四季,长期接近人类,最亲近我们的鸟类.它们喜群居生活,曾遍布乡野和城市.它们的声音和足迹伴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相栖相依,生生不息.
麻雀主要以农作物和杂草的籽种为食,也捕食小昆虫.我们土语叫它们"老家贼".
从前的麻雀真多,多到人们把它们当成了"四害".的确,麻雀危害庄稼,夏秋季节,稻田中飘拽的稻草人风景,是农民为了吓唬麻雀而立.可麻雀对人类毕竟弊少利多,是我们生态圈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随着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以及人的滥捕滥杀,已造成麻雀生存空间持续性地缩小,麻雀慢慢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记忆中,童年夏日清晨的懒觉总是被麻雀的争吵声打断.每天,晨曦微白,勤奋的麻雀们就已起床,在茂密高大的杨树上呼朋引伴,活动腰翅.伸展歌喉, 开始愉快的一天.唧唧喳喳的欢叫声响彻宁静的山镇,家家户户屋顶的炊烟也随之弥散开来,麻雀呼唤我们开始新的日子.于是,一整天,到处都是麻雀好动的身影和随意的歌声.
黄昏时节,麻雀们又会聚集在房屋周围,吵闹不停.似乎在一起召开总结会议,对一天的生活进行交流,之后双双归巢,暮色便渐渐浓了,这时出奇的静谧.
麻雀伴随了我们乡村小孩的童年.那时,每个孩子随身必备的一个玩具是弹弓.我也穿着带兜儿的绿上衣,一面的兜儿里装着弹弓,另一面的兜儿里装着用作子弹的小石子,整天穿梭于杨树下,不时地对着树枝.电线.屋脊以及木堆上停留的麻雀瞄准和射击.因为水平问题,整个童年,仅有一次击中过麻雀,那只倒霉的麻雀被击中后从树枝上跌落,但也只是趔趄了一下,便飞入夕阳深处不见了.就为这一小小的成绩,我向同伴们讲了许多回,每回都流露出遗憾的心情.
麻雀是我们当地的土著居民,它们总是和我们一起执著守护着这片传统的乡土.其它候鸟在深秋时就扔下这里的家,飞去温暖的南方避寒.只有麻雀,坚持着老家的严寒.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麻雀们失去了许多觅食和游戏的场所,便成群结队到乡路上.到村落场院中活动.成群飞翔,捡拾可食的东西.我们就常常看到它们与鸡狗争食的情景了.我也曾经在雪地上扫开一块雪,支上萝筛,放上粮食作为诱耳,准备抓几只作为宠物.也扣住过几只,只是在从萝筛中往外抓时都顺缝跑掉了.
今天,我真为童年时的捕鸟水平感到欣慰.因为,我为此没有伤害过麻雀.
乡村清新的空气.乡村自然的田野风光和纯朴的村落依旧.然而,乡村的麻雀却踪影难寻了,乡村因缺少麻雀的吵声变得寂寞了,失去了一种天籁之音.
我们拥有了许多从前没有的东西,可我们又在失去很多曾经拥有的美好,这是我们的无奈
麻雀还能回归家园吗我怀念它们.
F. 生物 地理初中结业考试试卷 山东济宁
初中地理结业会考模拟试卷
本试卷为标准化命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及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关栏目内。
2. 本试卷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人员。
1.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北温带的是 ( )
A.120°E、40°N B.170°E、30°N
C..40°W、20°N D.10°W、80°S
2.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地球公转时,公转轨道与地轴的关系是 ( )
A.垂直 B.总是保持23.5°的夹角
C.总是保持66.5°的夹角 D.不固定
4..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在 (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赤道与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点
根据图1的经纬网略图,完成5-9题:
5.图中A、B、C、D点中,其经纬度表示正确的是 ( )
A.A 点(20°、20°) B.B点(40°E、60°S)
C.C点(0°、20°N) D.D点(20°E、40°N)
6.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
A.(A、B、D点) B.(C点)
C.(A、B、C、D点) D.(C、D点)
7.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是 ( )
A.(A、C、D点) B.(B、C点)
C.(A、B、C、D、点) D.(B点)
8.图中各点方位描述正确的是 ( )
A.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B.D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
C.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D.D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9.位于南半球,有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 ( )
A.A点 B. B点 C. C点 D.D点
10.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 )
A.亚洲和欧洲 B.北美洲和大洋洲
C.非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大洋洲
11.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
A.大陆边缘 B.大陆内部
C.板块边缘 D.板块内部
12.人们叫它“海”,可是它不是“海”,而是湖泊,并且这里是陆地最低点,
由于湖水含盐量两过大,除细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这是 ( )
A.黑海 B.死海
C.地中海 D.红海
1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14.关于人口问题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越快越多越好 B.人口增长越慢越少越好
C.人口停止增长或减少更好
D.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1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
16.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是 ( )
A.企鹅 B.牦牛 C.袋鼠 D.鸵鸟
17.下列亚洲地理特点的形成,与亚洲面积广大、跨纬度广、距海远近不一这一因素无关的是 ( )
A.气候复杂多样 B.长河众多
C.地域文化多样 D.每年净增人口多,资源环境承受压力大
阅读下列两侧材料,结合地图2,完成18-20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18日至21日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胡锦涛访美向美国公众展示了中国全新的积极形象,取得的成就意义深远。展示了中国面向未来、寻求合作、共享文明的积极形象。在经贸关系上,胡锦涛展示了中国缓解中美经贸和知识产权纠纷的诚意;在政治关系上,胡锦涛宣示了寻求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积极姿态;在文化议题上,胡锦涛强调中国历史蕴含着人类共享文明的传统。
图2
18.图上C处濒临的大洋是 (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19 美国著名的硅谷位于ABCD中哪个地带 ( )
A.A处 B.B 处 C. C 处 D.D处
20.下列有关美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美国的土著居民是英国人
B.美国本土位于北寒带
C.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D.美国、加拿大交界处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21.地球上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最新测量数据),它是什么山脉的主峰 ( )
A.秦岭 B.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 D.喜玛拉雅山脉
22.四大洋中,我国河流不能汇入的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3.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 )A.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大
B.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小
C.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D.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种类多样
24.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开采地下水
25.现在西双版纳地区的支柱产业是 ( )
A.农业 B.旅游业 C.工业 D.牧业
26.为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什么洗衣粉 ( )
A.普通 B.无磷 C.廉价 D.高价
27.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 )
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 D.废铁
28.自称美食家的小明到新疆吐鲁番盆地度假,热情好客的维吾尔大叔可以用当地哪些丰富的美味来款待他 ( )
A.哈密瓜、葡萄 B.葡萄干、竹筒饭
C.椰子、龙井茶 D.大黄鱼、牡蛎
29.位于青藏高原并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 ( )
A.藏羚羊 B.三河马
C.细毛羊 D.亚洲象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利用所学知识,请回答30-32题。
30.北京的气候类型属于 (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1.“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的博物馆,集中了大量的文艺团体。”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 )
A.全国的交通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D.全国的军事中心
32.下列哪个措施是不能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的 ( )
A.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B.规划和建设重点功能区
C.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D.拆除所有的四合院和胡同
读我国某工业区图(图3),回答33-37题。
33.图3中所示是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 ( )
A.辽中南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34.图中的湖泊是 ( )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洪泽湖
35.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对应序号正确的是 ( )
A.④②⑤ B.④②⑧
C. ⑥⑤② D.⑥⑤⑧
图3
36.数字⑤所代表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临近港澳地区 B.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消费市场
C.丰富的煤铁资源 D.我国著名的侨乡
37.经过城市①③④⑤⑥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 )
A.沪杭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京九线
寻根究源:《黄土高原—中华民族心中的痛》
七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水适宜,黄河两岸水草肥美,森林茂盛。而如今位于黄河中游总面积58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面积竟达53万千米,那里每年有16亿吨沙流入黄河,相当于每年将黄土高原的表土削掉2毫米。如果我们将这些泥沙筑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以绕地球赤道转27.5圈。
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示意图(图4),完成49-54题。
选择下列项目前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中(每项只使用一次),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A.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B.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C.农作物产量下降 D.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38. ① ___ ( ) 39. ②__( )
40. ③ ___ ( ) 41. ④__( )
42.图中反映出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理位置 B.生态系统比较稳定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D.全球气温升高
4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 ( )
A.全部退耕 B.禁止放牧 C.南水北调
D.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图4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
44.
图5中,甲乙丙三地,甲为城市中心、乙为城市郊区、丙为远离城市的地区。乙地农民面临以下几种选择,请你帮他们出出主意,你认为他们应选择哪一项农业生产类型 ( ) A.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B.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蛋、禽生产
C.全面发展畜牧业
D.全部退耕还林
图5
图6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管道分布图”,这项宏伟工程在2002年7月4日开工建设,于2004年8月3日全线贯通。它西起新疆轮南,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东抵上海,全长4000公里。据此回答45-47题。
45.将图中字母所表示的西气东输工程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及其省会(首府)的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和浩特 B.天津市—天津
C.山西省—太原 D.山东省——郑州
46.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给上海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上海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工业产品支援其它地区的经济建设。上海的工业产品逆长江而上可以直接运往下列哪些省区 ( )
A.河北省 B.黑龙江省
C.江西省 D.山东省
47.如果沿西气东输的线路进行考察,从起点到终点,地表的自然植被会如何变化 (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D.草原—荒漠——森林—森林草原
48.“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乡愁》
诗中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 ( )
A.琼州海峡 B.渤海海峡 C.台湾海峡 D.马六甲海峡
49.下列不属于扬州及其所管辖县市区的名胜古迹的是 ( )
A.瓜州古渡 B.登月湖风景区
C.文游台 D.西湖风景区
50.下列关于扬州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为加速扬州城市的发展,今后应拆除所有的老房子,建设新住宅楼
B.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C.宝应是中国目前唯一被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荷藕之乡”
D.江都被誉为“渔米之乡”、 “丝绸之乡”、“花木之乡”和“建筑之乡”
答案
1-5 ACCAD
6-10 AAACD
11-15 CAADB
16-20 CDCCC
21-25 DBCAB
26-30 BCAAC
31-35 CDBAD
36-40 BCABD
41-45 CCDBC
46-50 CBCDA
G.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题
二00八年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在八年级进行的义务教育地理学科结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地理学科的终结性测试,它属水平考试。 二、考试依据及范围 1、考试依据 地理学科结业考试,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考试范围 地球与地图
10% 世界地理
20% 中国地理
60%(八年级上册20%、下册40%) 乡土地理
10% 三、考试方式 1、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试卷分为第一卷(I)和第二卷(II)两部分。其中,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综合题。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考试分数:满分为100分。其中,第一卷(I)50分,第二卷(II)50分。 四、试卷结构 1、试卷题型 第一卷(I)均为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总分50分。第二卷(II)为综合题,主要以读图填图、简答、填表、思考、材料阅读与探究等题型形式出现,总分50分。 试题的三维目标分布 知识与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0%左右。过程与方法(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0%左右。 试题的难度分布 容易题
70% 稍难题
20% 中难题
10% 五、考试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